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4901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docx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Word版

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模拟题(五)

 [时间:

2009-05-0709:

54:

10] [点击:

1369]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回流比增大时,操作线偏离平衡线越远越接近对角线;

B、全回流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小,生产中最好选用全回流操作;

C、全回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D、实际回流比应在全回流和最小回流比之间。

2.不影响理论塔板数的是进料的(  )。

A、位置;     B、热状态;       C、组成;   D、进料量。

3.精馏塔中自上而下(  )。

A、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个部分;       B、温度依次降低;

C、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                            D、蒸汽质量依次减少。

4.最小回流比(  )。

A、回流量接近于零;                                          B、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C、不能用公式计算;                                          D、是一种极限状态,可用来计算实际回流比。

5.由气体和液体流量过大两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是(  )现象。

A、漏夜;                  B、液沫夹带;                  C、气泡夹带;           D、液泛。

6.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回流比能(  )。

A、减少操作费用;    B、增大设备费用;           C、提高产品纯度;    D、增大塔的生产能力。

7.从温度──组成(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当温度增加时,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会(  )。

A、增大;                  B、增大及减少;              C、减少;                  D、不变。

8.只要求从混合液中得到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采用只有提馏段的半截塔,则进料口应位于塔的(  )部。

A、顶;                     B、中;                            C、中下;                  D、底。

9.在四种典型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型。

A、泡罩;                  B、筛孔;                         C、浮阀;                  D、舌。

10.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  )倍最小回流比Rmin。

A、1.1;                           B、1.3;                                  C、1.7;                           D、2.0。

11.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物料的进料状态变化将引起(  )的变化。

A、相平衡线;    B、进料线和提馏段操作线;    C、精馏段操作线;    D、相平衡线和操作线。

12.加大回流比,塔顶轻组分组成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忽大忽小。

13.下述分离过程中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

A、萃取分离;      B、吸收分离;          C、精馏分离;      D、离心分离。

14.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较纯的两个组分,则应采用(   )。

A、平衡蒸馏;      B、一般蒸馏;          C、精馏;          D、无法确定。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液进料理q=1;B、汽液混合进料0

16.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l/h,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量是(  )kmol/h。

A、100kmol/h;        B、50kmol/h;                 C、25kmol/h;          D、125kmol/h。

17.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  )。

A、加压;                  B、减压;                         C、常压;                  D、不确定。

18.蒸馏操作的依据是组分间的(  )差异。

A、溶解度;              B、沸点;                         C、挥发度;              D、蒸汽压。

19.塔顶全凝器改为分凝器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所需理论塔板数(  )。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0.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组成xA为0.45,相应的泡点温度为t1;气相组成yA为0.45,相应的露点温度为t2,则(  )。

A、.t1<t2;                B、.t1=t2;                         C、t1>t2;                 D、不能判断。

21.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越(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不完全。

22.在相同的条件R、xD、xF、xW下,q值越大,所需理论塔板数(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确定。

23.在再沸器中溶液(  )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A、部分冷凝;           B、全部冷凝;                  C、部分气化;           D、全部气化。

24.正常操作的二元精馏塔,塔内某截面上升气相组成Yn+1和下降液相组成Xn的关系是(  )。

A、Yn+1>Xn;                    B、Yn+1

25.精馏过程设计时,增大操作压强,塔顶温度(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6.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  )块。

A、34;                     B、31;                            C、33;                     D、32。

27.若仅仅加大精馏塔的回流量,会引起以下的结果是(  )。

A、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          B、塔底产品中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

C、提高塔顶产品的产量;                                   D、减少塔釜产品的产量。

28.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塔顶气相;           B、塔顶液相;                  C、塔底气相;           D、塔底液相。

29.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而变。

A、回流比;              B、进料热状态;              C、残液组成;           D、进料组成。

30.精馏塔塔顶产品纯度下降,可能是(  )。

A、提馏段板数不足;B、精馏段板数不足;       C、塔顶冷凝量过多;D、塔顶温度过低。

31.精馏塔塔底产品纯度下降,可能是(  )。

A、提馏段板数不足;B、精馏段板数不足;       C、再沸器热量过多;D、塔釜温度升高。

32.精馏塔操作时,回流比与理论塔板数的关系是(  )。

A、回流比增大时,理论塔板数也增多;              B、回流比增大时,理论塔板数减少;

C、全回流时,理论塔板数最多,但此时无产品;D、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时,理论塔板数最小。

33.降低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可以(  );

A、降低操作温度,改善传热效果;                     B、降低操作温度,改善分离效果;

C、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分离效果;                     D、降低生产能力,降低传热效果。

3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  )。

A、不能操作;           B、xD、xW均增加;           C、xD、xW均不变;    D、xD减少,xW增加。

35.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环乙烷的沸点为80.73℃,欲使该两组分混合物得到分离,则宜采用(  )。

A、恒沸精馏;           B、普通精馏;                  C、萃取精馏;           D、水蒸汽蒸馏。

36.精馏塔的下列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通加热蒸汽再通冷凝水;                            B、先全回流再调节回流比;

C、先停再沸器再停进料;                                  D、先停冷却水再停产品产出。

37.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增大(  )。

A、气相量增加;                                                 B、液相和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都增加;

C、塔的分离效率增大;                                       D、塔的处理能力减少。

38.塔板上造成气泡夹带的原因是(  )。

A、气速过大;           B、气速过小;                  C、液流量过大;       D、液流量过小。

39.有关灵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操作条件变化时,塔内温度变化最大的那块板;   B、板上温度变化,物料组成不一定都变;

C、板上温度升高,反应塔顶产品组成下降;                D、板上温度升高,反应塔底产品组成增大。

4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板式塔内以塔板作为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基本构件;

B、安装出口堰是为了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充分的接触时间;

C、降液管是塔板间液流通道,也是溢流液中所夹带气体的分离场所;

D、降液管与下层塔板的间距应大于出口堰的高度。

41.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A、yn+1>yn>yn—1;             B、yn+1=yn=yn—1;              C、yn+1

42.若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要提高xD,可采用(  )。

A、减小回流比;    B、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C、增加精馏段理论板数;D、塔釜保温良好。

43.在一定操作压力下,塔釜、塔顶温度可以反映出(  )。

A、生产能力;      B、产品质量;          C、操作条件;      D、不确定。

44.蒸馏生产要求控制压力在允许范围内稳定,大幅度波动会破坏(  )。

A、生产效率;      B、产品质量;          C、气—液平衡;    D、不确定。

45.自然循环型蒸发器的中溶液的循环是由于溶液产生(  )。

A、浓度差;        B、密度差;            C、速度差;        D、温度差。

46.(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A、液相回流;      B、进料;              C、侧线抽出;      D、产品提纯。

47.(  )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A、浮阀板;        B、喷射板;            C、理论板;        D、分离板。

48.回流比的(  )值为全回流。

A、上限;          B、下限;              C、平均;          D、混合。

49.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F=0.6,要求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A、60kmol/h;          B、66.7kmol/h;               C、90kmol/h;          D、100kmol/h。

50.某二元混合物,α=3,全回流条件下xn=0.3,yn+1=(  )。

A、0.9;                           B、0.3;                                  C、0.854;                 D、0.794。

51.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剂(如水)用量突然下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溶液槽液位低、泵抽空;    B、.水压低或停水;   C、水泵坏;       D、以上三种原因。

52.在吸收操作中,塔内液面波动,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原料气压力波动;B、.吸收剂用量波动;             C、液面调节器出故障;    D、以上三种原因。

53.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

A、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                                B、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

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                                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

54.溶解度较小时,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遵守(  )定律。

A、拉乌尔;              B、亨利;                         C、开尔文;              D、依数性。

55.用水吸收下列气体时,(  )属于液膜控制。

A、氯化氢;              B、氨;                            C、氯气;                  D、三氧化硫。

56.从解吸塔出来的半贫液一般进入吸收塔的(  ),以便循环使用。

A、中部;                  B、上部;                         C、底部;                  D、上述均可。

57.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58.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  )。

A、各不相同;           B、基本相同;                  C、完全相同;           D、均为0。

59.在吸收操作中,操作温度升高,其它条件不变,相平衡常数m(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60.填料塔以清水逆流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中的氨。

当操作条件一定时(Y1、L、V都一定时),若塔内填料层高度Z增加,而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出口气体的浓度Y2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61.化工厂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是(  )。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B、板式换热器;C、釜式换热器;      D、蛇管式换热器。

62.在卧式列管换热器中,用常压饱和蒸汽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饱和蒸汽应走(  ),蒸气流动方向(  )。

A、管程、从上到下;B、壳程、从下到上;       C、管程、从下到上;D、壳程、从上到下。

63.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冷、热两流体换热的特点是(  )。

A、直接接触换热;    B、间接接触换热;           C、间歇换热;           D、连续换热。

64.会引起列管式换热器冷物料出口温度下降的事故有(  )。

A、正常操作时,冷物料进口管堵;                     B、热物料流量太大;

C、冷物料泵坏;                                                 D、热物料泵坏。

65.在列管式换热器操作中,不需停车的事故有(  )。

A、换热器部分管堵;B、自控系统失灵;           C、换热器结垢严重;D、换热器列管穿孔。

66.对于列管式换热器,当壳体与换热管温度差(  )时,产生的温度差应力具有破坏性,因此需要进行热补偿。

A、大于45℃;          B、大于50℃;                 C、大于55℃;          D、大于60℃

67.有两台同样的列管式换热器用于冷却气体,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拟采用(  )。

A、气体走管内,串连逆流操作;                         B、气体走管内,并连逆流操作;

C、气体走管外,串连逆流操作;                         D、气体走管外,并连逆流操作。

68.某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T1=400K、T2=300K、t1=200K、t2=230K,逆流时,△tm=(  )K。

A、170;                   B、100;                           C、200;                    D、132。

69.总传热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传热面积;           B、流体流动状态;           C、污垢热阻;           D、传热间壁壁厚。

70.以下不能提高传热速率的途径是(  )。

A、延长传热时间;    B、增大传热面积;           C、增加传热温差劲;D、提高传热系数K。

71.换热器经常时间使用须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不正确的是(  )。

A、外部连接是否完好;                                       B、是否存在内漏;

C、对腐蚀性强的流体,要检测壁厚;                  D、检查传热面粗糙度。

72.下列不能提高对流传热膜系数的是(  )。

A、利用多管程结构;                                          B、增大管径;

C、在壳程内装折流挡板;                                   D、冷凝时在管壁上开一些纵槽。

73.可在器内设置搅拌器的是(  )换热器。

A、套管;                  B、釜式;                         C、夹套;                  D、热管。

74.蒸汽中若含有不凝结气体,将(  )凝结换热效果。

A、大大减弱;           B、大大增强;                  C、不影响;              D、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

75.列管式换热器在停车时,应先停(  ),后停(  )。

A、热流体、冷流体;B、冷流体、热流体;       C、无法确定;           D、同时停止。

76.列管式换热器一般不采用多壳程结构,而采用(  )以强化传热效果。

A、隔板;                  B、波纹板;                     C、翅片板;              D、折流挡板。

77.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比(  )。

A、传热效率高;       B、结构紧凑;                  C、材料消耗少;       D、耐压性能好。

7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吸湿能力越强;           B、湿空气的比体积为1kg湿空气的体积;

C、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必相等;                  D、对流干燥中,空气是最常用的干燥介质。

79.(  )越少,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大。

A、湿度;                  B、绝对湿度;                  C、饱和湿度;           D、相对湿度。

80.50kg湿物料中含水10kg,则干基含水量为(  )%。

A、15;                     B、20;                            C、25;                     D、40。

81.进行干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干燥介质的温度大于物料表面温度,使得(  )。

A、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B、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C、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等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D、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或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82.以下关于对流干燥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B、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

C、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水被气化进入气相;

D、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83.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哪种去湿方法?

(  )

A、机械去湿;           B、吸附去湿;                  C、供热去湿;           D、无法确定。

84.在总压101.33kPa,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水/Kg干空气,现维持总压不变,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则相对湿度(  )。

A、增大;                  B、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