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419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

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姓名,年级:

时间: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四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

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2题。

1。

黄赤交角为24。

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

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

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B.①④

C.②③D。

③④

【解析】1选B,2选C。

第1题,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

第2题,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

  我国古代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见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春分日太阳在黄道上的度数为0°(或360°),则白露日期(阳历)和太阳在黄道上的度数约为(  )

A。

10月8日 15°B。

9月8日195°

C。

10月8日 75°D。

9月8日165°

4.谷雨日兰州昼长与下列哪一节气的夜长最为接近,且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

A。

雨水B.处暑C。

霜降D.冬至

【解析】3选D,4选A。

第3题,我国古代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太阳在黄道上每移动15°对应1个节气.春分日为每年3月21日前后,白露日为每年9月8日前后.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根据地球公转一周(约需365天)为360°,每天约公转1°,则可计算出白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165°。

第4题,根据节气的划分可知,在时间上谷雨与雨水关于春分对称分布,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且谷雨时太阳直射北半球,雨水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根据昼夜长短的对称分布规律可知,谷雨时兰州的昼长等于雨水时兰州的夜长,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1月某天,一位摄影爱好者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看到,一辆客车正沿着某直线公路驶向太阳的方向(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

该公路(  )

A.为东西走向

B.一定是东南—西北走向

C.为南北走向

D.可能是东北—西南走向

6。

若摄影者是在日出时看到该景象的,则此时当地时间可能是(  )

A。

4:

50B.6:

00

C。

8:

20D.10:

40

【解析】5选D,6选A.第5题,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半球,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图中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故该公路可能为东北—西南走向或东南—西北走向。

B项中“一定”太过绝对。

第6题,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半球,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此时该地昼长夜短,日出地方时早于6:

00。

  澳大利亚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有大量独特的白蚁丘,蚁丘相对宽阔的两面可吸收早晨和傍晚较弱的阳光,而较窄的两面则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由此保持蚁丘内部温度相对稳定,下图为公园位置及景观图。

据此完7、8题。

7。

白蚁丘窄面的朝向大致为(  )

A.南北方向B。

东西方向

C。

东北-西南方向D.西北—东南方向

8。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5月5日前后)至夏至期间,正午时白蚁丘的影长(  )

A。

逐渐变短B。

先变短再变长

C.逐渐变长D.先变长再变短

【解析】7选A,8选C。

第7题,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可知,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故正午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北或正南方,由材料“较窄的两面则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可知,窄面朝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第8题,立夏是5月5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夏至(6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从立夏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白蚁丘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影长变长。

  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

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6月7日前后B.8月9日前后

C.9月10日前后D.2月3日前后

10.该地纬度最可能为(  )

A。

23。

5°SB.11。

5°S

C.11。

5°ND。

23。

5°N

【解析】9选B,10选C。

第9题,图中N点正午物影长度为0,说明N点时刻太阳直射该地.据图可知,该时间段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太阳直射的日期与夏至日的间隔天数相同,由M点日期为5月5日可知,N点日期可能为8月9日前后。

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日期分别为5月5日和8月9日前后,据此可判定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但不在赤道上。

  天津王先生的家在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

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地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还需调整。

据此回答11、12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11.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没有阳光射入的时间大约为(  )

A.18天B.36天

C.25天D。

50天

12.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A。

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

C。

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

【解析】11选D,12选D。

第11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之后逐渐变大,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5日,在12月22日之前的25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射进王先生家的阳台,即一共50天左右。

第12题,上海的纬度较天津的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天津的大,物体影子较短,室内光照面积较小,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晾衣竿的高度可以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

(2018·浙江4月选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火山众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往往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入大气。

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

某经线上①、②两地秋分日测得:

α为5°,β为7°。

 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

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

【解析】首先①②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通过图2太阳光与直立杆子的夹角可知,①为7°S,②为5°N,经计算两地距离大约为1332千米。

由于时间相差40分钟,该经线为110°E,①坐标(7°S,110°E)在图中,②坐标(5°N,110°E)不在图中。

答案:

1332千米;①地(110°E,7°S),位于图示区域;②地(110°E,5°N),不在图示区域。

14。

(2017·浙江4月选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材料一 图1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二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图2为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

图3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

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根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说出观测地相对于赤峰市的方位。

【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于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故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据图可以判断观测点的地理纬度为45°N。

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说明该地位于116°E。

结合图中赤峰的位置可以判断观测点位于赤峰西北方向。

答案:

如图:

(与北极星相对称的45度)

西北

15。

(2016·浙江10月选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0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材料 图1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

图2为图1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在图2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解析】从图1中可知,乙地的纬度为50°N,计算出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3.5°,再根据乙地夏至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绘制。

答案:

太阳运动轨迹,日出、日落位置,正午太阳位置如图所示。

16.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此时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

 

(2)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    时,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    。

 

(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    . 

(4)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点6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

画出地轴、晨昏线、太阳直射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极昼极夜纬度,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解析】第

(1)题,根据经度变化可以判断O为北极点,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由此可推断OB为180°经线,OA(45°E)为0时经线.P点(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故直射点为(20°N,135°W)。

(2)题,P点影子朝正北时,45°E为12:

00,据此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和0时经线所在时区.第(3)题,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北极附近极昼范围缩小,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上海昼渐短,夜渐长。

第(4)题,注意直射点、极昼极夜的范围及太阳光线等。

答案:

(1)(20°N,135°W) 70°S及其以南

(2)17 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

(3)南 变长

(4)见下图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