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060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第一节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xxxx中学是该区唯一一所普通高中,该校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xx第六中学,原址在xx市道口镇,1992年迁建该区,并更名为新城中学。

学校占地180亩(包括2003年新征操场用地60亩),建筑总面积28000平方米(不包括教职工家属楼),固定资产3800万元,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人,教职工223人。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多个学科位居省、市前列,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突出,近年来在各级竞赛中先后获得六个全省冠军、两个全国冠军。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高级中学迁建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三、学校性质

国有事业

四、建设地址

位于xxxx经济开发区大海路以西,孟家新街以北,柳贤街以南,富源路以东。

五、研究总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贯彻了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家教委下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等有关政策,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教育竞争能力建设xx高级中学,势必推动xx经济开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xx经济开发区今后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对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该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xx经济开发区大海路以西,孟家新街以北,柳贤街以南,富源路以东。

总用地面积为230920平方米,该宗土地由开发区盐田改用,不占农田。

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98494平方米,建设综合楼26614平方米、艺术楼12457平方米、教学楼16539平方米、宿舍楼26540平方米、餐厅10648平方米、风雨操场2650平方米、活动中心3046平方米。

经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8672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3852万元,设备购置费2820万元,基础配套设施费855万元,其他费用601万元,预备费544万元。

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解决。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学校收入3530万元,利润总额1954万元。

财务分析表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4.3%,投资回收期11.6年,财务评价指标较好。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性。

第三节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根据xx中学生生源情况和xx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预测,xx高级中学设计规模为全日制高中寄宿学校,设84个教学班,每班50人,共4200人。

二、规划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⑴《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版)

⑶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规范

⑷甲方提供的相应设计要求及建议

2、规划指导思想

⑴在整体设计上,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功能分区完整配套,体现个性,整体协调,尊重基地及周围自然环境,服从地域人文和景观,体现时代气息的校园环境达到景观园林化,功能标准化,设计现代化,理念人性化的要求。

⑵校园环境按照“生态型、园林式、网络化”的规划要求,充分依靠其独特的资源,体现“天人合一”的规划意境。

⑶充分协调规划去外部环境条件,统筹安排,适当预留建设用地,形成弹性规划网络,适应分期建设模式。

⑷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营造既有地方风格又有时代特征的环境氛围,创造出绿色、现代、和谐的自然生态校园。

⑸规划设计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环境优雅、文化浓厚、个性鲜明、新颖求实的现代化的新校园。

3、规划原则及设计理念

⑴满足功能性需求

校园的规划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和运动区的布局需求,形成既相对独立、减少干扰,又有统一的整体功能布局结构。

同时也要美观大方而又经济实用,在建设效果与节约投资间寻找完美的平衡。

⑵创造多样化交流空间

现代教育强调交流与对话,学校是师生交流、学生间交流的重要场所。

校园规划应具有相应的开放结构,包括校内外以及校内各功能区的开放共通关系。

校园空间环境的营造应该是人性化的,能够促进各种活动的交融和人际交往,并且创造便捷的步行系统。

需要重点考虑主入口景观轴线、教学区的交流空间、中心广场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化休闲娱乐空间。

4、规划构思

根据新校区的规划设计要求,结合现状地形条件,规划采用以下两大构思进行总体设计:

⑴轴线对称与自由活泼的完美统一

基地北部靠近孟家新街,集中安排教学办公区,包括学校主入口、办公实验综合楼、教学楼、艺术楼,采用中心景观轴线布局,主入口设在孟家新街,展现新校区的形象,依次布置综合楼、教学楼、艺术楼,以行政办公综合楼这一标志性简述作为轴线的对景与收头,中心圆形广场,满足学校大型集会活动的要求。

整个教学办公区体现大气、庄重的设计风格。

基地北部安排运动区和生活区,包括田径场、篮排球场地、学生宿舍、食堂。

结合场地形状,新校区布置除满足学习、生活需要外,在西南部还有较大的预留发展余地。

⑵现代风格与传统风貌的有机融合

xx高级中学位于xx市新城区的核心位置,从建筑风格上应符合新城的建设要求,以现代风格为主。

要体现教育建筑的独特风貌,采用红色砖墙的立面造型,既特色鲜明又不失庄重典雅。

5、功能分区

⑴教学、办公区

校前区位于校园的南面,包括办公实验综合楼,三栋教学楼,艺术楼,教学区的建筑成平行布置,两栋教学楼之间形成围合的建筑院落。

位于主校门入口中轴线的西南面。

艺术楼则位于中轴线的东南面,实验、图书、行政办公共同组成的综合楼位于中轴线上,三栋楼与中心圆形广场、仪式性入口广场和主校门共同形成校前区。

校前区构图上轴线对称,比较规整,给人以庄严感。

整个空间与环境的序列由城市道路空间—校前区广场空间—综合楼—建筑室内空间形成,以绿化、铺地和校门视觉引导,层层推进,由远及近。

各空间环境相互映衬,使整个校前区环境充满现代气息。

⑵共享区

共享区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中轴线上的中心绿化成为xx市xx高级中学的共享中心,它的西侧是食堂,东侧是运动场,在共享区的休闲绿化地中还设置共享中心,提供餐饮购物等活动,学校的所有公共活动都是在这里展开。

⑶体育活动区

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的东北面,造型现代的风雨操场成为吸引东面人流的焦点。

体育场地包括1个标准田径场(按带看台、主席台设置)、14个标准篮球场、17个标准排球场、2个标准网球场以及器械场地。

⑷生活休闲区

生活休闲区位于校园的北侧,学生食堂二楼设浴室,其他生活辅助设施都聚集在共享中心。

⑸宿舍区

宿舍区位于学校的西北侧,宿舍楼之间的院落式广场绿地为学生提供户外的休憩场所。

6、开放空间与景观组织

学校的空间与景观组织非常重要,功能上要创造师生交流的场所,满足室外的大型集会和休闲娱乐的需要,景观上要体现新小区的恢宏气势和景色优美的校园环境,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⑴景观轴线

体现视觉对景的要求。

校前教学办公区采用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学校主入口设在孟家新街,以办公实验综合楼、教学楼、艺术楼为中轴线上的中心对景,彰显现小区建设的恢宏气势。

中间为中心广场。

展现xx高级中学的悦目而独特、活泼而有生气,线条简洁明快美观大方,是总体建筑的主要风格特征。

突出校园建筑的文化品位,营造处殷切宜人的校园物质环境气氛。

中轴线北部形成大型的中心共享绿地,空间构成收放自如,外观大气磅礴,内部别有洞天。

⑵集中绿地

满足师生休闲娱乐的需要。

在生活区东部设集中绿地,种植大面积的园林绿化、配以景观小品,打造成为校园的“绿肺”。

⑶庭院空间

满足交流与学习的空间需求。

利用前后建筑的围合和连廊组织,形成外部庭院,满足师生课间休息、沟通交流、学习演讲等的要求。

7、道路交通

⑴出入口

学校现设了三个出入口。

主入口设在北侧和西侧,次入口临近宿舍,有利于将来家长接送孩子的方便性。

⑵车行系统,步行系统明确

校园车行系统以一条宽6米的环形主干道环绕整个教学、公共活动区域,对于校园整个公共教学区域来讲,车行道设置是处于其外围的,最大限度将教学及公共活动区域留给步行者,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

新校区道路采用城市型混凝土道路,主要建构筑物四周均有道路环形。

学校道路宽度为6米,道路横坡为1.5%。

纵坡不小于0.2%,道路转弯半径为6~9米。

校园车型系统的外置使中部步行系统的完善成为了可能,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出发,校园内围绕中心广场组织了完整的步行系统,完善的步行系统和外围的车行系统有机结合,共同建构出完全畅通的校园交通流线体系。

学校的步行系统主要是从南校门通向综合楼的中央广场和连接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的人行景观道。

⑶静态交通,汽车、自行车分设

校园内充分考虑了汽车和自行车的停放问题。

汽车停放采用地面植草砖车位的方式。

在宿舍楼西面备用地设置了自行车的停放位置。

⑷消防设计

每栋建筑单体外围均设6米的消防车道,或者设可以通车的硬地广场。

8、建筑单体方案设计

⑴教学楼

教学楼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心的重要场所,应该成为该校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公共教学楼的设计风格充分体现其地域风格特色,并作为校园向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主要窗口。

教学楼的功能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设计体现了教学楼建筑本身的内涵,有合理的空间结构。

教室的尺寸经过科学计算,这些都为了满足学生舒适高效的学习,以适应教学功能需要和教学规模调整。

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交通组织,便于学生集中,大量的流动,疏散和课间休息,在使用功能上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要求,外形富有时代特色,简洁明快,并与功能结合紧密。

教学楼是四层的多层建筑,在综合楼的西侧,背面是食堂,西面是富源路。

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6539㎡,层高4.0m,室内外高差0.60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

基本柱网:

开间9.6m,进深7.5m。

建筑物功能布局明确,分布合理。

每层包括7个教室,2个办公室;一层还有合班教室。

方便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建筑有2部疏散楼梯,保证了人流的及时疏散。

⑵综合楼

综合楼位于中心广场中轴线上,包括行政办公,实验室,图书室在内总共8层,位于学校的主入口。

主题形象突出,入口有大台阶,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6614㎡,共六层,一层层高4.0m,室内外高差0.9m。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

基本柱网:

开间6.6m,进深9.0m。

建筑物功能布局明确,分布合理。

综合楼为内廊式,楼的西半部分为实验室,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东侧为行政办公和语音室,微机室,图书室等。

动静分离,相互间避免了干扰。

两部疏散楼梯,保证人流疏散。

⑶艺术楼

艺术楼与教学楼对称与中轴线布置,艺术楼总建筑面积12457㎡,共五层,一层层高5.4m,室内外高差1.5m。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

基本柱网:

开间7.5m,进深9.0m。

建筑物功能布局明确,分布合理。

艺术楼局部为外廊式,楼的中间为报告厅,两侧各为五层艺术教室,舞蹈等功能教室分布在楼的两端,既减少对美术、书法教室等的噪音污染,同时方便集中人流的疏散。

⑷食堂

食堂位于西面次入口,是以服务为主的功能区,满足师生就餐的需要。

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基本柱网尺寸为9m*9m。

各层功能分二部分:

餐厅、厨房,功能清晰明确,便于管理和使用。

餐厅平面布置避免进餐人流出入、售菜窗口等流线的交叉。

厨房的主副食操作之间互不干扰,加工流线短捷、不迂回,严格做到生熟分开。

⑸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位于校后区,西侧次入口的北侧。

宿舍共8栋,4栋男生宿舍,4栋女生宿舍,北侧两栋宿舍加入单身公寓。

分区明确,便于管理。

东向紧邻共享中心,活动区域。

日照充足,采光良好。

宿舍楼前留出绿化场地,结合周边设施,营造舒适、方便、活泼的生活活动场所。

公寓楼均为5层,内廊式一字形展开布置,一层门厅处设集中管理室,屋面采用平屋顶,便于放置水箱。

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公寓内设置单独的卫生间,并设有阳台,卫生间门开在阳台上,保证了宿舍内的卫生清洁。

⑹次校门

北校门位于共享区域北侧,是校前区北入口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一方面,它是广场空间领域划分的分界点,另一方面它又轻灵通透,大气简洁。

在形式上采用了对称式,强调了其礼仪性强的空间感受,满足了北校门作为礼仪性入口的功能要求。

在取材上与综合楼相一致,细部强调大气简洁、庄而不严、稳而不重,摆脱了沉重繁复的传统校门形象。

西校门位于食堂的西侧,近临学生宿舍,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和内部车辆的进出。

9、竖向设计

该校区基地的竖向现状较为平坦,高差变化不大,但是基地整体比城市道路低。

竖向设计以现状地形和基地周边道路控制标高为依据,结合本区的形态空间规划设计意图来进行设计,力求在经济、技术和景观等方面达到最优化。

道路竖向的确定考虑了地形、道路坡度要求、排水和用地地块入口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道路设计标高基本上是北高南低。

在满足道路竖向设计的前提下结合现状,尽量使土方量在基地内平衡,同时便于雨水排放和污水收集。

校区内的道路纵坡控制在0.2%到2.0%之间。

规划道路标高确定后,相应调整校内场地各处标高。

各地块的地坪标高和建筑的室外地坪标高基本保证比周边道路最低点标高高出15-20cm左右,以保证地块内的雨水得以顺利排放。

第四节校舍建筑标准与要求

一、普通教室

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要求,普通教室生均使用面积1.22平方米(普通高中),班额50人,每口普通教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1平方米。

教室内布置,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0m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等,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

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不宜小于4000mm,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1000-1100mm。

讲台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

二、综合实验室

实验室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物理、化学实验室分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

生物实验室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动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

实验室生均使用面积宜为1.80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90平方米,实验室宜按2人一组的平面布置,分组不少于25组。

双人单侧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600mm,每生占用长度不宜小于600mm,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每生占用长度不宜小于750mm,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1250mm,每生占用长度不宜小于600mm。

教师演示桌长度不宜小于2400mm,宽度不宜小于600mm。

实验桌应固定,桌前沿及两侧加设围板,高50mm,厚120mm,两侧长度200-300mm。

实验室的室内布置,第一排实验桌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

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两实验桌间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

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

实验桌端部与墙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50mm。

实验室设施应设置黑板、讲台、窗帘杆、银幕挂钩和“学生园地”栏等,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应根据功能的要求设置给水排水系统、通风管道和各种电源插座。

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的地面应设置地漏。

化学实验室设事故冲洗水槽,桌面要有防酸碱措施。

物理光学实验室和生物显微镜室的实验桌椅设置局部照明。

各类实验室的附属用房:

化学实验室宜设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药品贮藏室;物理实验室宜设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生物实验室宜设准备室、标本室、仪器室、模型室、实验室。

实验室附属用房的位置应尽量靠近所属实验室。

危险化学药品贮藏室除应符合防水规范要求外,尚应采取防潮、通风等措施,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并应采取防潮、降温、隔热、防鼠、防蛀等措施。

演示室容纳学生数量不应超过100人。

演示室应采用阶梯式地面,设计视点应定在教师演示台面中心,每排座位的视线升高值宜为120mm;桌椅宜采用固定式,每个座位宽度宜为500mm,排距不应小于850mm。

三、功能教室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普通高中应设置的功能教室有:

史地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微机教室、合班教室、语音教室、书法教室等。

1、史地教室

史地教室生均占用使用面积应达到1.80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90平方米,讲桌应设电源插座,室内宜设窗帘盒、银幕挂钩,设置简易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其课桌应安装局部照明。

史地教室应设陈列室、贮藏室等附属用房。

2、美术教室

美术教室生均使用面积应达到1.80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90平方米,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和水池。

美术教室宜设教具贮存室,教具贮存室应与美术教室相通。

3、音乐教室

音乐教室生均使用面积应达到1.56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78平方米,专用音乐教室应独立设立远离教学、实验、阅览区域,非独立设置的专用音乐教室,应安排在楼房高层的一端或一侧,以不影响其它科学教学。

室内地面宜设2-3排阶梯(宜可做成阶梯教室),应设置五线谱黑板及教师示教琴位置,应设多组电源插座,要有吸声和隔音措施,音乐教室应设有乐器室等附属用房。

4、微机教室

微机教室生均使用面积应达到1.80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90平方米,附属用房生均使用面积不少于0.87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小于43.5平方米。

教室的平面布置为独立的教学单元,应设双层玻璃窗,配备空调,稳压电源等,微机操作台采用平行于教室前墙或沿墙周边布置,操作台应设有电源插座(当微机操作台平行于前墙布置时,楼地面应设有暗装电缆槽),前后排之间的净距离和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700mm。

室内地面应采用防静电材料,当室外附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时,教室内应设有屏蔽措施。

室内应设有书写白板、窗帘杆及银幕挂钩。

微机教室应设有教师办公室、资料贮存室等附属用房。

5、合班教室(阶梯教室)

合班教室生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0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150-320平方米,设有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维修等附属用房,每间使用面积32平方米。

室内地面可做成阶梯形,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为120mm,前后排座位应错位布置,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课桌椅均采用固定形式,课椅采用翻板椅,排距不应小于850mm,座位宽度应为450-500mm,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

合班教室的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有电源插座,室内应设有电视机柜及窗帘盒。

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棚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

6、语音教室

语音教室生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74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7平方米。

第一排课桌的前沿距前墙的距离不应小于2500mm,前后排的净距离不应小于600mm,纵向走道宽度不宜小于600mm,教室后部横向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600mm,课桌端部与墙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0mm。

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

语音教室应设控制室、换鞋处等附属用房,控制台设于邻室时,两室之间应设观察窗,以满足教师视线能看到教室内每个学生座位的要求。

7、书法教室

书法教室生物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50平方米,每室使用面积不小于75平方米.室内书法桌全部采取单桌排列,排距不小于950毫米,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毫米。

室内宜设挂镜线、水池、窗帘盒及电源插座。

第五节配套工程规划

一、给排水

1、设计依据

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⑵《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⑷《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⑸《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⑹《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⑻《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生活给水系统

由大海路市政给水管上引入DN200进水管,经计量后引入校区并形成环状管网。

保证校区内的生活用水并提供室外消防用水。

校区内所有多层建筑均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3、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0.25MPa),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室外消防管网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共设有17套室外消防栓,其间距不超过120米,距道路边不大于2.0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大于5.0米,管材采用管内壁涂塑球墨给水铸铁管。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水,发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从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

从项目用地东侧市政道路上的DN350mm自来水管上接DN200mm给水引入管,进入用地红线后与本工程室外环状给水管相连接,形成双向供水。

4、排水

⑴室外污水工程设计

根据市政管线资料,在大海路上有城市污水管道,允许该工程污水排入。

该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生活污水排水量:

按生活给水的90%计,最高日1234.7m3,最大小时142.7m3,平均小时86.94m3。

生活污水汇集并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北侧海港街上的城市污水管道。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并采用混凝土基础。

采用砖砌块检查井,全部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

⑵室外雨水工程设计

①该工程界区周围设有城市雨水管道,允许该工程雨水排入。

②雨水量

暴雨强度公式(按xx省xx市)

4091.17(1+0.82lgP)

Q=

(t+16.7)0.87

设计重现期:

P=1a

设计降雨历时:

t=t+mt,m=2

地面集水时间:

t=10min

汇水面积:

F=59000m2

地面综合径流系数:

取Ψ=0.65

雨水量Q=900L/S

③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算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④工程范围内雨水管设2根排出管,排入北侧界区周围的城市雨水管道。

⑤雨水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并设混凝土基础,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块。

⑶管材

①给水管

室内给水管均采用PP-R给水塑料管,室外输水干管采用内涂塑球墨铸铁管。

②排水管

室内:

污废水立管采用PVC排水塑料管,设伸顶通气管;屋面、阳台雨水管采用UPVC塑料雨水管。

室外:

采用加筋塑料排水管。

二、强电

1、设计依据

⑴《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⑷《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⑸《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⑹《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⑺《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⑻《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⑼《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