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468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docx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P5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2、P6区域研究:

是指以国家或地理划分为单位,研究不同地域、国度的学前教育特点、现状,并加以比较。

3、P6问题研究:

是指以问题为单位,着重研究同一性质的问题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表现,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4、P7纵向研究:

指研究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

5、P7横向研究:

指研究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6、P8跨学科性:

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个特征,指比较学前教育需要运用学前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人口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

7、P8开放性:

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个特征,指比较学前教育是开放的,是跨国界的、跨文化的,是研究若干国家和不同文化国家的教育。

它研究的时间跨度也是开放的,既

18、P15横向比较:

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某个学前教育问题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比较研究。

19、P15纵向比较:

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研究。

20、P15分析法:

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种研究方法,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去除无关的现象和因素,从而达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实质性认识的方法。

21、P17泛爱主义:

18世纪未,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

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最高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

22、P26混龄编班:

是德国幼儿园的一个鲜明特点,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

23.、英国“学前教育中心”:

这是英国的幼儿教育机构之一。

学前教育中心为父母及儿童提供良好的设备,有些还成立妈妈娃娃班、游戏小组和其他一些非正式的托儿班。

他们提供看护和养育的服务。

24、P44欧文幼儿学校:

欧文于1816年创办,是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

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25、P57启发式游戏:

是儿童自己探索发现物体的本质属性的游戏。

26、P61父母联系卡:

是英国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一种形式,由教师通过卡片与家长取得联系,卡片上记录着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教师对家长的建议。

27、P63玩具图书馆:

原名玩具馆,是英国学前教育社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英国第一所玩具馆是由1位教师和1位母亲共同筹建的,他们把不同的家庭组织起来,使儿童能够交换玩具、扩大玩耍的范围。

由于玩具的价格日涨,参与的家庭就集资购买玩具,玩具馆应运而生,并得以传播。

28、P71法国“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与其他国家的幼儿园相似,是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也称“幼儿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受教育部或地方当局管辖。

29、P72温和过渡班:

这是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之一。

是幼儿进入正规幼儿教育机构之前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机构,招收16个月到5岁的儿童。

30、P73法国“流动车”:

这是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之一。

对偏远地区的儿童,利用流动车,实行送教上门,服务到家。

31、P74结构化学习:

旨在构建儿童的自我,强调结构化而非系统化的学习,在于尊重儿童自我经验、需要、发展的连续性以及环境的创设。

要求按课程安排活动而不是按学科分类去进行。

32、P91祖母学校:

由教育心理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担任学校的教师,为祖母和外祖母普及儿童家庭教育知识,让她们在隔代教育中取得最佳效果。

33、P93蒙台梭利“儿童之家”:

1907年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在这里她将最初使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修改,运用于正常儿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34、P96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部分。

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教具来完成。

35、P97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三要素之一。

蒙台梭利认为,适合儿童的环境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它包含如下要求:

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

36、P97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所谓项目活动,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37、P98档案支持:

意大利瑞吉欧的课程方案独树一帜的特点之一。

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

这些记录对教师把握儿童的发展轨迹以及总结、评价已完成的活动和制定下一步活动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38、P98图像语言:

意大利瑞吉欧的课程方案具的的独树一帜的特点之一。

瑞吉欧的教师鼓励儿童用符号性的视觉表征活动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相互交流。

图像语言已经与儿童的工作、学习相融合,成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39、P120教育即生长:

以生长论为基础,强调正确的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开始,应当提供机会让儿童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要求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而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使之成为儿童自身的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程;教育方法论的中心必须从教师方面转移到儿童方面。

杜威认为,是否帮助儿童生长是衡量学校教育价值的标准。

40、P121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称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为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具有的“当前的目的”。

41、P12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应当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应把学校改造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学校中的课程不应着眼于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教学应从学习者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42、P126国防教育法:

1958年通过,是美国公共教育法案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共有十章,阐述了为各级教育提供赠予或贷款的计划,它强调了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充分、更充足的教育机会,加强智力和技能的全面训练。

43、P132角色游戏:

又叫娃娃角,是美国的课程元素之一,一般备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娃娃、镜子、各种娃娃服装、小型的家庭设备或场景设备。

44、P140HAPPY计划:

是美国的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是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

HAPPY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接受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45、P158儿童保护会:

是加拿大一个民办的但有法律特权的社会服务机构。

儿童保护会的宗旨是保证儿童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没有虐待和忽略的环境中成长。

46、P180生存能力:

不是简单的指生活能力,而是指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充满人性,有能坚强地生存的健康体魄”。

47、P191日本父亲运动:

由战后经济造就出来的新一代父亲,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对家庭和孩子缺少关心,使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与母亲单独相处时间太长,加上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教师大多也是女性,对孩子呵护、关爱有加,严格要求不足,导致孩子性格的畸形发展,失去男孩子应有的一些男性特征。

为了尽快遏制这种养而不教的不良后果的蔓延,日本政府发起了这场旨在提高男子家庭意识和教育责任感的运动,呼吁年轻的父亲要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不要把家庭的责任全推给女性。

48、P208分科课程:

强调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在幼儿发展及教师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反对推崇儿童先天能力和创造力的“自由教育”;强调系统知识的教学和知识的逻辑性,以及系统知识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集体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不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和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49、P209教育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学前课程总的发展趋势是强调经“教育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多形式的教育过程。

50、P216流动的家长学校:

中国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一种社会提供服务的形式,由医生、教师、社区服务人员组成家教宣传小分队,走村串寨,一边为儿童查体看病,一边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知识。

51、P223三学六法:

中国幼儿教师在校学习的主要课程。

三学指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六法指幼儿语言、科学、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科教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