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745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docx

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汇总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

11C:

12N:

14O:

16Na:

23Cl:

35.5

Ti:

48Ba:

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结构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H、O、N、P是核糖体、ATP、细胞膜、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蓝藻、酵母菌和HIV都有DNA

D.tRNA、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2.某腺细胞合成、分泌蛋白质的过程

示意图(①~⑤表示细胞结构)

如右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①②③④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B.①②③④依次进行脱水缩合、蛋白质再加工、运输、分泌

C.⑤内,[H]与O2的结合发生于内膜,同时生成大量ATP

D.该分泌蛋白基因导入细菌后,蛋白质的合成、分泌过程与图示存在差异

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中最多可含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

B.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m·

个腺嘌呤

C.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发生变化

D.用32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DNA双链,产生的精子中有50%含有32P

4.为了研究某地区红绿色盲的遗传情况。

在该地随机抽样调查了2000人,调查结果如下表

所示。

则b的基因频率为

A.9.6%B.3.4%C.7%D.9%

5.草莓果实随着发育而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

去除即将成熟的草莓果实表面种子(去籽),分别喷施等量的水、生长素类似物(NAA)和生长素抑制剂(POA),一段时间后测定果实中花色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莓果实的绿色、红色分别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液泡中的花色素有关

B.完整草莓表面的种子所产生的生长素对果实中花色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C.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剂,可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

D.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NAA,可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

6.应用抽样检测法探究pH对a、b、c三种单细胞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统计实验结果如下

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a

B.在藻类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

C.在计数前稀释样液以利于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

D.若加入固定液抑制藻细胞增殖.则有利于血细

胞计数板计数的准确性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5%的乙醇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B.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作食品的增白剂

C.含氢氧化铝的药剂可治疗胃酸过多症D.硅酸钠可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干燥剂

8.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或酯类物质,它们所具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分别为

A.3种、6种B.4种、9种C.5种、7种D.6种、8种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4g丙烷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NA

B.3.9g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

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是金属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a、b、d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

B.b和c形成的化合物能与盐酸反应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e

D.a的气态氢化物与足量e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均为气体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S)发明于1889年,

它是以一定比例的Na2CO3和K2CO3低熔混合

物为电解质,以水煤气(CO、H2体积比为

1:

1)直接作燃料,操作温度为650℃,其

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极是负极,b极是正极

B.电池工作时,

向a极移动

C.b极上的反应式为:

O2+2CO2+4e-

2

D.a极上消耗的CO和b极上消耗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Na+、Ca2+、SCN-、I-

B.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

Cu2+、Fe2+、

、Cl-

C.

=1×10-13mol·L-1的溶液中:

、Al3+、Cl-、

D.水电离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

Na+、K+、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l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斜面实验”被评为两千年来十大最美物理实验之一。

关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伽利略用斜面做实验,巧妙地“冲淡”了重力,克服了时间测量的困难

B.伽利略让铜球从同一倾角的斜面上不同位置滚下,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伽利略通过实验测量发现。

当斜面倾角为90°时,速度平方与距离成正比

D.伽利略用实验加合理外推的思想,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5.动能相同的质子(

)和α粒子(

),分别在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是区域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运动的速率是α粒子的

倍B.质子与α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C.质子与α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相等D.质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是α粒子的2倍

16.一仓库的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如图所示。

R2为置于仓库内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

温度升高而变小,R1、R3均为定值电阻,

a、b间接正弦交流电源,M为自耦变

压器。

若在值班室内安装一电表,当有

火情发生时,电表的示数增大,触发报警系统,可以用做报警的电表为

A.电流表B.电压表C.电压表D.电压表

17.一艘在火星表面进行科学探测的宇宙飞船,在经历了从轨

道1→轨道2→轨道3的变轨过程后.顺利返回地球。

轨道1为贴近火星表面的圆周轨道,已知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2上运动时,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

B.飞船在轨道1上运动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3上运动的

机械能

C.测出飞船在轨道1上运动的周期。

就可以测出火星的平均密度

D.飞船在轨道2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1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

18.如图所示,一横截面积为S的n匝线圈,与相距为d

的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成电路。

线圈置于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为使一质量为m、电荷

量为-q的小球在平行金属板间水平向右做直线运

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应为

A.正在增强,

B.正在减弱,

C.正在增强.

D.正在减弱,

19.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相等,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

球A在球B的正上方.现将两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右抛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的同一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A带正电,球B带负电

B.球A下落的时间比球B长

C.球A落地时的动能比球B的大

D.下落过程中,球A的电势能减少,球B的电势能增加

20.质量为2kg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随物块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

示。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x=0至x=2m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是

1m/s2

B.在x=4m时,摩擦力的瞬时功率是4W

C.在x=2m至x=6m的过程中,物块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

D.在x=0至x=6m的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是4W

21.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放在水平转盘上,两者用长为

L的水平轻绳连接。

物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倍,物块A与转轴的

距离等于轻绳长度,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竖直轴转动。

开始时,轻绳恰好伸直

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缓慢增

大,绳中张力FT与转动角速度的平方ω2的关系如图乙所

示,当角速度的平方ω2超过3

时,物块A、B开始滑动。

若图乙中的F1、ω1及重力加速度g均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

B.L=

C.k=

D.m=M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某学习小组利用摆球和光电传感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一摆球通过细线悬于O点。

在摆球球心经过的弧线上B、C两点,安装光电传感器。

将摆球从A点自由释放,测出摆球经过B、C两点的挡光时间.就可计算出摆球在B、C两点的速度。

设最低点D为零势能点。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B点距最低点D

的高度时,示数如图所示,则B点的高

度为_________m。

(2)已知B、C两点距最低点D的高度分

别为hB、hC,光电传感器测出摆球经过B、

C两点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已知摆

球的直径为以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验证

摆球在B、C两点的机械能相等,上述已

知量需要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3)数据分析发现,C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机械能略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代号)。

A.空气阻力的影响

B.摆球从A点偏下地方释放

C.C点的光电门偏离经过的摆球球心

23.某探究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发现量程为3V的电压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实验台上有一个量程为500μA、内阻

=200Ω灵敏电流计

和一个电阻箱R(0~9999Ω)。

(1)为了把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2V的电压表继续实验,电阻箱R应调至_____Ω。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乙图的实物电路连接。

(3)探究小组中一个同学用灵敏电流计和电阻箱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同样测出了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灵敏电流计

的示数I和电阻箱的阻值R,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用E和r表示,则

和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②然后以

为纵坐标,以R为横坐标,做出了

-R图线为一直线,如图丁所示,测得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b=134,直线的斜率k=

,则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_Ω。

24.利用计算机可以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精细的分析。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通过一质量为m=4kg的滑块压缩后锁定。

t=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A为曲线的最高点,BC段为直线。

计算机计算出图线OA段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1=0.17m。

OABC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2=0.37m。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劲度系数。

25.

如图所示,ab、cd为间距l=1m的倾斜金属导

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导轨

电阻不计,ac间接有R=2.4Ω的电阻。

空间

存在磁感应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

于导轨平面向上。

导轨的上端有长为x1=0.5m

的绝缘涂层,绝缘涂层与金属棒的动摩擦因数

μ=0.25,导轨的其余部分光滑。

将一质量

m=0.5kg,电阻r=1.6Ω的金属棒从顶端ac

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棒从绝缘涂层上滑出后,

又滑行了x2=1m,之后开始做匀速运动。

已知: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金属棒刚从绝缘涂层上滑出时的加速度的大小:

(2)从释放金属棒到匀速运动,金属棒上产生的焦耳热:

(3)从金属棒刚滑出绝缘涂层开始计时,为使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可让磁感应强度从B0开始按一定规律逐渐变化。

试写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表达式。

26.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是: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NaHCO3(在该混合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加热NaHCO3可得到Na2CO3。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模拟实验,A、B、C、D为备选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联合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制NH3选用与实验室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则应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3)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充入NH3来制备饱和氨盐水,应选用的尾气吸收装置为_____________;甲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过程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饱和氨盐水中析出NaHCO3晶体,从中得到纯净NaHCO3并进一步制得Na2CO3的操作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氨盐水含氯化钠760.5kg,通入CO2后析出NaHCO3晶体840kg,则过滤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kg。

27.硼氢化钠(NaBH4)在有机合成中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它的特点是性能稳定,还原时有选择性。

采用NaBO2、SiO2、Na、H2为原料制备NaBH4的流程如下:

已知:

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

33℃。

(1)NaBH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2)钠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中;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为__________。

(3)制取NaBH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容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以上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

已知在25℃、101kPa的条件下,每消耗1.9g的NaBH4(s)时可放出10.8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消耗1molNaBH4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8.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CO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

烯:

2CO2(g)+6H2(g)

C2H4(g)+4H2O(g)

△H<0。

(1)若该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关系如右图

所示,则该反应的△H=__________kJ·mol-1。

(用

含a、b的式子表示)

(2)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实验测得上述反

应的△H=-152kJ·mol-1,则表中的x=_________。

(3)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nmol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2的转化率α(CO2)

与反应温度、投料比X[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X1________(填“>”“<”或“=”,下同)X2;平

衡常数KA_______KB,KB_______KC。

②若B点时X=3,则平衡常数KB=_________(代入数

据列出算式即可)。

③下列措施能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

CO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

c.增大投料比X

d.将产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4)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利用太阳能电池

将CO2转化为乙烯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N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该电

解池中所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9.探究不同温度情况下,某种植物的叶片重量的变化情况(假设重量变化均来自有机物的增减),实验流程及结果如下(单位:

mg)。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叶片重量(M)

叶片重量(M-a)

叶片重量(M+b)

(1)实验的第二阶段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a数值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

(3)比较叶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增重情况可知,26℃条件下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7℃条件下。

(4)实验过程中29℃条件下叶片有机物的实际合成量是________mg。

在此条件下,该植物体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30.下图表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与神经细胞一样。

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突触前膜与肌细胞膜之间是组织液,维持其渗透压大小的两种主要离子是________。

(2)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的通透性,使其进入突触前膜内,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的速度加快,引起神经冲动的传递加快。

(3)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__________通过突触间隙,

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4)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测定肌细胞膜某一位点的两侧

电位差变化如右图所示。

图中a线段表示_________电位;b点

肌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

(5)某药物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

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1、图1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简单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种群B的数量在第5~7年之间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4)在图2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用___________(填字母)来表示。

若从c、e、g、h、i中选择若干字母,用式子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则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2.某种南瓜的果实形状有扁盘形、球形、长形,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已知A和B都存在时表现为扁盘形,只有A或B时表现为球形,长形个体为隐性纯合子。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株纯合球形南瓜作亲本杂交,F1全部为扁盘形南瓜,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①第一研究小组选用了上述F1做亲本,和长形南瓜杂交。

若后代表现型与比例为

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②第二研究小组选用了上述F1做亲本,让其自交,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若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另取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代出现了扁盘形、球形、长形三种表现型,且扁盘形:

球形:

长形=3:

4:

1,则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

32.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的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

使之完全变为功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液体的饱和汽压是一定的

E.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2)(10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开口向下悬挂,横截面

积为S的轻质活塞与气缸紧密接触且可无摩擦地滑动。

开始时气缸内

封闭有体积为V0的理想气体,现在活塞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活

塞缓慢下移,并最终静止于某处。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

为T0,重力加速度为g。

求:

①挂上小球后系统稳定时,气缸内气体的体积V;

②拿掉小球后。

若要保持气缸内气体的体积V不变,环境温度需要升

高到多少?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甲所示,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相距10m的质点A、B,质点C处于AB中点处。

从0时刻起,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

图乙为质点A的振动图象,图丙为质点B的振动图象。

从A向右传播的波与从B向左传播的波在0.5s时相遇,则这两列波在AB间传播的速度v=__________m/s,第1s内质点C通过的路程s=__________m。

(2)(10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测定一种未

知材料的折射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

用这种材料制成了一个三棱镜。

其横

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顶角θ=30°。

把BC边放置在水平面上,用一宽度等于

AB的黄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面,经

AC面折射后在水平面上形成光带的宽度

CD=2BC,求:

①这种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