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923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2讲 应考能力提升.docx

第12讲应考能力提升

考纲

卷别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考情分析

全国卷Ⅰ

2019·汉代庄园经济;

2019·人口问题;

2019·小农经济;

2019·经济重心南移;

2019·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

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对自耕农经济和汉代庄园经济的历史解释。

考频最高的为古代土地政策与农业发展的表现;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手工业的发展鲜有考查。

从考查方式上看,命题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如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和唐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命题立意上看,凸显核心素养,重视方向引领,以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人口膨胀和压力的问题,更是体现了社会热点

全国卷Ⅱ

2019·唐朝经济重心南移;

2019·宋代土地政策调整;

2019·唐宋经济重心南移;

2019·宋代“不抑兼并”

——

全国卷Ⅲ

2019·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19·唐朝后期敦煌的自耕农经济

2019·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全国卷

2019·抑制土地兼并

2019·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

(2019·高考全国卷Ⅱ)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宋代土地政策的变化。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历史解释”,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历史解释

由题干“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调动和运用知识可知,宋代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宋代尤为严重,其原因是宋代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解析】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正确,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助长了土地兼并,因此租佃关系盛行;C项与题干无关;D项说法错误,宋代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B

(2019·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汉代庄园经济,仅人民版教材涉及庄园经济。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史料实证

本题是实物史料,多人在田间劳动的场景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

时空观念

画像砖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研究汉代的经济生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是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由此进行时空定位

【解析】 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2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

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

【答案】 D

■练真题———————————————————

1.(2019·高考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

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

选C。

材料信息反映了喝茶习俗在北方由被嘲笑到普遍流行的变化情况,这是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的结果,C项正确。

A项错在“开始”;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B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排除D项。

2.(2019·高考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

选C。

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3.(2019·高考全国卷Ⅲ)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

选A。

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正确。

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

4.(2019·高考全国卷Ⅲ)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

选A。

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明朝中后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项错误;材料说明由于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农村雇工的待遇得到改善,A项符合题意。

5.(2019·高考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

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C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

6.(2019·高考全国卷Ⅰ)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

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

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

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7.(2019·高考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

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C项正确。

B项虽在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A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与史实不符;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

故排除A、B、D三项。

8.(2019·高考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

9.(2019·高考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与宋代有关的政治经济知识及理解“不抑兼并”及其产生的影响。

宋初中央集权高度加强,A项的说法不正确;由材料中的“不抑兼并”可知宋代土地兼并缓和的说法错误,C项不正确;宋代土地兼并严重,使得租佃经营有较大的发展,大量失去土地的自耕农租种地主的土地,使得自耕小农衰退,也使得流民问题得到缓解,因此,B项的说法也不正确,应选D项。

10.(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了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

材料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

■练模拟———————————————————

1.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

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  )

解析:

选A。

从“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可知描述的农具是兼具耕作和播种功能的耧车,故A项正确;B项曲辕犁发明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隋唐水力灌溉工具筒车,故C项错误;D项是东汉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D项错误。

2.(2019·山西五校高三联考)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

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农业生产力的革新B.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粮食产量大幅提高D.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解析:

选C。

农业生产力会有一定革新,但并不是最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传统经济结构有变化,但并不是最主要影响,仍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农业发展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故C项正确;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手工业领域,而不是农业领域,故D项错误。

3.(2019·荆州高三质检)《隋书·食货志》云: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拨南奔者,并谓之侨人。

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

”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

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

B.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解析:

选A。

材料中自西晋以来,“百姓之自拨南奔”,北方百姓南迁长江流域,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侨州郡县的设立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侨州郡县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从材料也无法推断出北人实现还乡的愿望,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侨州郡县与江南士族的关系,故D项错误。

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辉煌。

下列图片反映的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解析:

选C。

①水排出现在东汉,②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③粉彩瓷器出现在明清时期,④素纱

衣出现在西汉,因此这些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选择C项符合题意。

(建议用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吉林高三调研)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接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时粟的亩产量提高到93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

在古代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B.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

C.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D.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

解析:

选C。

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我国古代统治者都提倡发展农业生产,也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这也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是中国古代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也是中国古代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2019·乐山高三调研)《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

“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解析:

选B。

材料中现象是自然经济发展的表现,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并非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故D项错误。

3.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农业发展

解析:

选B。

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只是对材料的概括,不是产生差异的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大大高于西欧,原因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大大高于西欧,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农业技术先进,重农抑商政策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压抑人性,大肆搜刮财富,但没有妨碍农业发展,故D项错误。

4.(2019·海口调研)据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  )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解析:

选A。

据材料“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可以得出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故A项正确;“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有绝对化的倾向,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古代妇女的地位的信息,故C项错误;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是男子,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5.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

“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

……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

”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

由此可以看出(  )

A.我国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

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

选A。

材料中“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粪药”表明农业生产技术精细,故A项正确;仅据材料中“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并不能看出技术领先世界,故B项错误;“统治者”与材料中“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但“粪药”主要是表明精耕细作,故D项错误。

6.(2019·南充高三适应性考试)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  )

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

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

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

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

解析:

选D。

仅凭铜器的出土尚不足以说明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且鉴定时间处于夏商交替之际,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史实错误,且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夏商交替时间并非西周,故C项错误;据材料“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可知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故D项正确。

7.上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每斗米价

北宋景德四年(1008)

20文(淮、蔡)

北宋元祐五年(1090)

60-100文(苏、杭)

南宋乾道三年(1167)

120-130文(临安府、浙西)

A.人口数量大大增加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商业环境遭到破坏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解析:

选A。

两宋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北方大量人口的涌入,江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因而出现了米价日益高涨的情况,故A项正确;土地兼并情况无法通过米价的上涨来得到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的地点,都是两宋经济的核心地区,这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在这一时期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故C项错误;经济重点的逐渐南移,主要是看南方地区的赋税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而不能简单的通过米价反映出来,故D项错误。

8.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乾隆帝说:

“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

”这一变化(  )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解析:

选D。

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和私营手工业的兴起,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故A项错误;匠籍制度被打破,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减弱,有利于私营手工业者的发展,与小农经济联系不大,故B项错误;私营手工业者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项错误;匠籍制度被打破,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减弱,有利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9.下图为《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

A.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B.传统丝织工艺发展到新的高度

C.对外贸易发展对手工业的需求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产物

解析:

选B。

《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作品,明代中国还没有出现机器生产,故A项错误;《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反映的是传统丝织工艺发展到新的高度,故B项正确;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丝织业表现为出现雇佣关系,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10.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

“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

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折射出(  )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

C.妇女社会地位提高D.耕织日趋分离

解析:

选B。

我国封建政府始终未放弃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清代江南地区织布业发达,“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妇女地位提高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强调的是织布业的发展并未涉及耕织分离,故D项错误。

11.(2019·湖北三市高三联考)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

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这有利于(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

C.手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解析:

选B。

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不是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多以丝织为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民间手工业受到压制,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受到限制,而不是繁盛,故D项错误。

12.(2019·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

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

这些做法(  )

A.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B.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的重视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

选B。

题干反映了两层信息,第一层体现乾隆时期地方政府设立机局教民纺织;第二层体现乾隆时期允许民间开采除金银外的矿产。

乾隆时期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不合史实,故A项错误;教民纺织与允许民间开采除金银外的矿产,说明政府重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中地方机局也雇募织工及鼓励发展手工业,说明这些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干中仅第一层信息属于官营手工业,因而D项具有片面性,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

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

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

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

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