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设计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095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大利设计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意大利设计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意大利设计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意大利设计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意大利设计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意大利设计史.docx

《意大利设计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大利设计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意大利设计史.docx

意大利设计史

意大利设计史

意大利设计史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

意大利著名设计与艺术评论家乌别托·埃科在1986年曾经讲:

如果其它国家把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的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

20世纪意大利的设计是意大利文化、艺术、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意大利时髦的家具、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办公室用品、汽车、装饰品等等,为意大利赢得世界各国的称颂。

意大利通过短短的半个世纪,把自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成一个工业大国,而它的设计在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意大利的设计是杰出设计的同义词。

虽然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设计的重要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通过大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

而意大利则决心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出自己的设计体系来,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系统,得到世界的首肯。

意大利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但是,它的现代设计则是在战后才得到世界的公认。

与芬兰非常相似,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在意大利,设计包含的面相当广泛,因此评论家把设计分成大众文化层次的设计、高级文化的设计、看得见的设计、看不见的设计等等各种内容,相当丰富与复杂。

这是意大利设计与其它的国家不同的另外一个方面。

意大利设计长期以来都保持大众化与高贵化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基本径渭分明,比如“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和“菲亚特”汽车分别代表昂贵汽车和大众汽车两个完全不同的设计中心与市场,就是很具有典型性的例子。

这应该说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是战后为发展国家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自从开始现代设计活动以来,它的设计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目标:

为增加产品出口服务。

而意大利长期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各国,因此,造成了它的设计集中在北方的为出口而形成的制造业都市中心:

米兰、都灵。

这两个城市是它的设计的中心的中心。

这种强烈的区域限制,也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意大利在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世界级的设计明星,比如汽车设计家、建筑设计家、时装设计家、家具设计家、首饰设计家等等,这些人具有真正的明星效应,他们在设计产品上签名,他们被新闻媒介作为对象来追踪隐私,他们被意大利人和其他国家追逐潮流的人们视为与电影明星一样的偶像,这种高度重视少数设计大师的社会风气,也都是别的国家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的。

意大利设计大师层出不穷,这种明星满天的现象,应该也算是意大利设计的另外一个奇怪的特点。

意大利的工业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它的汽车、缝纫机、办公用品、家具、家用电器等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设计,但是,奇怪的是意大利居然没有一所能够拿得出手的、像样的工业设计学院。

大部分设计师都是学建筑出身的,并且不少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系:

米兰理工学院(MilanPolytechnic)的建筑系。

他们为了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于高质量的工业产品要求,转行从事产品设计,成绩惊人,不少产品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

这种在没有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之下、没有工业设计师的情况下进行国际水平的工业产品设计,也是非常令人费解的特点。

直到目前为止,意大利最杰出的工业设计师中,大部分是学建筑出身的。

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意大利设计师,因为出身背景大部分是建筑师,或者工程师,因此对干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掌握得非常好,同时也从来都具有挑战性:

不断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设计出新的形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这种工业技术和造型能力浑然一身的特征,是外国工业产品设计师比较少有的。

与此同时,意大利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室内设计,不少国家的室内设计无非是建筑的一个附庸,并没有能够成大气候,而意大利的室内设计不但水平高,并且独立成为一个专业,发展迅速,令人侧目。

意大利室内设计水平之高,使它的设计师们不但广泛受到国内欢迎,而且国外定货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广受喜爱。

这也促进了意大利室内风格在世界的流传。

作为欧洲的主要国家之一,意大利在现代设计发展中也与欧洲其他主要国家有相同的发展,比如它也经历了“新艺术”运动,也出现过类似德国现代主义运动这样的运动,在意大利被称为理性主义。

但是在这个国家并没有形成德国那种包豪斯式的单调、刻板的面貌,而是导向了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发展。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意大利人的特性:

任何一种标准化的风格,在这个国家总能够产生出不同的变体来,因而多姿多彩。

在任何一种国际风格中,意大利人都能保持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在现代主义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那些因为发展现代化而丧失了自己民族特色、民族传统的国家好好研究的。

意大利人的这个贡献,应该被高度重视,并且应该得到总结,以协助发展中国家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如何在国际主义中保持自己的传统,发展民族的设计特征。

意大利人从来没有在现代产品上复兴古典,他们抓住的是民族的特征,而不是简单的某个民族的设计细节或者设计符号,这是非常重要的。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大约开始于20世纪初。

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期间,是意大利设计模糊地进人现代设计的一个阶段,也是它的工业和国民经济进人现代时期的一个阶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1983年在米兰举办的一个设计历史回顾展,把20世纪30年代称为前设计阶段。

这个时期,意大利的现代工业开始发展形成,现代设计也随之而兴起,但是都还处在试验阶段,设计出的新产品也只是在小规模的试验生产,远远没有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准。

意大利在这个时期,产品的销售也主要是国内的,特别是地方性的、区域性的,远远没有达到以出口为中心的大规模销售阶段。

因此,设计也自然比较落后和弱小。

这个时期,意大利主要的几个大企业,比如奥利维蒂公司、菲亚特汽车公司等,都把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实现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引进等等上,还没有精力来顾及设计水平的高低。

意大利国民收入还是相当低,中产阶级尚未成为国家人口的中坚,因此市场也比较小,这些因素造成设计处在初级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形容为工业总动员时期,当时制造业只有一个大买主,就是国家和政府。

产品不计算成本,政府统一收购,生产种类也是由国家统一下达指令,这个时间不长的战争期间对于意大利的经济、工业是一次重要的促进。

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迅速地从自由主义转化为法西斯主义,贝尼托·墨索里尼于1922年上台,1926年建立自己的独裁政权。

这个转变,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这个转化,造成意大利的国民经济原来的自由经济向国家统一经济的迅速过渡。

30年代,意大利在法西斯政府控制之下,贸易依然是以国内为中心,而大量的产品制造,是按照法西斯政府的军事要求来进行的。

因此,3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个最大的工业,都与法西斯国家有密切关系,比如造船、汽车制造、交通运输工具的生产、化学工程,等等。

意大利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贸易国,反而退缩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帝国。

墨索里尼的上台,对于工业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意大利的工业都迅速学习美国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发展自己,改进自己的生产结构,在不长的时间内,把意大利落后的产业结构改变成先进的结构。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奥利维蒂公司和菲亚特公司。

20年代初,菲亚特在林戈托市(Lingotto)工厂开工,这座工厂建筑完全依照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高原(HighlandPark)市工厂厂房设计。

另一方面,除了美国的生产方式影响之外,美国的设计,特别是汽车的式样设计,对意大利的大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33年克莱斯勒汽车厂的气流(Airflow)汽车影响特别大。

从汽车来说,意大利早期受美国设计影响的是菲亚特汽车。

这家公司的汽车设计,可以说是直接受到亨利·福特和社会哲学思想的影响,福特T型车,是一种为大众设计的车,菲亚特于1935年推出了由德·巴瓦(GiuseppeRlccobaldiDeBava)设计的菲亚特1500型小汽车,采用流线型特点,小车体,非常适合民众低价而实用的基本要求。

1948年,二战结束之后,这家公司的一个工程师但特·吉奥科萨(DanteGiacosa)也开始设计类似的小汽车,目的也是为意大利的人民大众。

早在30年代,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就已经存在这一条独特的自己的路线:

豪华而具有意大利性格的高价汽车。

当时生产高级汽车的工厂有两个:

阿尔发(Alfa)和兰西亚(LanCia)公司。

30年代,兰西亚公司生产的阿帕里拉轿车采取流畅的流线型特点,这种车是由平尼法里纳(Pininfarina)设计的。

他曾经参观过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装配线,印象深刻,但是,他认为意大利应该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美国式的大批量生产廉价小汽车,目的市场是广大的人民大众;意大利应走的是高档汽车的路子,只小批量生产,保持高价位,保持意大利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保持意大利传统的马车制作方法,汽车是半手工的。

战后,他自己开设了自己的汽车工厂,设计与生产高级小汽车。

他之所以开设自己的公司,也是希望能够在菲亚特的美国式大批量生产之外开劈一条新的生产线。

他的这个方式,变成意大利汽车生产的一个举世闻名的特点。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意大利现代化的民族特征。

生产办公机械和设备的奥利维蒂公司也采用了美国式的大批量、流水线方式。

在设计上,也采用了美国30年代流行的流线型风格。

奥利维蒂奠基人的儿子阿德里安诺·奥利维蒂从都灵理工学院毕业以后,1925年去美国,目睹美国大工业生产的惊人成果,回来以后对自己的公司进行美国式的全面改革。

这个改革,使奥利维蒂公司的产量从1925到1929年直接增加了63%,大量生产的打字机为公司赢得很大的利润。

 

对于奥利维蒂公司来说,现代化改革不仅仅是体系改革,同时也包括了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形象两个方面。

因此,奥利维蒂在公司内设立了平面设计部、工业设计部和建筑设计部三个部门,从企业形象、产品造型、建筑形象三方面提高公司的形象和特征。

他了解到德国在设计上己经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因此从魏玛的包豪斯设计学院雇用了好几个毕业生作为产品与平面设计人员。

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亚历山大·沙文斯基,其它重要的设计师还有吉奥瓦·平托利、康斯坦丁诺·尼沃拉和列奥纳多·辛尼斯加利等人,这些人对于在平面设计上树立公司的企业形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奥利维蒂公司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产品有M-l型打字机,原型是在1912年生产的。

到了1932年,工程师马格涅利(A.Magnelli)设计了MP-1型,代替了原来的M-1型。

在设计上大有进步。

1936年,阿德里安诺·奥利维蒂用设计师马谢罗·尼佐利负责工业产品设计,这是一个非常有设计头脑的、很有远见的设计师,他与另外一个设计家、《卡萨布兰卡》(Casabella)杂志的编辑爱德华·佩西科合作设计,成绩非常显著,他们对于纵向的钢管使用非常感兴趣。

他进入公司以后,带来产品外型设计的重大进步,1945年以后,他的设计思想随着奥利维蒂公司进人国际市场而得到世界的注意。

他设计的MC-5Summa型计算机奠定了公司产品外型讲究的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的意大利产品设计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受到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双重影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面貌。

因此,折衷主义的痕迹非常清晰。

意大利也曾经有过类似德国、荷兰、苏联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尝试。

在这个国家,这个尝试被称为理性主义,是由一小批设计师,在德国大师沃尔特的思想影响下而自发开始的探索。

他们发展出自己的社会哲学计划、美学公式,反映在建筑与工业产品设计上。

意大利设计的基本精神是现代主义时代的民族风格,但是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团体则追求没有民族风格的国际主义特征,这与意大利的国情、与20年代上台的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这个探索延续的时间不长,影响也非常有限。

不少重要的设计师都曾经参加过理性主义的试验,其中包括萨巴西安诺·拉科、乔托·弗列特(GuidoFrette)、卡罗·拉瓦、卢吉·费吉尼(LuigiFigini)、吉诺·波里利利、吉谢博·特拉格尼(GuiseppeTerragni)、阿达博列托·里贝拉等人。

因为是七个人,因此他们自称为“七人小组”。

他们在1926年12月发起这个理性主义设计运动,在杂志《罗谢格纳》上发表了大量的宣言,与当时欧洲盛行的限度主义运动是吻合的、同步的。

虽然如此,但是七人小组依然保持了意大利自己的民族立场,称为Italianess,与欧洲的其它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立的立场仍然保持距离。

当时意大利也面临工业化发展迅速时期的都市住房紧张问题,因此,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家们曾经在30年代尝试设计新型的廉价低收人公寓,来解决住房问题。

其中比较多的都建立在米兰等大工业中心地区,这些建筑与德国的现代主义建筑非常相似,因为它们的建筑目的是基本一样的。

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对于国家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生产成本低,而便干大批量生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有非常大的好处,因此,在30年代初期,无论是大私人企业还是墨索里尼政府,都对它表示支持,并且有具体的支持行动。

1933年的经济危机期间,墨索里尼政府成立的工业重建局,支持濒临破产的一些大型企业。

IRI把企业的贷款从银行手里拿过来,到30年代中期,国家已经控制了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特别是造船业、电器工业、机械工业、电话工业等等。

1931年,墨索里尼本人在参观一个工业展览时公开表示对理性主义设计的兴趣,IRI成立以后,政府开始直接和间接地支持这种设计。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法西斯党的总部建筑,即特拉格尼设计的法西斯宫。

理性主义设计包括了相当多的灯具、家具,大量采用钢管等现代材料,造价低,形式具有强烈的现代味道,因此非常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到了30年代中期以后,因为经济开始恢复,国家开始富强,理性主义开始失去政府与企业的宠爱与支持,设计很快转到新古典复兴上去了。

意大利30年代在理性主义以后产生过一个为期不长但是很有特色的设计运动―诺瓦茜托(NoveCento)。

它产生的背景与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权力的不断扩展分不开。

这种设计是采用古典主义的动机,加以简化和部分修正,成为一种为独裁政权服务、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但是更多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性的新风格,它的主要形式影响不再是来自理性主义的现代设计,特别是当时德国、美国工业化设计的根源,而主要是来自法国、奥地利等国的装饰化的根源,与当时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运动有所关联。

但是,也具有更加明显的政治目的性。

诺瓦茜托集团的组成人物有吉奥·庞蒂、艾米里奥·兰西亚等等意大利最重要的设计家。

正式成立于1926年,以后又有一些人物加人,包括吉奥瓦尼·穆佐、托玛索·布西(TomassoBussi)等人。

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上,不少当时重要的政治建筑都出自这些大师之手,这些作品都具有特别强烈的古典复兴的味道,同时也引用了少量的现代主义的特征,比如材料、结构等等。

如吉奥瓦尼·穆佐设计的“艺术宫”、吉奥·庞蒂和艾米里奥·兰西亚设计的“假日宫”,1927、米兰的“文艺复兴宫”(这座建筑建于20年代末期,但是具有后期“诺维茜托”风格的明显特征)、里托里亚中央广场(theMiansquareInLittorla,为墨索里尼专门设计建筑的,完成的时间是30年代中期)、兰西亚在米兰里托利奥设计的公寓、在布列西亚市(Brescia)设计的胜利广场(thePiazzadellavittoria)等等。

诺维茜托运动和理性主义运动是意大利30年代法西斯时期的唯一的两个基本对立的设计运动。

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在国际上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因此,意大利也具有自己的诊注,不少所谓的诺维茜托风格产品,其实是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

虽然意大利设计师们强调民族主义特征,但是,时代已经发展了,他们也很难完全保持自己的民族面貌不受国际设计运动的影响。

在交通工具设计,比如火车头、汽车等等,或者平面设计,比如海报、包装等等方面,“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和国际流线型运动的风格比比皆是,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意大利的重建时期(1945-1955年)是真正奠定意大利现代设计面貌基础的重要阶段。

美国设计家沃尔特·提格1950年在英国杂志《设计》上撰文,说战后的意大利是设计的春天,一切的新思想、新探索都在萌动。

他指出了战后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生机勃勃,找寻出路。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本完全被摧毁,战后只是一片废墟。

1945年的情况看来完全没有希望,意大利政府与人民必须找到出路,重建自己的国民经济。

他们全心全意地辛勤劳动,通过一个不太长的阶段,大约到1949年前后,国民经济已经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恢复。

在重建过程当中,建筑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千上万的新住宅、工厂、公共设施、商业建筑等等在短短的几年当中被建立起来,大大地促进了意大利恢复的速度,设计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而由于设计的促进,意大利的产品水准也很快提高,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竞争提供了非常好的商品。

1945年,阿里希德·加斯帕里成为意大利的国家总理,1946年成立了以基督教民主党为中心的联合政府,其中包括共产党、社会党、自由党和其它各种政治力量的代表。

这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大联合,这标志着意大利的法西斯时代终干结束了。

对于设计来说,这个新政府最大的影响在于通过新的法令,禁止国家对于任何私人企业的控制和掌握,促进自由市场经济发展。

这样,自从20年代以来的法西斯控制经济阶段终于宣告结束,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只是协助、支持,不再是控制和掌握了。

政府为了复兴国民经济,对企业提高廉价能源、钢铁、水泥和低息贷款。

IR工在这个复兴过程当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国家依然控制少部分的企业,但是都是大型企业,比如飞机制造、全国电话电讯、造船业、部分汽车工业(比如阿尔法AlfaRomeo)和机器制造。

政府帮助私人企业生产价格上具有竞争性的新产品,采用低价劳工政策,使企业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以作为发展的支撑力量。

美国给予意大利非常大的财政支撑,从1943到1953年,美国通过食品、燃料的形式,一共给予意大利大约20亿美元的援助。

仅仅在1951年一年间,美国政府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意大利1.5亿美元的援助,这些经费和物质,对于促进意大利的重建进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的出口业在50年代还没有成为民族工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干,因此,逐步发展的国内市场成为重建和恢复的重要环节。

 

40年代下半期(1945-1950年左右),设计上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设计观念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的,即在设计上从支持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的立场转变到反对理性主义的立场,从民主的立场和左翼的立场转变到资产阶级的立场,右翼的立场。

原因非常复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期间,墨索里尼政府为了促进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对于理性主义设计是采取支持性立场的,因为墨索里尼政权希望通过理性主义设计提高意大利总体生活水平。

因此,理性主义,或者说德国式的现代主义风格,在意大利这个特殊的国家就具有法西斯主义的含义。

战后,为了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墨索里尼政权,因此把与这个政权有关系的所有风格都推翻了,既不要古典复兴的诺瓦茜托风格,也不要理性主义风格,这种把设计实用目标与历史完全等同看待的方法明显是错误的,但是,在战后初年,大约大部分人都采取这种宁左勿右的立场,虽然他们知道这样做对于发展意大利本身的设计事业不会有任何好处。

战后出现了完全违背功能设计的、资产阶级化的设计趋向,大约与这个背景有密切关系。

但是,还是有不少头脑清晰的知识分子为了发展意大利本身的现代设计,主张和推动现代主义、理性主义发展。

这种情况可以从意大利最重要的设计刊物《多姆斯》中看出来。

1946年,罗杰斯主持杂志出版发行,他带来了强烈的反法西斯主义和左翼精神,利用这种政治立场来解决设计问题,然而提倡理性主义、现代主义设计。

但是,他了解到理性主义曾经被墨索里尼政府支持并且采用,虽然他知道这种风格是重建时期的意大利所需要的,但是,他在处理理性主义时依然小心翼翼,尽量不触及意识形态的神经。

他推动了战后初期的理性主义设计发展,为重建时期的人民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

他集中讨论设计,而不触及风格,强调设计与传统的关联,强调设计中人文主义的重要性。

此时在《多姆斯》杂志上的大量文章都是仅仅讨论风格、功能,不提及设计风格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战后初期有两个展览代表了新理性主义的复兴。

一个是1946年的家具和家庭用品展览,是一个叫里玛的组织举办的,参加展览的设计师不少,他们的作品显示了功能主义的特征;另外一个展览是1947年米兰的设计三年展,这是第八届米兰设计三年展,展出的作品同样具有简单、朴实和功能主义的理性主义特点。

战后初年,意大利的设计师已经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才华。

其中有几件产品得到世界一致的好评,比如科拉丁纳·达萨尼奥,1946年设计的,由皮亚吉奥公司(Piaggio)出品的维斯帕小型摩托车、玛谢罗·尼佐利1948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列克西康80型打字机、1949年吉奥·庞蒂设计的“帕沃尼”(LaPavoni)餐馆用咖啡机、平尼法利纳1951年设计的“西斯塔利亚”(cisitalia)汽车。

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美国设计的影响在战后初年对于意大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美国影响大的原因主要是美国的大规模的经济援助,特别是马歇尔计划援助。

除此之外,美国同时还对意大利的工业提供技术援助,所谓的“知其然”(KnowHow)方式,是直接扶植意大利工业真正发展的方式。

这种方式把美国的工业生产模式引入意大利,影响到不少重要的大企业,其中包括菲亚特(Fiat)汽车工厂、奥利维蒂办公设备公司、比列利(Pirelli)家庭用品工厂、维斯科萨(sniaviscosa)纺织品公司、蒙特卡提尼化工公司等等。

美国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引入,大大地促进了意大利企业的生产能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陈旧的生产方式。

美国也同时从各个方面促进了意大利产品的国际形象的树立,比如维斯帕摩托车的国际形象,就是通过好莱坞电影《罗马假日》(RomanHoiiday,由格里戈里·派克GregoryPeck和奥戴丽·赫本AudreyHepburn主演,1953年)树立形象。

吉奥·庞蒂的咖啡机,也是通过美国市场的促进,才取得国际声望的。

因此,为了取得美国的市场和国际市场,意大利的设计师也不得不采取美国的设计方式,因为战后美国的设计风格几乎成为世界设计风格的标准。

这种美国设计的影响特别可以从战后初期的意大利家具、家庭用品设计上看出来。

虽然美国设计有如此大的影响,但是意大利设计依然保持自己鲜明的形象,被称为意大利路线,代表这种路线设计的大师有吉奥·庞蒂、玛可·尼佐利、平尼法利纳等人。

40年代到50年代,意大利的设计界奉行“实用加美观”(utii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