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994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佛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佛山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题

历史

2019年11月

本试卷共8页,4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9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9分)

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

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B.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D.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2.“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3.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

永定俗谓:

“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违背人伦礼仪B.不利于社会进步C.重视尊卑贵贱D.有利于凝聚宗族

4.学者徐增阳说:

“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C.中央集权意识D.安土重迁理念

5.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时间

史实

平王四十七年

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

周平王四十九年

郑伯弟段作乱

周桓王二年

卫弑其君桓公

周桓王十年

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历史解释是

A.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B.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D.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6.黑格尔说:

对希腊罗马世界来说,有些人是自由的,对近代世界来说,人人都是自由的,但对东方世界来说,只有一个人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实行

A.郡县制B.世官制C.分封制D.皇帝制

7.历史学家钱穆认为:

“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8.有学者指出:

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

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

”这一转变

A.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B.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9.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

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社会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    B.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权利

C.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    D.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

10.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

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啬夫由中央任命

1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

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第二,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

这一制度应是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13.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C.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14.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可能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施B.三省六部制的影响C.科举制的推行D.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1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6.“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17.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18.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9.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

这主要是因为

A.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D.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20.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21.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照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

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D.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

22.奏折是清代特有的只有部分官员享有的向皇帝上奏的文书形式;与前朝在政府内部公开的奏章不同,其内容在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奏折的重要机构。

奏折制度的出现

A.有效杜绝了皇权的旁落B.保障了全体官员上递奏折的权利

C.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D.有利于皇帝掌握信息的控制权

23.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

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

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24.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

2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6.中文的“城邦”是从“波利斯”(polis)”即城市国家转译而来的。

在希腊人的观念中,“波利斯”首先是指高于家庭、村落和部落之上的特定人群的联合体,即公民团体。

它首先指的是人,而不是物,城市的含义是“波利斯”的内涵外延的结果。

据此可知,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

A.公民集体B.独立自治C.小国寡民D.城市国家

27.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

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

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阶级矛盾的缓和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28.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

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

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法

A.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

C.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9.《十二铜表法》第3表规定: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押到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者听便。

此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巩固罗马帝国统治D.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30.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开始出现私人法律学校:

到公元2世纪末,法律学校在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

这些法律学校主要培养贵族子弟,以使其在行政和法律职业方面谋取职位。

这一状况反映出,罗马法

A.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B.不过是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

C.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D.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

31.罗马法规定,债权人获得的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

这表明罗马法

A.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主要调节公民间的债务纠纷

C.实现了罗马经济的平稳发展D.体现了公平理性的立法理念

32.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

这些斗争源于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33.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

这表明,罗马法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34.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3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是指

A.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B.《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6.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37.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3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3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40.读下表,该表反映出英国君主立宪制

时间

结果

1832年以前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1832年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年

施行秘密投票

1884年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年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1928年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A.将主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B.呈现出渐进性发展的特征

C.民众逐渐主导了政治进程      D.积极适应社会习俗的变化

41.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4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43.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

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44.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

“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

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45.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

“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

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为此,美国推行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46.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1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2小题,第47题15分,第48题16分,共31分)

47.(15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

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

……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凤凰网:

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中央集权高

度发达”的,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8分)

(2)材料二“两种不同的政府”时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人民的权

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

(7分)

48.(1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从古到今民主制在不断发展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

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

“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事实上,现代西方的民主一开始并不是根据民主原则建立的,而是自由主义发展的结果。

西方民主的核心是个人自由,是对个人生命、自由、财产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但是,民主本身并不必然包含着自由,甚至单纯的民主只会伤害自由。

一个民主选举出来的政府,如果缺乏良好的限制,只会有更好的名义和借口来侵犯公民的权利,反倒推行专制,……因此,我们在追求民主的时候,绝对不能把民主量化,如果仅仅追求民主的“少数服从多数”或者民主的纯粹程度,而忽视了对自由的保护和对权力的限制,那么就不能不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了。

——赵华军《美国的选举团制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

哪里,并分析其局限性。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代西方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不同,并分析产

生这些不同的原因(8分)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题

历史答案及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9分)

1—10CDCBCDCACC11-20CCBCBCBAAB21-30ADCBCAABBD

31-40DADCABDACB41-46CCADDD

二、材料解析题(47题15分,48题16分,共31分)

47.(15分)

(1)措施:

①派文官任州郡长官;②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

归中央。

(每点2分,答对任2点得4分)

积极作用:

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

(每点2分,共4分)

(2)两种不同的政府指:

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3分)

理解:

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防止过度集权专制,保障民主。

(每点2分,共4分)

48.(16分)

(1)体现: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4分)

局限性:

少数人的民主;抽签选举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执政,导致权力的滥用;容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原始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轮流坐庄不利于政策的延续性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核心是个人自由(或者保护人权),注重对权力的制约,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公民民主(或民主范围扩大)(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得4分)

原因:

吸取古代民主的经验教训;启蒙思想的传播;国家疆域扩大,人口膨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