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51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分管副区长在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区农业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区“十五”期间和20XX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会前做了专题研究,今天的大会上,区委x书记、区政府x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农业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十五”期间,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十五”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

五年来,我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国家重视和加强农业的历史机遇,围绕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四区”建设目标,落实惠农政策,狠抓“三大基地”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一五”规划起好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

  

(一)农民增收迅猛。

“十五”期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2292元增长到20XX年的3365元,年均增长214.6元,年均增长46.8%,较全市的3188元高出了5.5%,而且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两年增收超过300元。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五”期间,我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以畜牧、蔬菜、花卉、水果、水产五个主导产业和草编、蚕桑两个特色产业的农业优势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80%以上。

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由2000年的57.4%提高到20XX年的62.9%,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43.7%提高到20XX年51.5%。

董家花卉示范区、团结莲花精细蔬菜示范区、团结土柱特色水产示范区、何市王家和大山铺盐井生猪换种示范村等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示范效果明显。

  (三)带动主体迅速壮大,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我区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农业专合组织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动明显增强。

培育了市级龙头企业4家(即:

自贡市龙雨渔业公司、川泰饲料公司、倍乐瑞克动物药业公司和天花井食品有限公司,其中自贡市龙雨渔业公司被评为自贡市十强龙头企业)。

全区已累计发展专合组织20个,成员超过3000人。

农村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大户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农村经纪人800余名、农村专业大户近2000户,带动农户1.5万户。

引进云南久泰药业、四川康源无花果开发有限公司、尚乐食品等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十五”期间,畜牧、水利、农林各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良好。

生猪换种项目超额完成“十五”目标,建成规模化纯种猪场1个,选留和更换二杂母猪2683头。

投资151.16万元,建成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2.5万亩,治理旱山村五个村。

完成低产田土改造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万亩,建成农药残留检测中心一个。

完成退耕还林24098.5亩,天保工程完成人工造林4750亩,封山育林5500亩。

实施新村扶贫村7个,卫生院扶贫2个,中央扶贫贴息贷款龙头企业1个,扶贫资金总额2037万元。

立项并启动了计划投资5003万元的日元贷款生态县建设项目和计划投资1430万元完成1.2万亩省级土地整理项目。

新改扩建农村公路80.14公里,乡村机耕道建设280公里。

治理水土流失31平方公里。

整治病险水库10座,防治白蚁水库6座。

技改电力提灌站7个。

新增水井800口。

新改场镇供水工程3处。

完成投资217.42万元的团结渠节水灌溉工程。

继续推进了红层找水、沼气池建设、农村特困对象危、破、烂改造工程,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二、总结20XX年,农业、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20XX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显著的一年。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XX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1.32万吨,超市下目标任务0.29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达6.41亿元,同比增长5.8%,超目标任务0.3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增加值完成2.68亿元,同比增长6.7%,超目标任务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5元,较上年增加358元,增长11.91%;劳务输出7.4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73亿元;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粮经比调整为37.12:

62.88。

农民增收目标考核全市第一名,畜牧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名,林业工作二等奖,文明新村建设受到表彰,劳务开发基地评为20XX年度市劳务开发先进示范并推荐为省的优秀示范基地,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建设加速推进

  畜禽产业。

积极推进了生猪换种工程,巩固了何市镇王家村生猪换种成果,投资137万元引进良种公猪30头,引进洋二杂母猪1126头,培育二杂母猪种猪场1个,发展重点乡镇2个,建设市级生猪换种示范村1个,区级示范村7个,全区换种1500头以上,新发展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猪养殖户120户,全年出栏生猪17.6万头。

蛋鸡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建设蛋鸡养殖示范区,现已发展1000只以上养殖户26户,3000只以上16户,1万只以上3户,全区蛋鸡存栏达40万。

  蔬菜、花卉、水果、高密度养鱼等产业。

通过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推广和培训力度,巩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100亩,新发展设施栽培6000亩,启动了蔬菜科技示范园建设。

蔬菜年产达到15.73万吨,产值1.42亿元。

北环路花卉产业带发展花卉300余亩。

巩固无花果生产基地1500亩。

完成水果高换700亩。

巩固完善市级核心区100亩特色渔业基地,发展高密度养鱼农户2000户,助农增收2000万元。

  草编、蚕桑、手套加工产业。

集中成片新发展灯蒲草种植300亩,全区已达1050亩,新开发品种5个,培训草编人员500余人;通过佳宝公司与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荣成公司合作新发展桑园1500亩。

采取政府引导、协会助推、龙头带动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发展以新店镇为主的手套加工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

  

(二)狠抓“四轮驱动”带动主体作用明显增强

  加大了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扶持力度,使其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依托蔬菜协会、尚乐食品厂,发展订单蔬菜2.5万亩;依托龙雨渔业公司,发展高密度养鱼基地0.8万亩;依托多利种猪场,实现生猪换种1500头;依托天花井食品公司,发展无公害优质肉猪定单3000头;依托蛋鸡协会,发展规模养鸡40万只;依托佳宝公司发展桑园0.4万亩,养蚕2512张。

同时,新发展专合组织2个,新培育农村经纪人200余名,专业大户500余户。

  (三)实施品牌战略取得实效

  以市场营销的理念,着力培养大安农产品品牌,努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及品牌附加值。

在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天花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明火边子牛肉”和牛佛宫廷烘肘两个产品夺得金牌(全市4块)。

倍乐饲料有限公司的“倍乐牌”饲料获省著名商标。

区养鸡协会申报的蛋鸡生产基地、鸡蛋分别获省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金河源肉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猪肉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大山”牌和“三多寨”牌鸡蛋,朝天寺牌蔬菜全面进入城区超市,无公害水产、畜禽产品正在抓紧申报。

  (四)农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成功引进了四川久泰药业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

二是成功引进四川康源无花果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无花果种植及深加工。

三是成功引进浙江台州业主成片开发进行西瓜新品种规模种植200亩。

四是引进北京泛华公司在凤凰乡结合花卉项目发展休闲农业。

五是在第十三届重庆经济协作区市长联席会上,成功签约协议项目5个,协议资金达5.6亿元。

在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农博会项目册中,成功录入投资7400万元的优质肉兔产业化项目和1000万元的花卉科技示范园项目,是全市两个成功录入的区县之一。

  (五)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基地示范区和文明新村建设成效显著

  全面实施各类农业项目31个,投资额达1508万元,与去年同期比增加500万元,增长49.6%。

20XX年底日元贷款建设生态县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5年建设期总投资5003万元,其中日方贷款3312.83万元。

成功争取1.2万亩省级土地整理项目,1430万元专项资金已到位部份,正组织实施。

全面完成了永嘉瓦厂村、三多寨洞云村、何市三和村三个新村扶贫建设工程,启动了大山铺盐井村、团结朝天村两个新村扶贫建设工程。

20XX年度市产业化示范村建设项目全面或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即:

投资230万元实施了团结镇土柱村、凤凰乡永胜村以花卉、蔬菜、水产为主的示范村建设。

投资77.05万元实施了大山铺盐井村、永和村生猪换种示范村建设。

按照文明新村建设要求,超目标任务实施了三多寨卢家村文明新村建设。

  (六)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重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得要求,建立健全了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

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到了“九个必须”,实现了“十个不漏”和“8个100%”的目标,使我区成为全市唯一的无疫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疫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已完成了全面防治的阶段目标。

  (七)加强银政、银企合作,金融信贷支农上了一个新台阶

  积极为银企牵线搭桥,川泰集团等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得了贷款2000万元的受信额。

农村信用社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投放以小额农贷为主的农业贷款达2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0万元,增长10%。

  (八)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加快了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农业税全面取消。

落实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计生补助等政策。

规范和推进了农村“一事一议”工作。

实施了村组财务双代管。

农村信用社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初步建立了农村贫困、特困户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

  (九)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52期,培训劳动力3.34万人次,对外劳务输出8.1万人次,就地转移5.9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93亿元。

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农民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仍然处在爬坡阶段,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农业产业化推进缺乏有力支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

四是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新划入乡镇无项目支撑。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揽20XX年的农业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思路和总抓手。

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20XX年农业、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促农增收为目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多元投入为主体,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