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241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docx

高考地理一轮温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第二节自然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性

【考纲要求】

1.高考要求: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热点:

(1)从考核内容上看,偏重考查自然带的散布规律,特别是从赤道向两极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2)从考核形式上看,往往多以区域散布图,山体垂直自然带图等考查自然带的散布规律和特点(3)从考核能力上看,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考情分析】

1.考点散布:

2011上海卷,58;20121~2;201210~11;201226~27;20121~2;20124~5。

2.高考命题趋势:

利用模式图、区域气候、区域地图考查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自然带的散布规律。

【自主学习】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陆地上不同的地域,由于纬度位置、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特点:

形成了具有必然宽度、呈______散布的陆地自然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典型地区

图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______

太阳辐射

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________

海陆分布

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________

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 

误区警示

 自然带的散布并非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因素一路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惟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包括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学习探讨】

〖合作学习〗

按照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可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为何?

 

2.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为何?

 

 

3.赤道周围的东非高原为何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思路点拨〗

点拨点一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散布(以北半球为例)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彼此联系、彼此影响,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咱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散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散布的最重要因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散布模式图”与“自然带散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散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转变表现了地理环境界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自然带⑤⑥⑦⑧的转变表现了地理环境界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解析:

 

答案:

 

点拨点二 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不同很大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据此可知: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不同明显

一般来讲,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转变。

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丛林带,如天山。

(3)随纬度和坡向的转变,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域散布高度不同: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散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米。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散布,阳坡高、阴坡低。

例2.读“某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图”,完成

(1)~

(2)题。

(1)关于该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是断块山

B.该山位于南半球

C.全世界气候变暖会致使G散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上升

D.该山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2)关于该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带谱,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带谱比北坡丰硕,因为南坡海拔高

自然带在南坡散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气温低

自然带在北坡散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南坡,说明南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

D.与F相似的水平自然带在我国西北地域散布的海拔会更高

解析:

 

答案:

 

点拨点三 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受海陆散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

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

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例3.读图,回答

(1)~

(2)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距离海洋愈来愈近

→a海拔愈来愈低

→b年降水量愈来愈多

→b所处纬度愈来愈高

(2)在自然带的实际散布上,针叶林带、苔原带在南半球缺失是受…………………………………(  )

A.西风漂流的影响B.地势起伏的影响

C.海陆散布的影响D.水分因素的影响

解析:

 

答案:

 

〖变式达标〗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散布示用意”,回答1~3题。

1.造成图中7、八、9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地形D.洋流

2.下列地域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

A.江南丘陵B.伊朗高原

C.巴西高原D.撒哈拉沙漠

3.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

C.遍地均为常绿阔叶林

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散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回答4~5题。

4.对自然带散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湿度减少B.沿X方向热量减少

C.沿Y方向湿度增加D.沿Y方向热量增加

5.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回答6~7题。

6.a图反映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7.与a到b的转变直接相关的是……………………………………………………………………(  )

A.地震将频繁发生B.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C.华北地域旱情将加重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动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散布不同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

9.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

10.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B.新疆C.安徽D.山西

1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按照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通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抵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

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要挟的是________地;途中碰到干枯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域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

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转变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不同。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自然带的更替表现了地理环境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形成非洲这种地域分异,主如果受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4)图中C自然带直通西海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赤道穿过的地域东部形成B自然带,西部形成A自然带,试分析其原因。

 

〖课堂小结〗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彼此影响、彼此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不同――地域分异(绝对的)。

2.地理环境不同性的空间尺度

规模(空间尺度)

分异规律

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

区域性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3.地域分异

①结果:

陆地不同地域,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转变,形成具有必然宽度、呈带状散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②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散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域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散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A、南半球中高纬地域B、北半球中高纬地域C、雪线与降水

N

S

基带

S

N

基带

迎风坡

迎风坡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4.自然带的特点

(注意与气候类型散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

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松鼠,黑熊

棕壤

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注意:

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散布的自然带)

 

【课后巩固】

读“六种植被类型图”,回答第1题。

1.下列自然带和对应气候类型连线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B.针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C.常绿硬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D.落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连年平均气候资料,按必然方向别离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域,分类绘成甲、乙两图。

读图完成2~3题。

2.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别离为………………………………………………………(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3.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域相似,则该地…………………………………………………………(  )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硕,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区域的自然景观…………………………………………(  )

A.以东西方向转变为主

B.以南北方向转变为主

C.以热带荒漠植被为主

D.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

5.图中陆地东部地域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最终西班牙队战胜荷兰队取得冠军。

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散布图”,回答6~7题。

6.图中阴影部份表示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

7.图1中该自然带的散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2中散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散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散布及轮廓B.大气环流的不同

C.地形散布D.洋流影响

下图是“我国三座山地自然带垂直转变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②③别离是……………………………………………………………………………………(  )

A.大兴安岭  贺兰山  天山B.吕梁山阴山天山

C.吕梁山祁连山阿尔泰山D.横断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9.造成②山地双侧不同山坡带谱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降水C.海拔D.纬度

下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

据此回答10~12题。

                  (单位:

℃)

序号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年均温

10.⑥→⑤→④城市一月均温的转变表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1.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域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D.人类活动

12.与④、⑤、⑥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

A.成都、武汉、杭州B.石家庄、合肥、香港

C.郑州、西安、兰州D.长沙、郑州、广州

读“我国部份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3~15题。

13.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

14.图中针叶林散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

15.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

16.读“世界某区域示用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被①表示          ,这种植被散布地域出产优质葡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表现了自然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

(3)图中洋流对②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17.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散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南北坡向:

B表示    坡,D表示    坡。

(2)D坡自然带数量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坡冰川散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较,甲山的云杉林散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性

〖思路点拨〗

例1.

(1)整体

(2)西风带 西南风(画图略)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转变

例2.

(1)C 

(2)C 例3.

(1)D 

(2)C

〖变式达标〗

1.B   [第1题,7、八、9自然带不同符合中纬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基础为水分条件。

第2题,3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巴西高原由于地势高而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第3题,9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在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4.B  [第4题,如图可知,X方向为南北方向,主要表现为热量的转变;Y方向为垂直方向,随海拔升高热量减少,湿度转变无明显规律。

第5题,照片景观为热带雨林的典型植被。

]

6.A  [按照图中有针叶林、苔原植被,可判断a图所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