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3381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docx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4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施工现场需要设置消防车道,同时布置相应的消防救援场地。

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m。

A.4

B.5

C.6

D.7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第2题:

下列各选项属于需设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施工现场是()。

A.建筑高度22m的在建工程

B.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2000m2的在建工程

C.8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D.建筑高度25m的在建工程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需设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施工现场有: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第3题:

施工场地临时用房主要包括宿舍、办公用房等,此外,施工现场还有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用房。

宿舍、办公用房等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级。

A.A

B.B1

C.B2

D.B3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施工场地临时用房中,宿舍、办公用房等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4题:

宿舍、办公用房等施工场地临时用房,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m2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宿舍、办公用房等施工场地临时用房,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第5题:

除办公、宿舍用房外,施工现场内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等特殊用房,建筑层数应为1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m2;可燃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临时用房内,每栋临时用房的面积均不应超过200m2

A.100

B.200

C.300

D.400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除办公、宿舍用房外,施工现场内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等特殊用房,建筑层数应为1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第6题:

除办公、宿舍用房外,施工现场内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等特殊用房,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除办公、宿舍用房外,施工现场内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等特殊用房,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第7题: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

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第8题:

施工现场发生火情后,初期的扑救和及时疏散是避免财产损失和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有效途径,所以施工现场需设置常用且最为有效临时消防设施。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新近施工的楼层,因混凝土强度等原因,可能出现模板及支模架不能及时拆除,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难以及时跟进,但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层。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3层。

第9题:

施工现场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具。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施工现场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

第10题:

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是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区域,以这些施工现场的防火区域位于其保护范围是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基本原则。

下列关于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置的规定不符合要求的是()。

A.一般临时给水管网宜布置成放射状

B.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最小管径不应小于DN100

C.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

D.室外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考虑给水系统的需要与施工系统的实际情况,一般临时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第11题: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m的要求;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应少于2台,且应互为备用;消火栓泵宜设置自动启动装置。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

第12题:

施工现场中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计划限量进场。

进场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库房内,如露天存放时,应分类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2m,单垛体积不应超过()m3,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m,且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通风良好,并设置禁火标志。

A.30

B.40

C.50

D.60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施工现场中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场后,如果露天存放,应分类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2m,单垛体积不应超过50m3

第13题:

动火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明火、爆破、焊接、气割或采用酒精炉、煤油炉、喷灯、砂轮、电钻等工具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为保证动火作业安全,下列关于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的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由动火作业人提出动火作业申请

B.动火操作人员经过岗位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后,无须具备资格即可上岗作业

C.严禁在裸露的可燃材料上直接进行动火作业

D.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动火操作人员经过岗位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后,具有相应资格,并持证上岗作业。

第14题:

施工现场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距配电屏()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施工现场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

第15题:

施工现场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mm。

A.300

B.400

C.500

D.600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施工现场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500mm。

第16题: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人以上的活动,包括体育比赛、演唱会、音乐会、展览、展销、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以及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大型群众性活动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活动。

第17题:

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5号)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责任应由()负责。

A.分管安全工作的副职

B.法人单位的法人

C.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D.承办者及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责任应由承办者及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负责。

第1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对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责任进行了规定。

下列有关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责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消防安全负责,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B.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

C.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D.活动场地的产权单位无须承担任何消防安全责任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活动场地的产权单位应当向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单位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场所和场地。

第19题: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主要分前期筹备、集中审批和现场保卫三个阶段,下列各选项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前期筹备的是()。

A.依法办理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各类许可事项

B.同场地的产权单位签订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划分在内的相关协议

C.不应使用未经消防验收的场所、场地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D.活动现场保卫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活动现场保卫属于现场保卫阶段工作。

第20题:

区域性火灾风险评估的原则有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等。

构建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要充分收集资料,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属于()原则。

A.系统性

B.实用性

C.可操作性

D.综合性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构建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要充分收集资料,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属于可操作性原则。

第21题: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信息采集、风险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分析与计算、确定评估结论和风险控制等六个步骤。

()是在火灾风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然后对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

A.信息采集

B.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C.风险分析与计算

D.风险控制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是在火灾风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然后对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

第22题:

下列火灾风险分级和火灾等级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极高风险对应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

B.高风险对应较大火灾

C.中风险对应一般火灾

D.低风险对应较小火灾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火灾事故等级包括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其中极高风险对应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高风险对应较大火灾,中风险对应一般火灾。

第23题:

()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火灾,火灾风险性低,火灾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重在维护和管理。

A.极高风险

B.高风险

C.中风险

D.低风险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低风险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火灾,火灾风险性低,火灾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重在维护和管理。

第24题:

火灾风险等级中,高风险风险等级为()级。

A.I

B.Ⅱ

C.Ⅲ

D.Ⅳ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高风险风险等级为Ⅲ级。

第25题:

火灾风险等级分为四级,其中Ⅱ级中风险等级的量化范围为()。

A.[85,100]

B.[65,85]

C.[25,65]

D.[0,25]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Ⅱ级中风险等级的量化范围为[65,85]。

第26题:

某省某市某县电影院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当时造成15死亡,5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

此起事故的火灾风险分级为()。

A.极高风险

B.高风险

C.中风险

D.低风险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该火灾事故属于重大火灾,风险级别为极高风险。

第27题:

对一区域火灾风险进行评估,一级指标包括A、B和C项内容,一级指标的评分和权重见下表,评估结果应用线性加权方法判断该区域最终火灾风险等级为()。

A.极高风险

B.高风险

C.中风险

D.低风险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R=

path=\ExamPaperRes\2018\2\27\35ec8e1a07ce40efb063d9e05d9724fb\fe073eee-d6f1-4712-86d0-9482f62962bb.jpg"onload="resizeImgSize(this);">WiFi=85×0.2+80×0.4+75×0.4=79,属于中风险。

第28题:

某市娱乐中心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当时造成2死亡,23人重伤。

此起事故的火灾风险分级为()。

A.极高风险

B.高风险

C.中风险

D.低风险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该火灾事故造成2死亡,23人重伤,属于较大火灾,风险级别为高风险。

第29题:

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时,应注意收集相关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如消防站、市政消防水源等。

根据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消防站建设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7km2;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km2

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15km2

第30题:

衡量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中火灾防控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万人火灾发生率、十万人火灾死亡率和亿元GDP火灾损失率等。

某市常住人口200万,2013年全年发生火灾50起,死亡10人,该市十万人火灾死亡率为()。

A.0.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十万人火灾死亡率是指年度内火灾死亡人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了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十万人火灾死亡率=10人(200万/10万)=0.5。

第31题:

对某区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划分一级评估指标,包括火灾危险源、城市基础信息、消防力量、火灾预警防控和社会面防控能力。

下列不属于消防力量的是()。

A.消防车道

B.消防水源

C.人口密度

D.消防装备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人口密度属于城市基础信息。

第32题:

下列关于火灾风险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灾概率大,火灾风险高

B.火灾所导致后果严重,火灾风险高

C.火灾风险与火灾概率、后果成线性关系

D.火灾风险是火灾概率与火灾后果的综合度量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火灾风险是火灾概率与火灾后果的综合度量。

第33题:

火灾是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下列不属于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的是()。

A.可燃物

B.助燃剂(主要是氧气)

C.火源

D.防火间距不足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物质燃烧的三要素有可燃物、助燃剂(主要是氧气)和火源。

第34题:

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通常都会按照法律法规采取一些消防安全措施。

这些消防安全措施一般包括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等。

消防责任制的落实属于()措施。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火灾扩散

C.初期火灾扑救

D.消防安全管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消防责任制的落实属于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第35题:

建立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需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等。

所采用的方法要简单、结论要明确、效果要显著是()原则。

A.科学性

B.系统性

C.综合性

D.适用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适用性原则是采用的方法要简单、结论要明确、效果要显著。

第36题:

经过评估之后,针对建筑的总体评估结果,需要采取一定风险控制措施,将建筑的火灾风险控制在所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

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转移等。

不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电焊作业时清除附近的可燃物属于()。

A.风险消除

B.风险减少

C.风险转移

D.风险控制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风险消除是指消除能够引起火灾的要素,也是控制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

由于空气无处不在,因此主要可行的措施是消除火源和可燃物。

第37题:

经过评估之后,针对建筑的总体评估结果,需要采取一定风险控制措施,将建筑的火灾风险控制在所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

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转移等。

需要采取降低可燃物的存放数量或者安排适当的人员看管等措施属于()。

A.风险消除

B.风险减少

C.风险转移

D.风险控制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风险减少是指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需要在有可燃物的附近进行用火、电焊等存在引起火灾可能性的情况,这时候既不能消除火源,也不能清除可燃物。

为了减少火灾风险,需要采取降低可燃物的存放数量或者安排适当的人员看管等措施。

第38题:

经过评估之后,针对建筑的总体评估结果,需要采取一定风险控制措施,将建筑的火灾风险控制在所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

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转移等。

与他人共同分担可能面对的风险属于()。

A.风险消除

B.风险减

C.风险转移

D.风险控制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风险转移是指与他人共同分担可能面对的风险。

对于建筑物而言,风险转移并不能消除或降低其面临的风险,但是对于建筑所有者或使用者而言,通过风险转移可以降低其面临的风险。

风险转移主要通过建筑保险来实现。

第39题:

对某体育中心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下列不属于消防设施的因素是()。

A.自动灭火系统

B.防排烟系统

C.灭火器

D.防火间距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防火间距不属于消防设施因素。

第40题:

消防性能化设计以消防安全工程学为基础,采用的防火设计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按照建筑规范标准进行设计,但其防火设计目标具有一致性。

因此,必须确保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不能()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进行防火设计的消防安全水平。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违背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不能低于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进行防火设计的消防安全水平。

第41题:

从事建筑消防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单位和个人开展性能化设计的评估,()对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实施监督管理。

A.人民政府

B.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C.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

D.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实施监督管理。

第42题: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视其使用功能、性质及建筑高度而有所区别,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或者两个目标作为主要目标,并列出其他目标的先后顺序。

对于人员聚集场所或旅馆等公共建筑,其主要目标是()。

A.减小火灾发生

B.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C.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商业运营、生产过程的中断

D.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其相邻建筑物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对于人员聚集场所或旅馆等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其主要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43题:

建筑内应合理设置的安全疏散设施和避难逃生设施,为安全疏散和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下列不属于疏散设计考虑的因素的是()。

A.疏散路线要简捷,易于辨认

B.设置简明易懂、醒目易见的疏散指示标志

C.疏散路线设计要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

D.考虑火灾蔓延,建筑物之间要保证一定的防火间距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疏散设计考虑的因素有疏散路线要简捷,易于辨认;设置简明易懂、醒目易见的疏散指示标志;疏散路线设计要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等。

第44题:

人员行为模型模拟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综合考虑了人与人、人与建筑物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是假定人员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疏散,而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及非疏散行为。

A.优化法

B.模拟法

C.风险评估法

D.精细网络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优化法是假定人员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疏散,而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及非疏散行为。

第45题:

对于建筑火灾而言,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如下图所示。

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

轰燃发生的阶段是()。

A.初期增长阶段

B.充分发展阶段

C.衰减阶段

D.火灾全过程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轰燃发生的阶段是建筑火灾充分发展阶段。

第46题:

对于t2火灾的类型,国际标准《火灾安全工程第4部分:

设定火灾场景和设定火灾的选择))ISO/TS16733,根据火灾增长系数α的值,定义了4种标准t2火灾:

慢速火、中速火、快速火和超快速火,它们分别在一定时间内可达到1MW的火灾规模,其中中速火达到1MW的火灾规模所需时间为()。

A.600s

B.300s

C.150s

D.75s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中速火达到1MW的火灾规模所需时间为300s。

第47题:

对于产火灾的类型,国际标准《火灾安全工程第4部分:

设定火灾场景和设定火灾的选择》ISO/TS16733,根据火灾增长系数α的值,定义了4种标准t2火灾:

慢速火、中速火、快速火和超快速火,其中快速火火灾增长系数α的值为()kW/s2

A.0.1876

B.0.0469

C.0.01172

D.0.00293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快速火火灾增长系数α值为0.0469kW/s2

第48题:

对于建筑火灾而言,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在发展期,按照,平方特征火灾模型,火灾中热量的释放速率与()的平方成正比。

A.过火面积

B.可燃物质量

C.时间

D.可燃物的燃烧热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火灾释放的热量Q=αt2

第49题:

对于产火灾的类型,根据火灾增长系数α的值,定义了4种标准t2火灾:

慢速火、中速火、快速火和超快速火,其中油池火、易燃的装饰家具、轻质的窗帘对应的火灾增长类型是()。

A.超快速

B.快速

C.中速

D.慢速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油池火、易燃的装饰家具、轻质的窗帘对应的火灾增长类型是超快速火灾。

第50题:

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快速响应喷头响应时间指数:

RTI为()(m.s)0.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