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809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docx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教学总结

最新2018年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8)

1.也说“佛系青年”(民生观)

“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

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

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

累。

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一看这文章,心里激灵一下。

哪怕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它点个赞,转发一下。

朋友圈中,有一个干媒体的哥们的转发打动了我:

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

——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个前提。

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

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

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

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

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

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

总得有走心的地方。

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有所坚持之后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

是心系做实验把怀表搁锅里煮,是撞上大树还道歉,不拘小节,不理细务,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好求一针捅破天。

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

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

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

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

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嘛。

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

古人也好闲好从容,但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

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

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2.纪念余光中记住他的爱国情怀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成绝响!

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病逝,享年九十岁。

他的过世不仅是台湾文坛的巨大损失,也是每一个海内外华人心中的伤痛。

46年前,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将乡愁比喻为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让人读来神伤,勾起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情。

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被广为传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而今,先生已逝,留下一世乡愁,不知天堂有没有乡愁?

余光中留下的文学珍宝显然不只《乡愁》,其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主要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创作,共出版作品集约50种,被称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有媒体这样形容他:

“投注毕生精力于文学创作,有着巨人般的意志。

年纪愈长,身躯愈孱弱,但仍执笔不辍”。

虽然他一生都在频繁地奔波迁徙,多次与亲人聚散离合,自嘲着“蒲公英的岁月”,其诗歌散文也因此离不开“乡愁”“孤独”“死亡”等苍凉命题,但仍给人一种顽强和希望。

这种顽强精神,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文学财富。

余光中在其作品中一浇“乡愁”块垒,其实是表达对大陆深深思念、期盼两岸统一的深切情愫。

他在《乡愁四韵》中深情地呼喊: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他在《当我死时》中殷切地期望: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这些,无不饱含着对大陆的思念、对两岸统一的渴盼。

故而,我们记住那位写“乡愁”的游子,不光要记住他那些或激烈或舒缓、或迷茫或清醒、或写实或浪漫的诗文,更要记住他对两岸统一的疾呼与魂牵梦绕,记住他那满腔的爱国情怀。

与其说他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乡愁诗人”,莫如说他是一位名符其实、低吟浅唱的爱国诗人。

实现两岸统一,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面对海峡两岸骨肉分离、亲朋隔断,有着切肤之痛的余光中,又怎么不会怀恋故土、思亲念朋?

又怎么不会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达恋山河、爱国家的主题?

他那样的爱国情怀,应成为所有华人的内在气质,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以悲壮情怀、赤子之心抒发着思乡之情、爱国之恋的余光中走了,不少网友纷纷撰诗怀念之。

在此,笔者谨以一位网友的一首小诗作结,同时献给天堂里的余光中先生:

“今天/我们缅怀余光中先生/我们期盼祖国统一/让所有乡愁者/都能在最美母亲的国度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长江,黄河的歌。

3.诗意弥漫的他乡

【导读:

停顿于诗句逗号处的一次握手,让姣似芙蓉的淇女,艳羡不已,竞发的风帆都想争先恐后来过渡这段让淇水开心而怒放的友谊。

卫武公:

挺立风中的竹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

三千年,缓缓吟诵的时光,诗意交错的秋风。

淇水波光中,徐徐打开的光圈,是一根在《诗经》中呼唤德才兼备的竹子,虚心,有节,在一个世纪里坐拥勤政。

浏览,目光噙满平和,在史书中次第打开。

细读,身子幻化成清风,穿行在一片清朗之中。

浩荡的诗句,洒落鹤壁大地。

许穆夫人:

有关朝歌的思念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诗经·国风·卫风》

诗句中翩翩起舞的姑娘,怀揣故乡的女子,远走他乡。

一条河在意境里缓缓流动,闪耀着别人的意蕴。

甘洌的清泉、悠悠的淇水,绿得深不可测。

波光凌凌中,飘飘衣袂,搅动着吹向故乡的秋风,早已无所适从。

长短不一的诗句里,绿意无边的倩影,临淇河而泣。

洒下的两行珍珠的光泽,汇成的另一条相思河,谁能令有关朝歌的思念更加意味深长?

以父老乡亲模糊的背影,以无限延长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线,以下笔万言不知如何串联的诗句,作诱饵,垂钓。

那爬上日渐消瘦的竹竿的,是不是凌乱的半截炊烟?

散乱的脚步,又能不能丈量出归乡的路途?

曹丕:

晨风中呼啸的军旗

奉辞讨罪遐征,晨过黎山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

 ——《曹丕诗选》

奉淇水之意、黎阳之愿、正义之命,出发,踏朝露,采晨曦,与战车同行。

在大伾山铁青的脸上插满出征的理由,让鼓角争鸣列队等候,饱含离别的泪水随后赶来。

如果有些许孤独,叫上黄河汹涌的浪花,鹤壁奔跑的茂林修竹,暂且不管那千年的黄沙彌漫。

擂三通鼓也行,使出浑身的力气,最好能震动罪恶的神经。

不要去管曾经的繁华是如何坍塌成满目荒芜,遍布山野的灌木是如何表达千奇百怪的私心杂念。

只要紧握正义之矛,满目秋风,翻飞的草虫哀歌,穿梭的离雁孤飞都是滔滔不绝的千军万马。

李白:

有关别离的一次握手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全唐诗》

最不能忘记的绝对是淇水的绿,所有的相逢与别离都是这匹绿色绸缎的一部分,布满整个旅途的绿意从长安出发,从梁宋到幽蓟延伸,在淇水河岸激起一朵浪花,打湿了廷硕的一介衣衫。

停顿于诗句逗号处的一次握手,让姣似芙蓉的淇女,艳羡不已,竞发的风帆都想争先恐后来过渡这段让淇水开心而怒放的友谊。

万车争驰,青楼夹岸,万室钟鸣,天下豪富,都在一次握手面前苍白几分。

千金散尽,又有何惧?

王维:

淇上傍晚的时光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全唐诗》

佛光照耀的傍晚,再纷繁复杂的山头,也已失去了挺立四野的机会,空无一物,是彻底放下。

无论桑木,还是柘木,都已是置身物外的虚无。

曾经肥硕的叶子,被市井的目光一点点蚕食。

缓缓下落的太阳孤独地衬托着失意的背影,还能表达心中的祈愿吗?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单薄穿行在淇水田野里的背影早已放下牵挂,关上了还没有到来的黑暗。

一如这平静如镜的夜色。

4.科学与艺术拥有共同创意源泉(名师谈艺)

近60年前,英国物理学家暨小说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做了以“两种文化”为题的著名演讲。

他指出:

在西方学术界,由于科学与文艺两个领域之间巨大鸿沟已难以逾越,科学与文艺应被视为两种不同文化。

此后,“两种文化”这一概念便在西方学术界流传开来。

斯诺也曾分别以物理学家卢瑟福与诗人艾略特为科学与文艺两个领域的代表,指出他们由于对各自领域过分自豪而忽视了对方。

大西洋对岸的物理学家费曼也曾面对类似指责。

他的一位艺术家朋友曾开玩笑说,像您这样的大科学家,整日沉湎于微观量子世界,恐怕连一朵花都不懂得如何欣赏。

才华横溢的费曼反唇相讥说,艺术家虽能欣赏美,但未必能像科学家体味得那样细腻和深刻。

“一花一世界”,唯有对其理解得深入,方能欣赏它超越外表的壮美。

作为古生物学家,我对费曼机敏犀利而不失风度的回答十分赞赏,由此联想到:

4亿多年前的陆地上一片荒芜,尚无任何陆生植物。

原始植物“登陆”后,经过近3亿年的缓慢演化,地球上才绽放第一朵花。

而中国“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中华古果化石,则代表一亿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开花植物。

尽管它麦穗般的花朵貌似平淡无奇,然而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演化出如今地球上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景,这是多么壮丽神奇!

试问:

我们通过生物演化的透视镜所欣赏的生命之美,又有哪一点逊色于艺术之美呢?

其实,科学家们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与艺术家们不分伯仲。

值得指出的是,一方面早期中国现代科学家中就曾涌现出一批艺兼文理的大家,比如丁文江、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等。

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浸淫,既能做领先国际水平的科研工作,又能写辞章优美、立意深远的锦绣文章。

譬如,竺可桢先生物候学著作所展露的深厚诗学修养,就一直为人称道。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大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作品常常表现出科学的自然观。

譬如,中唐诗人韦应物有一首咏琥珀的五言诗: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诗中对琥珀成因有如此形象的描述以及合乎科学的论断,实在令今天的古生物学家们惊叹不已。

中国改革开放伊始,更催生了“科学的春天”。

当年一部优美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曾把许多像笔者这样的文学青少年吸引到科学领域。

如今,这批人当中已有新一代文理兼通的科学家,其中有几位是我所熟知的,如北京大学进化生物学家饶毅、芝加哥大学遗传学家龙漫远、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家邓涛、王原等。

放眼未来,窃以为,进化生物学或将成为衔接科学与文艺之间的桥梁。

昆虫学家及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经和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哈斯有过一次对话。

在这次对话中,我欣喜地看到他作如是说:

生物学是与人文学科相关联并与其共同进步的。

生物学当下所做的,似乎揭示了人性暧昧的根源。

比如,我们一直讨论人性的永恒冲突,一方面是利己与有利于后代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利他与有利于群体的行为。

作为进化动力的这种冲突,似乎从未达到过平衡。

然而,倘若一味走向个体主义,社会就会分崩离析;但如果过分强调服从群体,人群便无异于蚁群了。

故此,人类总是处在极富创意的冲突之中,在罪孽与美德、背叛与忠诚、爱与恨之间左右摇摆。

人文科学不啻是我们认识与应对这类冲突的门径。

正是这一冲突塑造了我们智人这一物种,也成为我们创造性的源头活水。

可以说,科学与艺术拥有共同创意源泉。

我记得赫胥黎说过,科学与文艺并非两件不同的东西,而是同一件东西的两面。

柯勒律治说得更妙,与诗歌相对的不是散文而是科学。

显然,科学与文艺的融合不仅可能,而且势在必行。

我十分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李政道先生也一直在热心倡导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在此我衷心期待中国科学家与文艺家们尽早开始这类对话;据我所知,汪品先院士、周忠和院士以及饶毅教授等已领先声,希望文艺界朋友们亦能踊跃响应,期待科学家们能背诵李杜和莎士比亚作品,文艺家们能了解一点量子力学的那一天。

5.阅读经典是最好的智力游戏(前沿访谈)

——专访著名学者易中天

12月初,记者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与国内研学教育专业机构世纪明德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就阅读中华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专访出席论坛的著名学者易中天。

记者:

我们先哲留下了丰富的经典著作,怎样理解这笔宝贵财富、如何阅读这些经典?

易中天:

中华民族从先秦时期就留下了很多智慧之作,我称之为中华经典。

这些中华经典怎样阅读,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智力游戏,最好的智力游戏是阅读经典,阅读经典最好的方法是用游戏的心态去阅读。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经典是智慧的结晶,真正的经典总是直指人心。

我信奉这样一个主张,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

如果一个人号称他掌握了真理,又不能用最简单、最明白的话说出来,我不相信他掌握了真理,越是把一个事情弄得复杂难懂的,一定是他自己不懂。

不要小看游戏,西方哲学家认为,人的冲动有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比如渴了想喝水,饿了想吃饭,这是感性冲动;大家都要讲道理,这个水如果不能喝,我就宁可渴也不喝,这是理性冲动。

感性冲动是我非常想做什么事情,我就要去做,而理性冲动是告诉你,某某事情你不能做,两者是矛盾的。

怎样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康德等西方哲学家说,人还有第三个冲动叫游戏冲动,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孔夫子对自己70岁境界的定义是一样的,一个人一旦进入了游戏状态,他就是自由的,能够随心所欲做任何事,而且从来不犯错误,这是哲学意义上的游戏状态。

我是赞成游戏的,人在游戏时是最放松的,同时也是最专注的。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样一种既放松又专注的状态下来阅读经典,就能够获得智慧。

记者:

能否结合我国的传统经典,具体谈谈这种阅读状态?

易中天:

最近我参与创作了一套《中华经典故事》,就是想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的状态下阅读中华经典,掌握中华智慧。

此举有我个人原因,我的外甥女9岁了,我把《论语》《孟子》这些原文拿给她看,她看不进去。

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希望传播效果好一点。

所以我们想到创作这样一套书,让传统文化教育加创意动漫,用非常轻松的方法来让孩子们阅读。

这套书一共6本,第一本《论语故事(上)》,标题就是“同学们好”,讲孔子学生的;第二本《论语故事(下)》“老师好”,讲孔子的故事;第三本《庄子故事》“你看那些鱼”;第四本《孟子故事》“做个男子汉”;第五本《禅宗故事》“那个和尚乱出牌”;第六本《周易故事》“其实很容易”。

特别是《周易》非常难读,大家认为很难懂,我觉得真正讲好,其实也容易懂。

比如我国古代有“王道”和“霸道”概念,要解释它很费劲,如果这样讲——王道的国王说“寡人有爱心”,霸道的国王说“老子有核武”,王道、霸道一目了然。

这套书每本的每一章前面都有一首诙谐的小诗,比如讲禅宗故事的诗:

“门前一棵菩提树,心中一座明镜台,诸天天女散花来。

落地菩提本无树,虚空明镜不是台,那个和尚乱出牌”。

孔子有一个学生子贡,是中国儒商的鼻祖,讲子贡用一首小诗:

“黄晶珏,白玉带,孔门有个高富帅,点子多,脑子快,有房有车有WiFi”。

这样开篇学生是会喜欢的。

另外,我们设计了两个漫画形象,一位叫小天,是读经典的,还有一个是小狗,哲学狗(刀刀狗),是听故事的,这两个形象都是著名画家创作的。

这两个漫画形象参与进来,和我们做伙伴一起来阅读中华经典,完成学习之旅,他们会穿越和古人对话。

记者:

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与培养学生们的能力有什么关系?

易中天: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用,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实中我们对此重视不够。

阅读经典能帮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举一道题的例子来说,问“有个好人掉到井里去了,老师你也跟着跳下去吗?

”孔子回答“你不能这么问”,庄子回答“那个人是做梦的小青蛙吧”,禅师回答“你去问问那口井”。

请问,哪个是标准答案?

哪个都不是。

实际上许多哲学和人文学科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哲学的意义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们怎么思考。

哲学就是哲学史,因为一个哲学家提出一个问题以后,他给了一个答案,马上有另一个哲学家批评他,后面又有一个哲学家批评第二个哲学家,这种不断的批评、反驳和探寻,就培养了我们的思维。

教育承担着传授知识、示范方法、启迪智慧等职责,其中最基础的是传授知识,知识不可穷尽,尤其我们现在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人能掌握人类所有的知识;只有知识没有方法,知识乃无用之知识。

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不单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示范方法。

示范方法,就等于给学生这个电脑里面装了程序。

其中,最重要的是启迪智慧,什么是智慧呢?

智慧就是能设计和产生程序的程序,是最高级的程序。

智慧只能启迪,用禅宗的话来说就叫“传灯”,禅宗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都至少有灯芯和灯油,关键在于把它点亮。

这盏灯点亮了,人就成为有智慧的人。

这个灯在别人的心里面,你怎么点呢?

不可能点亮,所以只能启迪。

阅读习惯是中小学生的一个核心素养,很多家长问我“怎样让我的孩子像你一样爱读书”,我说很简单,你像我一样爱读书,你的孩子就像我一样爱读书了。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老话说跟着啥人学啥人,只有家长和老师做榜样、带头阅读,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全民阅读。

6.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跑道和节奏

两年前,杭州姑娘葛露琴“海投”阿里巴巴所有职位让她如愿进入“高大上”的杭州金招牌企业,亲戚朋友无不羡慕称赞。

两年后,葛露琴却后悔了,长期加班内分泌失调胖了20斤,她突然觉悟“身体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于是辞去阿里的工作,在公厕保洁员妈妈的言传身教下,管理辖区内25个公共厕所。

(10月26日《法制日报》)

放弃高薪工作去选择另一份看起来不那么美好的工作,这类新闻近年来屡见不鲜,虽然如此,但这类新闻一经报道,依旧能够引起网民的转发和评论。

这个现象其实说明了人们对自己现实工作的不满和希望自己也能够做出这种大胆而自由的行动。

在虚拟世界参与的互动与议论不是凭空而来,往往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欲望与需求的投射。

但这次的新闻跟以往的又有所不同,以往类似的新闻,比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耶鲁毕业生回国当村官,或是最近的北大清华医学生卖烧烤,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多是引导人们关注北大、清华、耶鲁这些名牌大学自带的标签与光环。

在人们一般的印象中,这类大学的毕业生理应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从事社会上流的工作,他们卖猪肉卖烧烤、回乡下当村官,打破了很多人的认知,带有极大的新闻性。

本次新闻的主人公葛露琴姑娘,不过是一间普通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她也从事过很多的工作,一开始从事培训工作,后来海投简历进入阿里,一开始充满兴奋与期待,但光鲜亮丽的工作背后却是沉重的工作压力。

她从阿里辞职后又在几家公司工作过,依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最后终于在管理公厕的岗位上“安身立命”。

报道中提到,她认为,新工作给她更多时间回归生活,周末可以旅游、看书或学习,“很踏实,心情也放松”。

这是一个普通人寻求职业的曲折过程,没有太多的新闻点,只有一个普通人最平常的追求过程,在不断的“试错”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真实的兴趣点。

的确,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只有全面地认识自己,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现下一年一度的秋招已经临近结束,秋招是应届毕业生走出社会的第一步,这个时候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已经拿到Offer,有的可能还在跑各种宣讲会、招聘会,忙着网申、海投。

但人生是一个长久的马拉松比赛,我们都是参与者,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跑道和节奏才能笑到最后,而这个过程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跋涉。

放弃阿里高薪去管公厕,一个平常人不断尝试又不断经历失败却又不轻易屈服的生活故事。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没有选择是容易的,找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7.别丢弃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MIT)录取成为“预科生”。

连日来,来自山东莱阳市的14岁神童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

不过,几天之内,神童故事却经历了多次反转。

先是莱阳市教体局面对质疑,坚称此事有图为证,不会有假;再是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录取办公室回应,不会主动签下学生。

层层迷雾之下,罗生门再现。

其实,姑且不论事件真假,14岁神童被搬上神坛,惹来社会崇拜,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神童情结与异态心理。

近年来,我们已经见到太多13岁神童上北大,17岁神童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等新闻。

神坛之上,是聪慧过人、少年有为的偶像;神坛之下,却是生活不能自理、社交能力为零、道德品格缺失的“生活侏儒”,是该崇拜,还是痛心?

莱阳14岁的小李同学,自称被麻省理工录取,却被发现录取的通知邮件为中文书写,且发件人均为“Davidlee”同一人,收件人则为“我自己的邮箱”,十分蹊跷;其获得的“亚太经合组织举办的ACPC国际大赛”二等奖,证书上的颁发机构却是WTO。

诸多不合常理的谎言构造,无论是其老师、父母灌输合谋,抑或是其本人故意为之,都折射出,小李同学的为人、受教育环境远不及其治学之所有。

假若,神童在神坛之下尚未学会做人,又怎能够称神?

柏拉图曾经精辟地指出:

“教育年轻一代(还有你们自己)的最好方法是不斥责他们,而是你公开地去做你劝别人去做的事情。

”当我们的教育不能免俗,标榜神童,眷顾特殊,而罔顾其成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需的道德品质、生活能力,代际传递之后的恶果就是教育失衡,把教育中最重要的“人”给丢弃了。

看看这次莱阳市教体局与公众扯皮,以及此前神童新闻被当地最正规的齐鲁网报道,从而引发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媒体,不分真假,一窝蜂为其贴金。

有多少神童,被当作教育炫耀的资本,成为教育资源掠夺的工具?

又有多少神童被媒体炒作为地方“特产”,成为舆论吸睛的大旗?

神童在功利包装下已经不能少许喘息,更免谈真诚做人,不可谓不令人心寒。

我们总是忽视了,神童和普通学生一样也是人。

人才培育,不等于神坛堆砌。

先学做人,后做学问,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前进步伐的应有之义。

一味地吹捧、偏颇地倾斜,其实并不会使神童前途一帆风顺,反而是会应验“泥菩萨过江”的俗语。

如此,只能扼杀其学做人的时机,使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令其稳坐神坛,跳出伤仲永的怪圈。

因此,我们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小李同学是真神童或假神童并不是深度思考的关键,社会也并不排斥神童视角,问题的症结在于,神童首先要学会做人,才能在先天优赋之后走上一条光明大道;而家长、学校,要首先学会放平心态,摒弃神童情结,为神童学做人提供平台与机会,不能将神童视作获取名声、赞助费及嘉奖的标杆。

毕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神童在神坛之上是否自如,又能否对社会有所裨益,先要看神坛之下,他的“人”塑造得合不合理,又到不到位。

                       

8.性别绝对不是衡量科研能力的标尺

近日,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钢四年前的一则微博被网友挖出,引起了网络上一场关于“女性是否适合做学术”和“性别歧视”的争议。

(10月24日《每日人物》)

这条被挖出来的微博原文为:

“根据以往经验,女生以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读研期间也少有专心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随后冯钢教授话锋一转:

“真为那些有心走学术之路的考生担忧。

网友们愤起抨击,称冯钢系戴有色眼镜看待“女研究生”,扼杀女性的科研空间。

在笔者看来,与其说冯钢教授男权主义倾向严重,倒不如说这正是女性家庭与社会地位在教育上的体现。

可女性“混个文凭准备就业”的现状是她们本人的选择吗?

长期以来,中国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家庭期望女性肩负起着生育和照管家庭的艰巨任务,并且大多数家庭都希望女性过着“安稳的生活”,“找个好男人就嫁了”。

“男主外,女主内”向来不是一件稀罕事。

这就导致“女生继续走科研道路十不足一”的现状。

当下,家族中的长辈更加希望女性早点成家、生儿育女,承担起“传宗接代”的责任,找一份相对安稳又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和时间的工作,以便能更好地料理家务。

而学术科研则是一份极其耗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是一份需要科研工作人员花费大量心血去经营的职业。

迫于家庭压力,女性较男性而言,更加倾向读研“镀金”后找一份安稳的职业,如公务员、教师等。

于是,家庭对女性的不公要求使得女性获得的家庭期望和向外发展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