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416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docx

七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

第五单元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第一框辽阔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P2D1)(西南临近印度洋)

2.经纬度位置:

约73°E〜约135°E,约4°N〜约53°N

纬度带: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小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

五带: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半球位置:

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4.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势(P4D2):

A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总特

点)。

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

农业生产;B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C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

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往来(对外联系)。

D此外,幅员

辽阔的国土,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还蕴藏着丰富的自

然资源,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5.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蒙古的不同之处及中美的异同之处(P4问题图5-4)

①英国:

大西洋上的岛国,四周被海洋环抱②蒙古:

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亚欧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③中美:

都是海陆兼备,但美国东西两边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二.中国的疆域

1.领土四至(P3图5-2):

我国的领土南至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北到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西达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东抵黑龙江一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2.我国经纬度位置对我国的影响:

①我国最北的和最东的省:

黑龙江省,最南的省:

海南省,最西的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跨纬度约49°,导致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③由于我国东西跨度大,跨经度62°,这导致时差大,东西时差约4小时。

3.陆上邻国(P2问题)共14个,按逆时针方向,沿着陆上国界线依次是朝鲜、俄罗斯(陆地面积最大的相邻国)、蒙古、哈萨克斯坦(邻国中陆地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4.隔海相望的国家(P3问题)共6个,分别是韩国(隔黄海)、日本(隔东海)、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隔南海)

(注意:

既是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

朝鲜和越南)

5.陆地面积(P2D2):

960多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欧洲相当,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

6.海域和岛屿(P4D1)①海域:

中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②岛屿:

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为中国第二大岛。

(注意:

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③两个海峡: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台湾海峡。

④大陆海岸线:

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

在这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优良的港湾。

7.幅员辽阔的国土的意义(P4D2)D幅员辽阔的国土,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一课第二框行政区划

1.我国行政区划设立目的:

中国国土辽阔,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P5D1)

2.划分方法:

全国基本实行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①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或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三级行政区)。

②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③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P5D1)

3.省的由来: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元朝首创"行省制度”,那时的省被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P5阅读卡)

4.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

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5.34个省级行政区具体组成:

①4个直辖市:

北京市(首都)、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②5个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③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

根据“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P5D2)

④台湾及台湾问题:

台湾(也是一个省,见P7表格)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P5D2)

6.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注意它们的读音、书写)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城市)见P7表格,▲要求熟背这张表格。

7.巧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

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安徽),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

8.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位置:

见P6图5-6及轮廓图

①边疆省区简称(逆时针):

辽、吉、黑、内蒙古、陇、新、臧、滇、桂

②临海省份简称(顺时针):

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琼、桂(既有路上邻国又临海的省区:

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③长江、黄河干流经过的省区简称(略)

④浙江省邻省区(逆时针方向):

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与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隔台湾海峡相望)

9.其它重要知识点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经过的省区或简称:

云南滇、广西桂、广东粤、台湾台(三面临海,一面临洋)

▲邻省级行政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8个)。

邻自治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甘肃(邻新疆、内蒙古、宁夏3个自治区)。

陆域面积最大、与邻国接壤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省区分别是:

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

▲最北、最南、最东和最西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黑龙江省(纬度最高)、海南省(纬度最低)、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广东省(与海南省隔琼州海峡相望)。

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既有陆上邻国,又濒临海洋的省区:

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最年轻、面积最大且位于西部的直辖市:

重庆市(1997年成为直辖市)。

 

第一课第三框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众多的人口(P8)

1.人口数量: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已达13.9亿(P8D1)

2.人口密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

(注意:

中国人口总数世界最多,但人口密度不是世界最高)(P8D1)

3.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黑河(黑龙江)一腾冲(云南)线。

(P8D2)

4.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大致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4%,而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稠密。

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而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稀疏。

(P8D2)

5.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

6.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各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使人口逐渐向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流动,因而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

②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多而稠密。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燥;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少而稀疏。

二.多民族的大家庭(P9-10)

1.民族数量:

①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②汉族人口数量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一般称为少数民族。

③其中,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

(P9D1)

2.民族分布特点:

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具体分布状况)A汉族人口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B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C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P9D2)

3.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P9D2)

4.独特的民族文化(P10D1)

①成因: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生活和生产方面各具特色。

②表现: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

大多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混知识

▲5.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云南省▲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西藏自治区

▲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回族▲人口最少、密度最大省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中国人口最多的省区:

广东省

▲浙江省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畲族

第二课山川秀美

第一框复杂多样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点:

①地形种类复杂多样是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特点(P11);②我国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山区(山地+丘陵+高原)面积广大(P13D1);③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特点P13D2)。

2.我国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

3.我国主要地形区(地名+地形类型)(P11图5-13)

①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四大高原: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③三大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辽宁省),东南丘陵(浙江)

④四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塔里木盆地(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四川盆地(纬度最低、海拔最低、天府之国)

⑤主要山脉(大地的骨架):

东西走向: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贺兰山扥

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台湾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

西北-东南走向:

小兴安岭、祁连山脉、阿尔泰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4.以上山脉与其它地形区的关系

①阿尔泰山与天山山脉之间夹着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夹着塔里木盆地(新疆:

三山夹两盆)

②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

③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

④祁连山脉东侧是内蒙古高原,西侧是柴达木盆地

5.四大高原景观差异(P12图5-14)

四大高原

景观差异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

青藏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黄土高原

地表覆盖厚厚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人们开凿层层梯田,种植农作物

云贵高原

地势崎岖不平,岩溶地貌广布(石林、溶洞),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观光

6.我国五类地形面积比例:

P13图5-15

该饼状图说明①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②我国丘陵所占面积最小,山地所占面积最大。

7.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①P13图5-17说明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②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及特征(P13图5-16)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区

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一、二级阶梯间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三级阶梯间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8.中国地形产生的影响

①地形复杂多样产生的影响:

造就了多样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中国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条件。

如在平原和盆地适宜发展种植业,在丘陵适宜发展林业、茶叶等经济作物,山地发展林业,在有的高原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等。

②山区面积广大产生的影响

A.积极影响(优势):

森林、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丰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在

发展林业、采矿业、水电业、旅游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B.消极影响(劣势):

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少,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A.对河流:

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对交通:

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便于沿海与内陆之间的联系。

C.对气候: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D.对地形:

因平原多为河流冲积而成,故中国平原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E.对人口分布:

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呈东密西疏,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第二课第二框季风的影响

▲1.我国气候特点:

①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P14D1);②季风气候显著,对中国影响最大(P14D2)。

2.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P14图5-18)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

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热同期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旱少雨,年较差、日较差都大

终年低温,气温日较差较大,降水较少,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分布地区

北方地区(北京、黑龙江、山东等)

南方地区(浙江、湖北、四川等)

南方地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

青藏地区(西藏、青海、天山等)

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

如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冬季温差大。

②海陆位置:

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丰沛。

③地形地势:

拉萨气温低于比同纬度的杭州(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主要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和方法:

5.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气候,造就了多样的自然环境,使许多农作物在中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6.什么是季风气候?

(P14D2)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7.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原因: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季风类型

发源地

风向

性质特点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蒙古

偏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干燥

8.我国夏季风、冬季风比较(P14D2及P15图5-19)

9.我国季风影响范围及分界线(P14图5-18)

①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②影响范围:

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沛,集中于夏季,属季风区;西北地区(如甘肃、新疆、内蒙古)和青藏地区距海远,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比较干旱,属非季风区;(注意:

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江南梅雨也是受夏季风影响;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大部、四川西南受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10.我国季风气候特点:

雨热同期,具有不稳定性。

11.我国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每年夏季风带来丰沛雨水的时候,恰好是气温较高的时节,因而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这一特点对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极为有利(P15D1)。

(表现)如中国珠江流域(广州)一带绿野相连,城市集中,人口密集,是中国富饶的宝地:

而同纬度的西亚(利雅得,沙特首都)一带却沙海连绵,荒漠广布,形成差异的原因是季风起了巨大作用(P16图5-20);夏季风使中国黑龙江省成为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北的地区(P16阅读卡)。

②消极影响(P16D1):

季风的不稳定性会造成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A.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会造成南涝北旱,来得迟、退得早会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迅速北移,且在北方滞留的时间长,会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推移缓慢,在南方徘徊,会造成“南涝北旱”。

B.若冬季风强烈,会带来寒潮。

12.利雅得和广州纬度(北回归线附近)大体相当,但这两座城市自然景观差距大,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气候因素。

广州受季风影响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树木的生长;而利雅得无海上吹来的温热带季风的影响,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第二课第三框母亲河

一.黄河概况(P18图5-25)

1.发源地:

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P18D1)

2.流向:

自西向东流,注入渤海,全长54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P18D1)

3.形状:

呈“几”字形

4.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省会城市

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共9个(山东省入海)

地形区:

青藏高原(一阶)、内蒙古高原(二阶)、黄土高原(二阶)、华北平原(三阶)

省会城市:

甘肃的兰州、宁夏的银川、河南的郑州、山东的济南。

5.上、中、下游分界点、水文主要特征及主要景观(P19问题)

①上游:

源头——内蒙古的河口段,其主要特征是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景观有A.“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青海省),龙羊峡至青铜峡(宁夏)河段是水电的“富矿”;B._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沟渠纵横,林网交织,地势平坦。

利用黄河水灌溉,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区。

②中游:

河口——河南的桃花峪(属郑州市),其主要特征是“含沙量大”;主要景观有壶口瀑布(山西与陕西的交界处)

③下游:

桃花峪——入海口段,其主要特征是“地上河”(悬河)。

主要景观有河南开封附近的"地上河”(人在堤下走,水在天上流)

6.主要支流上游:

洮(táo)河、湟水;中游:

汾河、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7.主要水电站:

上游有龙羊峡和青铜峡;中游有三门峡和小浪底(都在河南)。

8.黄可的开发、贡献或作用:

①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P18D2)。

②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更是水电的“富矿”,这里建有“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等许多水利工程;③提供灌溉水源,发展农业。

如宁夏平原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成为著名的“塞上江南。

”④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如中游的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景象壮观。

又如开封附近的“悬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9.黄河的忧患及原因、治理措施。

A忧患上、中游忧患:

上游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水土流失荒漠化原因:

①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暴雨集中;②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B.下游忧患:

下游形成“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的难度。

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到下游华北平原,这里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河底,使下游河床抬高。

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形成“地上河”。

C.治理措施:

①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没,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措施),治黄的关键是治沙。

②实施生物和工程措施,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利用水库调水冲沙,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下游保持冲淤平衡。

③加固堤坝,疏浚河道,植树造林,禁止滥伐等。

(P19D2)

二.长江概况(P20图5-27)

1.发源地:

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沱沱河)

2.流向:

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中国第一大长河。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

3.形状:

呈“之”字形或“V+W”形。

4.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省会城市

省区:

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上海入海)

地形区:

青藏高原(一阶)、云贵高原(二阶)、四川盆地(二阶)、长江中下游平原(三阶)。

省会城市:

武汉、南京,流经的重庆、上海是直辖市。

5.上、中、下游分界点、水文主要特征及主要景观(P20问题)

①上游:

源头—湖北宜昌段,主要特征是支流多,水流急,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主要景观有著名峡谷——虎跳峡(云南)、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四川,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三峡大坝(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②中游:

宜昌——江西的湖口段,其主要特征是河道弯曲、湖泊众多(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主要景观有:

武汉港(湖北。

通航条件优越,是水路、铁路联运的主枢纽港)

③下游:

湖口——入海口段,其主要特征是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主要景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6.主要支流上游有雅砻江(大部分在四川)、岷江(四川宜宾)、嘉陵江(重庆)、乌江(贵州);中游有湘江(洞庭湖)、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武汉)、赣江(湖口,鄱阳湖)

7.主要水电站或水利枢纽:

上游三峡水电站(重庆和宜昌之间,在地势第二、三级交界处)、中游葛洲坝(湖北宜昌境内)水电站。

8.长江的开发、贡献或作用:

①(P21D1)长江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防洪等诸多功能。

就航运而言,长江干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没有结冰期),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依托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等条件,长江经济带迅速发展。

②(P21阅读卡概括)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可以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多种效益。

③(P20问题)长江水量丰富,给沿江地区带灌溉便利。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至今仍屹立于岷江中游,对成都平原的灌溉、防洪工作起着重要作用;④(P20问题)著名的峡谷虎跳峡,景观壮美,可发展旅游业。

⑤(P20问题)长江入海口附近地势地平,水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9.长江的忧患及原因、治理措施。

A.忧患:

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防洪工作十分重要。

B.(自然因素)长江流域地处南方,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中游支流众多,河道弯曲,再加上很多地方地势低平,季风具有不稳定性,雨季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人为因素)人们长期不合理占用河道,围湖造田,滥砍滥伐,使河流湖泊行洪能力降低,造成洪涝灾害。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C.措施:

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植树造林,退耕还湖;治理水污染;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等等。

三.长江和黄河异同

①都流经青海、四川两个省。

②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相同地形区)、青海省,都流经第一、二、三级阶梯。

③都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④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游,发电、灌溉作用巨大,都建有著名的水利工程。

⑤都存在洪涝灾害和生态问题,都需要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⑥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⑦黄河有结冰期,长江无结冰期。

第三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