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417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酸性溶液中:

Mg2+、K+、SO

、NO

B.无色溶液中:

Na+、A13+、NO

、MnO

C.FeCl3溶液中:

Na+、NH

、SCN-、SO

D.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

NH

、Na+、NO

、HC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

Fe+2H+===Fe2++H2↑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C.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Fe+Cu2+===Fe2++Cu

D.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

CaCO3+2H+===Ca2++H2O+CO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B.CO2的水溶液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

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

C.实现Fe3+→Fe2+的变化过程失去电子

D.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

6.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正确的是(  )

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豆浆

B.食盐水

C.碘酒

D.蔗糖水

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

3NH3•H2O+Al3+===Al(OH)3↓+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O2+2OH﹣===

+H2O

C.FeCl3溶液与Cu粉反应:

Cu+Fe3+===Cu2++Fe2+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

+H++OH﹣===BaSO4↓+H2O

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Cl2+H2O===HCl+HClO

C.2F2+2H2O===4HF+O2

D.2H2O

2H2↑+O2↑

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

11.(双选)下列图示所表示的分类法,属于树状分类法的是(  )

A.

B.

C.

D.

12.(双选)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外观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光束通过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时,都不会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13.(双选)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NH3===2NaNH2+H2↑

B.2NH3+3CuO===3Cu+N2+3H2O

C.4NH3+6NO===5N2+6H2O

D.3SiH4+4NH3===Si3N4+12H2

14.(双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B.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C.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即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发生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5.(双选)已知有以下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I2+SO2+2H2O===H2SO4+2H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

I->Fe2+>Cl->SO2

B.氧化性:

I2>Fe3+>H2SO4>Cl2

C.氧化性:

Cl2>Fe3+>I2>H2SO4

D.还原性:

SO2>I->Fe2+>Cl-

第Ⅱ卷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

16.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0.5g。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离子方程式已配平):

2

+xI-+yH+===2NO↑+I2+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的数值是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及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现有淀粉碘化钾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工厂废弃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aClb.H2O2c.NH4Cld.浓硫酸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17.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

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

2KNO3+3C+S===K2S+N2↑+3CO2↑。

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①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____价。

②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mol。

③标明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含有CuS和Cu2S的矿物,其反应原理如下:

8MnO

+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

+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根据上述反应原理,某学习小组用400mL0.075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2g含有CuS和Cu2S的混合物。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350mL0.1mol·L-1的(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①配平KMnO4与(NH4)2Fe(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MnO

+______Fe2++______H+===______Mn2++______Fe3++______H2O

②KMnO4溶液与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18.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B.沸水

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

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选;MnO

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B不选;Fe3+与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

、HCO

,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

,且酸溶液中Al与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D不选。

2.【答案】B

【解析】选项C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

3.【答案】D

【解析】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A项错误;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CO2溶于水生成H2CO3,H2CO3是电解质,其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B项错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关键是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Fe3+转化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5.【答案】B

【解析】豆浆属于胶体,加入硫酸钙后胶体发生聚沉,A不选;植物油与水形成的为乳浊液,B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性质有关,C不选;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为丁达尔效应,D不选。

6.【答案】D

【解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为酸,硫酸氢钠电离产生氢离子,不属于酸,故A错误;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故B错误;

分散系依据分散质粒度大小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故C错误;

依据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其他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豆浆属于胶体,食盐水、碘酒、蔗糖水属于溶液。

8.【答案】A

【解析】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NH3•H2O+Al3+===Al(OH)3↓+

,故A正确;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的离子反应为CO2+OH﹣===

,故B错误;

FeCl3溶液与Cu粉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Fe3+===Cu2++2Fe2+,故C错误;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

+2H++2OH﹣===BaSO4↓+2H2O,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诗句“野火烧不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爆竹声中一岁除”都包含有物质的燃烧,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包含以下三个反应:

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以上三个化学反应中均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0.【答案】B

【解析】A项,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被还原,为氧化剂,A错误;

B项,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价,水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正确;

C项,反应中F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水中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水是还原剂,C错误;

D项,反应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化合价升高,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错误。

11.【答案】CD

【解析】物质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的比较。

12.【答案】BC

【解析】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分散系;溶液中溶质粒子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都能通过滤纸;蔗糖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最稳定,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13.【答案】BC

【解析】结合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题干中氨作还原剂,计算对比四个选项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A、D项氮元素化合价没变;B、C项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14.【答案】AC

【解析】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否发生化合价升降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15.【答案】CD

【解析】根据反应①,氧化性:

FeCl3>I2,还原性:

I->Fe2+;根据反应②,氧化性:

Cl2>FeCl3,还原性:

Fe2+>Cl-;根据反应③,氧化性:

I2>H2SO4,还原性:

SO2>I-,选C、D。

16.【答案】

(1)2 原子个数守恒 4 电荷守恒 

(2)食醋 (3)c NaNO2+NH4Cl===N2↑+2H2O+NaCl

【解析】

(1)根据碘原子守恒可得x=2,离子反应满足电荷守恒,故y=4。

(2)从已知反应可以看出,NaNO2和碘化钾能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一旦生成碘,遇淀粉就会呈蓝色,而食用盐无此现象,显然,生活中的醋酸可为反应提供酸性环境。

(3)由NaNO2转化为N2时,N元素化合价降低,NaNO2起氧化剂作用,必须匹配化合价升高过程,备选物质中能起还原剂作用,最佳的只有NH4Cl,反应为NaNO2+NH4Cl===N2↑+2H2O+NaCl;H2O2和浓硫酸主要用作强氧化剂。

17.【答案】

(1)C K2S和N2

(2)①+1 ②CuI 0.5③

(3)①1 5 8 1 5 4 ②0.007

【解析】

(1)本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被氧化的元素是C。

氧化剂是KNO3和S,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K2S和N2。

(2)①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关键是先确定I元素的负价只有-1价,Cu在化合物中只有+1、+2价,再由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各元素的化合价,由此可确定Cu2HgI4中Cu为+1价,Hg为+2价。

②反应4CuI+Hg===Cu2HgI4+2Cu中,每4molCu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mol,即当有1molCuI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0.5mol。

(3)①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到+2,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MnO

+5Fe2++8H+===Mn2++5Fe3++4H2O。

②设与(NH4)2Fe(SO4)2反应消耗高锰酸钾xmol,则

MnO

+5Fe2++8H+===Mn2++5Fe3++4H2O

1mol 5mol

xmol 0.350L×0.1mol·L-1

所以x=0.007,即与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

18.【答案】 

(1)B 

(2)①正确 ②不正确 ③不正确(3)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丁达尔效应(4)B (5)A (6)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解析】 

(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的胶体粒子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

(2)①甲同学操作正确。

②乙同学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因FeCl3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

③丙同学长时间加热会导致Fe(OH)3胶体聚沉。

(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

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

(5)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6)当加入(NH4)2SO4溶液时,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

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