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266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地理知识点总结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三中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

海陆分布概况.

分析: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解答:

解: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图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图中,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A.北冰洋、太平洋

B.北冰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考点:

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

解答:

解:

读图可得;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北冰洋和大西洋.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四大洋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B.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考点:

海陆变迁.

分析:

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也有可能变成陆地,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解答:

解: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太行山原来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逐渐隆起形成山脉.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现象,属于基础题目.

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以此完成4~5题.

4.据图提出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非洲河流水文特征

B.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C.红海的形成

D

.地中海的形成

考点:

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

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

解: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图中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的拉伸作用,形成了狭长的红海,且面积在不断扩大.

故选:

C.

点评:

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5.能够解决所提问题的是()

A.流量大,有结冰期

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考点:

板块的运动.

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

解: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图中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的拉伸作用,造

成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

故选:

C.

点评:

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6~7题.

6.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考点:

板块的运动.

分析: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解答:

解: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阿尔卑斯山脉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挤压形成的.

故选:

A.

点评:

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7.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考点:

板块的运动.

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答:

解: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阿尔卑斯山脉,不断抬升,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故选:

D.

点评:

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诗句中描写天气的是()

①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考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分析:

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

解:

天气具有可变性,表示的时间较短;气候稳定性强,表示的时间较长;①③两句诗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现象;②④两句诗描述的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现象,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是答

题的关键.

9.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

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

考点: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

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一样,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一天中最低气温.

解答:

解:

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因此海洋地区阴天时气温的日较差应最小.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004年、2008年、2012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北京、伦敦举行,下图是上述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读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雅典终年温和湿润②伦敦各月降水比较均匀,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③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雅典正值高温多雨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解:

读图可知,北京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雅典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伦敦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题意.北京8月份举办奥运会,北半球此时为夏季,位于北半球的雅典此时高温干燥.根据题意.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

11.对于上述三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伦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雅典属于地中海气候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解:

读图可知,北京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雅典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伦敦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题意.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

12.读气温日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

B.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傍晚

C.气温日较差大约是7℃

D.气温日较差大约是15°C

考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分析: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

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

解: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AB错误;

图中所示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度差是2℃,其最高气温是25﹣27℃,最低气温是19﹣21℃,气温日较差是4﹣8℃,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3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D.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考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分析: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科学家依据观测资料,绘制了各种气温等值线图.其中,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地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

解答:

解: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盆地气温高.

故选:

D.

点评:

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要理解记忆.

14.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解答:

解:

A.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

B.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符合题意.

C.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不符合题意.

D.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该题有一定的难度,要仔细分析.

15.有关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的降水一定多

B.纬度越高,降水越多

C.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少多

D.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考点:

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分析: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解答:

解:

世界降水的规律是: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

故选:

D.

点评:

观察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示意图,解答降水规律.

16.非洲有一种奇特的鱼叫肺鱼,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水时它用肺呼吸.这是长期适应哪一种气候环境的结果()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以非洲分布最广.

解答:

解:

读题干可得肺鱼所生活的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该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非洲的气候类型,理解解答即可.

17.海南岛作为全国冬季蔬菜供应基地,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新鲜蔬菜运往北方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考点:

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

解:

我国南北方由于纬度位置差异很大,造成了南北方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有很大差别,如纬度较高的黑龙江冬季寒冷漫长,而海南岛却终年如夏,降水多,纬度位置的差异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

故选:

A.

点评: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因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18.“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哪种因素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人类活动等.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水分逐渐减少,这是海陆因素的影响;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及不同海拔高度气温不同,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表状态或大气成分,进而影响气候.

解答:

解:

这句唐诗的原意是;山脚下平原地区的花儿开败了,而山上寺庙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显然这是由于平原地区气温较高,而山上气温较低造成的寺庙中花儿盛开较晚.

故选:

C.

点评:

首先得搞明白诗词的原意,再联系所学的地理知

识加以分析.

19

.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的是()

A.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B.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

解答:

解: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能反映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能反映纬度因素对气候有影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能反映海陆因素对气候有影响.

故选:

C.

点评:

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属于难题.

20.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却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A.离海较远(位于西部)

B.深居内陆

C.维度偏低

D.海拔较高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这是因为地势高.

解答:

解: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却是我国夏季气

温最低的地方,这是因为海拔

高,因为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下降,地势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难度中等,注意理解.

21.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降水量远远多于北坡的降水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解答:

解: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来自印度洋湿润的气流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南部迎风坡降水丰富,北部背风坡降水稀少.

故选:

C.

点评:

考查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响,要理解解答.

世界的气候是复杂多样的,受到了位置、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回答22~23题.

22.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A.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B.降水不受纬度因素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比较明显

D.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

解: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盆地气温高.世界降水的规律是: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

D.

点评:

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

23.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大陆西岸一般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沙漠气候

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答:

解: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由于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终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故选:

C.

点评:

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要识图记忆.

24.请你阅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考点:

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

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影响降水的因素有: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降水的分布规律为: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

解:

根据图例及降水的分布规律分析:

A、降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故符合题意;

B、①比③降水多,原因是①位于大陆东岸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③位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故不符合题意;

C、②位于内陆,降水少,④位于沿海降水多,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故符合题意;

D、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处山的迎风坡,降水多,称为世界雨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C.

点评:

认真阅读地图,根据图例及影响降水的因素筛选正确选项.

二、综合题

25.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是海洋板块的是D,格陵兰岛位于E,澳大利亚大陆位于C.(均填代号)

(3)在图中标注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火山、地震带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板块交界处.

(4)亚洲东部的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国”,每年的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甲、乙两地中代表日本的是甲,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5)①处是喜马拉雅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的原因.

考点:

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日本的主要岛屿、地震带、火山和城市.

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

解:

(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和F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六大板块中几乎是海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格陵兰岛位于美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

(3)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在那里,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

(4)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图中甲日本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日本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5)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①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且在两大板块的作用下,高度仍在增长.

故答案为:

(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D;E;C;(3)

;板块交界处;(4)甲;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

压形成的;(5)喜马拉雅.

点评:

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26.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位于南半球的是甲,位于北半球的是乙丙,判断依据甲1月份气温最高,7月份气温最低,乙丙两地与其相反.甲地位于陆地(陆地或海洋).

(2)四季分明的是乙地.年较差约是30℃.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丙,年较差约是33℃.

(3)甲、乙、丙分别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温带、寒带.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分析: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解答:

解:

(1)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