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34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建设项目名称

凌源市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址

凌源市刘杖子乡政府门前空地

1.1.4建设周期

2013年月至2014年月

1.1.5建设单位名称

凌源市刘杖子乡人民政府

1.1.6法人代表

1.1.7单位地址

凌源市刘杖子乡人民政府

1.2、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

1.2.1研究范围

朝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受凌源市刘杖子乡人民政府的委托,对凌源市刘杖子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节约能源、环境影响分析、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1.2.2研究目的

通过对项目目前现状及建设背景的调查研究和在对其发展前景预测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完成该项目的建设。

1.2.3编制依据

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

1.2.3.2《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1.2.3.3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1.2.3.4《建设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1.2.3.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1.2.3.6国家、辽宁省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

1.2.3.7委托方提供相关资料。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程占地

m2

2000

折合3亩

2

总建筑面积

m2

2000

3

总投资

万元

230

3.1

土建工程费用

万元

40

占总投资的17.4%

3.2

设备购置费用

万元

168.1

占总投资的73.1%

3.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7.9

占总投资的7.8%

3.4

预备费用

万元

4.00

占总投资的1.7%

4

工程效益

4.1

提供公共服务场所

m2

2000

4.2

提供就业机会

20

含管理人员

4.3

文化设施受益群众

万人次/年

10

4.4

广电设施受益群众

万人次/年

25

1.4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多功能文化广场2000平米。

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5.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30万元,其中:

文化广场硬化2000平米,投资40万元,设备购置32台套,投资186万元,项目前期费用工程设计费4万元。

1.5.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3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由建设单位自筹100万元,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筹措捐资30万元。

1.6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该项目从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所在地地质和水文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项目在以上方面均为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建设一座高标准的文化广场是当前大势所趋。

文化广场的建成,将会成为刘杖子乡群众开展歌咏比赛、体育竟赛、秧歌汇演、休闲娱乐的场所。

将会成为刘杖子乡人民群众施展才华、自娱自乐的舞台,成为刘杖子乡人民和全市人民群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

文化广场的建成,将会减少乡域内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发生。

既满足了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将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2.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刘杖子乡位于凌源市西部,距县城55公里,刘杖子乡全境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共辖6个行政村,64个村民组,全乡耕地面积1.67万亩,3340户,11719口人,劳动力数7624人,人均耕地面积1.43亩。

境内基础设施完善,靠近101国道,贯穿刘环线公路,乡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客货运输十分便利。

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质好、种类多、开发潜力大的特点。

全乡农业特色产业上以葡萄产业为主,全乡现有葡萄7000亩,年产鲜食葡萄10000余吨,葡萄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建有大型贮窖15座,葡萄产业已初具规模。

2010年,刘杖子乡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优质葡萄基地”。

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5人,办公室2间。

每年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近30余场。

每年春节组织各村组建秧歌队20余个,并有常年秧歌队3个。

现有数字电影放映机一台,每年为各村群众放映电影96场。

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越来越高,文化站现有条件已无法满足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需求,经刘杖子乡党委、政府多次研究,决定在刘杖子乡政府门前建设刘杖子乡文化广场。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刘杖子乡群众文化生活因硬件条件及人为因素,正常的群众娱乐与健身运动无法开展,致使集镇上“茶馆”横行,赌博成风:

成年人沉迷赌博,青少年频入网吧,造成民风低下、民心涣散。

相对于周边乡镇的发展速度,本乡的经济增长速度极慢。

如何正确引导居民开展健康的群体活动、建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当前最为迫切的工作。

近年来,由于相关部门的忽视,群体文化活动基本处于小面积的因地而行、自娱自乐的原始状态,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极不相衬。

刘杖子乡的路灯处于完全黑暗,居民夜晚出行特别是学生晚自习回家极不安全,偷盗事件常有发生。

文化广场拟建地曾一度作为垃圾场所,臭不可闻,蝇蚊肆虐,不仅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更是爆发传染病的极度隐患。

虽居民多次找相关领导反映请求,却从未引起重视,造成民愤较大。

如果文化广场建成,将极大改善上述诸多关乎民生民计、民风党风、经济与文化弊端。

2.3.1繁荣农村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由于凌源市刘杖子乡现在文化活动设施和场地缺乏,一直以来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都是借助于学校的场地或占用街道行人道、粮店空地因地制宜进行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的繁荣,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新建群众文化小广场,修缮街道路灯、解决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一直是街道居民期盼的。

同时文化广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本乡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的日趋繁荣,全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周边乡镇彰显文化底蕴的群众文化娱乐、健身运动的广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正在成为一个地区、一个乡镇经济崛起的标志。

刘杖子乡文化广场娱乐设施严重缺乏、公共文化娱乐设施设备缺乏的情况与之相比更加严重,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2.3.2文化广场是展示了本地特有的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社区文化成为新农村文化的主要阵地与载体。

采取分社区建多个广场的形式,使广场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真正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政府的公共设施和文化福利。

广场的文艺演出、健身活动和体育活动将促进和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

农村文化广场应成为普通居民活跃地方文化的舞台,成为现代文艺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大舞台。

乡镇广场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传播着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审美趣味的熏陶,既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展示了本地特有的文化现象。

综合分析社会各方面因素,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2.3.3文化广场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广场文化使本地传统文化产品从广播电视报刊上走到人们的前面,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目前,各地随着广场文化的日趋多元化、经常化,政府职能部门将逐渐退出,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群众文化将更加生活跃、丰富多彩,成为广场文化发展的核心。

2.3.4文化广场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的资源

文化广场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场构成了广大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不必受政府的行政干预及场地的封闭管理而彰显其群众最大受益的特点。

而且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又形成了城乡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

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它依靠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不仅是展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它的创造作用,因为它可塑造和优化大众的群体文化人格。

乡镇广场文化是当代新农村大众文化表现最突出的一种形式,它虽还不成熟,但却深为大众所喜爱、所接受,它由地方政府推动,由民间文化直接参与和传承,是政府与民间互动的结果。

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使其能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新农村的个性与文化品格。

2.3.5农村居民生活中共同的文明乐园

新农村广场文化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发展,遍布乡镇村落,联系着千家万户,无论是鹤发童颜的老人,或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孩,都是广场文化的“生力军”。

影响着亿万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焕发农民的精神,陶冶群众的性情,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的需求。

乡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美好前景,它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们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不断增加色彩和活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共同的文明乐园。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刘杖子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各村积极支持文化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热情高涨,文化活动中心功能用房基本具备,文化广场初具雏形,通过本项目实施,按照建设标准,完善功能,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广场的建设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广大人民群众娱乐、健身、学习文化知识,获取科技信息的窗口,是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3.1项目选址原则

①项目建设所在地已经预留建设用地,支持项目建设工作。

②建设地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交通方便。

③地址选择要结合凌源市建设规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④建设地点需要少征占耕地。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基本情况

3.2.1.1地理位置

刘杖子乡位于凌源市西部,距县城55公里,刘杖子乡全境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共辖6个行政村,64个村民组,全乡耕地面积1.67万亩,3340户,11719口人,劳动力数7624人,人均耕地面积1.43亩。

境内基础设施完善,靠近101国道,贯穿刘环线公路,乡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客货运输十分便利。

3.2.1.2选址工程技术参数

①建设场地类别

二类。

所处环境分类为二b类。

②基本风压

W=0.55KN/平米。

③基本雪压

W=0.45KN/平米。

④最大冻土深度

1.2m。

3.2.1.3自然条件

全市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全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6.9℃。

年降水量平均614.7mm,多集中在6-8月份。

3.2.1.4交通、通讯条件

刘杖子乡位于辽宁西部,地处辽宁、河北两省交汇处,距县城55公里。

靠近101国道,贯穿刘环线公路,乡村级公路交相畅通,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电信设备布局成网,覆盖全区,固定电话率达90%,通讯非常便捷。

3.2.2项目建设条件

3.2.2.1政策导向

作为乡,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置与运行管理,将文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的。

因此,在土地投放、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将得到重点扶持与优先保障。

3.2.2.2水、电资源方面的建设条件

依托总体建设规划,乡自来水管网、乡排水管网、乡供电管网、乡通讯设施、乡道路及防火排涝等乡公共设施服务范围可覆盖项目地点,可以作为项目的社会依托条件,可以大幅度降低项目的投资规模,提高项目运行的效率。

3.2.2.3工程施工条件

①工程地质

周围地势平坦,地质属冲击型黄土,地下无不良地质现象,能满足本次建设规模的需要;自然环境优良,没有可导致延误工期的自然因素。

②社会环境

此地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资源供应

此建设项目周边建筑材料丰富,水源充足,只需要架设部分线路既可满足建设项目的需求;电力、通讯、交通便利,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建筑地点场地平坦,适宜大中型机械作业。

建筑材料堆放场地充足,不存在占道问题,也没有障碍性建筑物。

工程所需碎石、砖、沙砾等建筑材料当地生产,完全能够满足供应。

水泥、各种型号钢材,当地市场均有销售,而且距建材市场较近,运输方便。

⑤工程技术要求

涉及到电力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等可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投资目的。

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

4.1建设指导思想

以《凌源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建设文化广场为目的,以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刘杖子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发展。

4.2建设工程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除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外,执行下列基本原则:

1、当地小城镇规划部门制定的小城镇规划及实施条例;

2、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综合讲求建筑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倡社会化综合开发和综合性建筑;

4、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提高和改造的可能;

5、节约建筑能耗,保证维护结构热工性能;

6、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应多样结合;

7、建筑和环境综合考虑防火、抗震、防空和防洪等安全措施;

4.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4.3.1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多功能文化广场2000平米。

4.3.2项目建设内容

硬化文化广场2000平米。

配套健身、娱乐、体育设备。

表4-1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土建工程

混凝土

平米

2000

1.1

广场硬化

混凝土

平米

2000

2

设备配套

32

2.1

室外小型健身器材

国产

20

2.2

室外中型游乐健身器材

国产

9

2.3

照明设备

1

2.4

室外LED大屏幕

4×2.5m

1

2.5

露天演唱音响影视设备

1

2.6

街道路灯设备

 

第五章环境保护

5.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1990。

5.2环境影响因素

5.2.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

5.2.1.1施工扬尘

施工期产生的地面扬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二是来自建筑材料包括水泥、沙子等搬运和搅拌扬尘;三是来自来往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

影响范围为其下风向150米之内的地段。

5.2.1.2施工噪声

主要为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以及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

5.2.1.3施工固体废弃物

主要为工程垃圾。

5.2.1.4施工废水

主要为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污水。

5.2.1.5扬尘

主要为运输车辆、搅拌、筛分。

5.2.1.6交通影响

主要为车辆为大型车,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道路负荷增加。

5.2.2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

5.2.2.1污水

该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水来源是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

5.2.2.2固废物

该项目废物的主要来源是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5.3环境保护措施

5.3.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5.3.1.1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①施工场地定期对工地洒水以及减少扬尘量,可使扬尘量减少28%-70%,大大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②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以防止洒落。

③在施工场地监管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堆放、清运和处置,堆放场地应远离周围居民区。

④对建筑垃圾和弃士要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5.3.1.2施工噪声影响缓解措施

①从声源上控制,主要机械设备尽量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定期保养和维护,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②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安排在距居民住宅较远处。

③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采取围挡,减轻外环境及居民的影响。

④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还应与施工场地周围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让居民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取得大家的理解。

5.3.1.3施工固体废弃物影响缓解措施

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送至建筑垃圾回填区域填埋。

运输车辆要封闭外运,避让交通高峰,按规定路线运输、送至规定地点,杜绝随意乱倒现象发生。

项目建设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5.3.2、运营期环境影响对策

5.3.2.1污水

洗漱室内不放置使用洗涤用品,卫生间排放的废水经楼下化烘池自然沉淀后进入城市排水管网集中处理。

5.3.2.2固体废

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由清洁管理人员统一收集(日产日清),运送到乡生活垃圾中转站,然后由环卫部门统一用专用车辆运输到垃圾处理厂填埋。

5.3.2.3噪声

该建筑供暖纳入集中供热管网或中央空调,无机械噪音,不产生新的烟尘和废渣;

综上所述,运营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对周围居民区的环境的影响可减少到最小。

5.4环境评价结论

通过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只要采取的保护环境、减缓和消除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使在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就可以达到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

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工作,充分了解该项目所在地地质情况,在工地现场布置中依据调查资料结合设计图纸、文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

对于临时使用便道,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对其进行加宽整平,使其路面宽敞、顺通,并结合具体情况修设路边排水设施,做到雨天路面无积水,同时道路排水通畅。

更多相关的环保措施能够保证施工阶段的环保问题。

运营期内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确保好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园区内规划做好绿化、人车分流。

办公、膳食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通过合理的渠道排放,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其他更多的相关环保措施也能够保证运营阶段的环保问题。

从以上环境影响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和项目运营期间采取相应的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措施是可行的,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也是可操作的。

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看,该项目也是可行的。

 

第六章劳动安全与消防

6.1项目建设期劳动安全卫生

6.1.1主要的危险因素分析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触电、火灾。

自然危险因素主要有地震、雷击等。

6.1.2设计依据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6.1.3设计中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工程设计中对各类危险因素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尽量减轻对生产工人可能造成的危险危害。

6.1.3.1防高空坠落

该工程各建筑物间距均要满足安全防火间距要求。

在施工现场内外的坑、洞、沟道,均应设有活动盖板或加装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6.1.3.2防机械伤害

为防机械伤害,各种传动设备(如:

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等)均设有机旁“事故停机”按钮,皮带轮、齿轮、飞轮等传动件均设防护罩;为保障安全生产,在易发生机械伤害处及开关、按钮箱处设置安全标志。

6.1.3.3防电伤

为防电伤,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以及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均采取接地保护;为防止误操作,在控制回路设计中设置相应的电气连锁以及必要的机械连锁,并选用带五防的高压开关。

6.1.3.4防雷

防雷设施严格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设计。

建筑工作区内的建构筑物防雷接地根据国家规程、规范设计,各种接地方式的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

6.1.3.5建筑安全及地震设防

为了建筑及设备设施安全,除合理设计荷载外,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地震、风压等影响因素。

拟建项目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6.1.3.6安全疏散

按建构筑物的长宽度、面积大小以及功能确定安全出口数量、楼梯宽度等,以保证在事故发生时人员迅速安全疏散。

6.1.3.7防火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计满足《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的规定。

6.1.3.8劳动保护措施

劳动保护的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无伤亡事故的发生,为此制定以下措施加以保证:

①建立安全组织管理制度

提高安全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进行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实行安全奖惩制度。

②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上岗职工应定期领取劳保用品,保证施工期间穿戴整齐,熟悉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危险警示标志;施工器械、材料、设备和仪器摆设有序。

③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杜绝使用伪劣产品,采用正确的安全接线方法,用电设备用防漏用电、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施工现场用电有专人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6.2项目消防

6.2.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火条例》。

6.2.2耐火等级

6.2.2.1耐火等级

二级

6.2.2.2耐火间距

不小于6.0米

6.2.3施工阶段采取的消防措施

6.2.3.1建立防火安全制度

6.2.3.2严格控制火源

①施工现场建立集中吸烟区;

②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③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器,严防电器线路引起火灾;

④严格执行“十不烧”的规定。

6.2.3.3按防火平面布置图,落实消防器材,挂设防火标志。

6.2.3.4木工加工场及支模板的电锯旁每班清扫木屑、刨花,运到地面指定地点堆放。

6.2.3.5必要时建立一支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施工员、质安员、工人组成义务消防队。

6.2.3.6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