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6205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第一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天地人

课时

2

课型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学会辨认词语,学会一字多组的方法,在识字中积累词语。

3.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人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的教育。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人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的教育。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

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

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

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

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

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

(板书“人”)

二、观察图画,讲述内容

1.教师出示相关插图并谈话: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看图时,我们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认真观察。

那么,谁能说说图中有什么景物和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2.学生按顺序观察插图。

3.交流汇报,讲述插图内容。

4.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天空中的星辰、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

三、结合实际,认识生字

1.学习“天”

(1)组织学生跟读、自由读、同桌读。

(2)提问:

哪一位同学能给“天”组词,并试着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学生交流汇报。

2.学习“地”

(1)组织学生跟读、自由读、同桌读。

(2)提问:

哪一位同学能给“地”组词,并试着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学生交流汇报。

4.学习“人”

(1)教师出示“人”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说说其形状像什么。

(2)教师边用两只手做出“人”字的形状边解释:

人和人之间要相互支撑,相互交往,互相帮助才能谓之“人”。

(3)组织学生跟读、自由读、同桌读。

(4)提问:

哪一位同学能给“天”组词,并试着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学生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教师:

学习了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在报纸、广告中找一找“天、地、人”这三个汉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天、地、人”的读音。

2.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复习巩固。

3.指名说说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天、地、人”这三个汉字。

二、结合实际,认识生字

1.过渡:

人和人之间就像“人”一样,要相互支撑,相互帮助。

在学习中,同学们也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大家在一起学习生字,你(板书:

你)帮我(板书:

我),我帮他(板书:

他),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2.互动活动:

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

“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

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3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

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4.自主识字:

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提问:

能不能用“你、我、他“这三个字的其中一个字造一个句子?

四、课堂总结

1.教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小结:

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

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板书设计:

 天地人

你我他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语文

汇课时间

课题

《金木水火土》

课时

2课时

课型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一二三四五上下”七个汉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上”四个汉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歌谣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1、 认识课本7个生字;会在田字格里写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歌谣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伸出左手,数一数左手有几根手指

2、伸出右手,数一数右手有几根手指

3、一、二、三、四、五是五个有趣的数字,咱们这节课就要4、来学习一首有意思的五指谣《金木水火土》

二、理解内容,诵读歌谣

1、师范读,生跟读。

2、学习第二行:

(1)板书第二行:

金木水火土。

(2)结合板书提问,提问:

“金”是金属,你们知道哪些事物是金属?

“木”是树木,你们知道认识哪些是树木?

你们可以从哪里看到水?

你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火?

“土”就是泥土,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泥土?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回答)

(3)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欣赏。

(4)知道朗读第二行: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5)指名读第一、二行,要求全班配合手部动作(第一行数左手的五指,第二行数右手的五指)齐读。

3.学习第三、四行。

(1)教师板书: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古今。

(2)教师出示“天、地、日、月”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事物的名称,理解“天、地、日、月”的意思

(3)出示古代人类与现代人类的图片,理解“古”和“今”的意思。

(4)出示“上”和“下”的生字卡片,指名读。

4、引导说说这两个字的异同点。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6、教师小结:

“天地分上下”指的是天空与大地是分开的,天空在上面,大地在下面;“日月照古今”指的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太阳和月亮都照耀着大地。

7、指名读第三、四行,要求全班配合手部动作

8、同桌互读歌谣:

一个读第一、二行,另一个读第三、四行,看谁读得最准确。

9、分组赛读歌谣。

10、小组合作,尝试背诵歌谣。

11、全班配上手部动作诵读歌谣。

三、借助课件,认识汉字

1、教师:

《金木水火土》这首歌谣里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2、播放课件,学生再次朗读歌谣。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木水火土》这首歌谣,不仅认识了“一、二、三、四、五、上、下”7个生字,我们再一次配上手部动作诵读这首歌谣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全班配合手部动作诵读《金木水火土》。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3.出示1-5的数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出示练习,要求:

将相应的数字与汉字用直线连接。

5.学生独自完成练习。

二、书写生字

1.认识田字格。

(1)出示田字格,教师讲解横中线、竖中线及各小格的名称。

(2)出示儿歌,师生齐读: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认识笔画“一”,指导书写“一、二、三”。

(1)教师强调:

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运用得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

(2)教师指导写笔画“一”:

顿笔,斜拉,顿笔,收笔。

(3)学生书空练写。

(4)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一、二、三”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交流:

怎么写这三个字才最漂亮?

(6)教师相机指导“二、三”的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7)学生描写,临写。

三、事,激发兴趣

1.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特别聪明,入学的第一天,先生教他写“一”时,又是读,又是写。

第二天先生教他读写“二”,第三天先生教他读写“三”。

这位聪明的孩子烦恼了,他说每天就教一个字,太慢了,而且认字太简单了,“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那“四”不就是四横,“五”不就是五横,于是他就在家自学了。

他的这个说法很快就让左领右舍知道了。

过不了几天,一位邻居来请他写封信,他应允了,准备好笔墨,铺开;信笺,提笔在手,便问这位邻居:

“你的信写给谁?

他叫什么名字?

”邻居回答说:

“此人姓万,名千一。

”在他看来这个人的名字,先要画一万横,然后再画一千横,最后再画一横,他惊叹道:

“此人的名字这么难写啊!

2.讨论:

“四”是四横吗?

“五”是五横吗?

这个小孩子错在哪儿呢?

认识笔画“丨”,指导写“上”。

3.笔画“丨”,教师:

“上”有横还有竖。

接下来,教师教你们写“丨”这个笔画。

4.明确:

竖在一个字中起支柱作用。

因此,要写得平正,不要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

只有这样写,才能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5.教师指导书写笔画“丨”:

向右顿笔,转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笔锋要尖细。

6.学生书空练写。

7.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上”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8.教师相机指导“上”的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9.学生描红,临写。

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第一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口耳目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应小燕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口耳目手足”四个生字,认识四个基本笔画;

2.认识“口耳目手足”五种人体器官,了解其功能;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1.导言: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

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

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

引言:

咦?

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

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

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

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

重点注意:

目:

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

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

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

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

①象形字识记。

“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

“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

①比较识记。

“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

“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

①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

“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

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

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

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3.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生字

二、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

(站 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

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

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

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

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3.教师点评:

“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五、拓展延伸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第一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日月水火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应小燕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会写“日、火、田、禾”4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初步学会字理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的乐趣,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

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

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

(日)

(2)教师领读“日”字。

交流:

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

日光、日子、日月等。

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

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

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

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

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

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

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

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

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

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2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开火车认读生字

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回顾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

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

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

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从而达到识记的目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

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

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

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

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

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

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

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三、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

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

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

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语文

汇课时间

课题

《対韵歌》

课时

1课时

课型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对、云、雨、风、花、鸟、鱼、虫”8个生字;会写“虫、云、山”三个生字;认识“提、撇折、竖折”3种基本笔画;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对子这种文学形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诵读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1、游戏导入,激趣促学(用时:

3分钟)

教师

1.游戏规则:

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

如:

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2.教师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3.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

学生

1.学生拍手说反义词。

预设:

长——短 黑——白

轻——重

2.学生朗读变化后的词,初步感知对韵歌的形式。

3.学生朗读课文题目,进入新知学习。

练习

写一写反义词,我填得最准。

天——(  )

大——(  )

多——(  )

二、初读韵文,整体感知(用时:

8分钟)

教师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动漫。

2.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这首对韵歌。

3.检查并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

1.学生认真聆听,感知对韵歌独特的语言形式。

2.学生借助拼音采用同桌互读、小组轮流读等多种方式自由读对韵歌。

3.学生朗读展示。

练习

读一读,我读得最棒。

三、创设情境,集中识字(用时:

12分钟)

教师

1.课件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请学生试读。

提示:

哪个字最容易读错?

哪个字最难读?

2.指导学生同桌间把难读的字读一读。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件,逐字读生字。

4.屏幕出示所有生字。

指导小组学习。

5.教师分组检查自学情况。

学生

1.学生当小老师指导读。

预设:

“虫”是翘舌音。

“风”“虫”是后鼻音。

2.同桌间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小组长出示卡片,组织学习。

(1)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2)小组长拿生字卡片考本组成员。

(3)读对了竖起大拇指夸夸他,读错了帮助他。

5.被选到的学生小组成员齐认读生字。

练习

.连一连,我识字最行。

fēnɡ        风

yún               云

chónɡ              鸟

niǎo              虫

四、重点指导,强化识字(用时:

8分钟

教师

1.学习“云”和“山”。

(1)课件出示“云”和“山”。

提问:

由这两个字的形状,你想到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2)提问:

你能说出几个带有“云”的词吗?

(3)出示“绿意浓浓的柳树”和“桃花盛开”的图片。

指导学生欣赏、组词并进行简单说话练习。

2.学习“清”和“秀”字。

(1)课件出示一幅山清水秀的风景画。

用本课学过的词语怎样形容这座山?

怎样形容这里的水?

(2)出示成语。

指导朗读。

3.学习“山”字。

(1)课件播放“山”的字理图。

(2)出示“山”字。

(3)扩词练习。

学生

1.学生汇报。

(1)都像它本来的形状。

“云”上面的一横,就像浮在天上的云。

(2)汇报带有“云”的词语。

预设:

云朵、云彩。

(3)学生组词并进行说话练习。

预设一,学生组词:

柳树、柳枝、柳叶、柳芽、桃树、桃花……

预设二,说话练习:

绿绿的柳树真美啊!

粉红的桃花可真漂亮!

2.学生汇报。

(1)学生思考后汇报:

用“山清”形容山,用“水秀”形容水。

(2)朗读“山清水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学生汇报。

(1)看到了“山”的形状。

(2)交流识记“山”的字形。

(3)学生组词:

泰山、灵山、山上。

练习

做一做,我知识最强。

(1)“云”是(  )结构的字,偏旁是(  ),组词:

(   )。

(2)“山”是(  )结构的字,偏旁是(  ),组词:

(   )。

(3)“虫”的偏旁是(   ),组词:

(   )、(   )、(   )。

5.选一选,我眼睛最亮。

山(  )水(  )

A.美  B.清

C.青  D.秀

5、回文朗读,巩固识字(用时:

3分钟)

教师

1.指导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学生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1)拍着手读。

(2)同桌一人一句读。

(3)加上小动作读。

练习

学生分男女生朗读课文。

六、生字游戏,指导书写(用时:

6分钟

教师

1.课件出示“巧摘苹果”游戏。

要求:

读准每个苹果上的生字并组词。

2.指导书写“云”“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