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298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培正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广州市培正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古代中国“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2.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3.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4为监察地方官吏,北宋政府设置了

A.通判    B.太尉   C.殿阁大学士    D.三司使

5.元朝时期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现了中

  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其主要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增设参知政事C.实行行省制度D.设立军机处

6.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大河流域B.大陆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D.中国文化的影响

7.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A.人人平等,轮番而治B.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C.贵族统治,将军执政D.对外扩张,崇尚武力

8.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过程是

A.《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习惯法—万民法—《民法大全》

  C.习惯法—《万民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

  D.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

9.“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它反映了

  罗马法

  A.严格保护私有财产B.规定罪犯要负刑事责任

  C.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D.认为法律代表公共意志

10.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

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

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B.多党制的议会C.总统制D.君主立宪制

11.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质上反映了

A.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结束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完全胜利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D.内阁制度的形成

12.在英国代议制制度中,真正掌握国家行政大权的是

A.英王B.首相C.议会D.政府

13.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4.美国制订1787年宪法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15.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了众议院普选的选民财产资格。

这说明

A.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B.法国宪法根本没有什么民主性

C.众议院议员需要上层人士担任D.三权分立原则得到体现

16.《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意志帝国的政体形式为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民主制D.君主专制

17.一个中国近代历史纪念馆内有一副楹联: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

鬼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应是

A.琦善B.林则徐C.邓世昌D.左宗棠

18.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概: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

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定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

场战争发生在

A.18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末D.20世纪初期

19.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割地方面B.赔款方面C.通商方面D.投资方面

20.“以法治国”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体现。

近代中国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文献是

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1.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描述西周: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

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内地中学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B.封建社会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度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

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3.《全球通史》: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

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

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袭制确立

24.《国史新论》: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5.“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

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B.唐朝中书省C.元朝中书省D.明朝内阁

26.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27.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

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

28.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

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2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一

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30.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

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

阁,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1.“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

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

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B.公民意识C.自由平等D.法律至上

32.古代罗马的历史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王政时期,共和国时代和帝制时代。

随着古罗马

历史的变迁,古罗马法律思想也经历了形成,发展,兴盛,衰落等几个阶段。

在帝国时

代,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是

A.罗马平民B.罗马公民

C.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自由民D.罗马统治范围内的所有居民

33.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

其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34.钱秉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   

得到很好的代理……而工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

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

和力量的源泉。

”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事件是

  A.《权利请愿书》出台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建立D.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35.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

  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议会有权倒阁②议会制约王权③议会拥有绝对权力④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6.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资本主

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D.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解散议会

3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各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

这一规定调和了

A.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B.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C.美国与英国的矛盾D.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

38.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

  要是因为                               

  A.皇帝和宰相掌帝国行政大权          B.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C.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39.古希腊的“民主”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这在古希腊所有的政治学著作中是一个公认的标准。

它是 

一种“多数表决”的民主制。

近代西方民主制度是以个人主义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人民选举

的权力机关行使民主。

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正确结论是

  A.二者的性质相同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

  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D.二者的适用对象基本相同

40.1880年,薛福成写道: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

一则曰,一国

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

于无穷”的条约内容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1.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  

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其中最能体现列强 

‘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革命》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

国主义侵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