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855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7 古诗三首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插图和通过理解古诗大意,通过想象和朗读,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山险水涌气势奇,湖光山色姿态妙。

祖国河山壮丽,既有长江、黄河的雄壮之美,又有西湖的柔和之美。

今天我们将跟随三位诗人的脚步,去欣赏祖国的山河之美。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音拼读。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未、孤、银”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帆”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孤、帆、磨、盘”可以用汉字加减法进行识记。

谜语示例:

一块平凡布,表意却丰富。

既指小船只,又可表祝福。

(帆)

形近字示例:

未(未来)——末(末尾)

孤(孤单)——抓(抓住)

银(银色)——很(很好)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楚:

两个“木”要穿插迎让,下部的捺顿笔要有力。

孤:

左窄右宽,右部撇略收,捺伸展。

帆:

“巾”竖长且直,“凡”的横折弯钩不宜过大。

镜:

右边要写得紧凑,竖弯钩不宜过长。

遥:

被包部分撇不宜长,“辶”平捺伸展。

银:

竖钩长而挺直,捺伸展。

易错提示:

至:

上面有一点,不要少写。

孤:

右边是“瓜”,不要少写一点。

初:

左边是“衤”,不要写成“礻”。

未:

上横短,下横长,与“末”区别。

(3)归类识字。

基本字带字示例:

欠:

饮(饮水)——吹(风吹日晒)——次(名次)

同音字归类示例:

初(当初)——出(出入)

未(未知)——位(单位)——为(为了)——味(味道)

(4)书写练习:

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引导学生课外查找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

作者参考资料:

李白,字太白。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作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诗作有《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

刘禹锡,字梦得,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2.请学生朗读诗歌,相机指导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通过自由朗读,小组齐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反复朗诵诗歌。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诗歌是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因此,在学习诗歌的时候,我们需要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从而体会诗歌的美。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中断 清楚 至于

孤单 帆船 饮水 当初 镜子 未来 磨刀 遥远 银河 盘子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那么,诗人在诗歌中究竟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诗人又是如何通过景物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一)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朗读三首古诗,相机指导。

(二)学习《望天门山》。

1.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明确:

中断:

从中间断开。

楚江:

长江。

开:

断开,劈开。

至此:

到这里。

回:

回旋。

出:

突出,挺立。

2.理解诗歌的意思。

明确: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体会后两句诗歌中“出”和“来”字好在哪里。

明确:

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美感,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表现了舟行过程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

“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来”字则传神地描绘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赏名山盛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4.结合图片,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5.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磅礴气势。

6.全班朗读,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三)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

明确:

饮湖上:

在湖上饮酒。

初晴后雨:

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潋滟:

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

云雾迷茫的样子。

欲:

想要。

总相宜:

总是非常合适。

2.理解诗歌意思。

明确: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体会“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两句诗描绘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之情。

4.结合图片,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5.全班朗读,读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之情。

(四)学习《望洞庭》。

1.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

明确:

湖光:

湖面的波光。

和: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2.理解诗歌意思。

明确: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3.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

明确:

诗人在观察时是晚上,月下看不真切,再加上湖面浩渺,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而未经磨拭的铜镜也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因此会这样比喻。

4.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想象诗歌的画面。

用上一两个形容词。

示例: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

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这迷人的景色让人陶醉。

5.全班朗读,读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叹和赞美之情。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古诗词很美,在简单的语句中,就能够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少优美诗歌,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多读一读古诗,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望天门山

望洞庭

景色美丽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3.学习课文总分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2.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播放西沙群岛相关的视频,一边解说导入)看,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漂亮的小岛,多么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引入西沙群岛)是的,这就是西沙群岛。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错、浅”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岩、虾”可以用汉字加减法。

学习“富饶”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通过肢体表演理解;学习“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方法掌握。

形近字示例:

错(改错)——借(借口)

浅(深浅)——钱(金钱)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优:

右部撇长伸,“亻”和“尤”要靠近一些。

岩:

“山”要写得矮小些。

挺:

右边捺要平,托住被包围部分。

易错提示:

优:

右边是“尤”,不要多写一撇。

挺:

中间是“廴”,不要写成“辶”。

数:

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宝:

上面是宝盖头,不要写成秃宝盖。

(3)归类识字。

同音字归类示例:

岩(山岩)——言(言语)——沿(边沿)

部首归类示例:

攵:

数(数一数二)——放(放心)——故(故乡)——收(回收)

(4)书写练习:

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西沙群岛。

参考资料:

西沙群岛,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古称九乳螺洲、七洲、长沙、千里长沙等。

珊瑚岛1956年起被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20日发生西沙之战,中国乘胜收复三岛。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西沙群岛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3.学生自由发表,相机指导。

明确: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西沙群岛的总体特征,这个在第1自然段已经进行了交代,请找到这句话。

明确: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5.说说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句话是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概括地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西沙群岛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它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希望明天的西沙群岛会更好。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优美淡水深浅错误岩石虾米挺好打鼓数量厚重宝贵

2.导入新课

西沙群岛上,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西沙群岛究竟有多美,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

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明确:

写的是西沙群岛的海面。

2.西沙群岛的海面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征呢?

明确:

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形成的原因是:

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3.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明确:

写的是海底丰富的物种,有珊瑚、海参、大龙虾。

4.在介绍海底这些生物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

写珊瑚的时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珊瑚比作花朵、鹿角,生动地写出了珊瑚形态各异的特点。

写海参、大龙虾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参懒洋洋蠕动的姿态和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威武的外形特点和姿态。

5.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这个自然段写了西沙群岛的什么?

有什么特点?

明确:

写了西沙群岛海里面的鱼,特点是多。

6.作者是怎样写出鱼的多呢?

明确:

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构成排比,从数量和品种上来写出鱼的种类多。

用“成群结队”和“海里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写出了鱼的数量多,

7.西沙群岛的海底有着丰富的生物,那么海岛上有什么呢?

明确:

鸟。

8.阅读第5自然段,找到本段的中心句。

明确:

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9.第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这个中心句来写的?

明确:

“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写的是树多;“栖息着各种海鸟”,写的是鸟多;“遍地都是鸟蛋”写的是鸟蛋多;“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写的是鸟粪多。

这些句子从侧面说明鸟多。

10.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

写了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并且相信西沙群岛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美丽”与“富饶”与前文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11.根据前面对每个自然段的学习,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总写西沙群岛的特征。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从海面、海底、海岛上的顺序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

写西沙群岛将会被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1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写作手法:

总——分——总。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本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19 海滨小城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2.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3.抓住事物特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去领略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有雄奇秀丽的天门山,美丽多娇的西湖,水天一色的洞庭湖,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祖国的城市之美。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躺、踩”可以用汉字加减法;学习“亚、载”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靠”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形近字示例:

亚(亚军)——业(作业)

载(装载)——栽(栽树)

谜语示例:

上面告知,是非曲直。

慢慢靠近,物体支持。

(靠)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渔:

三点水呈弧形,右下部下横宜长。

亚:

末画顿笔起横,运笔要有力。

洁:

左窄右宽,右边首横长伸,竖起笔较高。

易错提示:

遍:

部首是“辶”,不要写成“廴”。

躺:

左边的“身”右边不出头。

靠:

下面是“非”,左右都是三横,不要多写,也不要少写。

除:

左边是双耳旁,不是单耳旁。

(3)归类识字。

同音字归类示例:

遍(遍布)——变(变化)——便(方便)

量词归类示例:

遍:

读一遍 走一遍 唱一遍 

(4)书写练习:

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

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哪几个自然段是同一个意思,关系最密切,给课文划分结构。

2.随机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明确:

第1自然段:

介绍了海城小城的天空和大海。

第2自然段:

介绍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渔民和战士。

第3自然段:

介绍海边沙滩。

第4自然段:

介绍小城里的庭院。

第5自然段:

介绍小城的公园。

第6自然段:

介绍小城的街道。

第7自然段:

点明小城又美丽又整洁。

3.结合海滨城市的图片,图片包括大海和城市,引导学生思考每个景物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然后在大海和城市之间画出分隔线,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描写海滨的美景。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

描写小城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总结全文,点明海滨小城美丽整洁。

4.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行文结构:

分——总。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海滨城市,即沿着国家海岸线上靠海发展的城市,以其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和一年四季舒适的气候而著称。

一般多为港口城市。

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有三亚、汕尾、秦皇岛、连云港、青岛、大连、北海等。

同学们课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去查询这些城市的资料和图片,感受一下海滨城市的美丽风光。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海滨灰色渔夫几遍躺着装载靠着栽种亚洲夏天除法踩着洁白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照先分后总的结构,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介绍了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

今天,我们则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具体描写这座海滨小城的。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绘这些景物的。

明确:

用大量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

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军舰,白色和灰色的海鸥,颜色与海鸥一样的云朵。

2.当太阳出来之后,它们的颜色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

阳光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3.引导学生先在大脑中想象第1自然段描绘的事物并加上颜色,然后想象太阳慢慢升起,阳光照射在这些景物上的画面,感受大海的美。

4.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

作者写了海边沙滩上的什么景物?

明确:

作者描写了海边沙滩上的贝壳、归来的船队、银光闪闪的鱼、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5.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

贝壳:

“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突出的是贝壳的漂亮,“遍地都是”突出的是贝壳的数量多,“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则从侧面写出了贝壳的多。

鱼、虾、蟹、海螺则是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形容,“满载”说明收获很大。

表现的是海产丰富。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该部分,找一找该部分每个自然段在叙述上的特点。

明确:

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点出了这个自然段要写的景物的特征,后面则围绕这个特征来写。

2.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是“小城里的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那么,后面的内容是如何来体现这个特征的呢?

明确:

“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是通过列举树的种类,表明树的多。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是通过对树的香味描写来说明树带给人们的愉悦。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表明花开得繁茂,写出树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

3.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如何来写小城的公园的美的?

明确:

通过写榕树的多而美,以及公园中石凳的设置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来表现。

4.引导学生朗读描写榕树的句子,并思考: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榕树的美的呢?

明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棵棵榕树比作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茂盛,形象生动。

5.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如何描写小城的街道之美的?

明确:

作者主要通过介绍小城特有的用细沙铺成的小路和街道的干净程度来写小城的街道之美。

(三)学习第三部分。

朗读第7自然段,思考:

这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对全文进行总结,点明了海滨小城的特点:

美丽、整洁。

(四)根据板书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海滨小城的画面。

(五)齐读课文,引导朗读要读出热爱、赞美之情。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课文通过对海滨小城的海滨和小城里的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海边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

作者在描写时,对事物主要是从颜色上进行了描写,对景物的形状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手法。

课后我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很好的句子抄写下来,作为写作的积累。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2.研读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语段,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美丽的春夏四季景色。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南海的西沙群岛,欣赏了它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这节课则让我们一起去千里之外的东北小兴安岭,领略那里美丽的林海。

(出示小兴安岭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四季风光)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脑”可以结合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坛”可以运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袋、坛、显、软”可以用汉字加减法。

学习“淙淙”可以结合流水的音频进行理解;学习“葱葱茏茏、严严实实、飞舞”可以结合图片进行理解。

形近字示例:

脑(头脑)——恼(烦恼)

谜语示例:

泥土很孤单,找云来相伴。

(坛)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脑:

右下“凶”的宽度不能超过上横。

坛:

写偏旁时横宜短,竖起笔要高。

软:

“车”提不要过长,右部捺画伸展。

易错提示:

线:

右上有一点,不要少写。

(3)归类识字。

同音字归类示例:

袋(袋子)——带(带路)——代(代表)

量词归类示例:

袋:

一袋大米 一袋食品 一袋水泥

(4)书写练习:

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图片或视频,介绍小兴安岭。

参考资料:

小兴安岭,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乌伊岭区中北部。

小兴安岭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

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的?

明确:

季节顺序,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

3.结合课前欣赏的图画,想一想作者眼中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4.学生自由发言,相机指导口语表达。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是啊,小兴安岭美在树木,美在四季。

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小兴安岭的美又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下节课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小兴安岭那迷人的春、夏、秋、冬。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