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312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0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docx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一、考情分析

本章分值分布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合计

2008年

7分

4分

11分

2009年

3分

2分

5分

2010年

5分

4分

9分

二、本章主要考点

考核要点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海因里希法则、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安全、本质安全、安全许可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事故致因理论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安全生产政策措施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

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系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

三、本章大纲要求

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运用因果连锁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根据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1.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2.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具有一般管理的规律和特点,还有自身的特殊范畴和方法。

3.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根据现代管理学来说,管理的概念就是: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管理具有5个基本要素:

1)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或管理机构。

即回答由谁来管?

2)管理客体;也称管理对象。

即回答管什么?

3)管理目的;目标。

即回答为什么而管?

4)管理职能和方法;即回答怎样来管?

5)管理环境;即回答影响管理的主要外部、内部因素和条件是什么?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要点)(概念要系统、联系、区别来记)

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

定义:

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

(08版概念: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1.定义: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3.安全生产管理包括6个方面:

(1)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2)行政管理

(3)监督检查

(4)工艺技术管理

(5)设备设施管理

(6)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4.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管理的客体):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6项)。

5.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6个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4)安全生产策划

(5)安全培训教育

(6)安全生产档案等

6.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即"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

综上所述可见,安全生产管理是全过程管理、是全方位管理、是全员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是人,被管理(客体)也是人,所以说,能否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就是要看人在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

1.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2.事故的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类原则,是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3.事故的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四级)

事故等级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

≥1亿元

重大事故

(≥10人,<30人)

(≥50人,<100人)

(≥5000万元,<1亿元)

较大事故

(≥3人,<10人)

(≥10人,<50人)

(≥1000万元,<5000万元)

一般事故

<3人

<10人

<1000万元

注:

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符合三个条件之一。

所称"以上"包括本数,所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事故隐患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简单记忆:

三个因素:

人、物、管理。

即: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注意:

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发生事故一定由于存在事故隐患造成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故隐患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如何来消除事故隐患呢?

(1)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

(2)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3)安全管理措施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消除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3.事故隐患分类:

分类原则,按危害大小和整改难易程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可立即整改排除的事故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面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隐患治理:

企业、政府和公众等多方综合性地开展隐患辨识、评价、消除、整改、监控等活动和措施,使生产安全系统的事故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的过程即为隐患治理。

例如,消防隐患等。

(三)危险

1.定义;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2.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3.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4.风险的分类:

从广义上来说,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险等五类。

而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

(四)海因里希法则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

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事故法则(海因里希法则):

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

29:

300。

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我们教材里还列举了国际油气生产协会(OGP)安全绩效指标报告中事故三角图1-2,事故法则统计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转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的长袖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导致死亡。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

查阅前四年病志资料,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

这一事例说明,事故的后果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五)危险源

1.定义

从安全生产角度来看,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从上述定义来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载体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2.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

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他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例如,我们生活中用的石油液化气罐就是危险源,因为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可能会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

又如,一个携带传染性病毒的人,也是危险源,因为他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传染病。

再有,生产中没有安全操作标准和规程也是危险源,因为没有完善的安全操作标准和规程,可能会使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造成安全事故。

(六)重大危险源

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1.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2.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和《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单元,可以是油库、危险品仓库,油罐车,烟花爆竹生产厂等。

注意:

三个要素,1)物品的危险性、2)危险品的存储数量、3)临界量。

注意,不包括危险物资的运输,属于道路交通运输。

军事设施、采掘业及核设施等均不在此范围内。

详见教材附录。

3.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式中qi--单元中物质i的实际存在量;

Qi--物质i的临界量;

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4.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共6大类9小类属于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

详见附录P241。

考试时会给出临界量。

三、安全、本质安全

(一)安全

与危险相对的概念。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即"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1.定义: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态。

按照系统安全观念,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工程上的安全性,是用概率表示的近似客观量,用以衡量安全的程度。

2.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

安全性(S)与危险性(D)互为补数,即S=1-D,安全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周期。

(解释隶属度,隶属度A(x)越接近于1,表示x属于A的程度越高,A(x)越接近于0表示x属于A的程度越低。

(二)本质安全

1.定义: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例如,机械设备防止误操作的安全终止装置。

(2)故障-安全功能。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例如,冗余设计,或备份。

注意:

上述两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2.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防患于未然就是本质安全的核心,即也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安全许可

安全许可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炮竹、民用爆破器材五类高危生产企业实行的安全许可制度。

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本节复习小结

1.熟悉安全生产的有关内容,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2.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事故法则(海因里希法则)、重大危险源

3.掌握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许可等要求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

1.安全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

2.安全生产管理:

就是针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运用各种资源(人、财、物),采取管理的手段(如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1)概念、2)目标、3)安全管理在六个方面、4)管理对象、5)安全管理内容6个。

3.事故(意外事件)、事故隐患(三个因素:

人、物、管理)

4.海因里希法则(事故法则)

5.危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6.安全、本质安全、安全许可

二、事故与隐患的区别和关系

事故和隐患的概念;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而事故发生是事故隐患的结果。

注意:

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发生事故一定由于存在事故隐患造成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故隐患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事故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事故隐患的分类?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企业工伤事故分成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事故隐患分类原则,按危害和整改难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四、海因里希法则(事故法则)

事故法则统计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要防微杜渐。

五、评价单元中的单种物质或多种物质重大危险源的区别

对于单种危险物质,要判断是否为重大危险源,只需看它的数量是否等于或超过临界量。

单元中存在多种物质时,如何识别重大危险源?

就要看它们的量是否满足如下公式(P3页的公式)。

如果满足就说明该单元是重大危险源。

六、安全与本质安全的区别

安全,按照系统安全观念,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这是一种泛泛的说法,它要求在生产系统中人员和设备及环境要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1)失误-安全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本节例题:

例题1.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 )。

A.生产工艺

B.设备设施

C.人员

D.作业环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例题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不包括( )。

(08年真题)

A.交通伤害

B.机械伤害

C.起重伤害

D.冒顶片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属于20类工伤事故,还是要记忆一下,一定要有印象。

例题3.危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它是由( )决定的。

(08年真题)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系统本质安全性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源性质

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D.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于危险的量化的计算,就是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来决定的。

例题4.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

(08年真题)

A.物质的物理特性

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三个要素,物品的危险性、危险品的存储数量、临界量。

题中所说的数量含义包括存储量和临界量。

例题5.某储存区贮存有煤油、汽油两种物质,其储存量分别是20吨、17吨,临界量分别是100吨、20吨,则储存区属于( )。

A.非重大危险源

B.安全场所

C.事故隐患

D.重大危险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20/100+17/20]=[0.2+0.85]=1.05>1,所以该储存区属于重大危险源。

例题6.依据系统安全理论,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08年真题)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

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

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例题7.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 )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卫星定位仪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质安全就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不是事后补偿的。

例题8.本质安全中的( )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08年真题)

A.失误-安全

B.行为-安全

C.故障-安全

D.控制-安全

『正确答案』C

例题9.安全是相对的,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认为是安全的。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扰动起源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系统安全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另外可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本节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三、事故致因理论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随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安全需求的提高而进行。

初期,人们只能被动地面对事故,此阶段纯粹是事后管理;当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教训后,就进入到事故预防阶段,即人们根据事故预防后的经验教训,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或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控制系统或设备的状态,避免事故发生。

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了解几个阶段)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周易》一书中就有"水火相济"、"水在火上,既济"的记载,说明了用水灭火的道理。

1.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的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工业社会到20世纪初30年代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初具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

第二阶段,进入20世纪产生了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预防原理等风险管理理论,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模式、思想、理论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到20世纪末,90年代以来,"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健康安全管理理念逐步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代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思想开始形成。

2.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3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进入我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吸收并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理论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

(2)20世纪末,我国几乎与工业化国家同步研究并推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提出了系统化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即安全系统理论。

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

1)危险源辨识

2)风险评价

3)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

4)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

5)应急管理等

目前我们国家正是按这一理论,来建立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我们这门课程基本上也是按这种理论思路讲解的。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一)两个需要了解的概念

1.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2.安全生产原则:

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原理和原则的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有指导性。

下面我们介绍四个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和强制原理

(二)系统原理:

1.系统原理的含义

指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全局、整体上把握)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

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6个特征,即1)集合性、2)相关性、3)目的性、4)整体性、5)层次性、6)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要素)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2)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5)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组成。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安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具有指导意义的四个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含义:

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必须掌握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

例如:

掌握人与设备之间、人与作业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资金与设施设备改造之间、安全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等,掌握这些动态相关性,是实现有效安全管理的前提。

(2)整分合原则

含义: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