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950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docx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

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中药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

具有缓慢发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且社会危害大,致残率高。

因此,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一直是精神分裂症防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以西药为主,对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性症状有显著成效,但大多数西药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

随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深入,已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势及前景。

现将中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概况综述如下。

1 中医理论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理论中多属“癫狂”的范畴。

其病因不外内外界的“邪气”压倒了机体的“正气”,即六淫的侵袭,七情过伤及劳倦、外伤、遗传等,以致机体阴阳二气虚实不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痰火搏结,蒙蔽心窍,而产生或虚或实的癫狂病证。

主要病变在肝、胆、心、脾。

《难经》详述了癫与狂的不同临床表现,如《难经·五十九难》说:

“狂癫之病,何以别之?

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

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

”《丹溪心法·癫狂症》说:

“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

”癫病多属痰气郁结,狂症多属痰火为患。

癫狂虽互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换,故又有虚、实杂症。

2 临床辨证分型

2·1 中医辨证分型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理论中虽然多属“癫狂”的范畴,但不能画等号。

其辨证是以主证、舌质、舌苔、脉象为主要依据,以八纲为基础,结合病因、病机,对精神症状进行辨证。

王志勇等[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癫病、狂病的诊断依据,将精神分裂症分为癫病和狂病。

谭惠军等[3]根据证候表现分为癫证(痰气郁结型、气虚挟痰型、心脾两虚型)、狂证(痰火扰神型、火盛伤阴型)、癫狂合并症。

石向东[4]分型为痰火扰神型、脾肾阳虚型、气血瘀滞型。

凌可与[5]参照1984年苏州会议制定的“精神分裂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分为肝郁气滞、痰气交结、心经痰火、肝经火旺、阳明火郁、心脾两虚、心肾不交七型。

2·2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 精神疾病辨证同其他疾病一样,应求同存异便于交流,但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尚未有确切的辨证指佂,且抗精神病药物对舌脉象又有所影响,故缺少客观定性、定量。

而且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思路,为了明确中医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方法等相关问题,198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方法指导下,制订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将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诊断标准化结合起来。

其中1991年修订的《精神分裂症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应用较广,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CCMD-Ⅱ为依据,再结合中医辨证分为:

痰火内扰型,痰湿内阻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火旺型,阳虚亏损型及其他型[6]。

分别从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两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每一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从而使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分型逐渐趋于客观统一。

3 纯中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相当复杂,多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王志勇等[1]用温胆汤和甘麦大枣汤治疗精神分裂症28例,治愈23例,好转3例,未愈2例,有效率92.86%。

李东海[7]对100例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用愈神丸(胆南星、天竺黄、茯苓、橘红、石菖蒲、远志、炒枣仁、郁金、甘草等)治疗,临床治愈48例,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

刘宝泉等[8]自拟三生礞石汤加减(生石膏、生大黄、生铁落、青礞石、赭石、芒硝)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再选用调补方剂:

偏阳虚用补心丹化裁,偏阴虚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偏于脾虚用归脾汤加减,治疗4周,总有效率92.86%。

梁开容[9]对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阴阳为纲辨治。

阳证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阴证用四逆汤加味,均治疗65d,总有效率为84.13%。

刘振杰[10]对阳性精神分裂症和阴性精神分裂症各30例,予改良葛根液(赤芍、丹参、川芎、冰片、黄芪、茵陈、柴胡、当归、银杏叶)治疗,并与服用维思通的阳性组、阴性组比较。

发现改良葛根液对治疗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均有效,并与利培酮疗效相当。

4 中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下丘脑神经递质的改变、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活动过度、额前叶多巴胺活动下降、免疫障碍、遗传等因素有关[11]。

对中枢神经系统,中药具有调节体内多巴或多巴胺代谢的作用,可能减轻DA代谢活跃造成的损伤,清除损伤神经元的有害因素,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使其功能趋于正常,减轻精神症状[12]。

4·1 自拟方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 陈振华等[13]采取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试验设计,将120例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自制壮阳胶囊加利培酮组(附子、巴戟天、淫羊霍、仙茅、肉桂、干姜、党参、黄芪、熟地、龟板、陈皮、砂仁、甘草)和安慰剂加利培酮组,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

结果:

壮阳胶囊加利培酮组的有效率为56.9%,安慰剂加利培酮组为36.2%,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壮阳胶囊组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显著优越于安慰剂组。

高存友等[14]在用原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成汤剂扶正开窍口服液Ⅱ号(附子、肉桂、干姜、炙甘草、人参、丹参、节菖蒲、茯神、远志、炒枣仁、夜交藤、莪术、红花、赤芍、桃仁、郁金、白矾、生半夏)治疗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用原抗精神病药物;以脑诱发电位和PANSS为主要指标探讨中药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价值。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脑诱发电位P300和AEP主要波幅指标明显提高,部分潜伏期指标缩短,且以反应额叶功能的FPz点各指标变化最为明显。

提示大脑兴奋提高,信息加工过程加快,思维的逻辑性得到有效的改善,表明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恢复。

PANSS评分显示中药调理没有激活精神分裂症症状,反而在反应缺乏及阴性症状方面取得改善。

张宗伦[15]将60例具有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或肌注抗精神病药同时给予自制中药汤剂(柴胡、香附、郁金、当归、丹参、栀子、茯神、远志、酸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琥珀、甘草),对照组口服或肌注抗精神病药。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激越症状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提示抗精神药联合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与抗精神病药合并苯二氮类药相当。

谭斌[16]应用自拟中药泻火定狂汤(由黄芩、黄连、黄柏、当归、龙胆草、大黄、知母、芦荟、生地、生石膏、代赭石、甘草组成)协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设3个组,中药组用中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合并利培酮,对照组用利培酮,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

杨晓[17]采用自制中药解郁开窍丸(青礞石、夜交藤、珍珠母、磁石、生龙骨、生牡蛎各、柴胡、白芍、黄芩、黄连、大黄各、郁金、石菖蒲、白矾、水牛角、地龙各、人工牛黄)结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88例,并设单用西药治疗84例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88例,显效6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84例,显效48例,有效1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4·2 中药制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 吕红艳等[18]随机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为舒血宁并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2组患者均保持原服氯氮平剂量不变。

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王国富[19]采用抗精神药物舒必利、氯氮平合用银杏叶片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86例,与单纯用西药治疗86例作对照。

结果:

治疗组痊愈41例,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4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

2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赖群清等[20]将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抗精神病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31例)。

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倪秀英等[21]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复方丹参片观察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91例,试验组在原服药量(氯丙嗪)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片,对照组加服等量安慰剂。

3个月后,经SANS、TESS评定显示复方丹参片能起改善阴性症状及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

4·3 传统名方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 关于痰与癫狂的关系,早在《内经》中既有“治疗癫狂宜下其痰”的说法,对痰火内扰型精神分裂症,多用生铁落饮、温胆汤、礞石涤痰汤等镇心涤痰、清肝泻火的方剂加减治疗。

常蔚[22]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3组,实验组Ⅰ为单纯用温胆汤治疗,实验组Ⅱ为温胆汤加氯丙嗪治疗,对照组为氯丙嗪治疗,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

结果显示:

实验Ⅱ显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实验Ⅰ与对照组间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胡海燕等[23]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礞石涤痰汤。

治疗6周后,BPRS评分2组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思维障碍和活动增多因子尤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对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多用理气化痰、开窍醒神的方剂治疗,如导痰汤、顺气导痰汤、解郁化痰开窍汤等。

刘景利等[24]将符合痰湿内阻型6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服用导痰汤及小剂量利培酮,对照组单用利培酮。

2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病理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药物不良反应频率低,程度轻。

王建荣[25]用顺气导痰汤联合氯氮平治疗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采用氯氮平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顺气导痰汤。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对气滞血瘀型精神分裂症,多采用癫狂梦醒汤等理气解郁、活血化瘀的方药。

王吉祥[26]将10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分为2组,A组(56例)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B组(52例)根据临床症状选用相应的抗精神病药物,疗程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CGI)、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

A组痊愈8例,显著进步27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愈显率62.50%;B组则痊愈6例,显著进步14例,好转24例,无效8例,愈显率38.46%;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王喜龙[27]用癫狂梦醒汤加减合并小剂量利培酮(维思通)治疗门诊患者86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单用利培酮的对照组,且见效快。

5 小  结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药味丰富,组方灵活,专人专方,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中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但可降低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减少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可提高抗精神病药疗效,甚至对一些难治性患者也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中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①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见效慢,急性期部分患者服药困难;②中医辨证难统一、用药分散、尚无比较定型的方剂,与西药相比较,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难以推广和普及;③目前临床报道多局限于临床疗效观察,相关机制方面的研究文献缺乏。

[参考文献]

[1] 王志勇,段飞茹,高少才.温胆汤和甘麦大枣汤治疗精神分裂症2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3):

9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8-116

[3] 谭惠军,陈翠霞,苏玉枝.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J].国医论坛,2009,21(6):

35-36

[4] 石向东.76例精神分裂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J].光明中医,2005,20(3):

60-61

[5] 凌可与.辩证分型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35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5):

11-12

[6] 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03-939

[7] 李东海.愈神丸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4):

37

[8] 刘宝泉,谷不,张立霞,等.先涤泻后调补法治疗精神分裂症42例[J].新中医,2004,36(4):

56

[9] 梁开容.阴阳为纲辨治精神分裂症12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3):

3-4

[10]刘振杰.改良葛根液治疗精神分裂症及改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

643-644

[11]蔡焯基,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病因、治疗、康复[M].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4-71

[12]刘俊德.泻火定狂汤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J].中医研究,2004,17(5):

30-31

[13]陈振华,王高华,陈仁云,等.壮阳胶囊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

1889-1892

[14]高存友,甘景梨,杨代德,等.中药调理对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5):

312-313

[15]张宗伦.抗精神病药联合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

648-649

[16]谭斌.泻火定狂汤协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J].陕西中医,2006,27(3):

297-298

[17]杨晓.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88例[J].四川中医,2008,26(3):

71-72

[18]吕红艳,杨旭荣.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2,25

(1):

9-10

[19]王国富.银杏叶片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3,19(5):

13

[20]赖群清,李志彬.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3,26(4):

19

[21]倪秀英,郑荣.复方丹参片治疗Ⅱ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01,13(4):

31

[22]常蔚.温胆汤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

54-55

[23]胡海燕,朱未名,郑虹.礞石涤痰汤结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

(2):

129-130

[24]刘景利,马丽,王勇,等.导痰汤加减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

208-221

[25]王建荣.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6):

45

[26]王吉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6):

383

[27]王喜龙.中药联合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8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3):

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