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128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

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季节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揭题.

  提问:

现在是什么季节?

出示课题:

《春天来啦》.

  3.引导思考.

  

(1)你喜欢春天吗?

为什么?

  

(2)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

(天空、空气、水、花草树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4)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5)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4.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

  5.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整体倾向;

(2)表现方法.

  7.作业展示,评议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让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部分.

  

(1)提问:

你还能换种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美景.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没有完成的作品、图片、照片等

  (教师)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教师、学生欣赏、讨论作品.

  2、提出修改创作建议:

可以适当添画;可以夸张、想象.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并指出注意点.

4、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5、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第2课处处有鲜花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2.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3.进行爱花护花、美化环境的教育,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难点:

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花的构造、形态和色泽,收集自己喜爱的花的图片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花的图片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塑料花、绢花、纸花或盆花,准备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讲评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激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2)“有鲜花的装扮,春天多美呀!

有鲜花的装扮,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鲜花不仅春天有,其他季节照样有.不仅花圃里有,公园里有,大自然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揭题:

《处处有鲜花》.

2.欣赏与感悟.

(1)提问:

你见到过鲜花吗?

在哪儿见到的?

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小组探讨、思考.播放课件,展示各个时节、不同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鲜花图片.

小结:

鲜花给大自然带来了神奇的变化——不同季节的鲜花给大地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裳.

3.思考与表现.

(1)观察鲜花.

教师把一朵花慢慢地作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自由翻动,使它“活”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正、侧、背面的花.

提问:

与你记忆中的花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

 

(2)尝试表现.

依据自己的观察画出鲜花.

(3)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有中心依托,就容易把花形画得准确,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4)课件播放.

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分析其工具、材料与表现方法的不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如水彩表现的花淋漓、透明、艳丽;摄影图片中的花真实、鲜艳;彩笔线描的花优雅;“没骨”法表现的花雍容华美等等.

4.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2)教师提示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要抓住花的特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花卉的外形、色泽和叶子的不同形态.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老师给入选作品的作者颁奖——每人一朵鲜花.

(2)鼓励学生课后自己栽种一盆花,观察、记录花的生长过程.

 

第3课彩蝶飞飞

课时:

1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通过做做、玩玩,学习纸蝴蝶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3.培养按程序学习、制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纸蝴蝶.

难点:

做出式样、纹饰独一无二的纸蝴蝶.

课前准备

(学生)32开大小的白卡纸、色卡纸、彩色水笔、废纸盒、剪刀

(教师)各种式样的纸蝴蝶若干只、各种蝴蝶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营造情境.

(1)课件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群大规模迁徙以及各种蝴蝶图片等,动静结合营造蝴蝶王国情境,让学生具体感知蝴蝶的美丽(灵动之美、形状之美、色彩之美).

(2)“蝴蝶飞呀飞,飞到我们课堂里来了.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只蝴蝶,好看吗?

”(教师演示纸蝴蝶.)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蝴蝶.

3.做一做——尝试制作蝴蝶.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发一只纸蝴蝶,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制作方法.

(2)归纳小结:

根据蝴蝶形状的对称特征,折剪蝴蝶图形:

①将纸对折后画上半只蝴蝶的轮廓线,注意别忘记画上触角(蝴蝶的身体中线须与纸折叠成的中线重叠);②沿轮廓线剪下.

(3)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分析蝴蝶花纹造型特征:

①蝴蝶花纹:

可用小圆点、瓜子形、曲线、短线等图形装饰纸蝴蝶,花纹、颜色两边须一致.②鼓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装饰蝴蝶.如:

绘画形式、剪贴形式、复印形式……

4.玩一玩——让纸蝴蝶飞起来.

(1)纸蝴蝶为什么会飞呢?

(仔细观察纸蝴蝶.)由于两边剪了两个小洞,手指套入小洞一紧一松,纸蝴蝶的翅膀就扇动起来,多有趣!

(2)指导学生用剪刀头剪两个小洞,大小以自己手指刚好能伸进为宜.

5.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

制作一只漂亮的、独一无二的蝴蝶,给蝴蝶取个好听的名字.

(2)辅导要点: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纸张大小,尽可能地把纸蝴蝶制作得大一些;对画得快的学生可要求正反两面都配上图案;要求学生将剪下的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6.评价与延伸.

(1)让学生拿着纸蝴蝶玩耍,比一比谁做的纸蝴蝶最漂亮,“飞”得最灵活.

(2)要求学生课后去大自然中或网上寻觅蝴蝶,了解蝴蝶知识,制作蝴蝶标本等.

 

第4课剪花边

课时:

1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

2.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养成刻苦、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3.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花边图案的绘制技能,能独立描绘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从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难点:

解决花边的连接问题及图式变化问题.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收集的花边图样

(教师)多种花边图案纹样和单独纹样、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欣赏激趣.

(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2)欣赏漂亮的纸蝴蝶,展示以蝴蝶为单独纹样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感受形式美、节奏美,激发学生学画花边的兴趣.

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花边图案?

装饰在哪些地方?

(2)在学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花边图案的基础上,播放课件,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花边,使学生充分感知花边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花边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寻找规律,引导探索.

(1)提问:

欣赏了这么多的花边图案,你能说说花边的排列组合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学生找出每条花边的单独纹样,课件演示上下(纵向)、左右(横向)的基本排列组合方式.

(2)提问:

谁能变动一下连续排列的规律,又变出一条美观的花边?

引导学生把横向的花边变成纵向的花边,纵向的则变成横向的.

(3)提问:

这些花边的排列组合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动脑筋、想办法,再组成漂亮的花边?

课件展示排列组合有错误的花边,让学生辨析.引导学生掌握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排列组合中,教师及时作归纳,引出花边构成的基本规律.师生共同配合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1)提问:

经过讨论,我们懂得了花边的排列组合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剪一条花边我们要分几步才能完成?

(2)引导学生尝试,从尝试中归纳出:

折、画(单独纹样)、剪等基本步骤.从连接失败的作品中找出失败的原因:

要注意花边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点不能剪断.

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

(1)作业要求:

用彩纸剪漂亮的花边;分小组完成用花边对一个组员的装饰打扮.

(2)辅导要点:

折得是否平整,单独纹样的设计是否饱满、有无创新,连接点是否会剪断.

6.展示评优,课后延伸.

(1)每组被装扮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获得优胜.

(2)小结:

我们可以用花边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3)延伸:

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绘制花边?

(提示:

可以手绘,还可用印模印,用复写纸画……)

第5课印印画画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

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

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第6课倒影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养对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

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课件、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

(1)设置谜题:

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只画一次画就可以得到两张一样的画?

引导学生往带来的作画工具材料上去想象.

(2)教师示范对印全过程,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而新颖的绘画新方法——对印,用对印来完成美丽的倒影创作.

2.欣赏感悟.

(1)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

(桂林山水、孤帆远影、朝霞晚月……)

课件播放表现倒影的艺术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2)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美术作品:

《山山水水》的率意、洗练;《饮水的熊》的简洁、浑然一体;《丹顶鹤》的绚丽多姿等.

3.尝试练习.

(1)发给学生小纸张,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样事物,初步体验对印的乐趣,再把自己在尝试中的切身感受大胆表述出来.

(2)师生共同小结:

①想好表现的主题;②先把纸仔细对折好;③调好颜色,注意不能太稀;④完成对印;⑤添加想象.

4.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

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表现.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大胆表现喜欢的景物,教师从主题内容、色彩搭配、创新思维上予以指导.

6.作业展评.

(1)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先请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业,并说说原因,再由教师小结.

(2)最后提问:

除了今天学的单纸对折的对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对印方法?

(课件展示不同纸张间的对印、玻璃对印、实物对印等,予以提示.)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去尝试探索.

 

第7课印人像

课时:

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拓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进行油画棒磨印、油彩拓印的练习,初步了解纸版画.

3.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拓印画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磨印、拓印的技法.

难点:

解决撕纸人像的拼贴次序问题.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夹子等

(教师)课件、撕纸拼贴小孩头像范作两幅、磨印作品若干件、油画棒、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课前让学生收集硬币、纪念章等有浮雕效果的实物,并试着拓印.

2.欣赏范作,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拓印画.提问:

你画过这样的画吗?

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展示撕纸粘贴的范作,观察比较.

3.直观展示磨印过程.

(1)展示磨印的基本工具材料.

(2)课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设计制作过程——撕纸拼贴一个小男孩头像(从整体到局部):

①设计好图像;②撕出脸形;③撕出发型,可贴出层次;④撕出五官,可以贴出层次;⑤可以摆好再贴,也可以边撕边贴,要注意贴的次序.

拓印稿制作,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的方法是根据原稿设计的要求,逐层加厚,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立体感.

(3)课件展示磨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薄纸,用夹子夹好,用手指轻轻地揿压,待纸面出现凹凸时,再用油画棒轻轻地均匀摆涂.要有顺序,轻重均匀一致,直到头像完全显现.

  几种不同方法的磨印处理:

①单色磨印.②多色磨印:

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磨印.③在纸面上先平涂一种较淡的颜色,再磨印.④磨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欣赏与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辨析头像脸形、发型、五官、表情的处理.

(2)作业要求:

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小孩头像并拓印画面.

5.展评作业.

  让学生展示并评价自己的作品.

6.课后延伸.

(1)课件展示磨印古代碑帖、壁画等场景,让学生感受磨印的悠久历史.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寻磨印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夹子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范作两幅、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展评激趣.

展示上节课学生磨印的优秀作业,作简单的讲评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范作.

(1)课件展示同一印模分别用拓印与磨印印制出来的作品.提问:

它们有什么异同?

(印模相同,印法不同.)

(2)引出课题——继续学习拓印.

3.拓印过程.

(1)展示拓印的基本工具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

(2)课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设计制作过程——撕纸拼贴一个人像.

(3)课件展示拓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纸,用夹子夹好或订书机订好.调好颜料,掀开覆盖在印模上的纸;再在印模上需要拓印的部位涂上水粉颜料(或油彩),注意涂的部位不宜太多,以免颜料干透无法拓印;重新覆上纸,用手压印或用磨子印.重复以上程序,直到人像完全印好.

  几种不同方法的拓印处理:

①单色拓印:

用滚筒涂色较简便.②多色拓印:

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拓印.③拓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赏析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

(2)作业要求:

个人或小组合作,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人像并拓印画面.

(3)教师巡视中主要察看撕贴次序与涂色、压印是否均匀.

5.展评延伸.

(1)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作品,作自我评价.寻找拓印清楚的原因,对拓印模糊的作品也作出分析,如:

颜料太稀,人像拓印不明显;纸张移动造成错位.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拓印创作.

第8课可爱的猫咪

课时:

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表现千姿百态的猫.

难点:

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课前准备

 (学生)猫的图片、颜料、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课件、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辨声揭题.

(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

2.回忆交流.

(1)回忆: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

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

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

(2)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汇报.

3.讨论分析.

分小组抽签讨论以下问题并汇报: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播放猫的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课件随机播放猫头的特写镜头.)

(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

(课件播放猫的毛色图片.)

(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

(课件播放相关画面.)

4.欣赏感悟.

(1)播放《猫和老鼠》等有趣的动画片片段或图片,体会猫的各种不同动态造型和夸张造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生动的瞬间猫的神态.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5.练习体验.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猫.

(2)教师巡视辅导:

从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色彩鲜艳等方面予以指导.

6.交流评价.

(1)给自己的作品编小故事,小组间讲述交流.小组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课后鼓励学生模仿《猫和老鼠》自编连环画小故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没有完成的作品、图片、照片等

  (教师)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教师、学生欣赏、讨论作品.

  2、提出修改创作建议:

可以适当添画;可以夸张、变形与想象;可以创作故事作连环拼贴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并指出注意点.

4、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5、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第9课老牛和小牛

课时:

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

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

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

牛有什么用处?

你喜欢牛吗?

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提问:

你知道这幅画吗?

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

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

(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

(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

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

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

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小牛:

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

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

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

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

 

第10课奔跑的动物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动物站立时和奔跑时的不同形态,了解动物奔跑的特征.

2.学习表现动物的奔跑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大胆作画,使画的动物都像是在奔跑.

难点:

动物奔跑时四肢交替运动的表现

课前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