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663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docx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样本合集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方案

按照宣传月工作要求,以“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研究”这一课题所获得的成果对当前有重大现实意义。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

XXX、XXX、XXX

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活动时间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主要目标

树立主动衔接意识,深化幼儿园和小学课改,减缓衔接坡度;基本建立、完善幼小协同合作,家园校共育机制,明显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构建科学适宜的双向衔接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四、主要任务

(一)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1.明确入学准备教育内容。

要从幼儿小班入园开始就注重幼小衔接工作准备,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是明确核心内容。

要树立科学衔接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的核心要求。

二是开展丰富的一日活动。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结合本园实际,设计丰富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

三是加强习惯养成教育。

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

四是做好环境准备。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活动室的空间布局,逐渐适应小学的教育环境。

2.实施全方位多维度衔接。

幼儿园在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全过程、重点阶段和全面性的衔接,即:

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衔接、大班下学期重点阶段衔接和幼儿身心、生活和学习等全面衔接。

要坚决防止片面性和“一刀切”,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

(二)开展入学适应工作

1.开展适应性教育。

小学要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要多维度地降低衔接的坡度,坚持“零起点”教学,按照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实现双向衔接、科学衔接、有效衔接,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小学要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实施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

在开设校本课程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以《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为核心,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课时安排,保障教育效果。

3.调整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差异性,探索实施增值性评价。

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负责单位:

基教科、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

(三)加强衔接专项培训

1.强化双向学习。

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园、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确保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价值取向一致。

重点强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和解读,不断增强教师双向主动衔接意识,提升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

2.实行专家引领。

通过邀请专家、名师开展系列讲座或开展线上理念推送等形式,让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幼小衔接观念,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切实帮助儿童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成立由园(校)长、分管领导、教务主任组成的园(校)级幼小科学衔接培训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会,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以促进幼儿(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学习有效帮助幼儿做好科学衔接的一些教育途径和方法。

3.纳入师培项目。

加大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本实施方案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特别要加强小学低段教师和幼儿园大班教师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培训。

按照《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要求,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加强适应教育,切实提高园(校)长、教师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的能力。

要利用园(校)本培训,帮助教师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任务,同时发挥试点园(校)帮带作用,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负责单位:

教师进修学校)

(四)建立幼小衔接协同机制

1.强化主动衔接和双向衔接意识。

要树立主动衔识意识,协同合作,完善共育机制。

定期召开会议,共同探讨研究幼小衔接工作。

要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小学要主动向幼儿园的大班教育靠拢,要从校园学习、行为能力、人际交往、生活自理、安全自护五个维度不断强化和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每个孩子能够从幼儿园自然地走进小学生活(负责单位:

基教科、幼职成教科、教师进修学校)

2.建立幼小学习共同体。

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研究和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两个“指导要点”,在衔接过程中把握住“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等基本原则,做到全程、全面、双向、科学衔接。

(负责单位:

基教科、幼职成教科、教师进修学校)

(五)强化联合教研制度

1.建立幼小联合教研体。

要切实发挥好教研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要建立幼小联合教研体,定期开展集体教研工作,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体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计划,开展一年两次的联合教研,一次由小学牵头,一次由幼儿园牵头。

(负责单位:

教师进修学校)

2.完善教研制度。

幼(小)教研员要共同牵头负责区域内衔接教研工作,指导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全面准备和适应,定期联合深入幼儿园和小学,开展专项培训,指导完善园(校)本教研制度。

(负责单位:

教师进修学校)

3.推广试点成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进幼小衔接课程实施。

试点园(校)要定期开展聚焦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及时做好总结。

重点突出大班阶段幼小衔接关键能力的培养,形成《幼小衔接指导手册》,面向全市幼儿园、小学低段发放,为全市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参考。

(六)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

1.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的引导带动作用。

进一步统筹利用好社区资源,使其参与到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

2.充分发挥家长作用。

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搭建家园校沟通的平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深刻理解幼小衔接的教育价值。

小学、幼儿园、家长要加强联系,立足儿童发展,切实解决学生情绪发展、习惯养成问题。

通过多方联动促进有效的儿童发展评价。

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邀请各年龄段家委会代表参与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多元化评价工作。

3.开展家园校共育活动。

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开放日、开办家长培训课堂、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帮助家长认识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

开展入学参观、模拟课堂、亲子游戏等丰富的家园校共育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了解小学生活和学习情境。

指导家长在家中模拟小学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七)加强督导,确保幼小科学衔接有效落地

将幼小科学衔接纳入督学督导工作计划,重点关注幼儿园及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和小学一年级“抢跑”情况。

督查小学是否坚持经验有起点,知识零起点,努力通过课堂教学保证每位学生习得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绝不出现“课外学过,课堂加速”的现象,科学做好小学教育“加减法”。

结合“双减”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的治理力度,开展学前儿童小学知识学习专项治理。

严肃查处接收学前儿童开展违规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将其列入黑名单并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五、实施步骤

(一)精心部署,试点先行

2022年9月10日至9月30日。

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本园(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教师进修学校指导试点园(校)基本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2022年10月11日至12月30日。

建立内双向衔接机制。

2022年1月3日至6月30日。

结合两个“指导要点”,完成试点园(校)的教师培训工作。

极探索幼小衔接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

每学期形成1篇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总结和案例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试点园(校)深度合作,探索实施入学准备活动,试点校同步研究入学适应活动。

(二)总结经验,全面启动

2022年9月1日开始。

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形成《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在全市进行推广。

(三)健全机制,长效推进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统筹各方资源,确保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取得实效的同时加大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力度。

2.制定方案,加大落实。

上级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及教研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提供经费支持,切实保障衔接教育的软硬件条件。

3.开展调研,取得实效。

定期开展调研、交流或展示活动,及时总结学校、幼儿园经验,树立典型,科学推广,稳步、有序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1.丰富宣传手段。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微信、视频号、微博等)资料,广泛宣传教育方针、课改信息和幼小衔接政策,树立正确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让其认识超前教育的危害,营造广泛支持幼小衔接的教育生态。

2.建立宣传引导制度。

要建立宣传引导制度,建立学校宣传网络,实现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成果的共建、共用、共享。

各园(校)设立宣传联系人,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典型经验和个人事迹进行梳理总结宣传并及时进行推广,树立科学导向,形成生态环境圈。

3.搭建家园校交流平台。

通过访谈、座谈、问卷和家长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儿童衔接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实现家园校合作共育。

幼儿园宣传月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按照宣传月工作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

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二、活动时间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具体措施

1.学前思想预备:

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预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员,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预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碰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预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学期,结合主题模拟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

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

不退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重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

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

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

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爱好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

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

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

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选;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选;“三.八妇女节”以年级为单位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预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英语周汇演工作;大班毕业典礼。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把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

3)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

“三、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幼儿园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

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

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

2.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二、活动时间: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参加对象:

全体一年级新生

四、活动地点:

各班一年级教室

五、参加教师:

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

六、其他人员安排:

校园环境卫生:

后勤办

教学楼巡视:

德育处、教学处

礼仪生:

大队部

活动拍照:

XXX

活动报道:

一年级年级组长

电子横幅:

办公室

七、活动安排:

活动一:

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

(8:

10之前)

负责老师:

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礼仪生7点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来。

礼仪生引领新生进入各班教室。

副班主任老师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确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活动二:

开设特色课程,初步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学习习惯。

(8:

10-11:

00)

负责老师:

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学处安排了6节大课和2节整理课。

每节课之间课间休息十分钟。

一年级教师按照下沙一小幼小衔接课程表进行上课。

具体要求如下:

1.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备课。

语、数、体由各自备课组长负责,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这第一课,确定上课教案。

体育课主要是列队训练。

各备课组长在22日之前把微课,上课ppt,教案等上传至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处幼小衔接相应包包。

2.语数体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班队课,校课1由班主任负责,校课2由副班主任负责,整理课正副班主任一起负责。

八、注意事项:

1.班主任须提前打扫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一年级新生23、24日到校和离校时间。

新生每天8:

00到校,11:

00家长接回。

2.原则上家长不进校园,班主任做好解释工作。

3.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保证每位新生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传工作,每日一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主页传播。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精神,以”“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二、活动时间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活动步骤

1.园长宣布本次家长会的主题。

2.请幼儿为家长们表演节目。

3.请一年级小朋友谈一年级生活学习的感受。

4.由班主任老师(XX)讲话,介绍幼小衔接的相关内容:

(一)幼小衔接研究的意义

1.给家长和老师以正确的指导态度和观念。

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提高幼小衔接的效果。

2.寻找科学的指导方法和训练策略。

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指导和培养,使大班幼儿作好各方面的准备,缩短适应期。

3.研究小幼教育的系统性,一致性,为教育研究提供素材。

挖掘教育资源,丰富大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内容上做好衔接。

(二)幼小衔接的原因为什么衔接

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成长要经过许多的关键期和危机期。

三岁入幼儿园时,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出现了第一个危机期或适应期,产生分离焦虑,自我意识已形成。

六岁从幼儿园入小学,又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又出现一个危机期或转折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既感到自己长大了,在身体、年龄等方面长大了,但在心理上还不很成熟,这就出现了心理上的矛盾,既要独立,又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

因此,有时表现出逆反现象。

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特点,只要及时的注意,给予良好的引导和帮助,就可以把此现象降到最低。

(三)幼小衔接的内容衔接什么

1.激发良好愿望,提升学习兴趣:

愿望和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内心感到自豪,骄傲,自信,具有上进心,期盼上学和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天,产生内驱力。

并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不要用上学和小学老师恐吓、吓唬孩子。

2.提升学习兴趣:

让学习象游戏一样有趣——在游戏中学习。

在学习中赞美孩子消除学习辛苦的印象一一让孩子喜欢学习,产生学习的动力,因为有动力就不觉得辛苦。

让孩子领略学习的成就感取得成绩得到认可和赞许,会增强自信心、求知欲、满足感,而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3.培养孩子的学习素质,即学习的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其实就是学习,观察大自然、人事物。

但观察不等于毫无目的,东张西望走马观花,而是落到事物的细微之处,发现事物间的区别、现象、变化,并带着问题去观察。

如观察洗手间位置,家长止步线,老师办公室位置,周围同学,街道周边标志物等)

(2)专注能力起到决定作用。

要求孩子做事情专注的做0分钟不要三心二意的一小时。

家长首先做事情要专心坚持,要与孩子共同专心做一件事情,创设安静环境,避免新奇东西干扰等。

4.记忆能力——整个智力能力的基础。

一年级写00个字,认400个字,拼音,课文背诵全靠记忆。

记忆又分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和意义记忆(理解后记忆),引导孩子联想记忆,理解记忆,靠方法记忆。

(四)养成孩子的好习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阅读能帮助幼儿学习。

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里持续念故事给孩子听。

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使孩子能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无疑是增进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吸收的良好途径。

鼓励孩子复述看过的故事或儿歌,这是对幼儿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有力促进。

千万不要在孩子间横向比较,给自己的孩子乱帖标签。

看到别的孩子能背20首唐诗而自己的孩子只会5首就说孩子笨,这样的标签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阅读、背诵不是任务。

听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

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这对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教育是有启发性的。

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

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

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

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

一句话说的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

同样的话说了第二遍,第一遍就显的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有第三遍第四遍,那么先前说过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听不必去记的废话了。

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辨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

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

表达交际依靠表达。

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

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