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4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535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教案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草原教案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草原教案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草原教案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草原教案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原教案4篇.docx

《草原教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案4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原教案4篇.docx

草原教案4篇

Intheend,whatyoubelievecanbecomewhatyoubelieve.简单易用 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草原教案4篇

草原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

学习并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知识目标:

了解内蒙民歌的风格,掌握其民歌特点,力求做到旋律连贯富有弹性

  3、能力目标:

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结合歌曲,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然流畅。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内蒙民歌《草原上生起不落的太阳》,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

  2、内蒙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

钢琴教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目的与要求:

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

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

  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

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带a母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连音训练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的旋律吸收了内蒙古民歌中的音调进行了再创作。

歌词精炼,寓意深刻与曲调配合得天衣无缝,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辽阔,宽广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旋律优美流畅,富于激情,表达了草原牧民对党和祖国的无比感激之情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歌曲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

  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伴以四度跳进,形成波浪式进行,句尾逐渐高涨,最后落在高音6上,加上延长,显得特别舒展,开朗,把富饶辽阔的大草原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乐句基本保持了第一乐句的主体材料而形成两个乐句相互对称的乐段,第二乐句旋律起伏较大,出现了全曲的高音6和最低音3遥相呼应,使歌曲的情绪显得格外开朗,充满激情,然后以平稳的旋律进行和肯定的语气结束全曲。

而结束音正是全曲的主音6,它与第一乐句的结尾6音形成八度呼应,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把两个乐句紧密地连接起来。

歌曲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又鲜明的内蒙古民歌音调,遇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艺术处理:

  歌曲由两个大的乐句组成,且两个乐句都具有鲜明的内蒙民歌音调,舒展、开朗、悠长。

演唱时可从结合平稳、均匀的气息,松弛自然的声音出发,充分展现出草原的富饶、优美、辽阔以及草原牧民爱祖国、爱党、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3、演唱要求:

  a、演唱者首先对我国内蒙的地域、风俗、民情、文化、历史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其次对歌曲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有所了解。

b、了解内蒙民歌的演唱特点,在歌曲的演唱中保持气息的连贯、母音的圆润,采用无声换气,一句一口气,保持歌唱状态,咬吐字注意柔和,此歌歌词为“江阳”辙,歌唱的咬字发音时要注意运用横字竖咬、宽韵母窄唱、穿鼻归韵等方法。

  三、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节,对学生的演唱指出优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唱。

  四、作业:

  掌握内蒙民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体会民歌的表现形式,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歌的热爱,并写出体会。

草原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厂”、“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欢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

(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

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

(板书:

草原()的早晨)领读。

  3、讲述草原:

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办法?

(用部件法记“原”:

“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

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指出:

“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

  ④教者小结。

  黎明:

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

  宁静:

安静。

  新绿:

刚刚出现的绿色。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

“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

(草原大,看不到边)

  ④教师讲:

“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

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

“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

(牧民们骑上了好马)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

远处飘动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

(远处:

远的地方;飘动:

联系生活实际讲)

  4、复习巩固生字词

  出示下列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啪鞭黎明宁静铺满跨骏马

  结合认读生字词教新的偏旁

  5、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

  三、作业

  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听写: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说出“处”、“牧”、“原”的偏旁名称。

  3、指名朗读课文。

  二、静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思考:

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

春天——新绿铺满草原;时间:

早晨——黎明)

  口头填空。

鞭声打破了宁静。

的草原醒来了。

  自由讨论并交流:

“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

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

  指名读全段。

(重音:

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板书:

羊儿牧民)

  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牧民们,追赶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

(一只只:

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

草原大;跨上:

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板书:

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

  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

(羊儿多,牧民欢乐)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重音:

蹦跳无边欢乐)

  3.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全段。

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

  指名朗读后提问:

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

(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你为什么这么说?

(“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

  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

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

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

  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大比方?

(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

它们有相似的地方。

)(板书:

一群群飘动歌声)

  引读:

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

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

  三、课堂练习

  1、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儿真多。

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

多乐)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鞭声()草原

  ()羊群()清香

  照例填空

  一()春雷一()气一()白鹅

  一()小船一()梅花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

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

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结合口头填空练习,理清__结构。

  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

无打处民动牧原新

  2.指名认读。

  仔细看田字格内的“打、动、牧、新”,比较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归纳:

  虽然这四个学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安排上还是有区别的。

“打”,左高右低;“动”,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齐平。

“牧”左右两部分一样高。

“新”左右两部分的上面部分齐平,右边的“斤”字的“竖”稍长。

  “无”和“民”都是独体字。

着重指导写好最后一笔:

“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从田字格的中心起笔,沿竖中线往下写,写至与撇平时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钩。

“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复习折文旁,再与“外”做比较。

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

“外”是左右结构。

  四、作业

  练习描红。

  各自练习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背诵课文。

  板书:

5草原的早晨

  羊儿牧民

  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

  一群群飘动歌声

  (多)(乐)

草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在了解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基础上尝试创编蒙古族舞蹈动作。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音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玩一玩,我们一起去看看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些什么,那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一边播放PPT课件,一边讲解,提问幼儿,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民的生活,知道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些什么,那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二、听旋律,编动作

  教师播放一段蒙古族音乐,让幼儿边听边回想蒙古大草原声的人们在干些什么,然后试着用动作来表现。

  反复感知旋律后,让幼儿大胆尝试创编蒙古族动作,包括扬鞭骑马,骑马射箭,抚摸牛背,挤牛奶,献哈达等动作。

  三、表演舞蹈

  将创编的动作串联、组合起来,让幼儿随音乐一起舞蹈。

  (可采用集体,分组,分男女等表演方式)

  活动反思: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目标分析中提到这样一条:

“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我就是根据这个目标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设计的本次活动。

孩子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创编出扬鞭骑马、射箭、给奶牛按摩、挤牛奶、献哈达等动作,并能随音乐与同伴快乐的跳舞,再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2.但是我发现,也有个别幼儿参与不积极的现象,我认为是与幼儿的性格和兴趣有关,通常参与不积极地幼儿往往是性格比较内向、安静的孩子,他们比较喜欢看图书、画画这一类活动,对于音乐活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明显降低,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多做引导,多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活动,让其在获得肯定之后产生兴趣,使其性格越来越活泼。

草原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

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

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

(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

想不想去?

(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

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

  师:

(出示筷子)咦?

这是什么?

(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

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师示范动作

  手位:

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位:

前蹲、后仰

  

(2)师:

怎么样?

信了吧!

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师:

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

  

(2)师示范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__X

  (3)学生说——练______X

  4、师:

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

(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

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

(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

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师:

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师:

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

(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

  (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师:

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

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2、随琴哼唱:

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

  4、指导缺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

(休止符、前倚音)

  5、随老师琴声再唱

  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

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

(师生随琴接龙唱)

  7、师:

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

————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师:

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

  9、拓展

  师: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最高兴的是一起学习了筷子舞。

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

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

  四、告别大草原

  1、师:

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

瞧!

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

  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