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025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春景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

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

《致春天》、《春到沂河》

2、表演:

《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

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

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

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

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

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

”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

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

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

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

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

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

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

说出该拍号的含义?

(复习6/8拍号)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

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

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

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小鸟,小鸟》是一首即朗朗上口又充满童趣的歌曲,这节课通过对6/8拍子的复习,巩固6/8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旋律的表现力,以三拍子为基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通过图形谱的练习,熟悉旋律的走向,将乐理知识和听觉结合,培养乐感。

合唱的练习中也是注重听力的训练。

   在歌曲处理方面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所起的作用,在表现歌曲时学生们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但是在注意二部合唱的音准、声部的和谐、统一上做的不是十分好,在以前的音乐课上对两声部的训练的比较少,由于学生对两声部感到不愿意接触,在今后的课堂上我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欣赏来了解多声部歌曲.从基础抓起。

相信不久后就会逐见成效。

第二节

教学内容:

《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

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

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

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

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

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

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

“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借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

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二、音乐知识:

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

节奏,并唱一唱:

三、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要注重孩子们的音乐感受,特别是内心听觉,这对于二声部合唱教学很重要;其次对整堂课环节的设计要衔接连贯,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孩子们学会歌唱而服务。

对于歌曲难点的突破,不要有太明显的教学痕迹(我的后半节课就是这样),可以设计一些竞赛或游戏,比如为歌曲加入伴奏等,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歌曲中,在多次有效聆听的过程中解决歌曲的难点;再次是老师的伴奏要定位准确,它不需要花哨的音型,不能太响,而应该是轻声的,起到较正、引领的作用,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内心听觉;第四点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严谨、精炼,就算在常态课上也不能讲废话,甚至天马行空,能一句表达的清楚的尽量不要用两句去说,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节

《春到沂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一.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二.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

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1.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更为形象生动。

 

2.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3.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4.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四.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际。

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用权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在教学听赏《春到沂河》及歌曲《嘀哩嘀哩》时,我安排了先欣赏《春到沂河》感受沂河冰雪融化、春光明媚、流水潺潺的春天美好时光。

歌曲《嘀哩嘀哩》春天里又感觉小黄鹂在快活、轻松地歌唱。

这样结合春天里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北京喜讯到边寨》、《巴塘连北京》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基本要求

1.猜谜导入:

(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

考考你的小耳朵:

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

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

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

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

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

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

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

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

表演《巴塘连北京》

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

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

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

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

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2.范唱:

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

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

注意强弱节拍感。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教学反思:

《巴塘连北京》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动。

这首歌虽然短小但节奏有点难,在第一个班教学本歌曲时用了半节课才解决了本课的节奏难点,特别是最后一句“巴塘北京紧相连”的节奏不容易把握,连续两个切分节奏十分拗口难学。

到第二个班教学时,我让学生静静地多听范唱几遍,只花了五分钟,学生就基本会了。

这使我想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

在听唱模式中,学生首先通过聆听歌曲的节奏、旋律、情绪等,初步认识歌曲,再进行歌曲的学习。

要想启发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师就必须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表演《迷人的火塘》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

这是侗家的风格。

设问:

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

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

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

”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

与学过的“

”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

——师生讨论,复习“

”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它是与“

”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是“

”的缩短,而“

”与“

”是同一种形式,而“

”是“

”的变化,所以是同出于“

”的切分音的形式。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6.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7.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8.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9.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10.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

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

11.小结:

欢乐的侗家村寨。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侗族歌曲,为了让同学们对侗族有一定的了解,我首先让学生收集有关侗族的资料,说说他们所了解的侗族的生活以及侗族的风土人情,这样就不知不觉的对本课的歌曲学习有了一次初步的认识。

在歌曲处理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让学生自己找出适合本课歌曲的演唱方法及演唱情绪。

这样学生在进行演唱时就会增强演唱的兴趣。

也可以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加强学生的音乐感。

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是让学生更好的走进音乐课、走进音乐的一个有效手段。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在同时解决二声部节奏上,时间没有控制好,时间过长,以致后面的教学环节时间紧迫,教研中心的老师给我建议,把这个难点分散开,在前一节课或刚开始上课时就把难点节奏先解决一部分,这样在学习歌曲时就不会显得时间非常紧迫了。

音乐教育发展的空间很广阔,我会以此为鉴,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在课堂教学上大胆实践,细心总结经验,让音乐课更精彩,让孩子们更加喜欢音乐课,喜欢合唱。

欣赏课《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由韩伟作词,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

全曲由主歌、副歌两个部分构成,旋律优美而富于弹性。

歌曲的第二部分紧凑的节奏以及独特的衬腔富于情趣,情绪欢快、热烈,抒发着人们对家乡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唱此曲时,应按《大纲》要求,指导学生把握歌曲风格、情绪和音乐形象。

从演唱技巧看,应培养学生在圆润、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气息的控制,使声音更富有弹性。

  3、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地区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控制气息和强弱的能力,训练声音的弹性,使之更好地演唱该曲。

  4、重点、难点

  

(1)把握歌曲情绪,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全曲。

  

(2)衬腔的音维,强弱变化时气息的控制。

  5、课时安排:

一课时

  6、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光盘、钢琴等。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在《青春舞曲》歌声中进教室(新疆民歌)

  

(2)欣赏欢快的新疆歌舞片段(多媒体显示)

  创设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导言:

刚才我们通过欣赏歌曲和歌舞。

感受到了这组新疆民歌带给我什么的欢快热烈情绪。

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情绪?

(多媒体显示课题及词、曲作者简介)。

   3、演示与讨论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

(多媒体显示讨论题:

a、这首歌曲表现什么内容和情绪?

b、这首歌具有哪个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2)简短讨论。

  (3)多媒体播放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多媒体显示讨论题C、这首歌的曲式结构;d、歌者的演唱有何特点?

)。

  (4)简短讨论。

师归纳、讲授。

  设想:

通过演示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该曲的情绪、内容和演唱特点,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歌唱者的表情、气息控制及强弱变化的处理,对该曲有较深的印象。

  4、发声练习:

  

(1)急吸急呼的练习;

  

(2)渐强渐弱的练习;

  (3)把歌曲的衬腔部分作为练声曲进行发声练习。

音域1-C1-->f1(移调练习)。

  (4)师提出要求:

  a、打开喉咙;b、汪意渐强渐弱的变化;C、听琴慢练把音唱准;d、加强气息支持力,使声音富有弹性。

  设想:

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的难点作为练声曲进行练习,可以一举多得,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既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解决了难点,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紧凑。

  5、学唱新歌:

  

(1)轻声随琴直接唱歌词(师辅导纠错);

  

(2)伴随多媒体显示的新疆风光和歌曲旋律歌唱。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用心感受歌曲情绪)

  (3)集体齐声清唱。

(检查音准)

  (4)个别抽唱。

(检查掌握情况)

  设想:

此环节拟采用多种不同方式进行,以避免以往在学唱新歌这一环节中存在的枯燥重复现象。

在学唱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每一遍都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力求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提高。

  6、欣赏与歌曲处理:

  

(1)多媒体播放通俗歌手田震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唱队演唱的由此曲改编的合唱曲。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艺术处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演唱方法或演唱形式进行表演。

  设想: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由不同歌者用不同唱法和不同演形式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的不同魁力,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通过学生自己对歌曲的处理、表演,加深她们对曲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此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现音乐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7、全体用自然、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充满激情地演唱一遍。

  8、小结、下课。

  学生在欢快、轻松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由不同歌者用不同唱法和不同演形式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的不同魁力,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通过学生自己对歌曲的处理、表演,加深她们对曲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此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现音乐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第三课飞翔的梦

教学目标:

1.飞翔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通过《飞跃彩虹》、《飞翔的女武神》、《小白船》、《真善美的小世界》等作品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3.学习反复记号,通过找歌曲中的反复记号,说一说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教学内容:

1、聆听:

《飞越彩虹》《飞翔的女武神》

2、表演:

《小白船》、《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朝鲜童谣。

歌曲优美而抒情,描述了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在天空银河里的月亮上有小白船,桂花树,小白兔……表现了小朋友在仰望宁静的夜空时所产生的美好想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采用三拍子节奏,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

全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前后两个乐段均为16小节构成的规整乐段。

第一乐段的后两句是前两句稍有变化的重复乐段。

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

第二乐段采用了二部合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和谐悦耳,充满想像,进一步地抒发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意境中所激起的内在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和歌唱表演让学生展开飞翔的翅膀

教学难点:

唱好两首歌曲,用声音表达“飞翔”的主题

第一课时

聆听《飞跃彩虹》《飞翔的女武神》  表演《小白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设问:

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

(月球是地球的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