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6544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docx

高中会考必修三适应性练习14选择题练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适应性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第十二届全运会吉祥物“宁宁”②武夷山自然风景③万里长城④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选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韩国某外交官说:

“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他们就会逐渐地喜欢上韩国。

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物质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A.①②③8.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许多海外华裔,尽管在异国他乡已经定居了几十年,但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许多传

统习惯,如喜欢用筷子,喜欢喝茶,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等。

这说明文化()。

A.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B.对人的影响,一经形成就不会改变

C.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5.“和谐社会除了促进政治文明与经济发展外,应该努力打造第三极——文化的繁荣发

展。

这三极关系的和谐统一,对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文化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

A.文化生活决定着政治与经济发展

B.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人们的社会生活归根到底是文化生活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

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事实表明文化()。

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③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具

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7.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

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

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而拥抱则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

这说明了()。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产品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8.某校通过举办“春之声、夏之梦、秋之韵、冬之魂”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

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9.“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这告诉

我们()。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当年法国人民高唱着《马赛曲》奔赴卫国前线,中国人民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

奔赴抗日战场。

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A.满足人的物质需求B.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

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B.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D.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12.某校学生举行以“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游览秀甲江南的武夷山水

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操上的陶冶。

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博大精深的特点B.潜移默化的特点

C.渐进有形的特点D.深远持久的特点

13.“两岸汉字艺术节”是一项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更好地传承和弘

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和增进同胞情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这一交流盛事中我们

可以感受到()。

①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

强烈认同感、归属感③汉字书写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④传统文化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

14.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

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15.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的《三国演义》、美国版

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

继“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担心我国的“文

化危机”。

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②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③充分开

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④强化民族意识,防止文

化资源外溢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的阿拉伯文化等。

这表明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B.多样性C.继承性D.独立性

2.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

这反映了()。

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012年在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2013年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文化年。

中土互办文化

年表明()。

A.各个民族之间逐步消除了文化差异

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C.各种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4.“丝绸之路”上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

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

这表明()。

A.古代商人们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5.北京四合院是堪称最能体现北京特色的建筑,北京现存大约2000座四合院,其中约

600多座已被挂牌保护。

这是因为()。

A.北京四合院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B.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相交融的需要

C.保护古老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D.北京四合院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6.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和思想精华。

下列关

于民族传统节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庆祝民族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B.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民族传统节日都是民族优秀遗产

D.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

7.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发展实践,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这说明()。

A.传统文化含有糟粕应全面剔除B.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

C.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一成不变

8.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

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

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

传递的功能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

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国设立“文化遗产日”()。

A.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之名B.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C.能够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D.有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0.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学校都把相当大比

例的课程放到网络上,网民轻点鼠标,就可以学习国外名校的开放课。

一场开放的、彰显着

互联网共享精神的教育革命来到了我们身边。

这说明()。

A.教育体制在不断变革

B.中华文化主动走向世界

C.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D.科技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11.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366处,其中,布达拉宫、

丽江古城等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反映出()。

A.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B.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代表D.文化只有是世界的才能是民族的

12.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

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B.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3.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也是韩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节日,但庆祝节日的习俗

各有差异。

由此可见()。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传统习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

界的④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14.“变则通,通则久。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底蕴深厚,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不

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启示我们()。

A.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B.实现文化的发展创新必须抛弃传统文化

C.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承袭

15.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

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

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

灵感”。

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

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第三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脉相承”的是()。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2.下图呈现了汉字“母”的历史演变过程。

这一过程启示我们()。

①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的实践②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承的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的延续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小李同学的手机彩铃唱到: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下列关于“方块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C.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D.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水性使人通”,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山性使人塞”,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上述现象说的是()。

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水平

D.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

5.在上题中,形成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C.外来文化的影响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6.长三角文化属于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珠三角文化属于岭南文化,京津唐文化属于

燕赵文化。

这三大区域无论从城市面貌还是风土人情,从历史文化到当代生活方式,都有很

多的差异;同时,在这三大区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民间文化也各自相异。

这说

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各地文化之间不存在相同点

C.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7.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

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

8.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下列

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B.对其他文化全盘吸收

C.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D.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相互学习

9.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

文化中独树一帜。

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

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10.公元1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内地。

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

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于东晋时代融人了中华文化之中。

此后,中华文

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佛教传人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了()。

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11.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了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

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D.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12.1947年,吴阶平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回国时,他的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哈金斯

教授真诚地挽留他,吴阶平拒绝了。

他说:

“我不愿意做美籍华人,我愿意回来。

我认为一

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祖国,为祖国服务。

”这启示我们()。

①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题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当

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

主体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据此回答13~14题。

1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逆来顺受③勤劳勇敢④团结统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5.歌曲《国家》中有一句歌词“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主

旨的是()。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B.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C.千年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D.一片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第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之一。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

A.影响越来越大的网络文化B.符合人们需求的流行文化

C.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D.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幻文化

2.一些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利用相面、看手相、占b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

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

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异常火爆。

对于此类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包容多样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这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D.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政府不应干涉

3.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

“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看篇文章

署名多,买本新书错字多。

”这种评价()。

①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文化多样化的原则②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

和规范③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是片面的④反映了通俗化、平民化是

大众文化的主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其草根性、民间性、自发性受到追捧。

然而,一些不健康文

化也借山寨之名无限放大。

这启示我们()。

①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③文化

市场越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④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

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社会主

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

A.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钱伟长(1912~2010),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有人说,钱伟

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

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钱伟长的事迹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必须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②重在行动,不尚空谈③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

立正确的荣辱观④要把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B.培育“四有”公民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D.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①大力发展通俗文化②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④坚决抵制腐

朽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

A.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指导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指导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

10.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

环节。

因为思想道德建设()。

①是文化建设的灵魂②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唯一内容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下列属于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

①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②树正气、防腐倡廉的道德教育活动③“让世界充

满爱——同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演讲会④“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2.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

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的表述正

确的是()。

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__定会提升科学文化修养

C.学习科学知识,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必然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13.夸美纽斯说:

“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

退步。

”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D.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14.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面临着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两难选择,如看到老人倒地要

不要将他扶起,捡到别人的钱物还给失主能不能收取一定的酬劳等。

面对这些两难选择,我

们应该()。

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②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③不断追求更加高远的思想道德目标④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

 

模块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下列对中韩文

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两国各自的发展道路产生重要影响②都有其自身的传

承与创新③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基础上产生的④应当相互交流、渐趋融合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

化之间的关系。

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D.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西方发达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

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体现了()。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D.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4-澳门与闽西源远流长,早在明末清初就有闽西客家人赴澳经商谋生。

澳门客家人占

澳门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多,尤以福建龙岩和广东梅州最多。

闽西客家艺术团曾多次到澳门演

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澳门市民领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了解闽

西,促进闽澳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传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

度是()。

①取其精华②去其糟粕③批判继承④古为今用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