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587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docx

最新克与千克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单元分析

单元内容: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教材简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这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的“吨”的教学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质量的机会,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要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单元难点:

能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结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基础。

(2)通过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①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②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

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

有没有买过水果?

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

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

100页主题图。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出示课件:

101页例1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

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

将硬币发给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载心里,可以吗?

开始吧。

③展示交流

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

(非常轻)

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找一找,掂一掂,你找到了什么?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先说是什么物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3)教学例2

计量比较中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①理解“净含量”

出示课件:

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

在哪见过它?

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

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⑤掂一掂:

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3)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后反思:

 

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例3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主题图、盘秤、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填空。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符号()表示。

(2)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一筐苹果重20()一个乒乓球约重()一只鸭子约重2()5只鸭子大约重()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①读题

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②怎样解答

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③汇报交流。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5=4(千克)

(2)解答正确吗?

①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

分组讨论②交流方法。

用秤称一下,看是不是有4个或5个重1千克的苹果。

③学生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二十第9题

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

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作业设计:

指导丛书练习

板书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5=4(千克)

答: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4千克。

教学反思:

 

第3课时练习二十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8页练习二十第5~8、10~14题。

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巩固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亲阿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②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③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答: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克3000克=()千克4千克=()克5000克=()千克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第5题

①先说这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②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交流:

带单位的数量比较大小要注意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第7题

①结合实际去理解是否说得对。

②课后自己还可以去试一试。

(4)练习二十第8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左边的天平表示什么意思?

你从上面物品中能找出哪些呢?

学生独立找,并写下来。

集体订正。

③右边的天平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5)练习二十第10题①图中告诉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6)练习二十第11题

 

学生看图回答。

(7)练习二十第12题。

填写合适的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8)练习二十第13题学生调查并做好记录。

三、拓展练习

(1)练习二十第14题

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

一只鹅重6千克,两只鸭的质量等于一只鹅的质量,所以一只鸭重3千克。

两只鸭的质量等于三只鸡的质量,所以一只鸡重2千克。

(2)练习二十思考题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

两样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一样中。

(3)练习二十你知道吗?

读一读。

四、自我评价

这个单元学到怎样?

学生交流。

作业设计:

我们认为:

创业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需要合作、互助。

大学生创业“独木难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事业的成功来自于合作,团队精神。

创业更能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我们一个集体的智慧、力量一定能够展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耐心.勇气和坚强的毅力。

能够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取得创业的成功。

指导丛书练习

(3)个性体现

(三)DIY手工艺品的“自助化”教学反思:

 

调研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学院内开发“DIY手工艺品”商店这一创业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500元以上1224%

营销环境信息收集索引

 

可是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疑难杂症,对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温室小花朵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4)信息技术优势

 

2003年,上海市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就达到46700元,是1995年的2.5倍;居民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14867元,是1995年的2.1倍。

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2003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04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为3369元,是1995年的3.6倍。

调研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学院内开发“DIY手工艺品”商店这一创业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