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953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docx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

宝宝过新年托班教案

【篇一:

小班节日教案:

过新年】

设计意图

新年(元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目前,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为了给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过年的热闹、快乐的气氛,了解一些常见的过年形式。

2、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和别人互相拜年。

活动准备

儿歌《新年》,新年录像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价值取向:

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感受新年的欢快的气氛。

1、师: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年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庆祝的。

(观看录像)

3、师:

你看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

(幼儿自由交流)

提升:

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

二、欣赏儿歌

价值取向:

通过儿歌进一步体验到过年的快乐。

1、师:

除了我们小朋友们很高兴,还有谁过年了也很高兴呢?

(幼儿欣赏儿歌)

2、师:

儿歌说太阳变成了什么?

3、师:

月亮变成了什么?

星星变成了什么?

4、师:

为什么太阳、星星、月亮和小朋友一样的高兴呢?

提升:

新年到了,小朋友也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变大了,所以大家都觉得非常的高兴。

三:

学习儿歌

价值取向:

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儿歌的内容。

四:

延伸活动:

互相拜年

价值取向:

通过拜年,进一步感受过年的欢乐,并促进幼儿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活动反思:

新年(元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

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特设计了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整合的经验比较多,孩子能够和老师呼应,因此,老师在活动的整合中,要自然、巧妙,这样,才能起到梳理、提升经验的作用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

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时活动的题材必须来源于生活,这样的活动才有价值。

孩子们对过新年比较熟悉,但是对过新年的本领却不了解。

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告诉他们,工作是靠好朋友互相合作取得成功的,激发了孩子的合作意识。

【篇二: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方案新年好】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方案:

新年好

一、主题活动的由来新年,即新一年的第一天或若干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

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

在中国古代,也称元旦,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

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

冬天来临也意味着新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幼儿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气候的变冷,发现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变化。

我们想让幼儿从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切入,一起去拥抱阳光的温暖,参与户外活动,观察人们的穿着……辞旧迎新,新年到来也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惊喜,让我们用充满乐趣地、满怀欣喜地迎来新年,并让幼儿更多的了解有关新年的活动和民俗。

同时鼓励幼儿不怕寒冷,坚持冬季户外活动,鼓励幼儿参加身体锻炼活动,让幼儿懂得自己长大了一岁,变得能干了。

二、主题目标

1、不怕寒冷,体验过新年的快乐,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

2、能通过阅读活动,初步理解图中简单的故事内容,能有礼貌的向周围亲戚朋友问好,会

说“xxx,新年好!

”。

3、过新年,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愿意自己做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做事的乐趣。

4、乐于参与新年活动,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能自己绘画出简单的灯笼,增加新年的气氛。

三、主题网络图:

(见附件)

四、具体活动案例

第一次活动

活动名称:

勇敢的小企鹅

活动目标:

1、不怕寒冷,乐于参加冬季体育锻炼活动。

2、探索在不同高度的物体上行走,掌握保持身体平衡的动作要领,并能从20厘米左右的

高度双脚跳下。

活动准备:

1、宽约30厘米的塑料长板和方形梅花桩拼搭成高约20厘米的桥形式

2、企鹅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程,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冬天来了,你们有什么感觉呀?

外面冷不冷呀?

2、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它的家在非常远、非常冷的的地方,那里到处都是雪,都是

冰山,好冷呀!

你们想不想见见这位小客人呀?

二、认识企鹅,并模仿企鹅走路、跳水。

1、另一位老师带着企鹅的头饰,学企鹅走路的样子向幼儿答招呼“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企鹅,住在遥远又寒冷的南极,那里比这里还要冷哦!

不过我们每天都会做好多运动,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做游戏,做运动呀?

2、老师分发给每位幼儿一个企鹅头饰,跟在老师后面模仿小企鹅的走路姿势(双手微

微张开,腰板挺直,摇啊摇),双脚轻轻跳的姿势。

三、引导幼儿在平衡木上练习,并从平衡木上轻轻跳下。

1、教师:

刚才老师带小朋友们已经在地面上练习啦,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到平衡木上

练习走和从平衡木上跳下来,好吗?

试试怎样走才最稳。

2、幼儿自主探索走平衡木的方法,幼儿用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法练习,老师提醒幼儿要

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3、老师向幼儿讲解保持平衡的方法,请个别走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观察动

作要领。

4、幼儿再次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对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帮助。

四、游戏“走冰桥比赛”。

1、老师介绍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幼儿依次走过冰桥,到了桥头要轻轻地双脚跳到地面上,再回到队尾等待再一次的游戏。

2、提醒幼儿保持身体的平衡,游戏反复2~3次。

活动延伸

1、在家找出一条线同爸爸妈妈一起做脚尖连脚跟的走法,在线上行走。

2、让家长多带孩子到户外多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第二次活动

活动名称:

我长大了一岁

活动目标:

1、感受成长的快乐,知道自己过年就长大一岁了。

2、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主动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幼儿刚入园时的录像。

小时候的衣服、帽子等。

幼儿自己做事情和帮助别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导入课题。

教师: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电视录像里有谁呀?

引导幼儿回答是小时候的自己。

二、老师同幼儿讨论,感受新年长大一岁的快乐。

1、教师:

刚才我们看来小时候的自己,你们发现现在的你们和以前有哪些变化呢?

2、教师出示小时候的衣服和帽子等,给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自己说说变化,如:

个子

长高了、变重了、脚长大了,手长大了。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愿意自己做事和能主动帮助他人。

1、出示图片,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棒不棒,你们喜欢和这样的小

朋友做好朋友吗?

为什么?

教师:

过年了,小朋友们就要长大一岁了,你自己会做哪些事情呢?

鼓励幼儿就自己的平时说一说自己会干哪些事情。

3、教师:

老师发现图片中,有的小朋友还会主动帮助别人呢,会扶摔倒的人、会搀扶

爷爷奶奶走路......你们在家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呀?

4、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帮助过别人或以后我遇到需要帮助的,我也会主动帮助别人的。

四、结束

小结:

小朋友们过年长大一岁了,要学会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哦,也要学会主动帮助别人,这样小朋友们就是最棒的哦!

活动延伸

家长同老师配合,鼓励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

第三次活动

活动名称:

走亲戚

活动目标:

1、增进对亲朋好友的来往和感情交流。

2、练习画圆形,并能添加简单的眼睛、鼻子。

3、能有礼貌的向他人问好。

活动准备:

水彩笔幼儿一人一套。

白纸一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伯伯等等嘛?

引导幼儿回答。

2、哦,他们呀都是你们的亲戚。

那过年了,爸爸妈妈就会准备好多礼物和小朋友到亲戚家干嘛呀?

(拜年)你们是怎么去的呀?

(骑车、开汽车、坐公交车、走路…)

二、老师演示画人物头像并和小朋友一起参与讨论。

1、教师:

我们先画一个自己去走亲戚喽!

老师先画一个圆形,然后再里面添加上眼睛和鼻

子。

这就是我们自己啦!

2、再到自己画像的周围,以同样的方法画出要走亲戚的画像(阿姨、爷爷奶奶等)。

3、教师:

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去亲戚家呢(老师指自己头像和周围的亲戚间的距离)?

老师用线将幼儿和亲戚之间的画像连起来。

4、在连接的过程中,老师做较为形象的解释:

开汽车和骑车的小朋友可以用直线哦,走路

的小朋友因为我们比较小,走路呀有些歪歪扭扭的,所以画波浪线哦!

一定要连上哦,不然就到不了亲戚的家啦,线的颜色可以换哦!

三、幼儿自己作画,老师来回巡视并作指导。

1、老师来回察看,并提醒幼儿将线连接好。

2、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线来作画,提高幼儿想象力。

四、展示作品,并给予评价。

请几位画有具有代表性作品的小朋友大胆展示自己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老师给予鼓励、表扬。

活动延伸

1、活动后,让部分幼儿在美工室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走亲戚的美术作品。

2、回家后,让爸爸妈妈给幼儿讲述自己家与亲戚之间的常识关系。

五、活动反思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为了给孩子们的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天气变冷了——庆祝新年活动——长大一岁了”三个环节入手,通过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和幼儿谈话、歌曲来加深幼儿

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幼儿自己用作品展示新年活动;以开联欢会的形式庆祝新年,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最后以谈话形式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会主动帮助他人的意义。

“新年好”这个主题活动的确立,附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所以整个活动开展得很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预期目标完成得很好。

在“勇敢的小企鹅”的活动中,虽然户外的温度相对教室比较低,但孩子的兴趣并没有因此而减小。

对另一位老师扮演的“小企鹅”非常喜欢,能很热情的和“小企鹅”打招呼问好,都迫不及待的跟着老师后面学小企鹅的走路姿势。

在走冰桥的环节中,幼儿对此比较有兴趣,很想多玩,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后面等待的孩子会去推、去挤前面的小孩,这样就容易出现孩子摔跤滑到的现象。

于是我同另外一位老师商量,到器材室又重新班器材拼搭另外一座冰桥让孩子练习平衡过桥,这次孩子很开心,并能很好的完成游戏比赛。

在“我长大了一岁”社会活动中,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和以前的自己对比,主动认识到自己长大,从身高、体重、手、脚等部位发现长大的变化。

让幼儿了解长大了有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了并且能主动帮助别人。

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比能很快的发现自己长大了,对于身体外形的变化,因为是小班的孩子,所以还需老师的引导。

通过引导,很多孩子会举一反三,根据老师说的一个来发现其他的变化。

通过图片,幼儿也很直接的表示喜欢爱帮助人的小朋友,也回忆自己的表现,但大多限于帮助爸爸妈妈做的简单家务,没有实际到需要帮助的他人身上。

对此,在今后的活动中我还会灌输的,并不可能通过一节活动来完成。

“走亲戚”的美术活动中,幼儿对拜年还是很熟悉的,也很喜欢。

纷纷发表自己的走亲戚经历,但他们都没有用美术活动展示过的,所以让他们在画纸上展现出来既喜欢又担心,有一位小女孩直接说“老师,我不想画,我不会画!

”通过老师的慢慢劝导,她也愿意画了。

我边做示范画边通过加入孩子们喜欢的情境来说明,加上我们班孩子本有就有画自画像的经验,所以孩子们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

因为“新年好”这个活动幼儿还是很感兴趣的,如果我们多为幼儿考虑一些,多为幼儿准备一些直观的影相资料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亲眼看见、亲自感受过新年的一些活动和习俗,直接地获得知识和经验。

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亲自感受过新年的快乐和知道自己过年长大一岁了。

只有幼儿的能力发展了,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活动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多了。

【篇三:

语言托班上教案】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儿歌)

活动目标

1、能够与教师共同朗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词组:

相亲相爱。

3、通过学习儿歌,感受幼儿园家庭般的温暖,初步萌发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

儿歌动画;幼儿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二、学说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幼儿观看课件,理解儿歌内容。

用抱抱、亲亲等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词组:

相亲相爱。

3、在课件的提示下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三、情感体验。

通过谈论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幼儿园家庭般的温暖,萌发喜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延伸与建议

教师可结合儿歌的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教幼儿进行表演。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沉默的小猪(故事)

活动目标

1、能够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在幼儿园遇到困难要主动告诉老师。

活动准备

课件:

故事动画

活动过程

一、自然交谈引出内容。

由小猪在上幼儿园时遇到了一件不开心的事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二、幼儿听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2、观看故事动画,分段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故事中有谁?

小猪怎么了?

后来怎么样?

3、完整欣赏故事动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启发引导。

让幼儿了解老师像妈妈,知道在幼儿园遇到困难要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最爱(儿歌)

活动目标

1、能够跟着教师朗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萌发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鸟、蝴蝶、小鱼、小朋友图片,背景图一张;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儿歌内容。

1、出示图片“小鸟”,提问:

小鸟爱在哪里飞?

引出儿歌第一句:

“小鸟儿爱蓝天”。

2、分别出示图片“小鱼”“蝴蝶”,提问并引出儿歌的第二句和第三句。

3、出示图片“小朋友”,讨论小朋友爱什么地方?

鼓励幼儿说出各种答案,引出儿歌最后一句。

二、学说儿歌,萌发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1、教师一边操作图片,一边完整朗诵儿歌。

2、幼儿看课件学说儿歌。

3、通过谈论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的游戏场景等,萌发幼儿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延伸与建议

教师可结合儿歌的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与幼儿共同表演。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我在这里(语言游戏)

活动目标

1、掌握游戏玩法,在听到自己名字时,能大声应答。

2、学说短句:

“我在这里”。

3、体验语言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点名的视频;各种动物头饰(幼儿每人一个);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

“小动物捉迷藏”。

1、示范游戏玩法,由配班教师扮演小猫藏在一处,教师同幼儿一起说:

“小猫小猫在哪里?

”小猫站起来说:

“我在这里”。

2、幼儿游戏。

请3——5名幼儿带动物头饰在欢快的音乐中藏起来,音乐停止后教师问:

“小狗小狗在哪里?

”,扮演小狗的幼儿回答:

“我在这里。

3、幼儿分组玩游戏。

二、点名练习。

对幼儿进行点名练习,要求幼儿能大声回答“我在这里”。

游戏玩法与规则:

幼儿带动物头饰藏在教室里,当教师点到自己所带头饰的动物名称后,幼儿站起来声音响亮的回答“我在这里”。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蚂蚁搬豆(儿歌)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通过学习儿歌,知道在集体活动中要守秩序、会排队。

活动准备

课件:

儿歌动画;小朋友排队洗手、上楼的图片;蚂蚁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引出内容。

提问:

动画片里有谁?

它们在做什么?

它们怎么做的?

帮助幼儿理解“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学说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

2、幼儿一边看动画,一边学说儿歌。

3、幼儿带蚂蚁头饰,练习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边走边说儿歌。

三、教育幼儿守秩序、会排队

1、看图片判断对错。

讨论:

为什么洗手、上楼要排队?

还有哪些事要排队。

2、做幼儿用书的练习。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朋友(故事)

活动目标

1、能够安静的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礼貌用语:

“谢谢”、“不客气”。

3、知道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用完的物品要按照标志放回原位。

活动准备

课件:

故事动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哭声与“小毛巾”对话:

谁在哭?

你为什么哭?

引出故事。

二、幼儿听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2、观看故事动画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小毛巾为什么哭?

它的好朋友是谁?

谁帮助它找到了朋友?

它还和谁是好朋友?

3、理解并学说礼貌用语“谢谢”、“不客气”。

三、常规教育。

1、教育幼儿知道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用完的物品要按照标志放回原位。

2、练习按标志取放自己的小毛巾或小水杯。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小乌龟(手指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够吐字清晰的朗诵儿歌。

2、学习手指游戏的玩法,发展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课件:

手指游戏动画。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儿歌内容。

二、学说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

2、幼儿观看课件学说儿歌。

3、鼓励幼儿尝试做小乌龟爬爬的动作。

三、学习手指游戏。

1、教师表演手指游戏,幼儿观察。

2、分句教幼儿学习动作。

3、引导幼儿左右手轮流表演。

游戏动作说明

小小乌龟,(手握拳头,大拇指放在手心里)

住在壳里,(右手食指按儿歌节奏点左手手背三次)

饿了把头伸出来,(左手拇指伸出来)

困了把头缩回去。

(左手大拇指缩回到拳心)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拉大锯(儿歌)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儿歌,体会儿歌韵律。

2、练习表演动作,并尝试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演。

活动准备

课件:

儿歌动画

活动过程

一、播放儿歌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二、学说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2、幼儿有节奏的学说儿歌,要求吐字清晰。

三、学习表演。

1、幼儿观看课件,学习表演动作,练习两人配合做拉锯的动作。

2、鼓励幼儿分组站在集体面前表演。

托班语言活动设计

宝宝自己走(故事)

活动目标

1、能够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理解词:

拉、推、抱。

3、通过学习故事,知道应该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

活动准备

课件:

故事动画;本班幼儿自己走路上幼儿园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照片引出内容。

提问:

照片里有谁?

他在干什么?

你们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二、幼儿听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讲故事,幼儿倾听。

2、幼儿看课件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理解词:

拉、推、抱,并能正确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3、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上幼儿园?

教育幼儿自己走不让家长抱。

活动延伸与建议

教师可结合儿歌的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同幼儿进行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