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95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二氧化碳虽然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A.利用太阳能发电

B.人和动物的呼吸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2.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

生铁>钢B.硬度:

纯铁>生铁

C.pH:

食盐水>石灰水D.熔点:

青铜>纯铜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木炭用作燃料

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

5.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或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B.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6.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B.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7.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2价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氧化性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8.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不同

9.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干冰是冰

B.酸雨是PH<5.6的雨水——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

10.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冰和干冰B.CO和CO₂C.镁条和镁粉D.氧气和臭氧

11.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

1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1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14.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B.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

C.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15.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SiO2B.CC.SiD.CO

1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D.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17.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19.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300gB.50gC.100gD.150g

20.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

2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22.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3.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CO2物理性质的是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

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B.①②③⑦C.①②⑦⑧D.②③⑦⑧

24.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A.1∶1B.1∶2C.3∶8  

D.3∶11

2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冰与干冰B.汞与水银C.氧气与液氧D.金刚石与石墨

26.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做钻头B.做电极C.冶炼金属D.做冰箱除味剂

2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  )

A.组成元素相同B.分子结构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D.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28.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

B.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性质

C.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29.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30.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A

【解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

解: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而利用太阳能发电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只是能量的转化。

故选A。

点睛:

虽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多种途径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2.A

【解析】

【分析】

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详解】

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生铁>钢,故A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

纯铁<生铁,故B不正确;

C、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石灰水显碱性,pH大于7,pH:

食盐水<石灰水,故C不正确;

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熔点:

青铜<纯铜,故D不正确。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D

【解析】

【详解】

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木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从化合反应的定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方面分析。

【详解】

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两种,,故符合题意;

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无毒,故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防腐;故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且无色无味,人中毒不易觉察,故要注意室内通风,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1、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分析;2、依据二氧化碳的作用分析;3、食品防腐的气体要求无毒和化学性质稳定;4、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

6.B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而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故错误;

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故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

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A

【解析】

【详解】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故A正确;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4价,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还原性,故C不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A正确;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选项B正确;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选项C正确;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微粒的构成,如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等。

9.C

【解析】

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解答;

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进行解答;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

解:

A、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B错误;

C、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C正确;

D、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

故D错误。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可正确解答本题。

10.D

【解析】

A、冰和干冰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B、CO和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C、镁条和镁粉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D、氧气与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

故选D。

点睛:

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

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11.C

【解析】

【详解】

碳素墨水、打印碳粉是由炭黑制成的,炭黑、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故选C。

12.D

【解析】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便于长期保存。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

选D

13.A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选项A不正确;

B、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选项B正确;

C、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C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选项D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同种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故常温下有稳定性、吸附作用、可燃性。

考点:

碳的性质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在SiO2+2CSi+2CO↑,碳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选择B

考点: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16.B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故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故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不符合题意

17.C

【解析】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错误。

故选C。

18.B

【解析】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19.A

【解析】

【详解】

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能得到碳酸钙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0g×36%÷(

×100%)=300g。

故选A。

20.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此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此选项错误;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1.B

【解析】

试题分析:

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2.D

【解析】

【分析】

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H2

H2CO2。

【详解】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错误;

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

D。

23.B

【解析】

【详解】

物理性质通常描述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密度等,故①②③⑦是物理性质,④⑤⑥是化学性质,⑧是用途,故选B。

24.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根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它们之间的比即可正确解答。

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

1244

故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

44=3:

11,故选D

25.D

【解析】

【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

【详解】

A、冰是水,干冰是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错误;

B、汞和水银是同一种单质,错误;

C、氧气和液氧是同一种单质,错误;

D、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都是碳的单质,正确。

故选D。

考点:

基本概念

26.C

【解析】

【分析】

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详解】

A做钻头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B.做电极利用了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C.冶炼金属,利用了碳的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是化学性质;

D.做冰箱除味剂利用了碳的吸附性的物理性质。

故选C。

27.A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元素均显﹣2价,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说法错误;B、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B说法正确;C、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C说法正确;D、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碳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29.C

【解析】

A、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灰黑色的,无定形炭是黑色的,故A错误;

B、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质,所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B错误;

C、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只有无定形炭具有吸附性,能使红墨水褪色,而金刚石、石墨不具有吸附性,不能使红墨水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应该从0点开始;B选项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0;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

碳单质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