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034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docx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定稿

目录

1施工流程2

2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要点2

2.1钢筋进场2

2.2钢筋制作3

2.3钢筋连接5

2.4钢筋绑扎9

2.5钢筋隐蔽验收10

2.6成品保护10

2.7钢筋检校11

3钢筋排布11

3.1现浇柱11

3.2现浇梁11

3.3现浇板12

3.4现浇墙12

3.5转换层12

4钢筋定位12

4.1基础钢筋13

4.2楼层钢筋16

1施工流程

 

 

2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要点

2.1钢筋进场

2.2.1钢筋验收

每批钢筋进场时,项目材料员应组织分管技术人员、试验员进行钢筋进场验收。

◆验收内容:

①钢筋的等级、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材料申请计划要求;

②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是否齐全;

③外观检查: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验收通过后,相关验收人员应在《验收记录单》上签字认可,同时项目材料员负责将钢筋卸至指定钢筋堆场,并进行“待检验、禁止使用”标识。

2.2.2钢筋检验

◆项目试验员对进场钢筋按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工程试验取样方案》取样并进行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检验。

如工地未设现场试验室的,可委托具备试验检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送样试验。

◆如需见证取样的,项目试验员应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师一道进行钢筋原材的取样和送检工作;见证试验应委托具备试验检验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

◆钢筋力学性能检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得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得比值不应大于1.30;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钢筋检验合格后,项目试验员应通知材料员对待检钢筋作出“检验合格、允许使用”标识。

如第一次检验不合格,按规范规定可进行加倍取样复检,经复检合格后该批次钢筋可以使用;当复检不合格时,项目取样员应及时通知项目总工程师及物资采购人员组织钢筋原材退场。

◆钢筋使用中,当出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2钢筋制作

2.2.1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应符合工程施工图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的有关规定要求。

◆钢筋下料前,应仔细审查施工图,对于图纸中标注不明确的、构造节点不清晰的、存在明显错误的,项目总工程师应及时与设计单位主管设计师联系澄清,形成工程联系单并归档。

◆钢筋加工前,项目分管技术人员负责开出《钢筋下料表》,经总工程师审核后,下发钢筋班组进行加工。

当结构钢筋不太复杂时,也可由钢筋班组自行开出《钢筋下料单》,但需经分管技术人员审查、总工程师审核同意后实施。

对于结构钢筋复杂的部位,必须由分管技术人员开出《钢筋下料表》。

特别注意的下料,因套箍方式的不同影响各环箍下料的不同。

◆钢筋下料与审查要点:

①钢筋品种、规格、下料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箍筋、弯钩钢筋、弯起钢筋的钢筋延伸值是否考虑正确;

③箍筋弯钩平直长度、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是否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④钢筋连接的接头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⑤梁柱的多肢箍筋、梁筋锚固端弯起点是否满足平法规范要求。

⑥钢筋气压焊、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是否考虑了足够的焊缩长度;

⑦钢筋保护层是否满足设计和相关耐久性规范要求;

⑧钢筋下料是否经济合理。

2.2.2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不应对钢筋进行加热,钢筋应一次弯折到位。

◆钢筋宜采用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

当采用机械设备调直时,调直设备不应具有延伸功能;当冷拉方法调直,应严格控制冷拉率。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与相应等级、直径、部位的钢筋相适应,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并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2.3钢筋半成品验收

钢筋半成品加工完成后,项目质检员应对其按批次进行质量验收,并填写相应质量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箍筋末端弯钩及形式、钢筋加工形状和尺寸。

当采用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时,还应检验调直后钢筋的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

◆检查数量: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检查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钢筋半成品质量检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要求。

2.3钢筋连接

常用的钢筋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焊接和搭接,在施工前,分管技术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3.1机械连接

◆常用的机械连接方式有直螺纹连接和锥螺纹连接,根据抗拉强度、残余变形以及高应力、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性能等级。

钢筋接头加工的操作工人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工程开始前,应对不同生产厂家的钢筋和接头加工的操作工人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施工中如更换生产厂时,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

◆结构构件中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规定。

◆在工程应用钢筋机械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于项目部备案。

◆钢筋直螺纹接头加工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端部应用切割机切平或镦平后加工;

②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

③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加工长度公差应为0-2.0p(p为螺距)。

④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安装后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

◆钢筋锥螺纹接头加工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端部不得有影响螺纹加工的局部弯曲;

②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拧紧后钢筋丝头不得相互接触,加工长度公差应为-0.5-1.5p(p为螺距)。

③接头安装时应严格保证钢筋与连接套筒的规格相一致,并用扭力扳手拧紧,拧紧扭矩值应符合:

◆检验与验收

在施工过程,项目分管技术人员、质检员和试验员应按批次对钢筋机械连接加工和安装质量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并将检查情况定期向总工程师报告。

①接头丝头加工完成后,应用专用直螺纹或锥螺纹量规检验,抽检数量10%,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95%。

②接头安装后应进行现场抽检;且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应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

按验收批抽取10%的接头进行拧紧扭矩校核,当不合格数超过5%时,应重新拧紧全部接头,直至合格为止。

拧紧扭矩值应符合:

钢筋直径(mm)

≤16

18-20

22-25

28-32

36-40

直螺纹连接

拧紧扭矩(N.m)

100

200

260

320

360

锥螺纹

拧紧扭矩(N.m)

100

180

240

300

360

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当全部的抗拉强度均符合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评定合格;当其中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如仍有1个试件不合格,则该验收批评定不合格。

③连续10个验收批合格率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对抽检不合格的接头验收批应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等有关方面研究后提出处理方案。

2.3.2钢筋焊接

常用的钢筋焊接方式有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弧焊等,可根据施工条件和经济成本选用。

◆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应按照合格证规定的范围上岗操作;在钢筋工程焊接开始前,参与施焊的焊工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检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准于焊接生产。

◆钢筋焊接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当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焊剂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若受潮时应在使用前经250-350℃烘焙2h。

◆当两根同牌号、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时,闪光对焊钢筋直径差不得超过4mm、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钢筋直径差不得超过7mm,焊接工艺参数可在大、小直径钢筋焊接工艺参数之间偏大选用。

◆当两根同直径、不同牌号的钢筋进行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时,其钢筋牌号应在《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规定的范围内;焊条、焊丝和焊接工艺参数应按较高牌号钢筋选用,对接头强度要求应按较低牌号钢筋强度计算。

◆在环境温度低于-5℃条件施焊时,可适当调整焊接工艺方法和参数;当低于-20℃时,不应进行各种焊接;雨雪天气焊接作业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钢筋闪光对焊可采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方法,施工中可根据不同作业条件选用。

施焊中应根据不同牌号和工艺方法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钢筋电弧焊时,可采用焊条电弧焊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两种工艺方法。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应根据焊机性能、焊接接头形状、焊接位置等条件选用焊接工艺参数;钢筋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条焊5中接头形式,焊接时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电渣压力焊应用于现浇钢筋砼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不大于10°)钢筋的连接,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通电时间。

直径12钢筋焊接时应采用小型焊接夹具,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25mm及以下时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28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

◆气压焊可用于钢筋在垂直、水平和倾斜位置的对接焊接。

按加热温度和工艺方法可分为固态气压焊和熔态气压焊,按加热火焰所用燃烧气体不同可分为氧乙炔和氧液化石油气压焊,可以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选用。

◆检验与验收

在施工过程,项目分管技术人员、质检员和试验员应按批次对钢筋机械连接加工和安装质量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并将检查情况定期向总工程师报告。

①外观检查

每检验批中随机抽取10%的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填写《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当各小项不合格数≤抽检数的15%,则该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评定合格,当某一小项不合格数超过抽检数的15%,应对该小项逐个进行复检并剔出不合格接头,对其采取修补或补焊措施后提交二次验收。

②试件抽检方法

按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闪光对焊接头为一检验批,随机抽取6个接头分别进行拉伸和弯曲试验。

按在现浇砼结构中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形式电弧焊接头为一检验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形式电弧焊接头为一检验批,随机抽取3个接头分别进行拉伸试验。

按在现浇砼结构中以300个同牌号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为一检验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为一检验批,随机抽取3个接头分别进行拉伸试验。

按在现浇砼结构中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气压焊接头为一检验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气压焊接头为一检验批,随机抽取6个接头分别进行拉伸和弯曲试验。

③各类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合格判定依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相关规定,当第一次评定不合格时可加倍复检。

④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接头的镦粗、镦高、弯折及偏移可采用以下方式制作专用检查工具进行检查。

如图1所示:

图1:

检查方法示意图

2.3.3绑扎搭接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搭接位置、搭接率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规定。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加密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规定。

2.4钢筋绑扎

◆工程梁柱接头处钢筋较密,采取先柱节点,后大梁,再小梁的顺序进行穿铁和绑扎。

若遇钢筋互相穿插间距过小(或保护层过小)难以避开,或造成部分钢筋不能按设计位置就位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商后施工。

◆绑扎铅丝一般采用双股22#镀锌铁丝,对于梁柱或梁梁节点处宜采用4股22#镀锌铁丝。

梁柱钢筋——每交叉点满扎;墙、板钢筋——除边排满扎外,中间接点露一扎一。

◆需焊接成闭合形的柱筋在梁柱节点处或操作困难部位,待绑扎成型后现场单面电弧搭焊,其它易操作部位,可先焊后穿筋绑扎;梁、柱箍筋搭接处先扎,后弯形成135°。

◆孔桩钢筋笼在现场绑扎成型后吊入孔内就位。

对于长度较长、重量较大的钢筋笼可制作成多段,先将下段钢筋笼吊入孔桩内,用钢管将其上端抬垫,再将上段钢筋笼吊起对位现场焊接(或绑扎搭接),之后放入孔桩内就位。

◆梁高大于600mm的现浇梁或梁柱节点宜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行封闭梁或梁柱节点模板。

◆转换层梁筋绑扎应搭设专门的钢管绑扎支架进行,待钢筋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行封闭梁模板。

2.5、钢筋隐蔽验收

◆钢筋绑扎完成后,由项目质检员会同分管技术人员一起对钢筋工程质量进行自检。

对于重要部位钢筋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应参与质量控制和验收把关。

当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填写钢筋检验批验收资料,向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隐蔽报验;如行管部门、建设单位有检查验收要求时,还应同时向其进行钢筋隐蔽报验。

当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隐蔽验收的主要内容:

①受力钢筋的级别、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筋排布和构造筋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③钢筋定位和保护层控制措施是否到位;

④钢筋锚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⑤钢筋接头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⑥钢筋绑扎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范围。

2.6成品保护

◆剪力墙、现浇柱钢筋绑扎后,不准任意踩踏;现浇板钢筋绑扎后,在作业面宜搭设行人通道以保护钢筋成品,除个别作业人员进行钢筋调整外,不允许随意踩踏成型钢筋。

◆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安排各工序交叉作业,以减少对绑扎成型钢筋的二次破坏。

◆砼浇筑时,应铺设人行通道和泵管支架通道,防止浇注作业对钢筋造成破坏,同时应安排足够的值班钢筋工跟班修复移位或变形的钢筋。

2.7钢筋检校

◆砼浇筑前,分管技术人员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到浇筑面边模上,并做出明显标记。

◆砼浇筑过程中,分管技术人员应依据控制轴线牵线检查复核柱、墙钢筋偏位情况,对出现的钢筋偏位及时组织调整。

在检查复核时,应统一采用边线或中线量测方法,避免数据误读。

3钢筋排布

钢筋排布应符合现行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和《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09G901)的有关规定要求。

当特殊的和复杂的节点钢筋排布时,在分清构件主次关系的前提下,按照现行规范和图集基本要求,编制钢筋排布方案(可应用三维软件辅助)并征求设计单位主管工程师确认后实施。

3.1现浇柱

首先考虑柱筋位置、其次再是梁筋位置。

当柱、梁相平时,按梁筋让柱筋原则,可采取梁筋按1:

6比例弯折的方法并设置相应变形箍筋;当柱、梁不相平时,可适当调整柱筋位置。

箍筋排布时,应结合砼浇筑振捣要求按规律布置箍筋弯钩位置(留设振动棒下棒位置)。

3.2现浇梁

◆纵横框架梁上部钢筋—主框架梁(短向)在上(即保证设计保护层位置),但双向框架不能区分长短边长者(即难以区分主次者),由设计单位确定框架梁上层钢筋孰上孰下。

◆次梁:

平行主框架梁之次梁上部钢筋全部位于长向框架梁上部钢筋之上;垂直于主框架梁之次梁上部钢筋在框架梁中部1/3跨范围内将框架梁上部钢筋向下压低(箍筋相应改小)后置于框架梁上部钢筋上面,在两端1/3范围内次梁上部钢筋位于框架梁上部钢筋之下。

◆主、次梁之下部钢筋与上部钢筋之布置方法相反。

◆当多梁交叉时,其上、下部钢筋应分层交替叠排,按主梁上部(下部)钢筋在上(下)原则排布,当现浇梁钢筋计算高度发生改变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当梁宽与异形柱、短肢墙同宽时,梁两侧主筋应按1:

6进行微弯锚入柱、墙竖筋内侧;梁主筋微弯处宜增设架立钢筋,架立钢筋可采用Φ6钢筋制作。

3.3现浇板

单向板及双向板下部钢筋短向在下,长向在上;板支座处负弯短钢筋全部位于梁上层钢筋之上面(因板的保护层小于梁保护层)。

3.4现浇墙

◆水平钢筋排布在竖向钢筋外侧,拉钩可采用一端180°、一端90°弯钩的形式;现浇墙暗柱应注意箍筋套箍组合和拉筋钢筋排布。

◆现浇墙变截面处竖向钢筋排布严格按规范和图集布置。

3.5转换层

转换层钢筋因数量多、锚固长度长和梁柱节点钢筋密,在按常规柱梁钢筋排布时,施工中还应注意:

◆钢筋下料前,项目分管技术人员应针对各钢筋节点,绘制钢筋排布图,经总工程师审核后实施。

◆转换梁面二排、三排筋通过增设直径25扁担钢筋将其钩吊在一排面筋上;当梁箍筋135度弯钩与二排筋就位出现矛盾时,应与设计联系,建议箍筋弯钩改为一端90°和一端180°。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排布图进行交底、下料和施工;施工时项目分管技术人员应旁站指导,注意钢筋摆放的先后和穿插顺序,且项目总工程师应对重要节点施工情况进行全数核查。

4钢筋定位

除按规定垫置砂浆或塑料垫块,以保证构件钢筋按设计要求就位外,对于孔桩、承台、筏板、柱、墙、板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采取以下方法予以整体固定,以防在砼浇注过程中发生变位。

4.1基础钢筋

4.1.1孔桩钢筋笼定位

于主钢筋内侧每隔2m设一道φ16的加强箍筋且与主筋焊接,每隔一道加强箍设一道φ20的井形加劲撑且与加强箍焊接;在钢筋笼基本定位后,于螺旋箍筋外侧垫设与钢筋保护层等厚的砂浆垫块。

如图2所示:

图2:

孔桩钢筋笼定位示意

4.1.2承台钢筋定位

当承台较大时,可在在钢筋骨架内加设φ28钢筋支撑(间距2000mm),与上下层钢筋焊接。

如图3所示:

图3:

承台钢筋定位示意

4.1.3筏板钢筋定位

上层钢筋网可采用型钢或钢筋支架进行支撑,支撑架置于板底砼垫层上,立杆与筏板下层钢筋焊连,横杆与板上层钢筋焊连;支撑架应经过专门设计,其型式与规格大小应能够承受上层钢筋荷载和满足钢筋挠度要求。

如图4、5所示:

图4:

某核心筒筏板基础钢筋支撑架平面布置示意

图5:

某核心筒筏板基础钢筋支撑架大样示意

4.1.4底板钢筋定位

厚度小于400mm的底板面筋宜采用φ12-14钢筋制作的钢筋马凳,马凳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0×1000mmm,后浇带处间距不宜大于500×500mmm,且第一道马凳筋离梁边不应大于100mm,中部呈梅花状布置。

如图6所示,其中h=板厚-上、下钢筋保

护层-上、下纵横钢筋直径,b=下层钢筋间距。

图6:

钢筋马凳构造大样示意

4.1.5柱、墙插筋定位

在地梁、承台和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先将各墙、柱轴线引测至地梁、承台或底板的上层钢筋上,并做好标记。

再依照设计图纸将墙、柱插筋按如下方法予以准确固定。

◆墙—先按墙厚及保护层厚度要求在承台(或底板、地梁)上层钢筋上点焊一道墙水平筋,焊点间距≤300mm,墙插筋逐一与水平筋点焊牢固。

然后在地梁、承台或底板上层钢筋和距其上层钢筋500mm高处各设一道水平筋和φ16钢筋撑,水平筋与墙插筋、钢筋撑分别焊连,再沿墙长每3m用双股8号铅丝将骨架对称地斜拉于底板钢筋网上。

◆柱—于地梁、承台或底板上层钢筋上部和其上500mm位置各设一道封闭的定位箍筋,分别与地梁、承台或底板钢筋和柱插筋焊连,再沿柱四角用双股8号铅丝将骨架对称地斜拉于地梁、承台或底板钢筋上。

如图7所示:

图7:

柱、墙插筋定位示意

4.2楼层钢筋

4.2.1柱筋定位

◆在现浇梁上层钢筋和其上500mm位置各设一道封闭的定位箍,分别与梁、柱筋焊连。

如图8所示:

图8:

柱筋定位箍安装示意

◆距砼浇筑面上300-400mm位置应设置钢筋封闭箍(与柱筋焊连)或柱筋固定辅助工具(控制撑)的方法定位。

控制撑可采用Φ12或Φ14钢筋制作,中间卡位横挡筋用Φ10圆钢(横挡筋长30-50mm)点焊在控制撑主筋上,卡位横挡筋间距与数量根据柱筋间距确定;除钢筋制作外也可采用现场15厚以上木胶板按柱筋间距开成缺口制作。

圆形及异形柱参照矩形柱制作。

如图9所示:

图9:

柱筋控制撑构造示意

砼浇筑前,将柱筋分别卡入控制撑卡位筋内,控制撑四边合拢,柱四个角筋控制撑卡位筋交叉卡入,卡位筋与柱筋用绑扎丝固定。

如图10所示:

图10:

柱筋控制撑安装示意

◆在绑扎好的柱钢筋骨架上,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选择保护层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环,按500-600mm的竖向及横向间距设置,且每侧水平向每层不得少于2个保护层垫块。

其中塑料卡环一般安装在箍筋上,当再竖向钢筋上使用时,应确保塑料卡环内圆须与钢筋有效卡紧。

如图11所示:

图11:

柱筋保护层控制示意

4.2.2、墙筋定位

◆在现浇板底模下口及其上500~600mm高处位置各设置一道墙体水平筋,且与竖向钢筋焊连,再沿该水平筋间距@800mm设置支撑,长度与墙厚相同的ф14钢筋撑,且与水平筋焊牢。

如图12所示:

图12:

墙竖向筋定位筋安装示意

◆也可采用墙筋固定辅助工具(控制撑)的方法定位。

控制撑可采用Φ12钢筋制作,中间卡位横挡筋用Φ10圆钢(横挡筋长30mm)点焊在控制撑主筋上,卡位横挡筋间距与数量根据墙竖向钢筋间距确定。

墙竖向纵向控制筋加工制作长度一般在1.5m左右,以便于安装。

如图13、14所示:

图13:

墙竖向筋控制撑构造示意

图14:

墙竖向筋纵向控制撑

砼浇筑前,在距浇筑面100-200mm位置安装墙竖向筋控制撑。

分别将墙竖向筋卡入控制撑卡位筋内,且相邻纵向控制撑应相互搭接200-300mm,纵横向控制撑四边合拢,墙竖向角筋控制撑卡位筋交叉卡入,卡位筋与墙筋用绑扎丝固定。

◆在绑扎墙筋拉钩时安装墙筋内撑,其设置间距一般为纵横1.0m,墙长、墙高方向均不少于2个;墙内撑既保证墙整体保护层厚度,还能起到控制墙钢筋位置和厚度尺寸作用。

如图15、16所示:

图15:

墙筋内撑构造示意

图16:

墙筋内撑安装示意

◆在绑扎好的墙钢筋骨架上,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选择保护层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环,按500-600mm的竖向及横向间距设置,且每侧水平向每层不得少于2个保护层垫块。

4.2.3、梁筋定位

◆在钢筋骨架绑扎前,按钢筋设计保护层厚度,于梁底模上安装梁底部砂浆垫块,垫块距柱边第一排按不大于100mm安放,其余按间距不大于600mm摆放(梁宽方向每排不少于2个,垫块一般垫在梁箍筋下);当绑扎成形后,应及时调整预先摆放的垫块位置。

◆梁钢筋骨架绑扎成形后,按500-600mm的间距设置梁两侧保护层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环(梁高方向每排不少于2个)。

◆转换层因钢筋骨架重量较重,梁底宜采用高标号砂浆垫块,且间距可适当较密;必要时垫块中可放入8#铁丝加强。

◆梁上部或下部的多层钢筋间宜用直径25钢筋相互隔离。

如图17所示:

图17:

梁筋安装定位示意

4.2.4、板筋定位

◆底筋可采用水泥垫块或塑料垫块,其高度应满足板筋保护层厚度要求,纵横向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第一排应从板边50mm第一根板底筋处开始安装。

如图18所示:

图18:

板底筋安装定位示意

◆面筋宜采用钢筋马凳,马凳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0×1000mmm,且第一道马凳筋离梁边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