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758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docx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上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

——来自重庆的经验实证(上)

姜松吴卫红曹峥林

2012-04-2511:

11:

53   来源: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4期

  

  摘要:

在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CA)对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财政支农、农业投资、农业贷款等与城乡统筹度间存在协整关系,财政支农对城乡统筹度的影响效应为负,农业投资、农业贷款对城乡统筹度的影响为正。

进一步方差分解表明,城乡统筹度自身的变动对其自身的贡献率一开始较为显著,但随着滞后期限的增加而逐步递减。

财政支农、农业投资对城乡统筹度的贡献率是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

  关键词: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城乡统筹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推进,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进步,奠定了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但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乡发展体制、制度、观念等原因,城乡教育、卫生、医疗、经济、文化等差异逐步扩大,农业还比较脆弱,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民还比较贫苦,“三农”问题成为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协调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使农村发展资金匮乏、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性严重受损,农民增收难且进度缓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农民“市民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提出了空前的挑战。

如何突破“瓶颈”及“二元制”结构的“藩篱”,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大课题。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空间结构于一体,“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区域差异、城乡发展差异、贫富差异表现尤为明显,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突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城乡要素流动及制度创新仍然困难重重。

“十一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但城乡发展差异逐渐扩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不能完美解决,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重庆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逐步加快制度创新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重庆将迎来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机遇期。

这对于重庆市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均衡,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缩小城乡差距,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财政支农政策、农村金融发展是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农增收的两把利剑,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推动力,是化解农业风险、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外力保障,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不可或缺、不可放松的战略措施。

基于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是否发挥着积极作用?

其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效应如何?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应该如何进行政策选择与创新,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

  本文将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收集重庆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对重庆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度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开创了“二元”经济理论研究先河。

他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一文中系统论述了劳动力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扩张,这一过程将“沉淀”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排挤”干净,直至出现城乡间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此外,HFei和GRanis、MichaelPTodaro、DaleNicholasKaldor等也都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改变“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以理论为指导,学者根据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城乡差异不断扩大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提出了城乡协调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MahabubHossain、MehmetAUlubasoglu和BulyACardak、MargueriteBerger等都认为教育、培训支出等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主张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JohnKerr、WilliamCSullivan等认为城乡协调发展中应关注环境改善、提高环境效益和审美。

KarenMacours等以新贫困数据调查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假设来分析东欧、苏联等23个转轨国家的城乡差异在时间维度的变化,提出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NormanVLoayza等运用两部门模型分析了贫困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认为建筑业和制造业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贡献最大。

国外学者关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指导与逻辑起点,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

  国内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韩俊、钟甫宁认为从长远来看,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

陈锡文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建立五大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途径。

林凌认为,成渝地区城乡统筹试验区,应克服体制和政策障碍,妥善解决农民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转变为市民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应在金融领域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

朱允卫、黄祖辉认为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

李银星、杨印生采用DEMATEL法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综合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被影响度,有针对性地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重点和难点。

宋洪远等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别演变的过程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可见,国内学者关于城乡统筹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但主要基于宏观层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研究,虽有学者提出从资金方面进行突破,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但都基于定性研究,并没有从实证视角对其发生机理等辅以佐证,且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定性分析方面一般采用城乡收入差异作为衡量指标,由于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势必有失偏颇。

因此,本文将采用新的指标体系,对城乡统筹度进行度量,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其中的影响机理进行探析,从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视角提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模型设计、变量说明及相关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计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效应如何?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定技术进步处于中性,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处于最优配置状态。

基于此,引入生产函数分析框架:

  

(1)式中,t表示年份,CRDt表示t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LARt表示t年的劳动力要素投入,CAPt表示t年的资本要素投入。

为了全面分析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本文借鉴温涛的处理方法,对劳动力要素投入施加限制变量

,则有:

 

  (3)式中,

表示资金要素投入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系数。

本文中的资金要素来源涉及财政、金融两个维度,并用财政支农资金、农业投资以及农业贷款三个指标来表示。

因此,模型可进一步演化为:

 

  (4)式中,ACZt、AINt、ADKt分别表示t年的财政支农、农业投资状况、农业贷款状况等。

进一步,(3)式可进一步转化为:

  为了让模型更加简单明了,我们分别用β1、β2、β3来表示财政支农、农业投资、农业贷款等对城乡统筹的弹性,并添加截距项β0,则(5)简化为:

  差分表示的仅是变量前后期的差值,所以,CRDt与ACZt、AINt、ADKt滞后变量之间同样存在稳定关系。

同时,ACZt、AINt、ADKt等指标对于统筹城乡的影响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期。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分析资金投入各变量对统筹城乡的影响,特设立VAR模型并予以实证分析,并对相关数据给予说明:

  

(二)变量说明

  

(1)城乡统筹发展指标:

国内相关学者在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时大多采用以收入反映城乡差距和以消费反映的城乡差距两个方面来表示。

由于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

因此,若用这两方面指标来表示,难免有失偏颇。

为了全面反映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文中首先按照AHP分析法的步骤,建立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见表1)。

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CA)对1985—2009年重庆市城乡统筹度进行综合测量。

  

(2)财政支农指标:

按照重庆市统计年鉴的相关口径要求,本文将支援农村生产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费用、农业挖掘改造资金、农村社会救济等的和作为财政支农资金,并用其与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财政支农水平(ACZt)。

  (3)农村金融发展指标:

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表示农业投资水平(AINt),用农业贷款与人民币年末贷款余额的比重来表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ADKt)。

  (三)数据来源

  文中所涉及所有指标数据均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历年)、各区县相关年限统计公报材料及各区县统计机构官方网站,且在分析中,根据需要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数化处理。

各指标变动趋势如图1。

  (四)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CA)对重庆市1985—2009年城乡统筹度进行综合测度,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考察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度之间的关系。

由于本研究中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极易出现伪回归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本文首先综合运用ADF、PP检验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若为非平稳序列,则通过差分法将其变为平稳序列,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对VAR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检验。

  根据LR、FPE、AIC、SC、HQ等五个统计量综合确定VAR模型滞后项,且在各序列同阶单整的基础之上,运用JJ检验对各序列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最后进行方差分解,以此来反映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统筹度的影响强度。

  

(1)AHP与GCA。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由ThomasL.Saaty开发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方面的运用极为广泛。

运用此法应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建立层次模型,并按照各指标关系进行层级划分。

其次,对处在同一层级的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级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其重要性。

再次,根据计算出来的重要性倍数,计算各指标对评价系统的综合权重,并进行排序。

GCA(Greycomprehensiveanalysis),即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分析系统中各元素之间关联度、相似程度的方法,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似序列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越小。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遵从以下步骤:

首先,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方法是“0-1”置换法,转化公式为:

  (8)式中,t表示时间,k表示指标位序,min表示序列中最小值,max表示序列中最大值。

然后,构建最优指标集。

最优指标集是各时间序列的最优值组成的集合,并以此为基础,将1985-2009年各指标作为比较数列,分别求出第i年的第k个最优指标的关联系数。

计算公式见(9)式。

  (9)式中,C*k表示最优指标集,Ctk表示t年的k个指标集,min表示序列中最小值,max表示序列中最大值,其中,0<ρ<1,本文中将ρ取0.5。

  (10)式中,CRDt表示t年的城乡统筹度,Wk表示根据AHP方法计算出来的指标权重,δkt表示第t年的第k个最优指标的关联系数。

  

(2)数据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对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非常重要,且关于单位根检验的方法也非常多,常见的主要有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ADF检验、Phillips和Perron(1988)提出PP检验、DFGLS(DFtestwithGLSdemanding)检验、KPSS(Kwiatkowski-Phillips-Schmidt-Shin)检验、ERS点最优(Elloit,RothenbergandStockpointoptimal)检验、NP(Ng-Perron)检验等。

本文主要采用ADF检验、PP检验对其平稳性进行检验,并对非平稳序列采用差分处理,使之成为平稳序列。

  (3)协整检验。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若受到系统外冲击,变量会在均衡机制的作用下重新回到均衡状态,但许多变量是非平稳的,如果它们是一阶或者高阶单整的,它们的线性组合也可能是平稳的。

因此,为了检验城乡统筹度、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等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否存在长期平稳关系,本文运用Johansen(1988)、Jselius(1990)提出了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多重协整检验方法,通常称为JJ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