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6—2017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
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
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
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
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
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
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新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D.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D.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B.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
父韶,彭城太守。
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
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
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
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
文帝召雄而责之曰:
“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
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雄曰:
“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
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
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
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
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
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
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
“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
”于是即去。
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
”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
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
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
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
“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
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帝不纳。
雄固谏忤诣,起而径出,遂以愤卒。
摘编自《晋书卷二十八》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
B.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
C.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
D.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此处是指太守的属官。
C.卜,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占卦称“卜”,而用蓍草占卦则称“筮”,合称“卜筮”。
古代也用“卜筮”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D.泰始,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康熙”“建安”皆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帝司马昭在向雄为钟会收殓安葬后责备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所感化而收葬他,没有过错。
”
B.武帝曾下令让向雄与刘毅恢复君臣关系。
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访他,说:
“我们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怎么样?
”
C.齐王打算回到封国时,向雄曾向天子进谏说:
“陛下虽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
齐王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能不考虑。
”
D.对于向雄的进谏,天子并没有采纳。
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圣旨,向雄径自出宫,后因愤懑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5分)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浣溪沙
苏轼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
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②白发唱黄鸡:
出自白居易的《醉歌》,喻指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8.词的上片写景,景色如画,请从意象的角度简要分析。
(5分)
答:
9.下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揭示了人生哲理。
请结合词句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尽情说笑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诗词支持我走过忧患
巩育华朱虹
(1)秋日南开,别有风韵。
(2)满头银发,黑色的衣裤,坐在明黄色的书架前,叶先生安静淡然得像一幅水墨画。
在离先生最近的位置坐下,看到她黑色的边框眼镜有着粉色的内饰,黑色的开衫上缀有小小的亮片,不禁感慨,已经九秩高龄的人,内心仍然如此精致,这是否是诗词之美对生活的浸染?
(3)先生座椅对面的墙壁上,一幅画,几支粉荷亭亭玉立,几笔荷叶浓淡相宜。
旁边是一块写着“迦陵”二字的木匾。
“迦陵”是先生的号。
生于荷叶田田的六月,先生的小名叫“小荷”。
(4)“什么是诗?
诗是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的一种关怀。
”“诗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
(5)先生一生倡导“诗教”,提倡“吟诵”。
对于国内一些少儿国学班,让不识字的孩子摇头晃脑吟诵经典,向来温和的先生厉声反对,生怕这种不伦不类的做法“误人子弟!
”在先生看来,学习诗词应该讲究“兴、道、讽、诵”,例如,学杜甫的《秋兴八首》,就应该先知杜甫其人,理解其际遇,然后再在吟诵中感受诗人的生命心魂。
(6)说起挚爱的诗词,这位耄耋老人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说到兴奋处,先生吟诵起《秋兴八首》中第一首,通过婉转的古音,诗歌中生生不已的兴发感动的力量,让人心有所动。
先生吟诵杜甫的《春夜喜雨》,还特意强调,“‘好雨知时节’,‘节’字是入声,‘当春乃发生’,‘发’字应读入声,这样念,平仄才对。
”
(7)叶先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全家人都热爱诗词。
“我常记得我父亲每当下雪,就吟一首‘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我伯母跟我母亲,她们女子不像我伯父跟我父亲大声地在院子里吟诵,她们就在自己房子里面,拿一本诗‘呢呢喃喃’地吟诵。
所以我从小就听着诗歌的吟诵,我从小就背诗、吟诗。
”
(8)这样深厚的家学渊源,难怪先生13岁时,就写成了人生的第一首诗《秋蝶》。
“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对于人生终极问题的思索就这样从诗词中生发。
她送给自己一首《咏荷》的小诗: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感怀于少时战乱,15岁的少女,便有了“度苍生”的胸怀。
(9)自从开蒙时接触诗词,此后的80多年人生里,不论幼年丧母之“孤露”、辗转台湾举目无亲之苍茫、中年丧女之悲痛、晚年回国教授诗词之坚毅……她都用诗词表达。
走过命途多舛的一生,老人感怀“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她的生命已经和诗词融为一体,她常常开玩笑,“我的诗不是作出来的,都是自己跑出来的”。
(10)叶先生回忆,自己开蒙的书是《论语》,“‘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像我的女儿后来在学校读的是‘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大狗叫,小狗跳’的课本,我们开始背诵的就是圣贤之言”。
(11)在70年的教书生涯里,她一直孜孜不倦地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从北平到南京,从台北到密歇根,从波士顿到温哥华,都留下了叶先生与诗词相伴、传播中国诗词的印迹。
她希望,用古典诗词把那些“不明”的人们叫醒。
(12)尽管已90岁高龄,叶先生常常站着一讲就是两个小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
上课时,她把诗句随手写在白纸上投影给同学们看,下课后白纸已经堆了厚厚一沓。
(13)教了一辈子书,叶先生积攒的讲课录音已达2000小时以上。
每次从加拿大回国,她都会捎回一些积攒下的音频、视频资料,陆陆续续已经运回几十箱。
她说,如果以后老得无法讲课,她还可以带着学生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14)多年辗转奔波之后,先生最终决定回国定居,“中国诗词只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才有最合适的土壤”。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封顶,她可以在此起居、讲学、著书,漂泊一生的叶先生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15)深秋的南开已现草木萧瑟,马蹄湖内残荷零落。
(16)晚年的先生曾自比“残荷”,荷花虽然零落,但莲蓬里面有莲子,莲子有莲心,只要有莲心,莲花就不会死。
在《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中,先生感言“千春犹待发华滋”,“我在等待,等待年轻人中有没有一粒种子,因为我的讲解而留在你的心里……我要等着,等着这一粒种子有一天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会结果”。
相关链接
①叶嘉莹,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和创作将近六十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学术影响,著有《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唐宋词十七讲》等。
②您的心灵是纯净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诗词给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2014年给“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③至于说到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我个人以为也就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的富于联想的活泼开放的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
(叶嘉莹接受记者的采访语)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嘉莹一生艰难坎坷,饱经沧桑,经历了幼年丧母的“孤露”、少时战乱的感怀、辗转台湾和漂泊加拿大的苍茫、中年丧女的悲痛、晚年回国教授诗词的坚毅。
B.叶嘉莹一世多艰,却始终性情温和,把个人小我投入到更为高远的人生境界中,毅然担负起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使命,传递着诗歌中生生不已的感发生命的力量。
C.叶嘉莹从小在浓厚的诗词氛围中成长,受到了诗词的熏陶和浸染,13岁写了人生的第一首诗《秋蝶》,15岁写了感怀少时战乱的《咏荷》,此后与诗词相恋,结伴而行。
D.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诗是对自然、对人生的关怀,情感的体现,学习诗词应该先知人论世,然后在吟诵中感受诗人的生命心魂。
E.叶嘉莹一生孜孜不倦,辗转海内外几十年,留下了自己与诗词的印迹,晚年从加拿大运回几十箱资料,充分体现了她热爱国家、奉献国家的崇高情怀。
(2)叶嘉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6分)
答:
(3)作者为什么说叶嘉莹的生命已经和诗词融为一体?
请结合文章分析。
(6分)
答:
(4)文章多次出现了“荷”,或描写环境或引用诗句。
请探究作者设置“荷”的妙处。
(8分)
答: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水生说:
“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②这个仅有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③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④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⑤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⑥骆驼考全省第一,残疾,被辞退。
我们虽然同情他,却没有办法;而他却从容不迫,看不到一丝沮丧的样子。
他站在打饭的队列里,不时有人扭头看他,可他置若罔闻。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最近,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似乎深受广大学子们所欢迎,因为它即将打破高考“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紧张,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C.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D.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书展上,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至高奖项上零的突破。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卡尔·刘易斯一代退役之后,博尔特在近二十年里成为复兴田径运动的最大明星。
他的每一次参赛, ① 有可能改写人类的极限;他的三届奥运会,已然改变了牙买加乃至世界对田径的看法。
而30万美元的比赛出场费, ② 是如今所有田径运动员中最高的。
不过,脚踏实地的博尔特却对自我、前途及未来都有着清晰的认识:
“我觉得每一年都很重要, ③ 今年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④ 大家特别关注。
我想去实现一些从来没有实现过的东西,为下几代人树立更高的标杆。
我现在既兴奋又紧张,这也许是我留给后人遗产的最后机会。
⑤ 我退役了,我认为自己不会立马被超越。
人们 ⑥ 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打破我的记录。
也许有一天,人们告诉我,我不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了,但我还会是那个拿了9块奥运金牌的人。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都
也
但
所以
即使
还
B
总
却
/
那么
虽然
也
C
也
/
但
所以
由于
更
D
常
仍
而且
/
一旦
甚至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
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
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而是③,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16.仿照下面句子,自选描写对象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修辞与示例相同,不要求字数相同。
字数不超过80字。
(6分)
示例: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仿句: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
“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
学生甲:
“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代替的。
”
学生乙:
“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
学生丙:
“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1.B【解析】“倡导传统主义”属偷换概念,应为“接通传统”。
2.C【解析】传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此处绝对化了。
3.B【解析】东西方诗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等方面看法不同造成的,此处因果倒置。
4.C
5.D【解析】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叫谥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
(提示:
课内文化知识迁移:
“卜筮”《氓》;“主簿”“建安”《孔雀东南飞》)
6.B【解析】“我们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怎么样?
”错误,文中为“君臣义绝”的意思是绝交。
7.
(1)现在钟会自身叛逆,(你)又擅自收殓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又将把王法放在哪里呢(或:
又将把王法怎么样呢)?
(“躬”“相容”“如……何”各1分,句意2分。
)
(提示:
课内知识迁移:
“躬”:
自身。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氓》);“相”: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你”“他”“它”等,常作前置宾语。
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枉用相存(《短歌行》;“如……何”:
把……怎么样。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2)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愆”“将”“秋以为期”各1分,句意2分。
)
【参考译文】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
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
向雄当初在河内作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
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市人都为他悲伤。
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笞向雄,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
司隶钟会把向雄从监狱里征召出来当都官从事,后来钟会死了无人收殓下葬,向雄迎丧并安葬了他。
文帝司马昭召见向雄并责备他说:
“以前王经死了,你在东市哭他,我不问罪。
现在钟会亲自叛逆,你又收殓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
”向雄说:
“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占卜功过,然后才埋葬那些尸骨吗?
现在刑法已经施行,按照法令已经处理了钟会。
我被道义感化而收葬他,道义教化我这样做没错。
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背生死常理的地步呢?
殿下如果把他的枯骨遗弃在荒野,作为将来的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吗?
”文帝很高兴,与他交谈并饮宴后才让他回去。
累迁为黄门侍郎。
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一同在宫廷门下,起初向雄不跟他们说话。
武帝知道后,敕令向雄应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
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见之后说:
“早先接受了诏令,君臣之义了结,可以吗?
”说完便离去。
武帝听说后大怒,责问向雄:
“我让你恢复君臣友好关系,你为什么故意绝交?
”向雄说:
“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摒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
刘河内(刘毅)不成为我的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君臣友好关系呢?
”武帝同意了。
泰始年间(265--274),累官任秦州刺史,赐给他红色旗帜、曲柄伞、鼓吹等仪仗,赏他二十万钱。
咸宁初年(275)入朝为御史中丞,迁为侍中,又出朝任征虏将军。
太康初年(286),任河南尹,赐爵关内侯。
齐王司马攸打算回到封国,向雄向天子进谏道:
“ 陛下虽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
齐王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可不思量。
”天子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圣旨,向雄就自己离开了宫殿,后来因愤懑而死。
8.(5分)上阕以兰芽、小溪、暮雨、子规等意象,(1分)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