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227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docx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

(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胆矾研碎

B. 高锰酸钾扩散

C. 蜡烛燃烧

D. 干冰升华

【答案】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胆矾研碎、高锰酸钾扩散、干冰升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C。

二、填空题

2.现有H+、OH-、NO3-、Fe3+四种离子,请写出它们可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酸:

________;碱:

________;盐:

________。

【答案】HNO3

;Fe(OH)3;Fe(NO3)3

【考点】化学式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根据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组成硝酸,化学式为HNO3;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组合成氢氧化铁,属于碱,化学式为Fe(OH)3;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组成盐,化学式为Fe(NO3)3。

3.硫酸、盐酸是工业上常用的两种酸。

(1)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原因是________;

(2)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稀硫酸的pH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稀硫酸的pH;

(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是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离子。

【答案】

(1)浓盐酸有挥发性,瓶口有白雾,而浓硫酸没有

(2)小于

(3)氢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的关系分析;根据酸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分析。

【解答】

(1)浓盐酸有挥发性,瓶口有白雾,而浓硫酸没有,所以区别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盖观察即可;

(2)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酸性越强,pH越小,所以10%稀硫酸的pH小于2%稀硫酸的pH;(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是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4.采用“双碱法”使烟气(含SO2)脱硫,是我国目前环保领域,经济、实用、高效的一种方法。

其脱硫(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工业流程如下,试回答: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

NaOH溶液喷洒成雾状来吸收SO2的好处是________。

(2)沉淀室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双碱法”中的双碱分别是________。

【答案】

(1)增大与二氧化硫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吸收速度,充分吸收二氧化硫

(2)Ca(OH)2+Na2SO3=CaSO3↓+2NaOH

(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考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增大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可加速反应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根据亚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解答】

(1)化学反应的速率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所以NaOH溶液喷洒成雾状来吸收SO2的好处是增大与二氧化硫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吸收速度,充分吸收二氧化硫;

(2)沉淀室中是氢氧化钙与亚硫酸钠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SO3=CaSO3↓+2NaOH;(3)“双碱法”中的双碱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5.某学校的科学探究小组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应把A装置与________装置连接。

(2)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C

(2)A、E、B、D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制取与收集方法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分析。

【解答】

(1)检验二氧化碳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故选C;

(2)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要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除去氯化氢,再通入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然后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B、D。

6.经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归纳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能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应选用下列的哪一种试剂()。

A. KNO3                                

B. NaCl                                

C. CuSO4                                

D. Na2CO3

(2)NaOH会与非金属氧化物SiO2反应,故装NaOH的试剂瓶塞用的是________。

【答案】

(1)C

(2)橡胶塞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碱与盐发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后要用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分析。

【解答】

(1)反应③为氢氧化钠与盐的反应,硝酸钾、氯化钠和碳酸钠都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应选择硫酸;

(2)玻璃成分中含有SiO2,NaOH会与非金属氧化物SiO2反应,故装NaOH的试剂瓶塞用的是橡胶塞。

7.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没有明显现象的试管是________。

(2)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答案】

(1)A

(2)Fe

(3)4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通性进行分析。

【解答】

(1)A试管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2)酸的通性为能与指示剂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碱反应、能与碳酸盐反应,所以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活泼金属,如锌、铁等;(3)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一定有盐酸剩余,酸有剩余,则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不能存在,所以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是氯化钠、氯化铜、氯化亚铁(或氯化锌)和氯化氢四种。

8.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如图的步骤进行实验。

请回答:

若固体中的盐不含氢元素,写出两种该固体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填化学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CaCO3、NaOH

;Ca(OH)2、Na2CO3

【考点】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图中各步反应进行推断分析,由生成物结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推导出反应物。

【解答】固体混合物加水振荡后可得到无色滤液A和白色沉淀B,无色滤液A加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说明A为氢氧化钠,白色沉淀B加盐酸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则B为碳酸钙,若固体中的盐不含氢元素,则固体混合物可能是Ca(OH)2、Na2CO3的混合,也可能是CaCO3、NaOH的混合,

三、实验探究题

9.小明学习了盐的性质,通过参阅资料得知氯化铵(NH4Cl)溶液是呈酸性的,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想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是因为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H+,那么是NH4Cl溶液中的哪种粒子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呢?

于是他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通过实验Ⅰ可以发现石蕊试液不变色,则此实验证明:

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小明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是:

NH4Cl溶液中的________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

小明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

“其实NH4Cl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H+”。

于是小明继续探究…

【答案】

(1)不是NH4Cl中的Cl-使石蕊试液变红

(2)石蕊试液或NaCl溶液中已经含有水

(3)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验证某粒子的性质可通过加入含该粒子的其他物质直接证明,还可以通过排除其他粒子间接得出性质与该粒子有关。

【解答】

(1)氯化钠中含有氯离子,但石蕊试液不变色,所以可以证明不是NH4Cl中的Cl-使石蕊试液变红;

(2)石蕊试液或NaCl溶液中已经含有水,所以实验II没有必要做;(3)因氯化铵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实验I排除了氯离子使石蕊变红的可能,所以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铵根离子。

10.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酸碱的中和反应”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全部变成无色。

【提出问题】反应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吗?

【作出猜想】大家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只含有NaCl;

猜想二:

含有NaCl和NaOH;

猜想三:

含有NaCl和HCl。

(1)针对猜想,大家讨论后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指出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及判断理由________。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同学们利用烧杯中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用镊子夹取一片pH试纸,浸入烧杯的溶液里,片刻后取出,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用试管取样品溶液约1mL,滴加AgNO3溶液

用试管取样品溶液约1mL,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pH=2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评价与反思】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实验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猜想二不合理,因为反应后的溶液无色,而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

(2)实验一中,将pH试纸浸入烧杯的溶液里,操作错误

;实验二中,AgNO3与NaCl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含有HCl。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根据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反应能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

【解答】

(1)因反应结束后,溶液变成无色,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能有能使酚酞变红的氢氧化钠,故猜想二不合理;

(2)①pH试纸使用时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液体中,故实验一操作错误;②因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能产生沉淀,干扰盐酸中氯离子的验证,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盐酸;所以实验二方案错误。

11.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探究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

氯化钠溶液;猜想二:

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

碳酸钠溶液。

(1)【实验推断】

①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

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

②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小刚得出结论: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③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2)【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3)【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标签上显示的是________。

【答案】

(1)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钠

(2)氯化钙(或硝酸钙、氯化钡、硝酸钡)

(3)NaOH溶液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要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酸或钙盐等物质即可,但要验证部分变质则需验证出碳酸钠后再除去碳酸钠进行验证。

【解答】

(1)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钠,所以样品加稀有气泡产生,不能得出溶液是碳酸钠溶液,也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但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氯化钡等产生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同时生成中性的氯化钠,而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为证明样品的成分,可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钠,同时除去碳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加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还含有氢氧化钠;(3)由上述实验证明,这瓶溶液标签上显示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12.盐酸是氯化氢(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

图1为HCl气体溶于水的微观示意图。

HCl气体也可溶于甲苯(一种有机溶剂),得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氯化氢气体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查阅资料】

①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②在盐酸中存在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

③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氯化氢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盐酸与氯化氢的甲苯溶液的微观示意图2所示。

【分析猜想】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不一致,进行以上猜想的理由是:

________。

【实验准备】为探究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时发现缺少氯化氢的

甲苯溶液。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老师求助,老师用图3所示装置和有关试剂为兴趣小

组制取了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晴晴同学在协助老师制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时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浓盐酸加到浓硫酸中能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

答:

________。

【进行实验】用盐酸和氯化氢的甲苯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内容

现象

解释

与氧化铜作用

盐酸:

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略)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与碳酸钙粉末作用

盐酸:

粉末消失,产生气泡

化学方程式:

(略)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得出结论】盐酸与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不一致。

【答案】它们的微观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浓硫酸吸水,使盐酸更浓,温度升高,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从而更容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由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保持分析;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分析;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分析。

根据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解答】【分析猜想】由查阅资料可知,氯化氢与盐酸的微观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浓硫酸吸水,使盐酸更浓,温度升高,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从而更容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浓盐酸加到浓硫酸中能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现象为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

13.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

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一定量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老师提示:

Ⅰ.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

2NaOH+H2↑+Cl2↑

Ⅱ.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本实验的影响。

探究活动:

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资料摘要: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2NaOH+MgCl2==Mg(OH)2↓+2NaCl

学习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须足量,其目的是________。

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

静置,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答案】

(1)使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化镁已经过量

(2)偏大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物质除杂或净化

【解析】【分析】根据除杂的原则分析,为保证杂质除尽,通常所加试剂要过量;根据氢氧化钠与氯化镁能发生反应可相互判断是否存在剩余分析。

【解答】

(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是为了除去氢氧化钠,为保证完全除尽所加氯化镁必须足量;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为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化镁已经过量;

(2)若沉淀不经洗涤,则会使得质量偏大,从而利用沉淀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偏大。

四、解答题

14.实验室需要把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释时应把________(选填“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或“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地搅拌。

两种液体切不可倒过来稀释,请解释原因________。

【答案】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遇到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导致浮在表面的水沸腾,挟着硫酸四处飞溅,十分危险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解析】【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分析。

【解答】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为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遇到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导致浮在表面的水沸腾,挟着硫酸四处飞溅,十分危险。

15.小明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后,根据探究活动的提示,在家中自制紫甘蓝汁酸碱指示剂。

小明找到了如下用品:

废塑料盒、捣蒜用的杵、筷子、纱布、白酒、紫甘蓝,并用这些用品完成了实验:

第一步:

制紫甘蓝汁:

①将紫甘蓝在废塑料盒中捣烂,加入白酒浸泡一段时间;②将①中得到的不溶物与液体分离,________(写具体做法),得到了自制的紫甘蓝汁;

第二步:

小明欲用制得的紫甘蓝汁测出家中炉具清洁剂和厕所清洁剂的酸碱性,先上网查得下列资料(如表所示)。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紫甘蓝汁

红色

黄色

第三步:

小明取少量厕所清洁剂放入废塑料盒中,加入紫甘蓝汁,发现溶液变为红色,

得出厕所清洁剂显________性;

小明认为紫甘蓝汁可以替代实验室中的石蕊溶液做酸碱指示剂。

【答案】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酸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原理进行分析;根据盐酸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红色分析。

【解答】

(1)过滤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将①中得到的不溶物与液体分离可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紫甘蓝汁遇酸性溶液变红色,厕所清洁剂放入废塑料盒中,加入紫甘蓝汁,发现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厕所清洁剂显酸性。

16.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H4NO3②NH4H2PO4③KNO3④K2SO4

(2)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由实验1和实验2可推测原营养液________(填“一定有”或“可能有”)KCl。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________。

【答案】

(1)②③

(2)Ca(NO3)2;一定有;Ca(NO3)2、KCl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根据氯离子的鉴别方法分析。

【解答】

(1)①NH4NO3含有元素属于氮肥;②NH4H2PO4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③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④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2)实验1加入碳酸钠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钙,硝酸钙与碳酸钾不能共存,则一定不含碳酸钾,营养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营养液中含有氯离子,则一定含有氯化钾;氯化钾溶液中钾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

1,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说明一定不含硝酸钾,则营养液的成分为Ca(NO3)2、KCl。

17.一辆有约30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它泄漏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说明硝酸与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成水及占空气体积分数约21%的气体,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遮光保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低温阴凉处,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经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无色液体(或有挥发性)

;二氧化碳

(2)4HNO3

2H2O+4NO2↑+O2↑

(3)向上面撒熟石灰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为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21%分析;根据氢氧化钙能中和酸分析。

【解答】

(1)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由此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液体,有挥发性,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与硝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成水及占空气体积分数约21%的气体即氧气,则反应方程式为4HNO3

2H2O+4NO2↑+O2↑;(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钙成本较低,且能中和酸,对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