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7876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docx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

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也是化学工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特别是作为化学工业基础的三酸两碱”中的盐酸、烧碱及纯碱生产,都是以盐为基本原料。

盐化工产品用途极为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纯碱和烧碱两大工业是我国原盐消费主导行业,其主要产品两碱及液氯、盐酸是轻工、造纸、纺织、建材、化学品等许多工业行业生产的基础原料。

近几年,我国两碱的产能和市场需求年年增长,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纯碱和氯碱为龙头,下游产品开发并存的盐化工业格局。

而目前由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对生产纯碱所用原料从海盐向高纯度真空制盐、盐卤的方向转换,离子膜烧碱的发展对高纯度的真空制盐需求量增大,都为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加快盐化工产业链延伸步伐,积极开拓精细化工新领域,提供市场需要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工产品,是中国整体盐化工业的发展方向。

德市人民政府已将盐化工产业列为^一大优势产业之一,其生产基地主要在津澧地区。

市委、市政府要求充分利用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品质高纯的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在稳定现有制盐、氯碱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性能好、

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深加工产品,为常德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将津澧地区打造发展成具有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全省和湘鄂周边区域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盐化工产业基地。

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市岩盐、芒硝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盐化工产业,特制订常德市2008至2020年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资源情况

我市的盐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澧县盐井矿区和曾家河至谭家铺矿区。

盐井矿区储量约1亿吨,岩盐矿NaC1含量81.81-96.32%,深度650-800米;曾家河至谭家铺矿区岩盐和芒硝储量丰富,埋深250-320米,厚度13-28米,初步估算盐矿石资源量7700万吨,无水芒硝资源量1200万吨,钙芒硝资源量10亿吨。

另外由盐井矿区已探明的矿源延伸到主矿源:

澧县盐井--松滋南湖街--公安申津渡三角区贮量初步探明约42亿吨以上。

(二)产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市场信息,初步完成了技术改造与投资,已形成规模以上企业4家,正待核准的有首信化工、

三鑫化工2家,正在建设中的有裕达卤碱、泰飞科技2家,正在引资筹建有金汇科技1家。

2007年常德市盐化工实现生产总值

7.5亿元,其中津市实现产值4.57亿元,占60.1%;澧县实现产值2.93亿元,占39.9%。

(三)骨干企业情况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现有规模企业4家,分别为湖南省湘澧盐矿、新澧化工、常德天盛电化、汇湘精细化工;未上规模企业有阿斯达生化、首信化工、江山建材、金汇科技等。

1、湘澧盐矿:

是我省一家集水溶采矿、真空制盐、冷冻提硝、供热发电、自

动化贮运、一、二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等为一体的大型国有盐化工企业。

十五”及

十一五”前期,企业先后投入近亿元进行了真空制盐扩产、卤水净化、硫酸钠干燥系统、热电增炉扩能等技术改造工程,目前基本形成精制盐80万吨、硫酸钠8万

吨、液体盐(精卤)20万吨、碘酸钾80吨的生产能力,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亿元。

2006年,该矿生产原盐57.2万吨、硫酸钠5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亿元,地方入库两税2965万元,利润548万元。

2、新澧化工:

是采用真空制硝生产元明粉的专业厂家。

2002年建成投产,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建成了全国同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等级较高的两条

无水芒硝生产线,新上了环保节能、余热发电等技术项目,年产硫酸钠80万吨以上。

产品质量完全达到或超过国标GB-6009-2003类优等品的标准。

具有纯度高、杂质少的优点。

企业年均产值3亿元,入库税收3500万元以上,综合经济指数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在前三位。

3、天盛电化:

是津市近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温州天盛企业集团公司和温

州天盛电化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6万吨

(折百计),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采用全卤电解隔膜制碱国内新工艺,于

2006年4月正式投产。

当年生产烧碱1.75万吨(折百计)、液氯1.16万吨、盐酸1.38万吨,实现主营收入4132万元,入库两税183万元,企业总资产达到6540万元。

目前该公司生产规模已达到4万吨烧碱(折百计)、3.2万吨液氯能力,并基本达到满负荷且氯、碱平衡生产。

4、汇湘化工:

是2005年开工投产的股份制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以液氯和氯甲苯为基本原料,采用国内先进塔式氯化催化反应精镏技术,制成各种有机氯中间体和氯苄系列产品,属高新技术范畴。

第一期投资1400万元,建成年产

1000吨氯苄、1000吨二氯甲苯二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时年耗氯量1800余

吨,其主导产品为对氯苄系列、2,4二氯甲苯及3,4二氯甲苯。

公司总资产

2497万元,2006年销售收入1077万元,利税80余万元.

二、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资源条件优势。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所需资源丰富,其岩盐矿产资

源有五大特点:

①矿床规模大。

现探明的主矿源:

澧县盐井一一湖北松滋南湖街一

—公安申津渡三角区贮量初步探明约42亿吨以上。

位于澧县盐井镇官桥村的岩盐矿区,已由湘澧盐矿取得采矿权,现已探明该处盐储量为1.4亿吨。

②矿石质量

好。

现探明岩盐矿NaCI含量达81.81-96.32%,有害组份低微,可作为工业用盐和食用盐。

③易开采,成本低。

岩盐矿体埋藏深度650-800米,目前采用水溶法开

采,封闭性好,易于开采,属大型岩盐矿床,工业盐开发价值极高。

④矿石可选性好。

水溶法开采过程就有很好的选矿效果,所采卤水经简单蒸发水分还原成固体。

⑤矿产利用潜力大。

岩盐量按35%的工业回采率计算可开采量超过5000万吨,按年产100万吨工业盐计算,矿山服务年限可达50年。

此外,随着采矿技术的进步和区域协作的展开,澧县盐井采矿区可望北移,其矿山服务年限会更长。

另外,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所需能源保障和配套资源也非常丰富:

①能源保障。

电力资源充足,产业区内建有220

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同时,湘澧盐矿水、电、汽供应能力充足,该

矿供水能力为7200m3

/h,自备热电联产机组有1.2万kw/h发电能力和180t/h蒸汽供给能力,拥有的生产用水和供热供电系统只需进行技术改造扩容,就可满足盐化工基地的水电汽生产需求。

②配套资源丰富。

石门县南镇具有萤石矿资源,津市可利用氯碱与萤石相结合的资源优势发展氟化工,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从而提高常德市盐化工基地整体技术水平和效益。

澧县、石门一带石灰石储量极为丰富,水泥行业发达,PVC项目所用电石即来源于石灰石,生产PVC产生的固体废料可用于水泥生产,也是氯碱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消费市场优势。

据权威机构统计,我国现有氯碱企业220余家。

2006年我国烧碱生产能力达1761万吨/年,产量为1511.8万吨。

2006年全国新建、扩产烧碱产能394万吨/年,当年实际投产290万吨/年,增幅约20%。

烧碱产品广泛应用于造纸、医药等行业,预计2010年,我国烧碱的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烧碱生产总量只占需求量的30%,因此,我国烧碱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环洞庭湖地区是芦苇主产区,具有十分发达的造纸业,经2007年整顿后,

现初步统计为13家造纸企业,年产量约为80万吨。

按《湖南省洞庭湖区造纸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预计十一五”末,造纸业年产量可达350万吨以上,按碱回收后吨纸耗碱100公斤以下计算,年需碱量30万吨左右。

氯产品最大的加工产品是聚氯乙烯(PVC),2006年我国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约1520万吨/年,产量为823.8万吨,目前我国每年PVC进口量占全国消费总量的50%,预计到2010年,我国年PVC进口量约占全国PVC消费总量的25%。

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PVC消耗量多在25公斤,而我国PVC人均消费量约为6公斤。

因此,我国PVC市场仍然潜力巨大,预计2010年我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2000万吨左右。

(三)基地条件优势。

常德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工业强市”的核心战略,目

前津市、澧县盐化工产业基础较好,津市正规划建设一带两基地”一带”即一条

产业带,建立市区内以湘澧盐矿为基础,以天盛电化氯碱、拟建项目离子膜烧碱及PVC项目为龙头,以精细化工为下游产品的盐化工产业带。

两基地”即建立以津

市大同路沿线湘澧盐矿、天盛电化、区域内规划为盐、碱工业基地;在津市经济开

发区建立精细化工基地。

澧县积极支持新澧化工做大做强,不断探寻新矿区,研制新产品,目前已发现两处新矿,并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了40万吨的开采证。

上海

氯碱化工公司拟将与湖南里昂环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在澧县投资3亿元

兴建10万吨烧碱项目,计划18个月建成投产。

(四)交通区位优势。

常德市盐化工基地位于澧水下游,历史上水路运输发达,澧水航道常年通航。

出津市下行经澧水航道,穿洞庭湖可入沅、资、湘诸水,往北经荆水航道松

滋河、虎渡河入江,可达湖北荆沙市。

津市港是我省6个百万吨级港口之一,

在澧水流域具有最好的码头设施。

全港共有生产专用码头泊位43个,码头总延长

780米,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年综合通过能力510万吨。

其中窑坡港区500吨码头正在建设之中。

与公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输安全,直接抵达,价格便宜的特点。

氯碱企业落户津市、澧县,从原料到物流,再到产品销售都有很大优势。

(五)产业转移和中部崛起带来的发展优势。

国际化、区域化的产业转移,以

规模化区别于以往零零星星的个体化转移,需要有一个承接的载体,常德市盐化工基地以其信息共享、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服务功能齐全等特点,具备了充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目前广东、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由于发展空间受阻,产业层次亟待提升,已由被动转移向主动转移转变,给内地产业集聚带来机遇。

国家有

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扩大开放,提高吸收外资水平,促进中部崛起的指导意见”中明确:

中部各省应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国家重点发展的现代农业、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和装备制造业等。

在国家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常德市盐化工现已规划的产品列入国家鼓励类的项目有:

有机氯、氟化系列化工产品生产,精细化工中造纸用高科技化学品。

(六)产业政策优势。

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化学工业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应为10%左右,略高于GDP9%的速

度。

化学工业结构性战略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

加快化学工业的战略性再重组,形成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核心业务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各具特色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国家

《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指出:

根据世界化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在未来将得以优先发展为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氯碱工业、农用化学品、新型煤化工及天然气化工、化工装备等六大领域。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发展的情况看,我市盐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

题:

(一)、产品单一、初级产品多、产业链短。

我市现有工业盐系列、无水硫

酸钠、碘酸钾、氯碱系列、氯苄系列等产品,除氯苄系列为精细化工外,其余均为基础化工产品。

产品生产的单一性突出,产品之间的关联度不高,还远没有形成流畅的产业链。

湘澧盐矿的产品由于初级产品多,科技含量少,加上大部分远程外销,使本来附加值就低的产品,成本愈加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天盛电化的氯碱系列产品虽然解决了原材料问题,但由于周边地区进货厂家对产品技术的要求偏低,目前也只生产应用于造纸行业的产品,销售均价比温州地区低10%--25%<

汇湘精细化工生产的氯苄系列在精细化工的门类中也只能是一种中间产品,产品附

加值仍然不高。

目前,盐化工产业产品在我市呈现上游产品量大,中间单一,终端基本空白的倒金字塔状况。

(二)、龙头企业的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

湘澧盐矿是我市盐化工产业的龙

头企业,目前是国有独资。

虽然企业在2003年、2004年实行了两次改革,但仅完成了用人制度、工资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内部改革,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这种状况一方面严重影响企业做大做强,错失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严重制约企业的生产经营。

企业在促销活动中要参与市场竞争,加大奖励力度,但往往碰到相关政策的约束,很难施展手脚。

今年,在天盛电化与湘澧盐矿股份合作改制商谈过程

中,由于湘澧盐矿是隶属于省轻盐集团的下属公司,其改制的最终决策权在省轻盐集团,而因持股人的体制身份问题,给项目合作带来了不容回避的障碍,致使此合作项目一直进展不顺。

(三)、信贷资金问题。

随着国家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加之受国家产业控

制政策的制约,盐化工产业的企业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

据初步统计,2008年盐

化工规模企业因扩大规模和技改投入,急需信贷资金8000万元,但得到解决的仅

2000万元,尚有缺口6000万元,而完成近中期发展目标,还需约13亿元信贷资金,严重制约了盐化工产业的做大做强。

(四)、技术性人才资源缺乏。

这是我市现有盐化工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

而引进人才困难最大的原因是整个盐化工企业的实力和津市所处的地理位臵,使这些技术人员落户津市、澧县的难度加大

四、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集约利用资源为原则,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我市储量丰富、分布集中的盐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在稳定现有制盐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性能好、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深加工产品,为常德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将我市打造成具有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的盐化工生产基地。

(二)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

分近、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

2008年至2011年,完成盐化工业产业基地规划、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湘澧盐矿、新澧化工和有关企业的战略合作,做大做强盐化工产业龙头企业,搭建产业集聚平台,稳定100万吨以上制盐能力,建成

20万吨烧碱(含10万吨离子膜烧碱)、16万吨液氯、10万吨PVC、10万吨双氧水等产业支撑项目,盐化工业产业基地力争引进8—10家盐化工企业落户

建设。

盐化工产业年生产总值达20亿元。

中期目标:

2012年至2016年,在进一步完善盐化工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达30万吨烧碱、24万

吨液氯、30万吨PVC、15万吨双氧水。

力争引进10—15家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有机氯类和氟氯类等精细化工项目进入盐化工业产业基地,形成上下游氯碱基本平衡的盐化工产业链。

盐化工产业的生产总值达50亿元。

长期目标:

2017年至2020年,盐化工业产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容,基地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一批精细盐化工企业品牌,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发展速度及水平对带动澧水流域经济发展效果显著,盐化工业产业的发展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盐化工业产业基地,盐化工产业生产总值达100亿元。

2、资源利用水平目标。

矿山三率”指标大幅度提高,制盐企业劳动生产率不低于3000吨从.年,盐矿开采回收率要全面达到40%以上,吨盐综合能耗低于130公斤标煤,氯碱工业吨碱盐耗控制在1.5吨以下。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力争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矿山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三)产业规划

1、产业链规划

根据盐化工发展思路及基础资源情况,常德市盐化工产业主要从五个方面延伸产业链:

⑴盐卤精细化工产业:

发展真空制盐、精制碘盐、工业纯盐、营养功能盐;发展联碱(纯碱)及其深加工产品,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玻璃、搪瓷、医药、造纸等行业;其下游产品有过碳酸钠、红巩钠、合成洗涤剂、硅酸钠等洗涤助剂等;电解氯化钠,提供金属钠商品以及氯气产品,延伸氯化工。

⑵离子膜烧碱产业:

以氯定碱,重点发展氯化工系列:

①无机氯产品系列:

氯气、液氯、氯化氢、盐酸、氯化钙、氯化锌、氯磺酸、三氯化铝、氯化钡、三氯化铁、漂粉精等。

2有机氯产品系列:

甲烷氯化物、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化苯、氯乙

烷、环氯丙烷、氯乙酸、氯丁橡胶、二氯乙烷、ADC发泡剂、有机氯农药等。

3氯酸盐系列:

次氯酸、氯酸钠、次氯酸钠、高氯酸钠、次氯酸钙等;

加氢制精细化工新产品等。

⑤吃氯耗碱产业系列:

氯化聚乙烯、氯化聚氯乙烯(CPVC)、氯化聚丙烯、光气、三光气、氯乙酰氨、氯化亚砜、水合肼、AC发泡剂、氯化异氰尿酸等。

⑶氟氯精细化工产业:

结合石门莹石矿资源优势,找准氟化工与盐化工的契合点,发展氟氯化工系列产品:

氢氟酸、氟化钠、氟化铝、氟铝酸钠、氟硅酸钠、氟氯乙烯聚合物、氟氯树脂、氟氯橡胶等。

⑷盐卤生物化工产业:

利用地下盐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极低的资源特点,模拟海洋生态,发展海藻养殖,延伸海藻生物化工产业,提取盐藻B-胡萝卜素、螺

旋藻蛋白等,进一步拓展盐卤生物医药化工;

⑸盐文化旅游产业:

盐不仅可腌制食品供给食用,应用于工业,在一定浓度下还可以做消毒用品,人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可以漂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全身消毒,取到娱乐休闲作用。

根据这一用途,可兴建人造盐湖、盐水浴场以及盐水乐园,使之成为常德旅游产业的一道靓丽风景。

2、配套产业规划

打造常德盐化工航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根据盐化工产业链规划,它只是盐化工发展的一条主线,需要大量的产业与之配套,形成多条盐化工支链,使之成为真正意义的盐化工产业基地。

及供水。

电力是整个盐化工发展的关链,应按照常德市电力规划要求,配套建设高压输变电工程,整合津市、澧县及周边地区小水电资源,配套发展热电站;供水方面,盐化工产业需要大量的用水,应根据地形特点,把大中型水库以及澧水河规划为盐化工产业基地的水源。

燃煤是盐化工必不可少的热源耗材,可在外省及周边等地供应。

另外在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配套均蕴藏着巨大市场商机。

其次是盐化工原材料的配套:

如离子膜烧碱项目就涉及到盐卤、氯化钠、碳酸钠、盐酸、氯化钡、亚硫酸钠、硫酸以及氮气等多种原材料供应;这里有些原材料是可以通过盐化工产业自给,如盐卤、氯化钠、盐酸等,而另外一些原材料就应以配套产业来供应,如联碱(纯碱)项目。

再次是盐化工相关产业的配

套:

比如氟氯化工系列中应配套氟化工、氢氟酸以及有机氟氯产业;在盐卤生物化工中应与养殖业、深加工业相配套;在盐文化旅游产业中还应有许多旅游服务产业相配套;为甲烷氯化物项目原材料甲烷的配备应该有一个乙醇项目与相配套等。

3、产业资源利用规划

盐化工产业的资源利用,需要对盐化工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合作,避免无序随意掠夺性的开采,保证资源不浪费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按照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控制盐化工产业上游企业的建设立项,使资源优势真正

转化成经济优势,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二是以深化亿元企业群体建设为载体,依托重点企业,突出优势特色资源,使盐化工产业

初级发展模式向资源加工下游产品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市场链,产业资源封闭循环,把我市的盐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盐化工产业基地。

(四)政策措施加快产业布局,实

现科学发展。

1、加快产业布局,实现科学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正确处理资源与生产、能源与生产、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力求在项目论证中做好盐、氯、

烧碱的产销统一与平衡。

在此基础上,规划建立好以湘澧盐矿、新澧化工为基础,以天盛电化氯碱为龙头,以精细化工为下游产品的盐化工基地。

一是建立以

湘澧盐矿和天盛电化为中心的盐及氯碱工业基地。

将津市大同路沿线湘澧盐矿、天盛电化区域周边地区规划为盐化工基础工业基地。

二是在澧县经济开发区建立精细化工基地,园区内布局精细化工门类的产品和终端产品。

2、加快项目建

设,增强发展后劲。

市政府各部门要认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真研究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盐化工项目列入国家、省建设计划。

重点抓好盐化工项目的开发论证和储备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包装,指导企业做好技术改造项目的可

研报告。

加强盐化工配套能力建设,保障盐化工产业发展的热、电供应。

续改善投资环境,要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络

招商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确保湘澧盐矿、天盛电化重点项目在预期内产生经济效益,确保五年

期间引进二个以上的投资过亿元的盐化工合资项目,尽快达成意向并组织实施。

深化国企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3、深化国企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澧盐矿是我市成长性比较强的优势企业,要更进一步壮大、加快发展,企业体制

改革势在必行。

要力促企业加快改制步伐,地方党委、政府要密切配合湘澧盐矿的改制工作,使企业轻装上阵,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上项目。

此外,市政府各部门要围绕湘澧盐矿重大合资项目,提供环境、政策、招商、资金等方面的

支持,确保湘澧盐矿通过企业改制新上项目达到高起点、大规模、增效益的目

标。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4、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设

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市工业发展资金要确定一定的比例,作为产业集群发展专

项资金,明确盐化工引进和在建项目、项目研发前期费用补助、用地补助及项目有关奖励。

二是积极兑现本市工业奖励政策,申报技改贴息、技改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

加强环保监管,坚持良性发展。

5、加强环保监管,坚持良性发展。

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盐化工基地环保的监督管理,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对基地建设项目要落实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确保达标排放。

安监部门要加强基地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工业部门要加强对基地能耗的监督和指导,落实国家节能降耗的综合指标,督促基地企业引进节能

设备和工艺,提高节能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提供技术保障。

6、依靠科技进步,提供技术保障。

一方面加快盐化工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为加快精细化工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应适时筹建盐化工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研究院,聘请国家

级专家作顾问,紧紧围绕我市盐化工产业及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目标,针对产

业化项目所需攻关任务进行研发,提高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技术的能力,使之成为我省盐化工产业的孵化基地,从而实现研究、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

面探索建立技术共享机制。

建立技术信息网络,快速、准确地提供技术信息服

务,帮助企业了解新政策、同行业发展动态、国内外市场状况及投资合作机会。

加强技术和市场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跟踪市场环境变化趋势,结合盐化工产业发展,提出对策措施。

完善激励机制,提供人才保障。

7、完善激励机制,提供人才保障。

健全产业工人培训制度。

基地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加强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