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78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docx

最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

◆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勘查方向)

◆适用教材: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

一、古生物总论

1.古生物:

出现在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也泛指据今约一万年以前的生物。

2.古生物学: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化石。

3.化石:

指保存在各地质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遗迹以及生物残留的有机组分(必须具有生物特征、必须是保存在地史时期形成的岩层中)。

4.化石形成条件:

生物本身条件、埋藏条件、时间因素、成岩作用条件。

5.化石化作用:

古生物遗体在沉积物的成岩过程中,改变成为化石的过程。

形式:

充填作用、交替作用/置换作用、升馏作用/碳化作用。

6.化石的保存类型:

1)实体化石:

古生物遗体经受明显变化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

2)模铸化石:

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印模和模铸物。

并非生物体本身实体,但却能反映生物体的主要特征。

a)印痕化石:

没有硬体的动物及植物的叶子的印痕。

b)印模化石:

指生物遗体坚硬部分的表面在围岩上印压的模,分外模(生物硬体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和内模(生物硬体的内面特征留下的印痕)。

c)核化石:

生物遗体内外模形成后,化石本身溶解,其他物质的再充填形成。

分内核(贝壳和骨骼的内部空腔中充填的沉积物固结后,形成与原物空腔形态大小类似的实体)和外核(内部空腔还未被充填而原贝壳和骨骼已被溶解消失,整个空间经充填而形成与原硬体同形等大的实体)。

d)铸型化石:

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外模及内核后,壳体全被溶解,又被另一种矿物质填入所形成的化石。

7.标准化石:

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在该地层上下层位中基本上没有,只在该段地层里出现的化石。

8.古生物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

共同起源、共同形态特征、习性和机能相似、分布于同一地理区和适应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并且与其它类似有机体在生殖上隔离的自然居群。

属:

是种的综合,包括若干同源的和形态、构造、生理特征近似的种。

9.生物的分界: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

10.命名法则:

优先律(以最早正式刊出名称为准);单名法(属、亚属及以上单位的命名)、二名法(种的命名,具体为该种所从属的属名加上种名)、三名法(亚种的命名),均用斜体字;拉丁语或拉丁语化。

11.细胞生物演化

1)非生物的化学物质向生物进化转变为最早生物;

2)生物多样性增加;

3)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4)后生动物出现。

12.同源器官:

不同生物的器官功能不同,形态各异,但起源和内部结构一致。

同功器官:

不同的生物具有结构和来源不同,而机能相似的器官。

13.生物进化途径:

通过生物的不断的成种作用而完成。

14.生物进化原因:

遗传、变异(为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隔离(导致遗传物质交流的中断,使群体歧化不断加深)、自然选择(影响物种形成的方向)。

15.成种作用模式:

渐变模式(通过微小变异长期积累):

继承式成种、分化式成种。

突变模式(短期内形成新种):

骤变式成种、迅变成种。

16.生物进化模式:

趋异:

一个共同的祖先为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向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演变的进化进程。

趋同:

亲缘关系上疏远的不同生物由于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产生相似的形态结构

17.生物进化规律:

进步性发展、不可逆律、相关律和重演律。

相关律:

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它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重演律:

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重演。

18.生物演化总貌:

1)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可分不同阶段,由许多中间过渡类型将不同阶段的生物联结起来;

3)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4)生物的进化是不平衡的,反映在进化速度上的不同;

5)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已演变的生物类型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灭亡的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

19.集群绝灭:

在一些地质历史时期,有许多门类的生物近乎同时绝灭,使生物界的绝灭率突然升高。

二、古生物学各论

20.腔肠动物门—四射珊瑚亚纲

1)腔肠动物门概述:

二胚层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2)珊瑚纲概述:

单体或群体,大多数具有外骨骼,以钙质为主。

3)内部构造:

隔壁、横板、鳞板或泡沫板、中轴或中柱。

a)隔壁:

珊瑚体内呈辐射状纵向排列的板状骨骼。

b)横板:

珊瑚体内横向分布的薄板状骨骼。

c)鳞板:

位于两片隔壁之间,形状和大小都比较规则的弯曲小板。

4)四射珊瑚隔壁的生长顺序

主隔壁和对隔壁、侧隔壁和对侧隔壁、主部和对部、一级隔壁序生、二级隔壁轮生。

5)横板、鳞板和泡沫板的关系和区别

a)横板的外围是鳞板带或泡沫带,鳞板带或泡沫带与横板带在宽度上形成相互消长的关系。

b)鳞板与泡沫板一般不共生于同一体,鳞板分布在隔壁之间,泡沫板切断隔壁。

c)鳞板向外凸,泡沫板向内凸。

6)生态:

全属海生,固着底栖动物,生活在温暖的正常浅海。

7)地史分布:

出现于中奥陶世,二叠纪末绝灭。

21.腔肠动物门—横板珊瑚亚纲

1)骨骼构造:

板状隔壁不发育,不具中轴,横板很发育,具联接构造。

2)地史分布:

出现于晚寒武世,在晚奥陶世至早二叠世繁盛,晚二叠世大多灭绝。

22.腕足动物门

1)概述:

具有真体腔、两侧对称海生无脊椎动物,具有两瓣大小不等的几丁鳞灰质或钙质外壳。

2)外壳定向:

(两瓣大小不等的壳)

茎孔所在的壳较大,称为腹壳,另一个称背壳;

壳喙的一方为后方,喙旁边缘称后缘;

相对的一方为前方,其边缘称前缘。

3)背、腹壳的区别:

腹壳大于背壳;腹喙大于背喙,腹铰合面大于背铰合面;腹中槽,背中隆;腹铰齿,背铰窝;背壳有支腕构造。

4)有铰纲和无铰纲的区别

无铰纲:

几丁鳞灰质,铰合构造无,腕基或腕骨无,主要依靠肌肉联接两壳,壳小,无中槽、中褶。

有铰纲:

钙质,铰合构造有,腕基、腕骨或腕螺有,壳中等到大,多有中槽、中褶。

(无腕骨类:

只有腕基;有腕骨类:

腕棒、腕环、腕螺)。

5)演化趋势:

无铰合—有铰合;支腕构造逐步复杂化(腕棒—腕带—腕螺);壳质成分(几丁磷灰质—钙质)。

6)生态:

底栖固着生活,单体,群居,生活在温暖浅海、盐度正常的环境。

7)

地史分布:

早寒武世至现代。

23.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1)外壳定向:

(壳体呈螺旋状壳)

壳顶为后方,壳底为前方;

壳口一侧是腹方,反侧称背方;

壳口面向观察者,壳口位于壳体右侧者为右旋壳,极少数位于左侧为左旋壳。

2)生态:

广泛分布,对盐度、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营底栖爬行生活。

3)地史分布:

发现于寒武纪,繁盛于古生代,新生代达到全盛时期。

24.软体动物门—双壳纲

1)外壳定向:

(具有两瓣壳,大多左右对称)

两壳铰合的一方称背方,相对壳开闭的一方为腹方;

壳喙指向前方;后部较前部为长;放射及同心纹饰由喙向后方扩散;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后耳大于前耳;外套湾位于后部;闭肌痕为异柱时,大者在后,只有一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偏后部;

壳顶向上,前端指向观察者前方,位于观察者左边的为左壳,右边的为右壳。

2)生态:

以海生为主。

3)

地史分布:

出现于早寒武世,中生代开始迅速发展,现代达到全盛。

 

25.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1)外壳定向:

(多为两侧对称)

壳口位于前方,胎壳位于后方;

腹弯一侧为腹部,对侧为背侧;体管位于腹侧或壳中央;旋壳,旋环的外侧为腹侧,对应侧为背侧;体管多位于腹侧。

2)体管:

贯穿整个壳体的钙质管道,由隔壁颈和连接环组成。

体管类型:

无颈式:

隔壁颈无或极短,无连接环;

直颈式:

隔壁颈直而短,连接环直;

弯颈式:

隔壁颈短且向外弯曲,连接环向外凸;

全颈式:

隔壁颈长达到或超过一个气室,无连接环。

3)缝合线:

隔壁边缘与壳壁内面相接触的线。

缝合线的类型:

鹦鹉螺式:

无明显的鞍、叶之分,呈舒缓波状;

无棱菊石式:

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

棱菊石式:

鞍、叶形态完整但呈尖棱状;

齿菊石式:

鞍形态完整,叶部呈齿状;

菊石式:

鞍、叶都有许多小齿状褶曲。

4)演化趋势:

a)缝合线:

简单(鹦鹉螺式)—复杂(菊石式);

b)壳形:

直壳—旋卷,外卷—内卷;

c)体管:

小—大—小(出现内结构);

d)壳饰:

光滑—简单—复杂;

e)个体:

小—大;

f)隔壁颈:

向后伸—向前伸。

5)生态:

海生,在浅海到深海区,营游泳及底栖爬行。

6)地史分布:

寒武世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现代。

26.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1)背甲基本特征:

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横向上可分为头甲、胸甲和尾甲。

2)头甲构造:

中部隆起的部分为头鞍,头鞍上分布有成对的横沟,即头鞍沟;头鞍之前的头甲部分称为前边缘,环绕头甲一周的浅沟为边缘沟,边缘沟外侧部分呈隆起的凸边为外边缘,边缘沟与头鞍之间的部分为内边缘;颊部上呈半圆型或肾型凸起支持眼的构造为眼叶,与眼叶相对突起,在活动颊内侧为眼;通过眼叶和眼内侧之间,切穿颊部的裂缝为面线。

3)尾甲类型:

小尾型,尾<<头;异尾型,尾<头;等尾型,尾=头;大尾型:

尾>头。

4)面线类型及特征

后颊型:

后支交于后边缘;

前颊型:

后支交于侧缘;

角颊型:

后支交于颊角。

5)生态:

与海生动物共生,生活在正常盐度的浅海—深海环境。

6)

地史分布:

早寒武世出现,二叠纪末全部绝灭。

27.叶肢介和双壳纲的区别:

1)叶肢介的壳瓣是薄的几丁质,双壳纲是钙质;

2)叶肢介两瓣壳瓣是由肌肉韧带连接的,双壳纲则由铰齿连接;

3)叶肢介壳瓣的生长带上多数都有各种花纹的装饰,双壳纲则无;

4)叶肢介的生长线细而规则,中间没有中断、分叉、相交或尖灭现象,双壳纲的生长线则经常分叉、尖灭、中断或相交。

28.

笔石纲

1)硬体构造:

由胎管、胞管、笔石枝(多胞管)、笔石体(多笔石)和笔石簇(多笔石体)组成。

2)演化趋势:

a)笔石枝:

多—少;

b)笔石枝生长方向:

下斜—平伸—上攀;

c)胞管形态:

直管—弯曲;

d)胞管类型:

简单—复杂;

e)体壁网格化;

f)横管:

少—多。

3)笔石枝胞管排列的形式:

单列式、双列式、四列式。

4)生态:

海生群体动物,底栖和漂浮。

5)地史分布:

出现于中寒武世,在早石炭世绝灭。

29.原生动物门—蜓亚目

1)旋壁类型

单层式:

旋壁仅一层致密层或原始层;

双层式:

致密层加透明层;致密层加蜂巢层;

三层式:

致密层+内、外疏松层;致密层+蜂巢层+内疏松层;

四层式:

致密层+透明层+内、外疏松层。

2)演化趋势

a)个体大小:

小—大;

b)壳形:

短轴—长轴—等轴;

c)旋壁:

单层—四层—具蜂巢层;

d)隔壁:

平直—褶皱;

e)旋脊:

粗大—小—拟旋脊。

3)生态:

生活在正常盐分的海洋中,多数营底栖生活。

4)地史分布:

寒武纪出现。

30.牙形石

1)形态结构

单锥型:

形状如牛角或弯曲的齿状,由齿锥和基部两部分组成;

复合型:

呈齿片状或齿耙状,由一个主齿和突起(齿突)所组成。

可分为两类。

齿棒状,基部呈棒状,窄长,两侧强烈肿大,其上生有分离细齿,主齿大而长,基腔位于主齿之下;齿片状,基部呈片状,薄而高,主齿与细齿等大或稍大于细齿,彼此愈合;

台型:

刺体由前齿片和齿台组成。

2)生态:

产于海相地层中,各种海相沉积岩中均有发现,石灰岩中最丰富。

3)地史分布:

出现在中寒武纪至三叠纪。

31.孢粉应用

1)地质上应用:

不同的地质时期或同时期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