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909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商鞅变法  

(一)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经济上:

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3)军事上: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4)思想文化上:

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三)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上: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3)军事上:

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四)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三)改革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

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五)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事件

项目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王安石变法  

(一)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二)变法内容

 项目

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三)改革评价

1.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四)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

1.从背景看: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2.从内容看:

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3.从措施和结果看:

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4.从性质看: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从目的看: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综合来看:

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1.(2017·平顶山调研)材料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

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亦作半两使用;并放民私铸,经铸造的铜钱,自与生铜不同。

几种货币并行于市,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所以物价因之增长。

汉武帝即位后。

初铸三铢钱,又铸赤仄,又将鹿皮造成皮币,又用银锡造作白金三等,纷扰者久之。

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消,专铸五铢钱。

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

谓水衡都尉属官均官、钟官、辩铜三令丞。

币制至此,始获安定。

直至唐初,才另铸开元通宝钱。

自此以前,历朝所铸的钱,都以五铢为文。

五铢始终是最得人民信用的钱。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中“几种货币并行于市”“将各种铜钱取消,专铸五铢钱。

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等关键语句概括其内容。

(2)问,从稳定物价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其意义。

答案:

(1)内容:

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门的铸造机构。

(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

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

(言之成理即可)

2.(2017·日照模拟)材料 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江淮”。

据考证,(东晋时)总数约90余万,约占政府领民的1/6。

东晋政府没有把南迁侨户编入正式户籍(黄籍),而编入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白籍),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

由于战乱、灾害、暴政,又使不少人被迫成为无土可依、漂离就食的流民。

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不只意味着国家租税赋役的减少,更使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

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地主阶级对于人口的吞噬能力是非常惊人的。

他们占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不在政府注册,不对国家负担义务,还千方百计扩大人口,“竞招游食”更是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逃避租税赋役,“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成为豪强大族“私附”的“藏户”。

东晋南朝之世,几代统治者致力于把侨户、流民实行编户,“土断”入籍,使大批人口纳入国家户籍,由此与世家豪族展开了激烈的人口争夺,在个别时期、个别地区成效较显著。

但由于世代豪族地主是历代小朝廷的社会支柱,这就决定了“土断”的实施是有限度的。

——摘编自曹文柱《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土断”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晋南朝时期“土断”改革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土断”的影响。

(7分)

解析:

(1)问,抓住材料中第一段话分层概括“土断”改革的原因。

(2)问,评析要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概括。

从改革实行的原因方面概括积极性;从材料中最后一句话中分析其局限性。

答案:

(1)原因:

北方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户籍制度不统一,并出现大量国家没有控制的人口;豪族地主占有大量人口;国家赋税收入受到影响;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2)影响:

“土断”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抑制地方豪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但是由于世家豪族是政权的政治基础,决定了“土断”改革不可能取得大的成效。

3.(2017·唐山摸底)材料 武则天之唐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脱离户籍到处流亡。

安史之乱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制也已无法执行下去。

这种状况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

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

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不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法);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此外敛收者,以枉法论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德宗推行两税法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推行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9分)

解析:

材料共两段话,第一段话论述了税制改革的背景,第二段话论述了改革的措施。

抓住第一段话分层概括其背景,抓住第二段话中的措施概括其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答案:

(1)背景:

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执行;严重的财政危机。

(2)作用:

简化了税目和手续;扩大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4.(2017·芜湖质检)材料 为了进一步改变严重的赋役不均,减轻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浮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张居正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实行了赋役制度改革。

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通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这是自唐朝行“两税法”以来,我国赋税史上的又一次大改革。

在张居正眼里,财政问题只是表象,改革还面临着更多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被他总结为宗室骄恣、庶官瘰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匮等“五大积弊”……后世谈论张居正改革往往说“一条鞭法”的重要性,但清查土地、追缴欠款这种需要极大工作力度和组织纪律才能完成的事,如果没有一支相对过硬的官员队伍去执行,恐怕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或者像北宋熙宁变法的“青苗法”那样被底下一念就走样,再好的政策也出不了朝堂。

——摘编自陈忠海等《张居正改革与吏治重整》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和特点。

(9分)

解析:

材料共两段话,第一段话分析了张居正经济上的改革,第二段话分析了张居正政治上的改革。

从其措施上分析其成效和特点。

答案:

(1)内容:

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政治上进行变革,整顿吏治。

(2)成效:

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社会经济新形势,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整顿吏治,稳定了统治秩序。

特点:

抓住要害(整顿吏治);循序渐进等。

第2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背景

1.内忧

(1)政治:

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2)经济:

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3)思想:

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外患:

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二)改革酝酿

1.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酝酿

(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3)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三)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评价与特点

1.内容

(1)政治: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经济: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3)组织:

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评价

(1)进步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局限性:

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

3.特点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四)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政治: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

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

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二)维新内容

1.政治

(1)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3)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2.经济

(1)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3)地税改革: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4)“殖产兴业”:

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

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5.法制: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三)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1)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2)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3)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2)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四)改革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戊戌变法  

(一)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清政府统治危机:

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1)康有为: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2)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3)谭嗣同:

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4)严复:

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二)变法过程

1.开始: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2.准备

(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2)保国会的成立: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内容、作用:

内容

意义

作用

政治

鼓励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

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

反映了

维新派

的愿望

和主张,

在一定

程度上

动摇了

封建统

治秩序

经济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三)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失败原因

(1)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

(4)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意义

1.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经济: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

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6.习俗:

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五)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

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

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