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11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ocx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王怀超

作者:

佚名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666更新时间:

2006-5-1817:

10:

06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历史主题,就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历史使命,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邓小平思考问题、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一切新的理论主张的提出和一切政策方针的制定都是围绕尽快地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中心展开的。

所谓“发展是硬道理”,道理就在这里。

而要加快发展,基本途径之一就是深化改革。

改革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

因此,从本世纪70年代末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将是改革开放。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目前正在从事的这场改革能否取得成效以及成效之大小。

  一、中国改革历程的简略回顾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在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有若干阶段,各个阶段的情况是不同的,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中国改革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要正确地认识中国改革,系统地总结改革经验,首先需要对中国改革的历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分析,概括出中国改革的不同阶段,找出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这是研究中国改革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

  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

早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领导层就在实践中初步意识到了传统体制的弊端,萌发了要变革传统体制的念头,并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和60年代初期,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还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中国二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局部试验阶段。

——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

以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契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理论探讨,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讨空前活跃,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农村改革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结晶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

这两种新体制在理论上的新认识就是“两权分离”说,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

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

实施这三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转变,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新篇章。

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第二阶段:

以城市为中心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是一个有关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这个文件的公布和实施,表明作为中国社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最重要的认识成果,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的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内在地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有两个突出贡献:

一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实施方案。

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三阶段:

总结经验,整顿调整时期。

——从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

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

——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今。

  1992年以来,有七件大事值得注意:

  一是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要点。

这是新一轮改革潮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份宣言书。

  二是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南方谈话。

十四大报告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的充分展开和进一步发挥。

其主要贡献有三:

(1)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2)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号召全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原著。

  四是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蓝图,它的意义在于把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和中共十四大精神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

其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五是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战略规划,是迎接2l世纪的宏伟蓝图。

  六是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

就党和人民极为关注的即将召开的十五大要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阐述了中央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政策主张。

讲话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这个重要讲话,在一系列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上,澄清了是非,解除了疑惑,排除了干扰,指明了方向,这就为中共十五大的顺利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七是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这次大会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也是以此为标志载入史册的。

  中共十五大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郑重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作出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样一个重要判断,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毫无疑问,以党章的形式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这是对全世界的一个郑重宣言,即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继承邓小平的理论和路线,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邓小平开创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确定了一面光辉而鲜明的旗帜。

  第二,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而把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置于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为排除各种干扰,澄清种种疑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找到了保持党的现行政策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理论依托。

  第三,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有一系列创新。

最突出的是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这是思想上的又一次大解放,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这就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扫除了障碍,解除了束缚,已经并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把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提到议事日程。

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这是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篇谈话、一部著作、两次代表大会、一个重要决定、一个战略规划,蕴含了理论准备、战略决策、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基本上完成了世纪之交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部署,已经、正在并必将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获得的一系列突破,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努力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两大突破,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拓展,并将继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鲜明地表现出来。

  这一系列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探索,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即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也就是攻坚阶段。

按照学术界的说法,目前进行的改革才是体制内的深层改革。

即才触及到传统经济体制的要害。

有的学者认为,1992年之前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总的讲还是体制外的改革,即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之外增加市场经济成分。

如公有制之外搞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计划外发展市场,开辟经济特区等。

其结果活跃了中国经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功不可没。

在这种冲击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虽有种种变化,但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本质和要害还没有根本改变,以至于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没有搞活,它们尚未成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在市场上与其他经济成分平等地竞争,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相当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的大量亏损就是明证。

从宏观经济来看,市场尚未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政企不分的状况依然存在。

这就是说,1992年之前的改革,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是在传统体制的外围进行,支撑传统体制的两个依托(微观是国有企业,宏观是庞大的政府管理机构),仍然没有进行应有的变革。

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5年又出台了关于金融、财税体制等五项重大改革,1997年中共十五大又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最近中央又决定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这就从根本上触及到了传统计划体制的本质和要害,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

这场改革的成功,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从而给中国经济,无论微观还是宏观都将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场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综观当代中国改革的发展历程,从70年代末兴起,经过80年代中期的全面探索,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治理整顿,再到90年代掀起第二轮改革浪潮,经历了二十年曲折发展的历程。

这二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史,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初战告捷时的欣喜,也有遇到难题时的困惑,还有遭受挫折时的震撼,更有阵痛中的沉思。

可谓酸甜苦辣,百味俱全。

千秋功罪,自有人们评说。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

认真总结这份珍贵的思想遗产,无论是对于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于中国改革经验的深远意义和珍贵价值,国内外有识之士,均给予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

  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列举出很多,但是,具有全局意义的,将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变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方面:

一是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二是经济体制从计划产品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

  第二,理论方面:

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党章中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三,政治方面:

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

这已经作为政治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写入中共十五大文件,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第四,社会方面:

社会阶层结构从单一性向多层次、多元化转变,从固定不变到复杂多变。

整个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动和深刻的变革之中。

  二、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改革经验,归纳起来,可以列举许多条,择其要点主要有九个方面:

  

(一)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向”也没有出路。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

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这个基本结论,已经被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践所证明。

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涌来时,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一是忌讳改革,拒绝改革,固守已经弊端丛生、僵化过时的体制不放,造成矛盾越积越深,困难越积累越大,最后引发全社会的危机,被人民所唾弃。

二是积极地进行改革,也曾一度出现繁荣局面。

但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情况下,把改革变为“改向”,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所谓“休克疗法”,企图在短时间内全盘照搬欧美的政治经济模式,结果经济滑坡,社会动乱,引发了全社会的政治经济危机。

三是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又注意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起点和归宿,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国家繁荣,得到全体人民的真诚拥护,也赢得了全世界的信赖和好评。

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中国,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也承认,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果中国持续经济改革,使人民发挥企业创造精神,它在21世纪将不只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繁荣的国家,到21世纪初,中国将与美国、欧共体及日本共同成为世界四大经济力量。

  

(二)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难以生存的。

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个在精神上空虚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振兴的。

日本,由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迅速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原动力就是在国家严重受挫之后,全民族形成的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和振兴精神。

这种精神转化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群体意识,进而转化为巨大的建设力量,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国家现代化的步伐。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事业,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股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难以想像的。

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放开手脚,大胆创新。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的深化也有赖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其实,二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

改革每前进一步,就要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每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改革就前进一步。

  这些思想障碍,主要是“左”的障碍,即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

农村改革之初,有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复辟;引进外资之初,又有人说,多一份外资,就多一份资本主义;特区刚建立时,也有人说,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外,其余全是资本主义。

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被斥之为社会主义的异端;还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土壤,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私有化……

  可见,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既是思想解放的倡导者,又是思想解放的实践者,堪称思想解放的典范。

从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到88岁高龄时的南方谈话,最清楚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

难怪基辛格博士说,我知道邓小平先生在你们国家不是最年轻的,但我不知道在你们国家中,还有什么人的思想比他更年轻。

  (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强国富民上。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之所以还要进行被邓小平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权力过分集中,所有制结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人民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活力。

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正如邓小平反复强调的那样“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

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在推进中国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和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所有改革理论的提出和一切改革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展开的。

  正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实践,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决或缓解了多年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从而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安全系数。

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二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

若没有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将不堪设想。

  (四)中国改革的实施是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当代中国是被十年“文革”造成的巨大历史灾难逼上改革之路的。

历史没有给我们进行改革准备充裕的时间。

因此,改革之初,我国改革开放的领航人就反复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边实践,边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错的抓紧改,不足的加点劲,争取不出现大的失误。

改革之初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思路,这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改革方略是:

先从比较容易推进并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即首先从农村改革入手,然后推进到城市改革,同时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然后推进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即自下而上,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考虑各方面的承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少成多,逐步加以推进。

  这里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首先要选好改革的突破口。

突破口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初战的结果。

初战告捷,就可以鼓舞改革斗志,有利于改革向纵深拓展,选择突破口总的原则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本着先易后难,先经济领域后其他领域,先从生产关系比较简单、难度较小,最易见成效的环节改起。

中国改革的突破口选在农村,从解决农业问题入手,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要把农村作为突破口呢?

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一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的特殊重要性,使农业特别是粮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二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要尽快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脱贫致富就成为改革的起点。

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的生活是贫困的,改革前,中国近2亿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

三是农村生产关系简单,广大农民要求变革现存生产关系的愿望由来已久,改革的难度和风险比城市小,这就决定了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必须也只有选择在农村。

农村改革的初战告捷,就为城市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这样,再因势利导,把改革引向城市。

中国的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改革方略,得到了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赞誉。

  中国改革的目标也是在渐进过程中,经过反复考虑,反复比较,并经过多年的思考试验后才逐步形成的。

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经济体制中的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被人们接受。

因此,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的方针,不提市场经济的模式,而是先做起来,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从最易被接受的,从原有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简政放权起步,如扩大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搞承包制,地方财政包干等。

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使市场调节作为手段,被引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之中。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在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取得了突破。

邓小平对本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做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他深刻地指出:

“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

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

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不是说四个坚持吗?

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解放思想,我们老同志有这个任务。

”在这个新理论指导下,开展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面对新旧体制并存的复杂情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原则。

此后,在国内外复杂局面的条件下,市场导向的改革一度遭到非难,但是市场取向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