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837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与反思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本单元的阅读主题为“修身正己”,所选的文章体裁多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老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表达了作者对德行高远者的追思景仰。

《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讲述了人们学习雷锋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赞颂了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道德。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

人生在世,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是两篇短小的文言文,《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本单元写作“怎样选材”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学会通过观察、思考生活来积累材料,在此基础上,能围绕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表达生活。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让学生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老人。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

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目的或需求,如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构思、把握作者观点等,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指导学生习得一些常用的略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产生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

1.积累生字词,背诵富含哲理和富有文采的语句。

2.学习叙述、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3.掌握略读方法,感受不同风格文章的语言美。

4.了解课文中古今仁人志士的嘉言懿德,树立人生标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5.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做到真实、新颖。

6.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和制作海报,在策划、组织、实施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15.驿路梨花

2

16.最苦与最乐

1

17.短文两篇

2

写作

怎样选材

2

综合性

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2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学习略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理解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之情。

3.体会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大课堂》第13课课前预习卡。

第1课时

1.学习略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简要复述事件。

2.初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一、导入新课

师: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下面一段话,说说你的感受。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

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

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

有了欢乐,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

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生自由发言)

师:

这段话出自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用包容之心来平等对待孩子们,真诚地与孩子们交朋友,以孩子们的羸弱拙钝为忧,以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为乐,永远把孩子们的教育放在心中。

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散文家张中行曾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评价他是躬行君子、人之师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文章,看看作者为什么样说。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用蕴含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一段话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亲近感,拉近与先生的距离,为本课了解学习先生的品行奠定基础。

二、略读课文,初识先生

1.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及相关人物。

(参见《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栏目)

(2)扫除字词障碍。

(参见《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速读课文,找出作者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扫读、跳读都可以,标注出段落序号,勾画出文中的评价性语句,五分钟之内完成。

(生默读课文,勾画语句,交流、讨论后举手发言)

预设①我常常跟别人说: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②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③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⑥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2)综合这些评价性语句,你认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先生的初步印象。

(生自由发言)

预设他是一个躬行君子;他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他对于语文的主张,要求写文章要像“说话”,文风重视“简洁”;他是一个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的人;他是一个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人。

(3)这些评价性语句充分展现了先生的精神品质,而且在文章结构上也起到重要作用,朗读语句并说说这些句子分别有哪些作用?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推荐小组代表全班发言)

预设第①句总结文章第2段,也总领全文,总写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第②③句分别领起文章第3、4段,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写他待人厚的特点。

第④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写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过渡到严律己。

第⑤⑥句分别总起文章第7、8段,从文风和语文两个方面来写叶圣陶先生对己严的精神品质。

这些语句在文章结构上起着总结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文章的关键性语句。

师小结: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勾画的语句是文章中的一些段尾句、段首句、过渡句,起着总结上文、领起下文、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这些语句,就能快速把握文章内容。

这种阅读方法,我们叫作略读。

略读方法一

快速略读课文,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如段落中的段首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

这些句子在文中往往起到了总结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勾连起这些语句,我们可以观其大略,把握文章的大意。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扫除词句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勾画关键性语句并分析其作用,快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人物形象。

在此过程中,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先生

1.略读课文,找出体现叶圣陶先生品质的事件。

师:

我们刚才通过勾画评价性语句,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大意,初步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那与文中体现这些精神品质相对应的事件有哪些呢?

大家可以运用下面的略读方法指导进行学习。

略读方法二

略读课文,先确定阅读重点,阅读与重点有关的内容,进行有侧重点地阅读,其他文字内容则忽略不读。

略读要求:

a.确定文中的事件为阅读重点,略读文中非叙述事件的段落。

b.概括事件内容,批注出与事件对应的精神品质。

(1)学生根据略读要求,进行略读学习。

(2)学生交流略读学习成果,个别发言。

预设体现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品质相应的事件分别有:

待人厚:

修改文章(第3段);恭送客人(第4段);真诚回信(第5段)。

律己严:

写文章主张“写话”(第6段);文风重视“简洁”(第7段);写作力求完美(第8段)。

(3)学生合上课本,复述故事。

师点拨:

复述故事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格式: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我的感受)”。

先确定好陈述对象,再尽量交代清楚事情的过程,最后如果有人物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加上。

2.理清课文的思路。

师:

叶圣陶先生的精神令人敬佩,叶圣陶先生做的件件小事令人感动,文章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我们可以借助勾画的评价性语句,梳理的事件,理清课文思路。

(生讨论交流展示)

预设第一部分(第1段):

写叶圣陶先生去世以及“我”悲哀的心情,交代写作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8段):

先总写后分写,赞颂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行:

“待人厚”和“律己严”。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总)

第二部分第二层(第3—5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一面。

(分)

第二部分第三层(第6—8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分)

第三部分(第9段):

谈对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总)

3.体会文中叙议结合的写法。

作者先对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进行高度评价,然后叙述相应的事件呈现这种精神品质,这种叙议结合的写法我们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已经有所了解。

结合文中内容,具体谈谈这种写法在文中有什么好处。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推荐代表全班发言,师归纳明确)

预设文章的议论性语句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起到了统领文中事件的作用,使得文章中叙述的许多小事件杂而不乱,文章思路更加清晰、有条理。

而事件叙述中的许多细节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有血有肉,同时,于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议论精要,使得文章段落之间承转自如,尽显大家风范。

师小结:

本文首先交代了写作缘由,是因为听到了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倍感伤痛,而忆起叶圣陶先生与自己交往中的许多事情。

然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的评价叶圣陶先生是“躬行君子”“人之师表”,然后分写了有关先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几件事情,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厚和谨严自律的节操与风范,流露出作者对先生的追思景仰之情,最后表达了自己想要效仿先生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概括并复述事件,引导学生有侧重点地进行略读,并与上环节形成一体。

设计两个不同层次的略读,逐步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四、结合内容,再识先生

在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深情的评价、平静的叙说中,你对叶圣陶先生又有哪些新的感受?

结合文章的具体事件谈一谈。

(生自由发言)

预设

(1)叶圣陶先生对待来客,总是要极其谦恭有礼地送到大门口,哪怕是病重,还要举手打拱,我觉得他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待人十分诚恳的人。

(2)叶圣陶是一个大教育家,也是语言学家,而作者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可是先生能让作者直接修改他的文稿,我觉得先生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能做到不耻下问。

(3)叶圣陶先生主张写文章要如同说话,而他自己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的言与行是一致的,我觉得先生是一个言行一致的躬行君子。

(4)叶圣陶先生对“做”和“作”两个字的含义定了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并且亲自监督。

这么小的问题都仔细研究,我觉得他是一个重视语文,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严谨的人。

师小结:

正如作者张中行所说,叶圣陶先生是“躬行君子”“人之师表”,哪怕是日常生活中送客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哪怕是工作中修改文章的一个标点,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待人的真诚与宽厚,对待工作的谦逊、严谨、认真,所以叶圣陶先生做到了三不朽中的首位“立德”!

【设计意图】

在初步认识叶圣陶先生的基础上,本环节旨在通过分析具体事件,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人物的精神品质,让读与思结合,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佩之情。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吕叔湘写的《怀念圣陶先生》,运用略读的阅读方法,比较两位作家眼中叶圣陶先生的异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第2课时

1.理解以小事折射人物美德的写法,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2.品味文章平易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景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