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125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

广州市白云区统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

广州市白云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掉原来的答案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恪尽职守gè烙印lào悲鸣哀号háo号角hào

B.趋之若鹜wù旁骛wù气吞斗牛dǒu奋斗dòu

C.恬不知耻tián聒噪guō左右对称chèng称霸chēng

D.怒不可遏xiè歇息xiē鲜为人知xiǎn新鲜x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闪烁不定一抔黄土重蹈覆辙无与伦比

B.锐不可当张皇失措 微不足到豁然贯通

C.惟妙惟肖一代天骄格物致知抑扬顿错

D.颔首低眉相形见绌再接再历断章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广州市通过搭建德育实践平台,默默无闻地培养众多未成年人的品德和情操。

B.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热播以来,市民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习总书记惩治贪腐的态度十分强硬,“苍蝇、老虎”一起打,真是大快人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媒体报道,目前广州市正在申报全国绿化模范,是否能成功将很快见分晓。

B.在“十三五”期间,广东将基本承建起具有鲜明特点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C.有关法律规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若泄露客户信息,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D.因为个别不良施工企业使用劣质的原材料,是“毒跑道”进入校园的主要原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民国风度》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①但他们守护的精神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②他们那样地想着

③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

④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

⑤那样地活着

⑥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

A.⑥③④①②⑤B.③⑥④②⑤①

C.⑥③②⑤④①D.③⑥②⑤④①

 

6.请分析下面的数据和材料,得出结论,不超过40字。

(4分)

材料一: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

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在儿童期由于被动吸烟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哮喘,并可加重已有哮喘的严重性,儿童被动吸烟与中耳疾病有因果关系,证据亦支持儿童被动吸烟与婴儿猝死综合症(AIDS)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被动吸烟调查统计数据

年份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被动吸烟人数中儿童所占比例

17%

20%

22%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

(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B.孤山寺北贾亭西,湖面初平云脚低。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E.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F.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④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4分)

[说明:

①题为必答题,2分。

②题为加分题,2分。

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

相同的愁绪,却有不同的倾诉。

崔颢在黄鹤楼登楼远眺,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碧波浩瀚家难寻的感慨;范仲淹远在塞外戍边独酌,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功名未建家难回的惆怅。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

(1)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3)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4)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5)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10分)

隆中对   陈 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谓为信然信义著于四海

 B.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

C.此用武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然志犹未已转转不已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先集中分析天下大势,然后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和益州作为霸业可成的基础。

B.文中徐庶的推荐和刘关张的肯定都是对诸葛亮的侧面描写,用以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12.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⑴词中“无主”和“一任”各是什么意思?

请解释。

(2分)

⑵请从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角度,赏析词的最后两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分)

 

四、(9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

(18分)

革命尚未成功

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屠呦呦的获奖是否意味着西方医药界对传统替代药物的看法有所改变?

对此,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弗斯伯格教授做了两次否定,并回答说:

“这不是对传统中医药的颁奖,而是给从中医药当中获得启发,做出贡献的个人,她能够从中做出新药,让我们在全世界销售。

对屠呦呦的奖励是表彰一种寻找药物的过程,也是对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过去在研发青蒿素过程中获得成就的一种肯定。

这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表彰研究人员艰苦而执着的追求和为科学而献身的态度。

这还是对将来的激励,因为即使是对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现在也面临着失效的危险,很多地区的疟疾原虫已经对其产生了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和诺贝尔奖委员会让屠呦呦和青蒿素获奖,也是期许将来的相关专业人员去研制和找到更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以应对疟疾和其他寄生虫疾病,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生命。

其实,对治疗这世上最可怕的寄生虫病——疟疾而言,青蒿素的问世曾一度解决了疟疾的耐药性,但致病菌在与人类和药物的抗争过程中呈现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拉据,世界卫生组织一再提醒各国公共卫生部门谨慎用药,并且推广疟疾治疗的联合用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综合疗法,ACTs),但是,疟疾的耐药性还是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

青蒿素是中药经过现代实验科学,包括药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检验并得到国际认可和推崇的一种对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

令人无奈和惋惜的是,从2003年出现首例耐药病例以来,过去十多年,最有效的药物青蒿素已在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及泰国边境的越来越多的患者中失去了作用。

鉴于过去几十年的有效,因此在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宁愿相信疟疾对ACTs耐药的原因是伴侣药的问题,而非青蒿素的问题。

现在的事实证明,疟原虫的耐药既是青蒿素的问题,包括用药和药物本身的问题,也是疟原虫适应环境和对药物抗争的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疟原虫的基因在应对青蒿素时出现了变化,从而变得对青蒿素更为耐受。

对于疟原虫的耐药和疟疾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人类需要用更高的智慧来应对和解决,尤其是屠呦呦获奖后,中国人就有更大的责任来解决这一难题。

除了在临床中需要联合用药以减少疟原虫的耐药性外,首先要解决的是,可否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研发复方药物或从中药的宝库中再发掘一些有效的对抗疟疾的药物,以避免或减少疟原虫的耐药性。

如此,则有可能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进一步贡献,没准可以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方向,利用基因剪刀,如最新的CRISPR/Cas基因修饰系统(这一发现也很可能在未来获得诺贝尔奖)来剪掉疟原虫因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耐药基因,从而去除其耐药性,让青蒿素和其他抗疟疾药物发挥作用。

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固然让中国人高兴,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链接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面临疟疾感染风险的人口超过34亿,每年因疟疾死亡人数超过450万,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儿童。

青蒿素的问世拯救了无数因用不起昂贵的抗疟疾药物的贫困患者,它使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的死亡率下降了53%。

在疟疾重灾区非洲,如果没有青蒿素,很多孩子活不过童年,以致非洲很多孩子的起名都与青蒿素有关。

链接二:

中国曾有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但只有屠呦呦一人获诺贝尔奖。

这意味着从事科研就是默默无闻,也许终生都是进行单调而艰难的工作。

今天的科研后备军----年轻学子们有很多并不愿意从事科研工作,一项针对高中生的科学主题调研结果显示,仅有38%的女生愿意从事科学工作,男生略微过半。

他们认为,科学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且单调又辛苦;科学家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只有少数人才会选择,和自己关系不大;科研缺乏生活情趣;女性也不如男性有职业优势等。

链接三: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表示,物理学奖评委会每年都会向中国大学发出邀请信,希望联系上物理学领域的教授,继而由他们向评委会推荐物理学奖侯选人,但多年来几乎未得到来自中国的回复。

无论其中事实经过怎样,中国物理界所表达的遗憾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谁不愿意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或其他诺贝尔奖项。

中国学界并非不屑于参评诺贝尔奖,一种情况是,中国物理学界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这个奖项,但其实这也不是原因,因为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举世皆知。

所以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中国没有经得起考验的物理学研究成果,物理学界没有底气,自惭形秽,怕推荐出的某些成果,为人讪笑,所以不愿搭理物理学奖评委会。

另一方面,就是中国物理界不自信,认为自己并未得过诺贝尔奖,恐怕没有资格胜任推荐者的角色。

注:

文章及链接材料均节选自《呦呦有蒿》一书,有删改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青蒿素曾对治疗疟疾有特效,但现在疟疾原虫已对其产生了耐药性,它已经完全失效了。

B.青蒿素的问世曾拯救了全世界贫困的疟疾患者,它主要作用是保护了患疟疾儿童的生命。

C.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研发复方药物来对抗疟疾,这无疑是今后中国科学家研究的一个方向。

D.中国物理界对推荐物理学侯选人不回复,是因为对获得诺贝尔奖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底气。

14.下列对屠呦呦获奖意义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中医药的运用得到了西方医药界的认可,保护了公众的健康和生命。

B.肯定了屠呦呦等研究人员过去几十年艰苦执着的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态度。

C.激励相关专业人员在将来的研究中研究和找到更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D.对屠呦呦等人研究的青蒿素能战胜世界上最可怕的寄生疾病——疟疾的肯定。

15.关于疟原虫对青蒿素耐药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疟原虫的基因对青蒿素越来越耐受,慢慢地就在应对青蒿素时出现了变化。

B.医护人员在疟疾治疗时只是单一用青蒿素,而没有在其基础上进行联合用药。

C.青蒿素的用药和药物本身还存在未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更高的智慧来应对和解决。

D.疟原虫的耐药基因没有被基因剪刀剪掉,青蒿素和其他抗疟疾药物发挥不了作用。

16.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述效果。

(4分)

致病菌在与人类和药物的抗争过程中呈现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拉据。

17.文章提到,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固然让中国人高兴,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试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二、三,谈谈你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话的理解。

(5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

(22分)

林中杂想

我躺在树林子里看《水浒传》。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暑假前,我答应学生“带队”,所谓带队,是指带“医疗服务队”到四湖乡去。

为了在带队期间把《水浒传》从头再看一遍,就把这本厚厚的章回塞进行囊,一路同去四湖。

  而此刻,我正躺在林子里看《水浒》,林子是一片木麻黄,有几分像好汉出没的黑松林,只是这里没有好汉。

我舒舒服服躺下,看我的《水浒传》,当时我也刚吃过午饭,太阳正当头,但经密密的木麻黄一过滤,整个林子荫荫凉凉的,像一碗柠檬果冻。

  我正看到二十八回,武松被刺配二千里外的孟州,路上其实他尽有机会逃跑,他却宁可把松下的枷重新戴上,把封皮贴上,一步步自投孟州而来。

  一路看下去,不能不叫痛快,武松那人容易让人记得的是景阳岗打虎的那一段。

现在回头看那一段,倒也不觉可贵,他当时打虎,其实也是非打不可,不打就被虎吃,所以就打了,此外看不出他有什么高贵动机,只能证明,他是天生的拳击好手罢了。

倒是二十八回里做了囚徒的武松,处处透出洒脱的英雄骨气。

  初到配军,照例须打一百杀威棒,武松既不去送人情,也不肯求饶,只大声大气说:

  “都不要你众人闹动。

要打便打!

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打虎好汉!

从先打过的都不算,重新再打起!

我若叫一声,便不是阳谷县为事的好男子!

……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儿,打我不快活!

  不想事情有了转机,管营想替他开脱,故意说:

  “新到囚徒武松,你路上途中曾害甚病来?

  武松不领情,反而犟嘴:

  “我于路不曾害病!

酒也吃得,饭也吃得,肉也吃得,路也走得!

”管营道:

“这厮是途中得病到这里,我看他面皮才好,且寄下他这顿杀威棒。

”两边行仗的军汉低低对武松道:

“你快说病。

这是相公将就你,你快只推曾害便了。

”武松道:

“不曾害!

不曾害!

打了倒干净!

我不要留这一顿‘寄库棒’!

寄下倒是钩肠债,几时得了!

”两边看的人都笑。

管营也笑道:

“想你这汉子多管害热病了,不曾得汗,故出狂言。

不要听他,且把去禁在单身房里。

及至关进牢房,武松丝毫不惧,把管营送来的美食饮光吃尽。

武松那一饮一食真是潇洒!

人到把富贵等闲看,生死不萦怀之际,并且由于自信,相信命运也站在自己这一边时,才能有这种不在乎的境界,才能有这种高级的天地也奈何他不得的无赖。

  这几段,真的越看越喜,高起兴来,便翻身拿笔画上要点,加上眉批,恨不得拍掌大笑,觉得自己也是黑松林里的好汉一条,大可天不怕地不怕地过它一辈子。

  回想起前天随队来四湖的季医生跟我说的一段话,她说:

“你看看,这些小朋友,他们问我,目前群体医疗的政策虽不错,但是将来卫生署总要换人的呀,换了人,政策不同,怎么办?

  两人说着不禁摇头叹气,我们其实不怕卫生署的政策不政策,我们怕的是这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什么先自把初生之犊的锐气给弄得没有了?

  是因为一直是好孩子吗?

是因为觉得一切东西都应该准备好,布置好,而且,欢迎的音乐已奏响,你才顺利地踏在夹道花香中启步吗?

唐三藏之取经,岂不是“向万里无雨草处行脚”,盘古开天辟地之际,混沌一片,哪里有天地?

天是由他的头颅顶高的,地是由他踏脚处来踩实踩平的,为什么这一代的年轻人,却偏偏希望像古代的新媳妇,一路由别人抬花轿,抬到婆家。

在婆家,有一个姓氏在等她,有一个丈夫在等她,有一碗饭供她吃——其实,天晓得,这种日子会好过吗?

  武松算不得英雄、算不得豪杰,只不过一介草莽武夫,这一代的人却连这点草莽气象也没有了吗?

什么时候我们才不会听到“饱学之士”的“无知之言”道:

“我没办法回国呀,我学的东西太尖端,国内没有我吃饭的地方呀!

  能不能不害怕不担忧呢?

甚至是过了许多年回头一望的时候,才猛然想起来大叫一声说:

“哎呀,老天,我当时怎么都不知道害怕呢?

把孔子所不屑的“三思而行”的踌躇让给老年人吧!

年轻不就是有莽撞往前去的勇气吗?

年轻就是手里握着大把岁月的筹码,那么,在命运的赌局里作乾坤一掷的时候,虽不一定赢,气势上总该能壮阔吧?

我站起身来去四面乱逛。

想想这世界真好,海边苦热的地方居然有一片木麻黄,木麻黄林下刚好有一张床等我去躺,躺上去居然有几百年前的施耐庵来为我讲故事,故事里的好汉又如此痛快可喜。

想来一个人只要往前走,大概总会碰到一连串好事的,至于倒霉的事呢?

那也总该碰上一些才公平吧?

可是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碰到倒霉事,总奈何我不得呀!

  想想年轻是多么好,因为一切可以发生,也可以消弭,因为可以行可以止可以歌可以哭,那么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真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1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

(1)请根据《水浒传》的阅读,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以武松为中心人物的情节()(3分)

A.押送金银担    B.风雪山神庙   C.倒拔垂杨柳D.醉打蒋门神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第二部分有关武松的故事情节。

(3分)

19.文中第四部分加点的“居然”有什么含义?

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20.请结合文本,说说文中的“唐三藏”和“新媳妇”分别指代哪一种人?

(6分)

21.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观点?

为什么?

请为你的观点提供一个例证。

(6分)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五、(1小题,60分)

22.按要求作文。

(60分)

请以“以为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评分细则

阅卷意见:

1.阅卷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观题大意准确即可以给满分。

2.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与参考答案不符合但确有创造性的、合理的答案,要慎重考虑,合理给分。

3.对争议较大的作文应提出讨论。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

 

34分

19分

 

1

3

B

2

3

A

3

3

D

4

3

C

5

3

C

6

4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危害相当大,儿童被动吸烟人数却逐年递增。

15分

7

10

⑴AE(B.水面初平云脚低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F.莫道不消魂)

⑵①苟全性命于乱世②池上碧苔三四点③荷笠带斜阳④落英缤纷⑤北斗阑干南斗斜⑥金樽清酒斗十千

⑶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

5

⑴不通、理解不了⑵“与”通“举”,选拔⑶在空中⑷吉祥⑸为……而死

 

56

16分

9

3

D

10

3

B

11

4

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夺取它的意思吗?

12

6

⑴无主:

无人过问;一任:

任凭(2分)

⑵以梅自喻,将梅人格化,写出了梅的孤芳自赏,赞美梅虽经历风雨凋残零落,但仍然坚强不屈,表达了作者虽历经艰辛,但仍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40分

13

3

B

14

3

A

15

3

C

16

4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容人类在与致病菌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后致病菌会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耐药性让人类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拉踞”一词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这种抗争过程中双方来回往复的长久和艰巨。

(4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分,“拉踞”2分)

17

5

⑴疟原虫的耐药和疟疾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屠呦呦获奖后,中国科家学还有责任来应对和解决这一难题。

⑵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科研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仍需要科研工作者勇于为科学献身,甘于单调艰苦的精神。

⑶中国的年轻的学子仍需立志做好祖国科研工作的后备军,国家也要继续为新一代科研力量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⑷国内的科研工作者都要有信心和底气,在勇于追求诺贝尔奖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努力钻研,勇攀科学高峰。

(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即满分)

18

6

⑴D(3分)⑵武松初到配军,对酷刑毫不畏惧,反而主动领刑。

(3分)

19

4

两个“居然”写出她在苦热环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