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372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docx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doc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能正确应用结构设计的方法、原理进行现浇楼盖的设计

(2)能正确绘制板、梁的结构施工图(3)能熟练识、读框架施工图

(二)、实训内容1、楼盖结构的形式2、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

(1)结构平面布置。

(2)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弹性计算,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3)截面计算和配筋构造板、次梁、主梁。

(4)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3、整体式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特征、弹性和塑性计算方法。

4、楼梯和雨蓬的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要求5、框架的结构施工图内容(三)、实训成果1、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次梁的跨度为,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高跨比条件,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取则~~,取。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则~~,取。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宽板带计算30mm厚水磨石面层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15mm板底混合砂浆恒载活载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小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板的设计值总值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以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较大,板的内力计算取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取中跨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3、弯矩设计值计算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由题知则,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1B2CM()1.72-1.731.190.95-1.36-1.09()0.0400.0400.0280.0220.0320.0250.0410.0280.022(mm2)139.334095.876.2340340选钢筋①~②轴线⑤~⑥轴线A8150A8150A8150A8150②~⑤轴线A8150A8150A8150A8150实际配筋①~②轴线⑤~⑥轴线335mm2335mm2335mm2335mm2②~⑤轴线335mm2335mm2335mm2335mm2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⑴分布筋选用A8200。

⑵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A8200。

⑶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A8200。

⑷板角构造钢筋选用A8200,和A83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次梁的支承情况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次梁肋自重次梁粉刷重恒载活载设计值总值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以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较大,板的内力计算取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边跨取中间跨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4、截面承载力计算⑴、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

次梁高翼缘厚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⑶、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正截面采用二级钢)截面1B2、3C弯矩M23.36-23.3615.47-17.68b或(mm)14171501417150260240260260或0.0200.2270.0140.1470.0200.2610.0140.160418373292354选用钢筋3B142B121B142B121B142B121B14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462380380380⑷、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面ACV26.2334.9832.0232.02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无需计算配箍筋相差不大,无需计算配箍筋相差不大,无需计算配箍筋无需计算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A82002A82002A82002A8200101101101101配箍率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1、支承情况柱截面35035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

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主梁自重主梁粉刷重恒载恒载设计值活载设计值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主梁计算跨度边跨,近似取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1、弯矩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为计算跨度,2)、剪力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①②③-④-①②83.25-124.8783.25①③91.87-99.3149.06①④49.06-99.3191.87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①②;①③;①④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项次荷载简图①②③④①②46.15-92.2592.25-46.15①③50.87-87.5359.13-22.47①④22.47-49.6521.25-3.35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⑴、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

主梁高翼缘厚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正截面配筋计算。

截面1B弯矩M91.87-124.87-112.76或0.0140.1490.0140.1620.9930.9197871221选用钢筋2B201B224B22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10081520斜截面配筋计算截面AV50.87-92.2592.25,截面尺寸按下面式验算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剪跨比不需计算配箍筋需计算配箍筋需计算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A82A82A8100.6100.6100.6-601601实配箍筋间距200200200验算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附加箍筋布置范围取附加箍筋A8200,则在长度范围内可布置箍筋的排数排,梁两侧各布置三排。

由满足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三、平面结构布置由单向板的经济跨度2~3m,次梁的经济跨度4~6m,主梁的经济跨度6~8m,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的跨度为4m,板的跨度为2m。

楼盖结构布置图见图一。

二、板的设计板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的L2/L15.2/2.12.48V423940V423940V136680V126680V126680V选用箍筋2Φ82Φ82Φ8按构造配筋实际箍筋间距20020020020224120224100选配弯筋1Φ251Φ16实际弯筋面积4912014、主梁吊筋计算由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则选用主梁的配筋示意图见图十二如下

五、关于计算书和图纸的几点说明1、经验算各截面的尺寸、最小配筋率均可满足要求。

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板、次梁、主梁配筋图,图纸采用2图纸,2张。

2、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200。

3、板的配筋图比例150⑴、分布筋选用8200⑵、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8200,深入板中的长度为500mm。

⑶、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8300/360,伸出墙边长度为300mm。

⑷、板角附加短钢筋双向布置8200,每一方向伸出墙边的长度为500mm。

4、次梁的配筋图比例150;125。

⑴、箍筋选用8200通长布置。

⑵、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

22⑶、②、⑤号钢筋弯起后在B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116,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⑷、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⑸、两根⑤号钢筋弯起后在C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116,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⑹、B支座第二批截断的⑥号钢筋,在距支座边缘1800mm处截断。

⑺、③号钢筋左端通长兼作第一跨架立筋,右端在距支座边缘2100mm处截断,与⑦号钢筋在600mm范围内搭接,兼作第二跨的架立筋。

5、主梁的配筋图比例140;120⑴、箍筋选用8200。

⑵、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70mm。

⑶、在次梁与主梁交界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选用8200,两边各布置三排,另加一根216吊筋.⑷、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⑸、其余钢筋截断详见配筋图3、雨篷及楼梯设计及计算书1、现浇雨棚计算设计设计对象是首层两侧旁门上的雨棚板及雨棚梁。

计算简图见附图。

雨棚板及雨棚梁计算简图和配筋图1、雨棚板计算设计1材料;材料选用钢筋Ⅰ级,y=210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9.6N/mm2,t=1.10N/mm2。

(2)尺寸雨棚板悬挑长度=1.2m=1200mm雨棚板宽b=2.1m=2100mm根部板厚按[h=1/120计]h=1200/12=100mm端部板厚hd=60mm雨棚梁尺寸bh=2400mm400mm3荷载。

雨棚板端部作用施工荷载标准值,沿板宽每米Pk=1kN/m,板上永久荷载标准值板上20mm防水砂浆0.0220=0.4kN/m2板重按平均80mm厚计0.0825=2.0kN/m2板下20mm水泥砂浆0.0220=0.4kN/m2合计qk’=2.8kN/m2取板宽1m计算,则qk=2.8kN/m21=2.8kN/m24内力。

固定端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M=qk2Gpkq=2.81.221.21.21.4=4.1kN·m5配筋。

查建筑结构设什实用手册选h=100列,当M=4.55kN·m时,需钢筋面积As=280mm2。

选Φ8@180,As=279mm2,将钢筋置于板的上部,并伸入支座内不小于30d=308=240mm[注30d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6.1.4“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而得,选分布钢筋选Φ6@250。

2.雨棚梁计算设计1计算雨棚梁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①荷载设计值;雨棚梁净跨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