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docx
《物价上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价上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价上涨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近期通报,七家涉嫌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企业被物价部门处以最高100万元的处罚,这被认为是继5月底发出加强市场管理警示后,对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又一剂“猛药”。
然而,与前期调控取得成效相比,绿豆价格不降反升。
绿豆价格问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农产品17.92-1.12-5.88%
再度引发网民热议。
“首先要查的是农产品为什么涨价” 署名“牛刀”的网友说,农产品涨价要不要查?
要查。
可是,首先要查的是农产品为什么涨价。
五年来,中国土地价格暴涨了2.75倍,房价的涨幅更是超过了3倍,农产品呢?
国务院提高了两次收购价,一次10%,一次15%,这合理吗?
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2009年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33%。
中国五年上涨25%,合理吗?
比较而言,中国农产品的涨价是很正常的。
也有网友称,按照常理,有关企业在被处以价格处罚之后,理应痛改前非,及早回头是岸才对,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企业为什么一边交罚款,一边岿然不动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罚款名义上是有关企业缴纳的,而消费者才是事实上的罚款承担者。
因此,罚款数额越大,绿豆降价的动力越低。
如果涨价和罚款之间的“链条”不被剥离,有关部门哪怕对涨价企业的处罚再重,消费者不光不能得益于这种管制,反而会被罚款导致的成本上升压得更加喘不过气来。
“行业协会形同虚设” 署名“罗传银”的网友在博客中说,中国目前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行业协会30余万家,掌握整个行业诸如市场供求、企业分布以及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数据,但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出预警。
如行业举办的“第一届绿豆产销行情研讨会”,向企业印发了会议纪要和绿豆产销调研报告,演变成为一场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的密谋会。
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相互串通,捏造散布绿豆大幅减产等涨价信息,统一价格上涨共识,对全国绿豆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作用。
此外,由于供求关系失衡,行业和企业主导整个供方市场,而个人属于分散性的销售群体,商家可能会形成价格垄断联盟。
由于最大的中介掌握了市场占有率,形成完全的垄断从而控制市场,物价上涨。
从时效上讲,加大处罚力度措施和反垄断法等属于事后的操作,政府部门应对物价上涨进行事前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还缺乏对行业、中介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作为非政府组织的行业协会,应该发挥好行业对产品价格的管理作用。
主要是供需失衡 署名“老富贵”的网友说,绿豆和大蒜价格疯涨,主要还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绿豆和大蒜价格疯涨,现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相关经销商开会的一些录音,证明这些经销商是串谋涨价操纵市场。
说他们操纵价格,未免太牵强了。
那些录音,不过是一些经销商认为物以稀为贵,劝大家都不要卖,这样价格才能涨上去。
不光是这些经销商会这样说,其他经销商就不会这样说吗?
现在绿豆和大蒜的价格这么高,难道经销商就不怕价格暴跌?
如果是炒作上去的,说明大部分货还都在经销商那里,那么暴跌是必然的,经销商就不怕价格跌得太多,损失太大?
绿豆和大蒜的价格主要还是由市场供需构成的,这两样东西,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不会构成多么刚性的需求。
大蒜涨价前的一季,价格是5毛,因为不赚钱,所以许多农民都不再种大蒜了,导致产量大减,之后价格大涨是必然的。
蒜你狠”最近又发狠南京蒜价破10元超过肉价
大中小
前阵子曾被媒体多次报道的“蒜你狠”最近猛发力变得更“狠”了,在短短半个月时间,从之前的6元一斤猛窜到10元一斤,在部分超市,甚至买出了12元一斤的高价,比上好的五花肉还要贵。
“我上次买蒜还是6元一斤,这次就变成10元一斤了。
”一市民无奈地说。
突破10元,蒜头比肉贵 昨天,记者走访南京部分市场,发现大蒜价格已经在短期内又破新高,在科巷农贸市场,个头大、卖相好的大蒜头价格多在10元/斤,品质比较差的每斤也要7块。
在下关的热河南路菜场,前几天还要7元一斤的大蒜头价格也突破了8块5。
在汉中门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山东产的袋装蒜头价格为11.98元/斤,去皮的蒜头肉为12.98元/斤,南京本地产的大蒜头为10.98元/斤,最便宜的是一种产自上海的干蒜头,价格为9.9元/斤。
这个价格已经确定比肉还贵了,在目前的肉类市场上,5元/斤的肉馅并不少见,上好的鸡肉块是8元/斤,后腿猪肉是8-9元/斤,猪肉的整体批发价在8-9元之间。
外出用餐,剩蒜也会打包 一些餐馆的饭桌上也出现了有趣的现象,一家湘菜餐馆服务员告诉记者:
“为了调味,我们家的菜不少需要使用比较多的蒜,有时一道菜中差不多有二两蒜,以往顾客多是把蒜剩下来,现在许多人都选择把蒜吃掉。
” 她又告诉记者,还有一些顾客,特别是女食客,在选择打包的时候会特别提醒服务员,菜中的蒜瓣也一并带走。
又有人在囤蒜了 对于去年蒜价上涨一度还有的防流感的说法,但是今年已经没有这一需求,为什么蒜价还迟迟不降,反而越涨价越猛呢?
记者了解到,这一方面与大蒜产量的下降有关。
据山东金乡县政府的调查,该县大蒜减产在13%左右。
据了解,去年由于大蒜价格上涨,光种子成本就达1000多元,部分蒜农担心有风险,因此放弃了种植,加上今年的天气一直不好,影响到了大蒜的产量。
不过,记者从批发商那里了解到,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有人在囤货。
山东人夏师傅搞大蒜批发许多年,他告诉记者今年在收购大蒜的时候就发现有许多陌生的面孔。
“原本不干这行的大老板看到有利可图,都来收蒜,慢慢就把价格调上去了。
”据了解,今年四五月份,鲜蒜刚收获的时候,产地的收购价一般在1.7元/斤左右,但是后来这个价格翻了三倍还多,最高的时候达到6元/斤。
而在前年,这个价格仅仅是七八毛。
蒜商到苏北圈地种蒜 早在今年5月份,本报就曾报道过,在江苏的大蒜之乡邳州出现了一些商人“包蒜地”的情况,当时,大蒜还未到成熟期,这些人提前和蒜农商定好协议,提供一定的后期采摘经费,并商定好收购价,以便于在大蒜成熟的时候将其全部囊入怀中。
不过,记者近日了解到,随着蒜价的攀高,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甚至扩展到苏中地区,并且形式也有所改变。
江苏宝应地区是著名的稻米产地,这里的农民告诉记者,最近家中来了这样一批人。
“他们直接提出来要承包我们的地,问他们要做什么,说是打算在地里种蒜,并且还分析了种蒜的种种益处。
”当然,所种植出来的大蒜都被这些商人直接获取。
记者了解到,在山东的大蒜产地金乡周边,类似的“包地”现象也越来越多,并且行情也一路看涨,从最初的每亩3000元涨到后来的4500元。
据一位蒜商透露,截止到目前,在金乡“包地”的总量还不到种植面积的10%,但由于都是大的蒜商,动辄“包地”上千亩,因此对蒜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食品型”通胀压力袭来蔬菜掀起CPI大波浪
大中小
“一种中国式“食品型”通胀压力正向我们走来。
与CPI一揽子价格中的其他品种不同,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关切每个人,更何况在食品生产背后是数亿农民。
菜贱伤农,但举国高涨更伤农。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通货膨胀压力预期迅速抬头。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3%,但仅这一项指标,就拉动CPI上涨1.9个百分点,占据了整个上涨总量的67.85%。
中国似乎进入了“食品型”通胀之中。
蔬菜掀起大波浪
蔬菜正逐渐成为通胀压力上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蔬菜、鲜果这几类产品的物价上涨飞快。
4月份,鲜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这两项对带动食品价格上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菜价在CPI中占较大的比重,菜价上涨势必推高CPI,因而强化通胀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就表示,食品价格上涨这么快,主要今年的气候很特殊:
西南部分地区长期干旱,全国大部分地区开春以后气温比正常年份偏低,而且不少地区出现倒春寒,不利的天气对蔬菜的生产、供销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而且现在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上涨,这样影响了生产的成本和运输的费用。
这些因素引起了部分食品价格上涨。
“食品型”通胀压力或更大
虽然盛来运强调:
“价格上涨水平比较温和。
”但市场并不认账。
5月11日,A股走势充分印证市场对通胀压力的担忧。
此前一日,由于欧洲援助希腊方案得到通过,中国股市也因此利好跳空高开,然而,随着国家统计局最新经济数据公布,国内股市对后市继续看空,沪深两市午盘大幅度跳水。
虽然商务部商务预报监测,上周(5月3日至9日)国内18种蔬菜价格已经回落,但“食品型”通胀的压力并不因此稍减,甚至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扩大。
专家分析,粮食、猪肉将引领CPI进一步上涨。
粮食方面,需求的快速回复、生产成本上涨、政府政策保护等因素对今年粮食价格起到巨大支撑作用,5月初,玉米、稻谷收购价格比年初分别上涨4.8%和4%。
猪肉方面,在连续十几个周的下跌后,已经进入上升通道,加上中央收储力度加大,价格将有明显上涨。
尤其是进入八九月份,猪肉消费开始回暖,同时因三四月份补栏不足造成生猪供应量下降,不排除大幅上涨可能。
农民获利有限
食品价格上涨看似对农民有利,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结果却完全相反。
“菜价是上涨了几毛钱,但化肥、农药的价格都在涨,其他开支也在上涨。
”江西农民付六生告诉记者,其实菜涨一分,成本反多两分。
中国偏高的基尼系数,使得民众对日用消费品价格的变化十分敏感,一旦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变化,CPI的变化也会因此放大。
对此,记者建议:
一是保证生活必需品充足供给。
确保生活必需品供给充足,对于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政府应加强粮、油、肉等产品的组织、调运,确保市场供应充足。
二是政府重视流通批发环节,充分利用批发市场的作用,促进流通,调节供求,稳定物价。
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开经济信息,引导消费,稳定物价。
向国民提供有关商品供求、价格变动的正确信息,引导消费者保持合理的消费行为,防止因抢购、囤积等不正当的行为引起物价上涨。
四是对低收入弱势群体发放食品补贴。
五是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小麦棉花价格暴涨专家称短缺炒作因素并存
来源:
《新世纪》-财新网作者:
张艳玲
2010年07月12日06:
23
我来说两句(62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粮棉涨价又一波
继小宗农产品暴涨之后,粮棉价格新一轮上涨,与供应偏紧有关,亦难排除游资炒作因素
7月初,河北、山东、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的冬小麦已收割完毕。
河北正定县农民曹永芳没有像往年一样,着急把新收的麦子卖掉,他计划等价钱再涨些再卖。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农产品17.92-1.12-5.88%
“今年新麦涨到了1斤1.04元,去年1斤才八毛多,这些天应该还会再涨。
”曹永芳说。
他希望这样能弥补减产带来的损失。
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最先是今年四五月间从蔬菜开始的,随后绿豆、大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
游资炒作被认为是上一轮价格上涨的主因。
针对此,国家出台调控政策,试图惩罚囤积企业,打击投机行为。
调控政策尚在执行,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却纷纷走高。
与此同时,作为纺织工业原料的棉花价格也一路高歌猛进。
中国棉花协会信息部主任王爱芳告诉本刊记者,自2009年秋季至今,国内棉花价格已创出十年来高点。
业界不少专家认为,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是正常补涨;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是游资利用市场供应偏紧的预期,进行短期炒作的结果。
价格一路走高
棉花价格早在2009年秋季开始逐渐上涨。
据王爱芳分析,“截至目前,与2008-2009年度平均价格比较,棉花价格上涨了30%,同期涨幅则达到40%-50%,是十年来历史最高点”。
根据中国棉花网发布的最新信息,7月6日,国内现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18383元/吨,相比去年底已上涨了近4000元。
作为纺织工业的原材料,国内棉花95%用于纺纱,棉花从籽棉、皮棉到纱线,最后织布、印染、成品、出口,有着广泛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目前原材料的涨价正不断向下游传导。
河北省石家庄市华特纺织有限公司经理赵兰宁指出,棉花价格拉动棉纱价格上涨,目前棉纱的价格与春节后相比上涨了约三分之一。
“4月的时候就感觉纱的价格往上窜,当时囤了一些,但成本太高,也仅够两个月用的。
”重庆经营纱线生意的小李透露。
随着棉花、棉纱等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作为下游产业链的纺织企业、服装加工业日益感到成本上涨的压力。
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持续走高的棉纱原料价格让下游面料服装企业利润减少,不少织造企业选择停工放假,而服装企业在接订单的时候也更为谨慎。
“棉纱价格涨得太离谱,但棉布涨价空间有限,我们担心价格一旦掉下来风险太大,从春节后我们已经不再生产棉布,专营价格相对稳定的涤纶布了。
”赵兰宁告诉本刊记者,“专营棉布的工厂,也只保留了少量的织机生产棉布,用来维持客源,其余的也改为生产其他布料。
”
做布料出口的天津市某外贸公司销售人员透露,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汇率波动加之销售不佳,现在的出口纺织企业已经缩小了规模,“不到2007、2008年规模的50%”。
与棉花价格上涨相似,小麦一改夏收前价格走低的常态。
据中国面粉网数据,山东聊城市场的小麦收购价开秤即0.96元/斤,其后麦价一路走高,目前农民直售价在1元/斤,个体粮商收购价在1.01元/斤,面粉企业收购价在1.02元/斤。
在河北、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小麦价格均一路上涨,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跨省抢购小麦风潮。
“但即便如此,收购企业还是买不到足够的麦子,农民普遍有惜售心理。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中期研究院棉花分析师何泳涛说。
短缺与炒作并存
在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看来,棉花与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坚挺,是在上述产品基本供应偏紧和预期供应减少情况下,吸引社会资金大量入市,有很大的人为操纵因素。
总体上,服装纺织业复苏带动了对棉花的需求。
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回暖,2010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纺织产业平稳运行,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内销市场持续旺盛。
但棉花的供应并未跟上。
在金融危机中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急剧萎缩,导致棉花需求下降,棉花市场大起大落,2008-2009年度棉花平均价格仅为12159元/吨,为近几年来的最低价,严重打击了棉农的积极性;加之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都抬高了棉花的生产成本,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双双下降。
同时,棉花进口量以往占国内产量三分之一份额,目前也大幅下降;且受天气因素影响,市场预期今年新棉上市时间将推迟,市场短期缺口较大。
基于此,棉花价格的上升可理解为供需关系变动所致。
但棉花交易网发布的信息认为,按照2009年度棉花收购价格,棉花成本应该在15400元左右,目前销售到18000元以上且始终在高价位上达四个月之久,实属罕见。
“行业内部明显感觉到今年棉花价格上涨太快。
”王爱芳指出,其他行业都在涨价,棉花价格是上涨最晚的,价格上涨如此“离谱”,可能是游资“以前炒房地产,现在转而看中了棉花”。
何泳涛在长期观察中发现,虽然整体需求很大,但中间的贸易商备货的积极性较大,而纺织、服装下游产业需求则较稳定。
虽然棉花价格走高,但现货市场成交较冷淡,观望气氛浓。
他认为,由于成本较高,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纺织、服装等下游产业一般担心价格高位下跌后,储存过多导致亏损,所以倾向于边用边进货,慢慢消化。
但中间贸易商转手风险较小,不排除他们囤积的可能。
“有专门倒货的中间商赚发了!
”赵兰宁一直感叹,“如果当初一看到价格上涨,立马多购进一些就好了”。
入市资金充裕
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使小麦价格出现了上涨空间。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2010年夏粮总产将超过2460亿斤,接近2009年水平。
其中,冬小麦产量2170亿斤以上,比2009年增加近20亿斤。
但马文峰分析说,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对农户的访谈,粮食并没有像官方公布的那样增产,而且由于今年的极端天气,大部分地区单产降了10%。
但是因为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就全国而言,减产大概是100万吨。
减产增加了涨价预期,市场主体纷纷入市高价收粮。
万达期货研究员丁孙亚认为,中储粮、中粮集团和华粮等托市主体大规模购粮,也进一步带动市场其他主体的跟风抢购,促进了小麦价格上涨。
不过,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粮食连续六年增产,今年在面对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下,夏粮产量接近去年水平,加之库存量充足,小麦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因此,粮价上涨,短时期内可能是受市场上其他外在因素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低粮价政策,再利用最低收购价和各种补贴的方式补贴农民。
北京大学教授卢峰认为,价格上涨反映了市场的信号,市场主体抢购的背后,表明小麦的稀缺性在增加。
他指出,价格上涨的根源则在于,是前期宏观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带动绿豆、大蒜等小众农产品价格上涨后,后发刺激大宗农产品价格补涨。
马文峰则认为,随着化肥、种子等生产成本上涨,农民一亩地的利润不过100元上下,加上各种补贴能到200元,利润太低,加上劳动用工成本上涨,农民对价格不满意,产生惜售心理,因而助长了供应的紧张。
他进一步分析,货币发行过多必然促使物价上涨。
今年以来物价整体上涨,其中水稻上涨了15%、玉米上涨20%、蔬菜上涨30%、油上涨30%,小麦涨幅只有10%,是上涨最低的。
“其实就是宏观总需求的问题,票子发得太多了,资金没处去。
”马文峰断言。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远鸿认为,不论是绿豆、大蒜等小宗农产品还是小麦、棉花这些大宗农产品,都具有一定刚性需求,便于储存,有利于短期炒作。
他指出,炒作者一般利用局部地区供求短期失衡、极端天气等机会,进行炒作。
因为农产品相对工业产品而言,受天气影响大,但恢复需要一定的周期,炒作者一般借助这个时间差进入。
王远鸿也认为,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上涨,主要还是在整体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国家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股市低迷,社会资金投资渠道受到挤压,部分资金选择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炒作获利。
政策难调控
未来价格走势如何?
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以往的价格上涨往往是中间商获益颇丰,但粮农收益有限。
未来价格调整要防止大起大落,保持市场稳定。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则强调,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与供需矛盾、劳动力等成本上涨不无关系,但也不排除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游资炒作。
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稳步的恢复性上涨对农民增收有力,但也要通过调控等手段,将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马文峰分析,粮价后期还会继续上涨,但由于政府有较为充足的粮食储备,即使小麦减产,但供需紧平衡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不会出现大幅快速上涨可能。
且有关部门在调研后,已经暂停了中储粮的托市收购政策,自7月以来,小麦价格开始稳步运行。
但棉花的调控并不像小麦一样容易。
6月以来,由于棉花价格的快速上涨,国家发改委两次宣布增加棉进口配额,同时抛储60万吨的预案也获批准,交易规则已经完成,如果市场需要,随时可以启动。
政策发出后,市场一度担心国家对棉花进行调控,因此棉花期货下跌调整,但是随着信息的逐步消化和纺纱利润高企,棉花需求旺盛,棉花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棉花期货价格逐步企稳回升,强势依旧。
何泳涛认为,在国家棉花储备量仅有150万吨的情况下,虽然已经批准抛储60万吨,但60万吨仅是市场一个月的需求量,调控市场能力有限。
他指出,在当时市场上传言政府要抛储时,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价格迅速降低了1000块钱,从1.7万元降到了1.6万元,但是随后证实60万吨后,市场看涨趋势又恢复,于是价格又重新上涨。
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报告也指出,由于政策面悬而未落,市场逐步消化利空消息,下游纱线市场量、价变化不大,进一步支撑棉花价格。
“现在60万吨的抛出价格和时间还没有定,如果到时候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也可能会对市场有一定的压制。
”何泳涛说,“但如果加上天气和新疆棉的影响,后期主体合约仍可能会在高位震荡。
”
马文峰指出,棉花价格的上涨最终蔓延到产业链终端,还是由棉农和终端的消费者埋单。
他估计,到明年春季,日用纺织品的价格将上涨20%左右。
王远鸿认为,因为棉花、小麦都不是终端消费品,可能对CPI影响有限。
也有学者认为,过高的棉价需要在终端消化后或难于消化时才能反馈到前沿。
他担心,一些小厂恐因成本过高而停产,一些大厂有可能因出口订单价格和新近过高的原料价格差距过大而亏损。
玉米价格创10年来最高或带动新一轮食品涨价潮
大中小
从今年3月至上月,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令玉米价格一度冲上最顶峰——2000多元每吨,达到近10年来历史最高点。
有业内专家表示,玉米价格上涨将拉动整个食品行业价格上涨,对淀粉糖、味精及部分食用油更将产生直接的连锁反应。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京东方A3.31-0.07-2.07%
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内玉米价格就因减产开始缓慢增长。
“不过那时涨得并不多,涨完后还有段时间有回落。
”但到今年3月,玉米价格开始快速增长,三月开始,玉米就已涨到1810元/吨,有时一周每吨就涨了十几块钱。
到了4周前,已经涨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格,即全国均价已经到了1901元/吨,部分地区已经涨到2000多元一吨。
马文峰表示,目前玉米价格相比两三周前已经回落了一些,每吨降了10元左右。
不过,即使是现在的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也涨了20%左右,相比其他粮食如水稻、小麦等的涨幅明显要高得多。
马文峰表示,今年上半年玉米涨价主要是因为去年东北旱灾比较严重,玉米减产1000万吨所致。
其表示,今年玉米的播种面积增长,若不受天气影响,收成会比去年好得多,收成将达到1.65亿吨以上。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虽然到时供求关系将会得以缓解,玉米价格仍将保持平稳,不会明显回落,包括最近两周的玉米价格下跌,他表示也只是正常的市场反应,跌势不会持续下去。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玉米仍将保持高价,而这一趋势将对食品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饲料的上涨,其次则是玉米的深加工产品,比如淀粉糖等,第三则是玉米的副产品,如玉米油、味精等。
”
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笑然也表示,尽管玉米已经不是餐桌上的必备食品,但是玉米一些初步加工产品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
现在有不少食品都添加了玉米原料来作为调味或增加营养,比如玉米淀粉在很多食品中都有应用,另外用玉米生产的食用酒精也被广泛应用于白酒及部分食品中,玉米原料的上涨将带动这些下游产品的上涨,有可能会带动新一轮的涨价潮。
近期蔬菜价格涨势汹汹不是菜少而是“钱”太多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0年07月27日13:
40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绿豆、大蒜杀了个“回马枪”,二次涨价让人措手不及;南方暴雨再加上本地炎热天气,使得叶菜价格节节攀高;一度低迷的猪肉也从6月开始回升,如今已逼近2007年的历史高位;尽管受到国家严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也不甘落后,每涨一分钱就牵扯到整个食品行业。
从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交通银行5.53-0.04-0.72%
∙兴业银行23.88-0.43-1.77%
∙农产品17.92-1.12-5.88%
今年年初开始,全国各个农产品轮番上涨,部分品种甚至已经是二次涨价。
从大蒜论个卖,到吃不起绿豆,再到如今一把青菜四五元,老百姓在吃上花的钱越来越多。
究竟是什么在推动农副产品价格不断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