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108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知识点.docx

古代汉语知识点

一、字典和辞书等工具书对于学习古代汉语有哪三方面的用途?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二)查检词语和典故。

(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二、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各有什么利弊?

(一)主要有以下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检字法)

3.按号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二)以上三种汉字排列法各有利弊:

1.音序法迅速方便,但不明读音或读音不标准都无法顺利查检。

2.部首法不存在上述缺点,但有的字究竟归于哪一部首,不易确定。

汉字简化后,笔画变化很大,其中有些字的归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3.号码法也有问题,有些角的归类只能凭死记,如果不常用,容易忘记。

三、对王本和郭本所列之字典、辞书及语言学著作逐一进行分析。

(一)《说文解字》

1.东汉许慎著。

公元100年写成初稿,公元121年定稿。

2.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出的语言文字学著作。

3.全书分15卷,第15卷为叙目,每卷分上、下。

4.收正篆9353个,重文1163个,总收10516个。

5.首创部首编字法,分540部。

6.最大特色:

以形释义。

7.清人王筠著《说文释例》,对全书体例作了总结归纳。

8.其部首排例体例:

1)始一终亥。

2)据形系联,形近的部首挨着排。

3)据义系联。

形既远,则取诸义,或以义相引,或以类相蒙。

4)先独体部首,再同体重叠部首。

5)先正体,后反体,倒体。

6)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部叙》对说文540部先后相承的意义有专门的解释。

9.列字体例

1)按所反映事物的虚实远近排列,先实后虚,先近后远。

无虚实远近可言的,则按义训之好恶。

2)以事物本来的顺序排。

3)以义联属。

4)与部首字相对或相反的字列在该部末尾。

5)以某字为部首而实非某类事物之字列在该部之末。

6)组成双音节的两个字排列在一起。

10.说解体例

1)释义:

界说、描写、区分、沟通、互训、声训、互文错见等方法。

2)释形:

以六书为据;

(1)象形字:

象形、……象形、象……之形

(2)指事字:

象……之形、从某从某

(3)会意字:

从某从某、从某某

(4)形声字:

从某,某声、从某,某省声、从某省,声、从某从某,某亦声

3)释音:

(1)形声字:

从某声

(2)其它:

读若某、读又若、读之若、读与某同、读若某同

4)附上该正篆的重文:

古文、籀文、奇字、或体

5)阙:

表示对某个字的字形、字音或字义不明白,反映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11.原本失传,世所通行是徐铉校定本——大徐本;番禺陈昌治据孙星衍刻本改为一篆一行本,大字印许书原文,以双行小字印徐铉校注及反切;1963年中华书局将陈昌治刻本影印出版,于每篆之首增加楷体,卷末附新编的“部首”“正文”“别体字”三个检字索引。

(二)《说文解字注》

1.清段玉裁著。

2.王念孙序曰:

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3.贡献:

1)以声训发明许意

2)以经证字

3)善推本义,也讲引申义、假借义、后起义

4)同义词辨析

5)补正删校,归纳许书条例,阐发语言理论

4.局限:

1)有时极力维护

2)有时妄加擅改

3)滥谈引申

(三)《说文通训定声》

1.清朱骏声著

2.三部分内容:

1)说文:

以许说为宗,补充举例

2)通训:

讲转注(即词义引申)、假借(通假)——朱书中最精彩最重要的内容

3)定声:

以上古韵文的用韵来证明一个字的古韵。

同韵相押为古韵,邻韵相押为转音。

(四)《康熙字典》

1.张玉书、陈廷敬奉敕编纂。

2.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3.以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为基础。

4.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卷。

笔画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排列。

5.全书收字47035个。

6.这部字典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其解释字义主要引用前人的意见,很少有编者自已的看法。

她解释字音和字义也引用古注。

(1)其缺点和错误还是很多的。

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证》,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四、谈谈古代汉语的代词。

——郭本P319-335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

吾、我、予、余、朕

1)吾:

魏晋以前不做宾语(魏晋以后可以),否定句中可作。

例:

不吾知也。

2)朕:

秦始皇以前可以用于一般人。

2.第二人称:

汝、尔、而、若、乃

1)女、尔、若:

用于主、宾、定语。

2)而、乃:

只作定语,偶尔作主语,绝不作宾语。

3.第三人称:

其、厥、之、他(严格来说,先秦无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其”、“之”可看作。

1)其:

定语;作用相当于名词后面加“之”。

例:

其名为鲲。

“其名”等于“鱼之名”;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出”相当于“师之出”。

(这句的其必须认为是定语而不是主语。

2)之:

宾语。

3)厥:

定语。

4)他:

上古为指示代词,唐代开始才作第三人称。

5)现代汉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达方法:

(1)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

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2)省略主语:

使子路反见之。

(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4.表人称的复数:

1)古代人称无单复之别:

齐师伐我;若皆罢去归矣!

2)第一、第二人称后可加“侪”、“属”、“曹”等字,相当于“这班人”、“这些人”。

5.用谦称(或自称其名:

文倦于事。

)代第一人称,用尊称(或称人之字: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代替第二人称。

6.古汉语人称代词比现代用得少的原因:

1)古汉语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没有用作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2)谦称和尊称较多,代替了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此、是、斯、兹、彼

1.此、是、彼:

可以指人、事、物。

例:

此(这人)谁也?

彼(那个人)哉!

彼哉!

2.彼:

很少情况下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译作“他”、“他们”,她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

例:

彼,丈夫也;彼且奚适也?

3.之:

表泛指,用来作定语或宾语。

例:

之子于归;姜氏欲之。

4.其:

指示一定的人或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例: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5.夫:

表远指,指示性轻,不必译出;有时放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宾语之前,仍是指示代词。

例: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乃哥夫“长铗归来”者也。

6.若:

作定语。

例:

君子哉若人;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

7.然、尔:

作谓语。

译为:

这样、如此、那样。

8.焉:

1)特殊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

2)不仅用来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还经常用于叙述句的句尾表示停顿,后面一般不加别的语气词。

3)其所指代的范围和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

4)一般放在不及物动词之后。

5)在有些句子里,成为纯粹的语气词。

例: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9.诸:

“之”与“乎”或“于”的合音。

(三)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

谁、孰

1)谁:

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

2)孰:

(1)用于选择句,不能作宾语。

例:

天下之害孰为大?

(2)与“谁”用法相同。

例:

孰为夫子?

(3)孰与:

凝固格式,相当于“何如”,用来于比较。

例: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胡、曷、奚,相当于“什么”。

1)何:

作谓语、宾语、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定语

2)胡、曷、奚:

常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

例:

子奚哭之悲也?

曷足以美之?

3)奚:

还可用于宾语,表事物或处所。

例:

奚冠?

彼且奚适也?

4)胡、曷:

用于宾语,主要见于“胡为”、“曷为”,表示“为什么”。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相当于“哪里”。

1)用于状语,表反问。

例:

恶施不慈!

且焉置土石?

2)用于宾语:

则吾将安仰?

彼且恶乎待哉?

其之焉往?

(四)无定代词

(五)特殊代词

五、举例说明“或”与“莫”用法的不同。

——郭本P328-329

三十四、简述古注的发展概况,并列举历代之成就。

(一)两汉时期:

1.开创于西汉:

1)统治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提倡学习儒家经典;

2)先秦典籍经秦火劫难,亟待整理;

3)先秦至汉,文字语言发生了较大变化,先秦典籍文字艰深,其古音古义不易为人通晓;

4)西汉经济的发展。

2.两汉注释古书以解经为目的,以经部典籍为对象。

3.古文学派(朴学、汉学)与今文学派之分

1)前者重文字训诂,考证名物制度,注释循经立训,简约质朴,不离经空发。

2)后者好阐发“微言大义”。

4.注家:

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两汉经学之大成,郑学)、高诱、王逸等

(二)三国时期

1.学术受挫。

2.注家:

王肃、韦昭等

3.王肃治学不分今文、古文,兼收并蓄,当时列为学官,世称“王学”。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古书注释继续发展,“王学”与“郑学”之争不断。

2.南北朝时,北方崇尚“郑学”,重训诂章句;南方会采二学,兼采玄学,注书借机发挥自己的哲学思想,大谈性命哲理。

例:

郭象的《庄子注》。

3.南北朝时玄学盛行,佛教大兴。

在清谈和讲经风习影响下,“义疏”开始出现。

4.这一时期,注释范围更加拓宽,经、史、子、集各部古书均有注释,且扩大到了小学著作。

(四)隋朝:

刘炫。

(五)唐代

1.继两汉以后又一个高峰,注书进一步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经注方面,孔颖达奉敕对前代义疏加以整理。

3.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疏,亦叫“正义”。

4.唐人义疏代表了唐代注释的最高成就,她解释字词及考证名物制度较翔实,引证丰富,遵守“疏不破注”的原则。

(六)宋代

1.成就总的来说不及前代。

2.宋代理学盛行,学者注书,摒弃汉唐作风,常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已的政治、哲学思想。

3.朱熹成就最大。

(七)清代

1.摆脱宋明理学束缚,重振汉学,建立了形音义的完整体系,开辟了“因声明义、以义证音”的新路。

2.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大为盛行,一些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注解风格也为之一变。

继承朴学传统,以求实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对历代典籍及汉唐旧注进行认真地考证,重视从材料出发,给众多古书作精审而详尽的新的注释。

3.清人的注释,有的考证过于繁琐,堆砌材料,不切实用,是最大的缺点。

例:

刘宝楠《论语正义》。

4.清代有的学者还以读书札记的方式,对古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加以研究。

5.清代也是小学的黄金时代,注释和疏证小学著作的名家很多。

6.清代有的学者还开创性地从事经籍训诂材料的纂集工作。

例:

阮元《经籍纂诂》

7.清代学者在校勘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

例:

阮元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

(八)历代古注成就一览表:

时期

作者

著作

备注

汉代

毛亨

《毛诗诂训传》

经注

郑玄

《毛诗笺》《周礼注》

《仪礼注》《礼记注》

孔安国

伪《尚书传》

何休

《春秋公羊传注》

赵歧

《孟子章句》

王逸

《楚辞章句》

高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魏晋南北朝

王弼

《老子注》

王弼、韩康伯

《易注》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

范宁

《春秋谷梁传集解》

何晏

《论语集解》

裴骃

《史记集解》

史记三家注之一

韦昭

《国语注》

裴松之

《三国志注》

考核史料

郭象

《庄子注》

张湛

《列子注》

刘孝标

《世说新语注》

郦道元

《水经注》

郭璞

《尔雅注》《方言注》

小学著作

唐代

孔颖达

《五经正义》

《九经义疏》

《十三经注疏》之九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徐彦

《春秋公羊传疏》

杨士勋

《春秋谷梁传疏》

司马贞

《史记索隐》

史记三家注之二,考证人名地名和考核史实

张守节

《史记正义》

颜师古

《汉书注》

李贤

《后汉书注》

《荀子注》

成玄英

《庄子疏》

伊知章

《管子注》

李善

《文选注》

详于对原文典故来源和词语出处的考证,备受推崇

宋代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十三经注疏》之四

(shì)

《孟子疏》

朱熹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

清代

陈奂

《毛诗传疏》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刘文淇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刘宝楠

《论语正义》

焦循

《孟子正义》

梁玉绳

《史记志疑》

沈钦韩

《汉书疏证》

王先谦

《庄子集解》《荀子集解》《汉书补注》

郭庆藩

《庄子集释》

王先慎

《韩非子集解》

孙诒让

《周礼正义》《墨子间诂》

王念孙

《读书杂志》

读书札记的方式

王引之

《经义述闻》

俞樾

《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小学的黄金时代

郝懿行

《尔雅义疏》

邵晋涵

《尔雅正义》

王先谦

《释名疏证补》

戴震

《方言疏证》

王念孙

《广雅疏证》

阮元

《经籍纂诂》

三十五、试述古书的读音问题。

郭本P1075-1083

(一)古代诗歌韵文的读音

1.批判叶音说

2.建立古今语音不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音。

3.我们学习古音知识,决不是为了用古音诵读古诗文,而是为了学习古今语音演变的对应关系,了解古代韵文用韵的时代特点。

(二)假借字的问题(在下面几题中论述)

(三)破读的问题

1.破读:

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

后一种读音是前一种读音演变而来的。

例子见郭本P1079-1080,必考,必看。

2.破读不同与假借:

假借字与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而破读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历史的联系。

3.产生的客观原因

1)词义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不断引申,词性不断分化。

某个字(词)产生新的意义和新的语法作用之后,为了区别于原来的意义和语法作用,于是要求在读音上表示出差异来。

2)是一种音变构词手段。

4.表现:

1)破读音主要是声调,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

2)去声是我们认识古书中破读音的重要线索。

3)破读大约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大量出现。

4)圈发之法

5.古今破读音的关系

1)破读音是客观存在的,许多词的破读音和本音分别一直沿用到现代。

例:

美好、爱好;法度、揣度;难易、灾难;作为、为了。

2)现代口语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破读。

例:

相沿、河沿(yàn);猪圈、圈(juān)点。

3)古书中注明的破读音有许多没有保留下来的原因:

(1)由于破读义不再在口语里使用而消失。

例:

“麾”的指挥义消失,其破读“huì”亦消失。

(2)主要原因是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

A.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声、韵、调的发展趋于简化,许多原来有异读的字音,现代只保留下单一的读法,没有本音与破读音的区别。

例如:

“易”字的变易义,本读入声,容易义,破读去声,由于入声韵尾的消失,入声调转变为平、上、去三声(入派三声)的结果。

“足、食、乞”同类。

B.由于浊声母清化,特别是全浊声母变去声,原来有本音上声和破读去声的区别的都读成去声了。

例:

“近”是群母,形容词本读上声,动词破读去声,现代群母清化都读去声。

“上、下、坐、涕、饭、断”同类。

6.如何对待古书中注明的破读音

1)那些已经进入现代汉语的口语或书面语中,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一般字典或词典里也都注明她的读音的破读,自然应当去学习她、掌握她。

2)对那些由于语音变化等原因,没有保存在现代汉语里的破读,则不必特别加以区分,就照现代习惯读音去读。

3)如果要学习并研究古汉语,则应该了解历史上的破读。

这有利我们辨析词义,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四)古书中特殊词语的读音问题

1.我们在阅读古书时,往往遇到一些字(词)注的音和这些字的一般常见读音不同;

2.这些具有特殊读音的词语在古书中并不少见,而多是一些古代的国名、族名、地名和人名姓氏等。

例子见郭本P1082-1083,必看。

3.这些特殊读音相沿已久

1)有的是保存古代的读音。

例:

“番禺”的“番”读pān。

2)有的则是外族语的对音。

例:

“单于”读作chányú。

3)有的可能是古方言词语。

4.我们的态度

1)流传下来,收录在一般字典、词典中的读音我们应当按传统读音去读。

2)现代已改为一般读音的,不必遵从旧读。

例:

“叶公好龙”的“叶”读yè。

第三部分古代汉语填空题

1.早期的音序排列法有(按注音字母)、(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等。

2.汉代著名的注解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高诱)、(王逸)等。

3.汉唐人注释古书,一般着重在(训释字句)、(加注读音)方面。

训释字句常用的办法是(释字)、(串讲)和(章句)。

4.译事三难:

(信)、(达)、(雅)。

5.历史散文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种体裁。

6.说理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等。

其最重要的体裁有(论)、(说)、(辩)、(原)等。

7.奏议是臣下给皇帝的书信、报告,包括(奏)、(议)、(书)、(疏)、(表)、(状)、(封事)、(答刂子)等。

8.诏令是皇帝给臣下的书信、命令,包括(策书)、(制书)、(诏书)、(戒敕)等。

9.用来表示上下尊卑关系的文书还有(教)和(

)二类。

10.碑志包括(碑铭)和(墓志铭)。

11.哀祭包括(哀辞)、(祭文)、(诔)等。

12.引用的类别有(引言)、(引事)、(引文)三种。

13.古今语音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三方面。

14.古诗包括(五言诗)、(七言诗)和(乐府)。

15.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

16.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

17.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燕歌行》)。

18.隔句押韵的最早的七言诗是(鲍照《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19.“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是(沈约)和(谢月兆)。

20.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

21.词和近体诗在形式上的主要区别是(长短句)和(平仄变化)。

第二部分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从时间上看,指“五四”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大致来说她有两个系统:

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另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3.古白话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书面语。

4.反切法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及声调合成被注字音。

5.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6.叶音法南北朝乃至唐宋时代,人们还没确立古今语音不同的观念,用当时的语音读《诗经》,遇到押韵不和谐的地方,就临时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读音。

当时称之。

7.俗字解放前出版的字典辞书里所谓的“俗字”,是后起的异体字。

她们大都是早期的简化字,不但在上古的书里不出现,在中古以后的书里也是罕见的,一般多用作手写体。

8.展转为他训即词义引申。

9.引申义词义从一点(本义)出发,沿着不同方向,向相关方面延伸而产生的一系列新义。

10.平水韵南宋江北平水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又归并为106韵,成为“平水韵”。

唐以后直到近代,人们作近体诗时,仍按“平水韵”。

11.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12.词义的更替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之后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

13.词类的活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她的基本功能,而具备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14.使动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施行这个动作。

即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5.递系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兼语结构。

16.意动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7.六书指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用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或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

18.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文字,指商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89.同源词她们本是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若干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词。

这些词的读音和字形往往也随着分化,由于语言的发展,读音可能变得彼此很不相同,意义之间的关系可能变得难以辨认,字的形体可能变得彼此毫不相干。

但只要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她们在读音和意义上总是有一定的联系。

二、对转(阴阳对转) 阴声韵与阳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

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属于韵尾的增加和失落。

同时包括入声韵与阳声韵、入声韵与阴声韵之音的相互转变(若把入声韵归入阴声韵中)。

清代小学家把凡阴声韵与阳声韵在一起押韵、谐声、通假等称阴阳对转。

三、旁转 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为另一个阳声韵,一个入声韵变为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

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一个音节收尾音不变,主元音的舌位高低发生变化。

四、旁对转 对转和旁转同时发生,既有韵尾的增加或失落,又有舌位高低的变化。

五、本字(假借中) 用来表示她本义或引申义的字,对假借来表示这一意义的字而言就是本字。

从词的角度看,把一个词作为本义或引申义来表示的字,对这个字的假借字而言就是本字。

六、古今字(裘本的定义) 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包括异体字),通行时间往往有前有后,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合称古今字。

七、八分 即汉隶。

指字形较扁平,呈“八”字分开之势。

八、右文说 有时候,一些表示同出一语源的亲属词(同源词)的形声字,都把同一个字用作声旁。

这种声旁不管是不是有义的声旁,都是研究这组形声字的意义特别是她们所代表词的语源的重要线索,由于声旁多数位于字的右边,研究上述这种文字现象的学说称之。

九、石鼓文 我国最著名的石刻之一,字体属于大篆。

唐初在天兴县发现了十个石碣,每个上面都刻着一篇六七十个字的四言诗。

这些石碣形状像鼓,叫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