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456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docx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

  

 

  

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与挑战

 

  

 

 

 

 

 

 

 

   

 

 

 

 

 

一睡眠医学与睡眠健康服务的界定

(一)睡眠医学的概念与发展

睡眠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医学学科,目前已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睡眠与睡眠障碍,是神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对睡眠进行基础研究外,还对各种睡眠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演变、诊疗措施、预防措施及其与其他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1]。

(二)睡眠健康服务的界定与发展

睡眠健康服务是指针对睡眠健康而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其中包括开展睡眠健康教育、提供睡眠疾病筛查和诊疗服务、提供睡眠健康保障服务等多个方面。

睡眠健康服务覆盖全社会、全年龄、全人群,不论男女,不论儿童、少年、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是睡眠健康服务的涵盖人群。

当前,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随GDP增高而不断攀升。

对于上班族而言,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缺勤或不能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将影响个人身体健康、社会生产力下降。

可见目前睡眠不足已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使得现代人开始关注睡眠。

伴随睡眠医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睡眠产业也蓬勃兴起。

睡眠产业范围较广,除了床垫、枕头等睡眠家居产业外,它还包括改善睡眠的保健类产品、辅助治疗睡眠障碍的相关医疗产品等多个层面,甚至还有像睡眠心理学等尚未发展成熟的行业。

睡眠健康产业逐步由单品走向系统和生态链,从一开始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如今睡眠生态系统的打造,产品、技术与不同的场景结合,进而提升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三)睡眠健康服务的主要内容

1.睡眠疾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

影响睡眠健康的常见疾病包括[2]:

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快速眼动期行为异常,非快速眼动期行为异常,夜间癫痫、梦游等。

睡眠疾病往往伴随着间歇性呼吸停止、睡眠质量下降、日间困倦或思睡、夜尿增多等;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焦虑或抑郁等[3]。

针对这些疾病的筛查、诊断及干预治疗是睡眠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睡眠健康保健

睡眠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创造无限商机。

随着我国睡眠科学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与睡眠健康相关的保健产业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短时间内,与健康睡眠相关的众多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涉及的领域包括:

床具(包括床垫及家纺在内)、用于改善睡眠的保健品(包括助眠用品和助眠食品)、睡眠医疗、睡眠服务等。

随着睡眠市场的高速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2114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四)睡眠健康服务的意义

睡眠健康正在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睡眠紊乱除了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干扰正常的工作生活,还被专家共识认为是许多慢性疾病、心血管病、内分泌疾病的源头性疾病。

常见的“打鼾”(俗称“鼾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与睡眠健康密切相关的疾病,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障碍”(OSA)。

睡眠呼吸障碍会导致人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反复的间断性缺氧,这也是导致人体多种慢病发生的原因。

睡眠呼吸障碍会影响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神经与精神系统、血液系统、眼部、耳鼻喉、口腔颅颌面等多个方面的健康[4]。

不仅如此,OSA还事关日常的生产生活安全,国外有调查发现患有OSA的驾驶者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7倍。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我国人群OSA的患病率正在呈逐年攀升之势。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需要从源头上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而人的一生有超过1/3的时间在床上度过,与睡眠相关的疾病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这对于保证人的全身健康、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睡眠医学及健康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睡眠医学的发展情况

目前国际睡眠医学的发展特点主要是:

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度高,组织机构健全;学术交流活跃。

学术刊物种类及睡眠专著出版量增大;多学科协作,睡眠医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睡眠医疗中心和诊所广泛建立。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睡眠医学起步较晚,虽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但近十年来发展很快,很多临床睡眠中心在全国相继建立,但主要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于其他的睡眠疾病关注较少。

国内仅有几家医院已经成立了独立的睡眠医学学科,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在2006年就建立了独立建制的睡眠医学中心,并在教学、科研及临床各方面均运作良好。

2011年,在卫生部组织的新职业调研中拟将睡眠技师列为遴选对象。

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大学设立睡眠医学专业,还没有睡眠医学专业医生考核和论证机构。

中国睡眠医学的临床科研水平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差距亦很大。

然而,我国睡眠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机构远远不能满足13亿中国人对睡眠障碍治疗和睡眠保健的需求。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睡眠健康服务的发展情况

1.北美睡眠医疗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的失眠人数占总人口的35%,以美国现有人口约3.1亿人计算,美国需要改善睡眠的人口超过1亿人。

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较高的健康意识使得美国改善健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并处于全球前列。

人们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器械治疗、营养补给等来改善睡眠质量。

美国改善睡眠产品主要有保健品、医疗器械、药物。

最新调查显示,睡眠不佳时,美国人往往倾向于服用各种助眠药物。

老年人更青睐保健品和医疗器械。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睡眠医疗市场,2010年北美睡眠医疗产业市场规模为580.8亿美元,2015年增长至802.9亿美元。

美国改善睡眠产业需求市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约占行业总量的21%。

中大西洋地区行业占比为19%。

北美是全球睡眠医疗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市场,未来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85.2亿美元。

2.日本睡眠医疗行业发展概况

睡眠不好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率升高,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

针对这一问题,日本公司看到了市场商机,纷纷推出监测睡眠质量或者改善睡眠质量的产品,也使得日本市场兴起了一股“睡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热潮。

2012年,众多健康仪器制造商,如欧姆龙、百利达等公司,开始制造并销售号称能够测量睡眠状态的睡眠设备。

最近,又出现能记录吃饭、运动、睡眠状态的“生命记录”(LifeLog)商品。

而保健行业则推出以番红花、金针花等具备特殊功能的原材料生产的用于改善睡眠的产品。

欧姆龙向日本市场投放的“欧姆龙睡眠时间计”系列获得了市场认可,该系列产品的实际年收入达到了其最初预计销售目标的120%。

该系列产品的女性顾客居多,部分人购买和使用这类产品是为了增加睡眠时间,更多人则是抱着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健康甚至美容的态度。

同时期百利达公司推出了其睡眠仪“SleepScan”系列产品以占领市场。

这些产品吸引了日本医疗机构、健康护理业、交通业、酒店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关注,如日本的通信运营商软银就向手机用户提供健康服务,软银针对智能手机的用户,通过腕带型“FitbitFlex”设备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习惯,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另外,保健品料也在日本市场受到青睐,多种产品如连翘、缬草、甘菊、茶氨酸、甘氨酸、酵母肽、番红花和酸枣等在日本市场的受到瞩目。

降火清毒、改善睡眠是中医擅长的领域,日本这股“改善睡眠质量”的热潮中蕴含大量商机,中医药产业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利用中医传统优势,研发出促进睡眠的中成药,从而在日本“睡眠产品”市场中占得先机。

预计到2022年日本睡眠医疗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0.6亿美元。

3.韩国睡眠医疗行业发展概况

同为东亚国家,作为中国近邻的韩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49分,是世界上睡眠最不足的国家之一。

虽然韩国人睡眠时间短,工作时间长,但劳动生产率却不到美国的一半。

这也突出显示健康睡眠的重要性,睡眠不足不仅影响社会生产力,还降低人均寿命。

可见韩国人睡眠不足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韩国睡眠医疗产业方兴未艾,2010年市场规模为95.9亿美元,2015年增长至137.2亿美元。

韩国睡眠医疗产业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22年韩国睡眠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10.4亿美元。

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是全球范围内睡眠医疗产业的主要市场,这三大区域的总体市场份额占据了全球睡眠医疗产业市场近90%的份额。

相比之下,其他区域的市场仍旧规模较小,处于待开发状态,可以预见这些市场未来潜力较大。

(三)睡眠健康监测技术进步显著

1.睡眠疾病筛查技术发展情况

(1)睡眠监测等专业检查手段也未得到广泛普及,特别是对于广大基层医院而言,这些现状无形中加大了睡眠疾病筛查难度。

面对这种情况,选择并使用适当的量表来筛查、评估睡眠障碍不失为一种应对方法。

常用的评估量表有[5]: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睡眠信念与态度(DBAS)、Epworth嗜睡评分(ESS)、柏林量表、STOP和STOP-BANG量表、斯坦福嗜睡量表等。

(2)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MDs)[6]:

睡眠监测仪有多导睡眠监测(PSG)和便携式睡眠监测仪。

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是诊断睡眠窒息低通气综合征(OSA)的“金标准”。

PSG需要在专门睡眠室中进行,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分析结果,其技术要求较高。

而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MDs)可在睡眠室之外,甚至在患者家中进行监测和诊断,这代表了一种更为简单的理念及技术方法。

PMDs具有以下优点:

在一个更加熟悉和舒适的环境中测试,较少的监测导联,睡眠中更少被打扰,技术难度下降及更少的花费等。

尽管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公布了有关PMDs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实用建议,不推荐PMDs用于无症状患者的筛查,但大量临床实践者、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及医疗保健方仍然认可PMDs对诊断和管理OSA的作用。

OSA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单纯PSG并不能满足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人群的诊断需要。

因此,PMDs可为OSA的一种有用的筛查方式。

2.睡眠疾病诊断技术发展情况

(1)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通过记录整夜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眼动图、肌电图、口鼻气流、胸腹运动、血氧饱和度等生理信号,经分析后得出有关睡眠结构、呼吸事件、血氧饱和度、鼾声和体位变化等睡眠数据,通过患者睡眠时的这些生理指标即可明确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性质(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及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是否伴有低氧血症,是否有睡眠结构紊乱等。

故PSG是为睡眠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的一种监测技术,同时也是至今唯一可以科学、客观,并可量化地记录和分析睡眠的仪器,是诊断多种睡眠疾病的“金指标”。

[7]

(2)低负荷及便携式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技术。

①微动敏感床垫:

无捆绑、无粘贴的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8]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诊断技术,它可以监测患者睡眠时的逐拍心动周期、呼吸及体动等生理信号,以此为依据判别呼吸事件以及分辨不同的睡眠时相。

其优点是检查时方便、舒适,监测过程中受试者的睡眠更接近自然状态,适用于临床诊断、病情评价和临床科研。

微动敏感床垫系统与目前国际公认的PSG不同之处在于是利用敏感的压力传感来获取与脑电图相关的各种睡眠结构和参数,实现对睡眠的监测及分析。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微动敏感床垫测定睡眠窒息低通气指数(AHI)、窒息指数(AI)、阻塞性窒息指数(OAI)、混合窒息指数(MAI)、中枢窒息指数(CAI)、最低动脉血样饱和度(LsaO2)、平均动脉氧饱和度(MsaO2)等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低通气指数(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

微动敏感床垫诊断重度OSA时与PSG无差异,但对轻、中度OSA患者低通气的判断存在一定的缺陷。

②PAT睡眠诊断技术:

在众多的便携式睡眠监测技术中,以色列Itamar公司的WatchPAT采用PAT外周动脉张力信号技术,在指尖周围创造均匀压力场,通过指尖动脉搏动容积变化反映出交感神经系统变化,从而识别睡眠呼吸障碍(SDB)事件和睡眠阶段特定的特征。

WatchPAT能够精准区分睡眠和醒觉,得出真正睡眠时间,结合脉搏、血氧饱和度、腕动、鼾声和体位,进行睡眠分层和呼吸事件的诊断。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WatchPAT所测得的RDI和AHI与行业金标准PSG的相关性达到88.9%[10]。

2017版的美国睡眠医学指南明确指出PAT技术可用于成人阻塞性呼吸暂停的诊断[11]。

PAT技术的出现使居家便携式睡眠诊断更加准确,便捷,患者舒适度有了更大的提高,监测过程中受试者的睡眠更接近自然状态,无须睡眠医师全夜值守,其报告可自动生成,同时提供全夜数据的实时回放,可以大量节约人工判读时间,可广泛应用于居家及病房病人的睡眠诊断,作为PSG的有效补充。

③CPC(心肺偶联):

CPC技术基于连续的心电信号,并运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分析信号的两种特征:

心率变异、由呼吸所引起的心电图R波振幅的波动(EDR)。

该技术通过计算两种信号的互谱功率与相干度,生成睡眠期间心肺耦合动力学频谱图,据此评估睡眠质量。

CPC基于心电分析睡眠的理论基础在于,睡眠是全身整体的生理过程,睡眠时除脑电变化外,身体的其他生理信号亦可表现出睡眠的特征。

心律受中枢神经直接控制,心电信号可以准确反映神经系统和睡眠的生理状态。

另外,由于心电监测技术远比脑电简单可靠,对睡眠的干扰也大大降低,因而可更真实地反映睡眠的生理过程。

④生物雷达无接触式检测技术:

基于雷达反射原理,采集睡眠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呼吸强度、心率及心跳强度、体动等睡眠窒息特征性参数,经最小均方自适应谐波抵消算法,检测信号通过滤波处理,最终获得睡眠窒息症的数据。

优点是穿透力强,睡眠干扰少。

⑤简易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和简易呼吸气流检测技术:

均为单项指标检测技术,可视作初筛应用,对中重度的OSA有指向意义。

3.睡眠疾病治疗技术发展情况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的患者均应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并结合患者病情特点,提倡实施多学科个体化联合治疗。

(1)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治疗:

NPPV作为一线治疗手段,有助于消除睡眠期低氧,改善睡眠结构紊乱,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2]。

在进行NPPV治疗前,患者应通过规范的检查和诊断标准明确的诊断后,根据医师处方配置无创呼吸机。

由于每个患者个体所需的消除睡眠窒息的气道压力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恒定的气道压力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适感,还可能会加重睡眠障碍,故不同类型的气道正压通气方式也相继出现[13]。

①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CPAP即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即用面罩或鼻罩将持续的正压气流送入气道,以保证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防止气道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并提高氧合作用。

CPAP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和觉醒指数,提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改善OSA患者白天嗜睡的症状,因此推荐其作为OSA的初始治疗,但长期CPAP治疗对OSA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影响及能否提高生存质量的证据不足[12]。

②自动CPAP(AutoCPAP):

AutoCPAP可根据病人的需求自动提供所需要的治疗压力,可以最小的治疗压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所以舒适性较好,更符合“按需所供”的治疗原则,AutoCPAP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机器。

③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

与CPAP不同的是,Bi.PAP可以单独调节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和呼气相气道正压(EPAP),即在患者吸气时施加一较高的正压,帮助其吸气;在呼气时给予一个相对较低的压力,以利肺内气体排出,使患者呼气更容易。

同时,Bi.PAP的面罩平均压力低于CPAP模式,面罩较少漏气,因此使用Bi.PAP模式的患者会感到较为舒适。

(2)口腔矫治器(MADs)治疗:

用来治疗鼾症的口腔矫治器又叫阻鼾器,基本可以分为软腭提升器、舌保持器和下颌前移器三个类别,其中下颌前移器在临床中使用得最为广泛,其种类也最多,其主要是通过前移下颌来间接地将上气道扩大,从而达到治疗OSA的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OSA患者应用口腔矫治器可以降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及改善嗜睡症状。

但随访发现,呼吸机治疗在改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和觉醒指数、增加最低血氧浓度方面是显著优于口腔矫治器治疗方法的。

另外,由于长期的随访数据的缺乏,口腔矫治器治疗对OSA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尚不能明确。

另外,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非常重要,选用呼吸机还是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比如对于不能耐受呼吸机治疗,或者是畏惧手术治疗的OSA患者,口腔矫治器可作为替代治疗。

(3)药物治疗:

OSA的药物治疗方案在目前的临床中仍是空白,曾有人尝试使用激素联合呼吸机治疗及多种药物联合治疗OSA,但最终疗效均不佳。

因此目前情况下不提倡药物治疗作为OSA的治疗方法。

(4)手术治疗:

目前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鼻中隔成形术、射频消融、咽成形术、悬雍垂软腭成形术、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等,但目前手术治疗优于CPAP治疗的证据不足,且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易复发,因此,是否选择手术治疗OSA应权衡利弊。

(5)其他治疗:

减肥。

肥胖被证实是OSA的高危因素,而OSA又会导致肥胖加重,现有研究证实减肥可以有效改善肥胖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因此,对于BMI大于30的OSA患者应鼓励其减肥,同时辅助呼吸机治疗。

而其他如体位治疗、鼻咽锻炼等治疗方法的研究数据太少,暂时无法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6)预测和提高患者对于OSA治疗的依从性。

虽然对于OSA患者呼吸机治疗是首选,但患者对疾病本身认识不足、治疗观念及佩戴鼻罩、面罩所带来的不适感、气流噪声等,使得呼吸机治疗的长期依从性很低。

在一项由Salepci等人对248例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所进行的跟踪随访中,发现患者的主观依从性为85%,客观依从性为65%,而患者白天嗜睡的改善和呼吸机治疗对睡眠满意度的影响是两个主要的因素。

另外一项由Wang等研究者对OSA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的随访显示:

只有一半患者愿意接受呼吸机治疗,有一半患者表示不愿意或是中途放弃了呼吸机的使用,无法适应佩戴呼吸机睡觉是导致这些患者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通过为期2周试验数据的简单预测方程来判断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研究发现患者佩戴呼吸机的依从性越高,睡眠呼吸暂停症状和嗜睡的改善越好。

(四)睡眠健康服务需求巨大,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我国睡眠医疗行业处于产业的快速成长期,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巨大。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但重视度却远远不够。

作为健康消费领域内的新兴产业,睡眠市场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规范措施,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睡眠相关产品,而这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

所以当下的睡眠消费需要有权威机构的正确引导,以促进未来中国睡眠产业朝着高品质、高科技含量、多功能性及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三睡眠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挑战

1.缺乏发展睡眠健康服务的支持政策及产业规划

目前,就我国而言,睡眠市场呈现纷繁复杂的状态,包括睡眠健康产业、睡眠家居产业、睡眠服务产业等,改善睡眠的保健类产品、治疗睡眠障碍的医疗产品和技术等多个层面也包含在内。

其中,睡眠健康产品大致分为两条线,一是改善睡眠产品,二是监测睡眠产品,在监测睡眠的产品中,又分为医疗级监测设备和非医疗级设备。

面对如此众多的睡眠产品,通过政策扶持、指导,优化产业布局至关重要。

2.睡眠健康服务投入不足,收费偏低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睡眠医学作为临床中一个相对特殊的学科,临床医师在睡眠障碍的诊断中往往需要依靠多导睡眠监测,只有正确识别多导睡眠图上的异常事件,才能正确诊断睡眠疾病,因此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睡眠医师、技师及护师显得尤为重要。

睡眠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睡眠医学中心的建设是规范睡眠诊疗、加强睡眠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措施。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当加紧制定相关政策,并积极扩大经费方面的投入,以期能够促进临床睡眠医学的发展,以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和扩展。

目前,我国各地区进行睡眠监测的医院收费差异很大,且存在收费普遍偏低的情况,部分地区需要睡眠技师全夜值守的实验室多导睡眠监测收费仅为二三百元,对比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显著,导致医疗机构开展相关睡眠健康服务的动力不足。

因此,尽快完善相关收费制度刻不容缓。

3.睡眠诊断及治疗的行业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目前从事睡眠医学工作的大多数是从事呼吸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或神经内科等学科方向的医生,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睡眠医学专业背景,对睡眠疾病的认识并不是那么全面。

为了保障睡眠医学的发展,将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立即着手在医学教育中开设独立的睡眠医学课程,并建立单独的学科考核体系。

另外,睡眠医学领域存在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许多研究成果得不到临床转化。

我国大多数临床医生缺乏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而从事睡眠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对临床诊疗方面的突出问题把握不够准确,研究内容往往脱离临床实际。

4.公众对于睡眠健康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低

充足而良好的睡眠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健康标准之一,但是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却普遍缺乏。

健康睡眠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睡眠的质和量。

某些人可能只睡两三个小时但是第二天依然精力充沛,这部分人群的睡眠在质上达到要求了,但是在量上是远远不够的;某些人可能睡十来个小时,第二天还是浑浑噩噩,这部分人群的睡眠在质上还有待提高。

目前,睡眠不佳甚至患有睡眠障碍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是很大一部分睡眠不良或者失眠的人群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却没有引起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善。

健康睡眠是一种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目前我国人民在这方面的意识不是非常明确,存在重视程度低、对于相关治疗依从性低等问题。

5.睡眠健康服务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睡眠医学属于新兴边缘性学科,许多医学院校并未将睡眠医学纳入必修课程或设立专门的睡眠医学学科,致使睡眠医学在广大医师团体中普及度较低,仅在少部分大型医院开展了睡眠医学相关科室。

同时,睡眠医学作为交叉学科,涉及呼吸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及心理科等学科,虽然这些学科都有参与进来,但各学科之间不能进行全面交流和相互学习,采取的治疗手段很有偏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中没有睡眠中心,睡眠医学人才不足及专科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等。

目前我国虽有部分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了睡眠监测室,但缺乏专业的睡眠医生,很多医疗机构甚至缺少发展睡眠医学最基本的条件,同时理论与技术缺乏互动和交流,加之对睡眠中心的建设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使得睡眠中心和睡眠门诊的建设参差不齐。

(二)对策建议

1.加快出台睡眠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规划

政策支持将会为睡眠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相关规划的出台也将能为睡眠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增加经费投入,才能为睡眠健康服务提供大的施展平台。

(1)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睡眠健康服务体系

为了做好睡眠健康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的睡眠健康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工作:

首先是完善三甲医院睡眠中心的建设,完善科室建设和人才吸纳,在三甲医院医师群体中普及睡眠健康的重要性,进行学科间的交流与学习。

其次是整合基层社区医疗服务资源,包括完善人才培养、交流体系,利用社区医院资源进行群众宣教、分级诊疗、患者跟踪等,推动睡眠健康队伍的培养。

最后是着力进行睡眠产业的数字信息化并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将睡眠健康服务管理纳入数字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体系内,做好数据的监测维护工作。

对包括诊疗在内的睡眠健康服务,建立和健全规范化标准和工作流程,保障睡眠健康服务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

(2)加大科研与科技创新投入

当前,我国在睡眠监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