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48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docx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局限。

2、理解对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背诵全文(重点是3、4、5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实词“制、亡、利、固、遗、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学习作者“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

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四、教学设想:

1、预习指导:

借助注释、工具书等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课文讲授:

指出历史局限,略讲二世灭亡原因、历史人物及史实。

指导课外阅读(如小说《东周列国志》,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翻译:

主要知识点。

借助《导学教程》单元提要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反复诵读:

体会严密逻辑、优美文辞、磅礴气势、透彻说理。

背诵全文或后三段。

五、教学时数:

3教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

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

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贾谊“才调”到底如何?

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指导:

(导学教程、预习提要、知识梳理)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

翻译这句话,分析其句子结构及关系。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不同文本的译文:

广东版《教师教学用书》: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语文跟我学》:

“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执政前后攻守的形势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鸿《中学教材优化全析》:

“不施行仁政,使进攻和防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张必东《中学语文备课全书》:

“没有施行仁义,而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了。

《高中语文疑难解析》:

“是由于它没有实施仁义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势不同了。

关系:

承接或因果。

新观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而”的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或承接关系,而应为转折关系,“而”应为“然而”。

而最好是将“攻守之势异也”和“仁义不施”调换顺序,将这一句理解为“攻守之势异也而仁义不施”。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

学生朗读,教师范读。

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1)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

(2)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

(3)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

这是一般规律。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

2、参看注释,翻译“有席卷……之意,……之心”,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

本段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

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

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

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为了让后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种烘托,一种陪衬。

有时也叫伏笔——在前段里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

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

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

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

近义词有:

窥视、窥探)。

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讲评作业:

(略)

二、研习新课:

(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译文,其中有些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

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

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

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

“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

其二,不“达”、不“雅”:

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

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二)、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三)、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4层:

第1层:

“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第2层:

“诸侯恐惧……已困矣”

第3层:

“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4层:

其余是

2、2层:

第1层:

“孝公既没……弱国入朝”

第2层:

其余是

3、2层:

第1层,“弱国入朝”,可分三小层:

(1)“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2)“诸侯恐惧……已困矣”

(3)“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2层:

“延及……国家无事”

提示: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

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

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

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

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

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

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

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

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

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

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

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

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四)提问:

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

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

这种说法对不对?

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

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

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

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

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

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

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

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五)、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

例句及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

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

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

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

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

(2)句可知。

(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

B正确。

(六)、提问:

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

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

“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七)、提问:

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

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3、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

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

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

(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

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

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

(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

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

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

(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

“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

(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

(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

“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

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二、研习课文:

(一)、第4自然段导读:

“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

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

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

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出身军队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答案:

地位出身军队

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行伍之间数百疲弊之卒斩木为兵阡陌之中

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万乘良将、信臣精卒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

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和“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二)、第5自然段导读:

“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作者是如何议论的?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是用了对比手法。

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

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

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

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

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

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

第1段的“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

“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

“吞二周……而报怨”及“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

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

这就告诉人们:

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

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

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

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

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

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

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讨论:

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

观点一: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

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

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

”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观点二:

在作者看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就是仁义的开端。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就是这一结论的依据。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对“王道”的图景作了具体的描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说,“务耕织”就是对孟子“王道”思想中这一内容的高度概括。

在这里,贾谊把“立法度,务耕织”作为秦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对“王道”——即仁政的肯定。

在贾谊看来,秦国的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施行仁政,“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扩张的辉煌业绩。

文章前两段没有具体叙述秦国四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发展之势,正是用所取得的业绩来证明治国方略的正确。

兴于仁义,亡于暴政,这是贾谊在本文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组织材料的基本思路。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在这一段,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和治国之道——在作者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六世之余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为;历经二世就遭致灭顶之灾,根本原因在于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又“废先王之道”。

“废先王之道”就是废仁义,“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就是行暴政,这就注定秦王朝只能是一个短命王朝。

综上所述,对于《过秦论》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理解,必须注意作者对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代君王治国方略的论述,尽管这些论述比较简略,但它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也只有这样理解,才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施”相一致。

如下图所示:

秦孝公:

立法度,务耕织

惠文施仁义:

武蒙故业,因遗策

昭襄

始皇:

废先王之道行暴政:

结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

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

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

①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

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

据此,教参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2)、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