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734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docx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

玉溪市江川县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

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

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

2.某人脑溢血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为尽快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能力,在治疗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辅助治疗(  )

A.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口服钙片

C.服用多种维生素液

D.肌肉注射ATP制剂

3.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B.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或黑藻的叶,原因是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

C.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

D.可用高倍镜直接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编号为A、B、C组,并分别调整到0℃、25℃、100℃,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温度分别为0℃、25℃、100℃的等量淀粉溶液,保持各组温度5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若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试管内液体颜色都有可能出现蓝色

B.若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一段时间,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C.该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实验组是B、C组

D.只要在0℃和100℃之间每隔20℃设置一个实验组,就可确定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5.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

A.①⑤④②③B.③④⑤②①

C.⑤③④①②D.④②⑤①③

6.某同学将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2小时后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视野找不到了,原因是(  )

A.换上高倍镜后,细胞不在视野范围内

B.时间过长,细胞也收缩了

C.溶质颗粒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

D.2小时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假象

7.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8.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图1植物(a表示叶片,b表示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

a、b和c三处放射性含量的数值如图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要求最好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

B.气体X是水在光下分解形成的

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果实呼吸量

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

9.据《临床肿瘤学杂志》报道,肝癌组织中的核因子kB(核内转录调控因子)异常活化后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促进肝癌细胞存活。

下列是对此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的描述,不科学的是(  )

A.核因子kB参与肿瘤的启动、发生及发展

B.通过抑制核因子kB的表达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

C.核因子kB可使正常机体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保持平衡状态

D.阻断核因子kB信号通路的激活将可能有助于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10.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①②③一定是异养生物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

C.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D.②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1.如图a、b分别表示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研究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项研究中两种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

B.两图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净光合速率

C.图b代表的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

D.植物处于图中CP所示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消耗的O2大多需经过5层生物膜

12.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在25℃下经过10分钟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D.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左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B.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C.细胞分化受基因控制,且不同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

D.环境污染加剧是当今癌症发病率升高的根本原因

14.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器无分解作用

1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有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产生少量ATP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16.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年人体内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C.老年人出现老年斑是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积累造成的

D.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

1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量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18.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

19.某十九肽中含4个天门冬氨酸(C4H7O4N),分别位于第7、8、14、19位(见下图)。

肽酶E1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E2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十九肽含有的肽键数目为19个

B.该十九肽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羧基

C.肽酶E1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有七肽、六肽、四肽

D.肽酶E2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十九肽少了4个

20.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

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没有调节反光镜

B.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光圈

21.人体内的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不能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细胞能分泌甲状旁腺素,却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据此可推断同一个体的这两种细胞(  )

A.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B.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C.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表达的基因不同

D.在人体内可以相互转化

22.某细胞在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

A.前期或后期

B.后期或末期

C.间期或末期

D.前期或中期

23.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

A.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生物结构的统一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

24.下列细胞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是(  )

A.变形虫细胞

B.柳树的叶肉细胞

C.乌龟的神经细胞

D.人的肌肉细胞

25.夏季,在晴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的变化曲线不同,如图表示晴天曲线图的是(  )

A.

B.

C.

D.

26.如图所示为脂肪和糖类部分元素含量,已知两者最终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

根据图中有关数据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同质量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能量较多

C.同质量下,糖类比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

D.正常情况下,糖类是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

27.很多生物学实验都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面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的鉴定: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叶绿体:

取黑藻叶片→制片→观察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外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并引流→观察

28.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用苏丹红代替龙胆紫染液为染色体染色

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29.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30.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植物的表皮观察细胞质流动时,视野应调暗些。

选择下列哪一项能将视野调暗(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0分,共40分)

31.绿叶中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实验室中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否用丙酮作为溶剂替代无水乙醇呢?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丙酮是否可以作为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有机溶剂。

材料用具:

新鲜的绿色叶片,干燥的定性滤纸,尼龙布,丙酮,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等。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取2个研钵编号为1、2,分别在两个研钵中加入5g剪碎的叶片,少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号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2号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充分研磨后,进行过滤,得滤液。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2个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编号1、2,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该端1cm处用铅笔画线。

(3)__________________。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直的滤液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实验结果。

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2号滤纸条与1号均出现色素带,并分离明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丙酮作为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有机溶剂效果不佳。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面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

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1)作为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①________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乙图中这两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①________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丙图中⑦为____________,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⑥中的液体叫____________。

33.如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P代表________,ATP如果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________(物质)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

(2)图中①为________,其中蕴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为________,若水解的ATP为1mol,则②的量为________。

(4)图示过程中未标出的另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与催化ATP再生时的酶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酶。

34.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下图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中细胞膜主要由[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组成,其中[  ]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有关。

(2)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3)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红细胞的,则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

35.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模拟概括,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过程称之为癌变,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检测的重要手段。

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使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b.美国和日本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木瓜叶提取物能杀死癌细胞。

某实验小组想通过癌细胞的培养来加以证明。

请完成相应步骤。

第一步:

从大医院获取手术切除的肿瘤,立即切取小块癌变组织将其剪碎,先用____________处理,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用细胞培养液稀释制成癌细胞悬浮液。

第二步:

取两个规格相同的培养瓶,分别装入剂量相等的癌细胞悬浮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将上述两培养瓶放在37℃、体积分数为5%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箱内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

24小时后,如发现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癌细胞生长速度减缓,死亡率升高,说明木瓜叶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从PCNA蛋白的含量变化推测PCNA蛋白与DNA分子复制有关。

因此抑制PCNA的合成,会抑制DNA复制,细胞不能分裂。

PCNA在核糖体上合成,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复制。

在细胞周期中PCNA的变化有周期性。

2.【答案】D

【解析】ATP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在实际生活中,常作为一种药品,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的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心肌炎等疾病。

3.【答案】D

【解析】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A正确;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或黑藻的叶,原因是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B正确;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C正确;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叶绿体和线粒体,并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不可用高倍镜直接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

4.【答案】A

【解析】加入各种溶液后,保持的时间为5分钟,所以三支试管中的淀粉都有可能没有分解完毕,加入碘液后都有可能变蓝;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时具有还原性,加入斐林试剂可以变砖红色;三组之间是相互对照的;若将温度梯度设置为20℃,范围太大,不能准确测定最适温度。

5.【答案】D

【解析】④19世纪,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②1857年,法国巴斯德指出,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⑤19世纪中后期,德国毕希纳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①1926年,美国萨姆纳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脲酶,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③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6.【答案】C

【解析】刚开始KNO3溶液能够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同时吸收了K+和NO,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最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7.【答案】D

【解析】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中耕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快速短跑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运动,所以提倡慢跑等健康运动有利于抑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

8.【答案】D

【解析】实验欲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为避免干扰,最好用碳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A错误;气体X指的是CO2,而不是光反应产生的O2,B错误;S2的值表示果实中有机物的积累量,C错误;由于实验温度为最适温度,提高温度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D正确。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核因子kB活化后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促进肝癌细胞存活,因此参与肿瘤的启动、发生及发展;核因子kB为核内转录调控因子,抑制核因子kB的表达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正常机体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保持平衡状态才不至于发生癌变,而核因子kB异常活化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破坏平衡状态;阻断核因子kB信号通路的激活,即阻断了其转录,使其不能表达,因此可能有助于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10.【答案】A

【解析】③细菌中的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自养型生物,寄生细菌和腐生细菌为异养型生物,A错误;①草履虫、②变形虫都是真核细胞,具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B正确;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C正确;②变形虫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11.【答案】A

【解析】该项研究中除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都处于两种植物生长的最适宜状态,故所处环境温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图中的光合速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总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B正确;图b代表的植物的光饱和点较低,所以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C正确;植物处于图中CP所示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所以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大多需经过5层生物膜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D正确。

12.【答案】D

【解析】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体积,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13.【答案】D

【解析】环境污染加剧是当今癌症发病率升高的外因之一,但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14.【答案】D

【解析】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正确;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B正确;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C正确;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

15.【答案】C

【解析】上清液为细胞质基质,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物为丙酮酸;沉淀物中含有线粒体,由于加入的原料是葡萄糖,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所以不会发生反应;未曾离心的匀浆中既有细胞质基质也有线粒体,能将葡萄糖充分分解为H2O和CO2,并释放大量能量。

16.【答案】A

【解析】老年人体内也有正在分裂的细胞。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

A项中,DNA复制和中心体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故正确。

B项中,分裂间期经过DNA复制,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故错误。

C项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故错误。

D项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故错误。

18.【答案】C

【解析】液泡是单层膜,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中心体无膜结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错误;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单层膜,C正确;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线粒体是双层膜,D错误。

19.【答案】D

【解析】由于天门冬氨酸的R基上有―COOH,且氨基酸脱水缩合成一条肽链,所以该十九肽含有的游离羧基至少有5个。

肽酶E1作用后产生的多肽是七肽、六肽和五肽。

肽酶E2作用后破坏4个肽键,同时产生2个游离的天门冬氨酸,氧原子变化为+4-(2×4)=-4,D正确。

20.【答案】B

【解析】低倍镜观察时,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小,很可能观察不到物像。

21.【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出现题干所述现象的原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2.【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的比值恰好是1∶2∶2,说明细胞中每条染色体进行了复制,且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样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