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704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北教研片1819学年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9年春学期第一次“两个习惯养成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友情提醒:

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澜语(lán)污秽(huì)镐头(gǎo)酣然入梦(hān)

B.殷红(yīn)萦带(yín)迥异(jiǒng)兀兀穷年(wù)

C.衙门(yá)揩油(kāi)校补(xiào)气冲斗牛(dòu)

D.淅沥(nì)阖家(hé)嗥鸣(háo)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为人诚实,即使一个人走在乡间小路上,也会目不窥园,不随意采摘果农的劳动成果。

B.他们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和习俗。

C.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一票难求,有些不法分子制造大量假票,令人叹为观止。

D.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B.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扬州历史文脉,让我市“非遗”保护地方法规落到实处。

C.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D.打造“世界运河城市之都”,虽然是时代赋予扬州的使命,也是对扬州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的重要考验。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说: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表示反问语气。

B.我和母亲漫步瘦西湖,满眼繁花,嗅着花香,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累累硕果。

解说:

上句中的“和”是连词,“仿佛”“满”是副词。

C.人们如果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解说:

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D.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解说: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叙事诗《木兰诗》是北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B.《土地的誓言》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端木蕻良,文章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C.《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文章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D.《邓稼先》一文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zhù)立家乡旷野,苍(qió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

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河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

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

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gèn)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7.补写下列句子,每空1分。

(7分)

(1)▲,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

(3)▲,对镜贴花黄。

(《木兰诗》)

(4)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5)《木兰诗》中的“▲,▲”与王翰《凉州词》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8.语文实践活动(10分)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

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

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

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

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

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

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

(1)文段选自《》,作者。

(2分)

(2)请联系原著,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3分)

(3)请参照示例,为“他”“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

(2分)

图1“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图2“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

【示例】

图1配文字:

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

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

图2配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

(1)班组织“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在“观点碰碰车”环节,小彤同学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生存,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做怎样的努力,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作为同学,你不赞同这一观点,并准备根据上面名著中主人公的命运进行反驳。

(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

答钟弱翁①

(宋)牧童

草铺横野②六七里,笛弄③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④卧月明。

【注释】①钟弱翁:

名叫钟傅,宋朝人,弱翁是他的字。

他曾因人推荐而做了官,但多次被降职。

②横野:

辽阔的原野。

③弄:

相合。

④蓑衣:

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9.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内容。

(3分)

(2)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7分) 

赵括将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①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③不将括即已④;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⑤约束⑥,易置⑦军吏。

秦将白起⑧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

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奢:

即赵奢,赵括之父,赵国名将。

②难:

驳倒。

③赵:

赵国。

④即已:

罢了。

⑤更:

更改,改变。

⑥约束:

规章法令。

⑦易置:

轻率地任用。

⑧白起:

秦国将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

(1)括母问奢其故(▲)

(2)秦将白起闻之(▲)

(3)秦悉坑之(▲)(4)但当涉猎(▲)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括易言之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B.若必将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C.分断其军为二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D.数十万之众遂降秦肃遂拜蒙母(《孙权劝学》)

12.翻译句子。

(6分)

(1)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13.赵奢不说赵括“善”,理由是①▲(用原文语句回答)。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

②▲。

(4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14~17题。

(15分)

幽默的叫卖声

夏丏尊

①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

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到。

寒夜的“茶叶蛋”“细纱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

每种叫卖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②我在这许多叫卖声中,发现了两种幽默家。

③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

每日下午五六点钟,弄堂日常有臭豆腐干担歇着或是走着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油锅,油锅里现炸着臭豆腐干,气味臭得难闻。

卖的人大叫“臭豆腐干!

”“臭豆腐干!

”态度自若。

④我以为这很有意思。

“说真方,卖假药”,“挂羊头,卖狗肉”,是世间一般的毛病,以香相号召的东西,实际往往是臭的。

卖臭豆腐干的居然不欺骗大众,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

言行一致,名副其实,如此不欺骗别人的事情,怕世间再也找不出来了吧!

我想。

⑤“臭豆腐干!

”这呼声在欺诈横行的现世,俨然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激越的讽刺!

⑥还有一种是五云日升楼卖报者的叫卖声。

那里的卖报的和别处不同,没有十多岁的孩子,都是些三四十岁的老枪瘪三,身子瘦得像腊鸭,深深的乱头发,青屑屑的烟脸,看去活像个鬼。

早晨是看不见他们的,他们卖的总是夜报。

傍晚坐电车打那儿经过,就会听到一片发沙的卖报声。

⑦他们所卖的似乎都是两个铜板的东西,如《新夜报》《时代号外》之类。

叫卖的方法很特别,他们不叫“刚刚出版的XX报”,却把价目和重要新闻标题联系在一起,叫起来的时候,老是用“两个铜板”打头,下面接着“要看到”三个字,再下去是当日的重要的国家大事的题目,再下去是一个“哪”字。

“两个铜板要看到十九路军反抗中央哪!

”在福建事变又起来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

“两个铜板要看到日本副领事在南京失踪哪!

”在藏本事件开始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

⑧在他们的叫声里任何国家大事只要花两个铜板就可以看到,似乎任何国家大事都只值两个铜板的样子。

我每次听到,总深深地感到冷酷的滑稽情味。

⑨“臭豆腐干!

”“两个铜板要看到XXXX哪!

”这两种叫卖者颇有幽默家的风格。

前者似乎富于热情,像个矫世的君子;后者似乎鄙夷一切,像个玩世的隐士。

14.作者在许多叫卖声中,发现了哪两种幽默家?

(4分)

15.作者从这两种叫卖声中分别听出了什么?

(在原文中找出答案)(4分)

16.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

(1)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2)都是些三四十岁的老枪瘪三,身子瘦得像腊鸭,深深的乱头发,青屑屑的烟脸,看去活像个鬼。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17.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各种叫卖声,但是很少发现其中的幽默,因为我们缺少“发现幽默的眼睛”。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书本里发现的幽默(注意与低级趣味区分开),举一例即可。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7分)

碗底香

陈小庆

①终于开饭了,他几乎是跑着奔向食堂的。

②今天做的是他最喜欢的红烧牛肉面,他看到自己饭盆里竟有好几块牛肉,最关键的是有一块还特别大,居然比一只完整的核桃还要大,他似乎觉察到打饭的师傅当时迟疑了一下,但手终于没有抖,还是将那大块牛肉给他妥妥地盛进了饭盆里。

③端着饭,走到外边,坐在一块空心砖上,虽然饿极了,虽然是他最喜欢的牛肉面,他却慢条斯理地吃着,他享受着美味。

不像那个首先急着把饭里的牛肉挑着吃了的二狗子——吃那么快会很快吃完,很快吃饱,很快失去享受的时间。

尤其是那块最大的牛肉,他毫无疑问地会留到最后吃,等吃完所有的面条、碎肉,喝光所有的汤之后再去细细品味,仔细享受,这叫碗底香。

在他,这样吃饭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④他一边品味着牛肉面,一边想着自己儿子小虎马上就要娶媳妇了,那个姑娘已经同意嫁给小虎了,嫁到在城里没有房子的他们农村的家了!

他得多干活多赚钱,风风光光把儿媳妇娶进家门。

⑤此时,饭盆里的那块肉,几乎是支撑他力气的最有力的保障,也是他辛苦后的一份安慰。

⑥从小他就有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的习惯,过去家里穷,娘做面条时,炒个鸡蛋已属最好的午饭,那时节他总是把饭先吃光,再去吃炒鸡蛋,最后嘴里的炒鸡蛋味儿会留存一下午,让人觉得生活美好有意义。

他还喜欢把最甜的放在最后,把最好的消息在心底憋好久,六年级时,他破天荒地考了个年级第一,回家就一直没有吭,最后竟然没有说,还是娘听邻居小孩说的。

娘看着他笑,他也笑,仿佛那最好吃的还在碗里放着,还可以享受那份惊喜。

娘告诉过他,先苦后甜才是真正的幸福。

所以他一直不舍得把那些好东西提前吃掉用掉,甚至到该吃该用时仍然还要保留好久。

⑦他喝了口牛肉面汤,滋味十足,望望那块牛肉,心里踏实极了。

十六岁时他拥有了第一双回力球鞋,穿惯了黄胶鞋的他,一直舍不得穿,只在劳动节和国庆节时穿过那么几天,大部分时间还是黄胶鞋,后来他发现鞋小了,自己在十八岁时再也穿不上那尚且八九成新的回力鞋了。

那双鞋,至今在家里放着,像是收藏品,曾经他想让儿子穿,儿子却无论如何也不穿。

⑧他开始品饭盆里的碎牛肉。

明天据说会发工资,包工头说了两个月了,一定要在麦收之前把欠大家的去年的工钱发到手里,而他们很多人已经打算后天回乡割麦子了!

⑨碎牛肉几乎没有口感,他望了望那大块牛肉,原谅了这些碎肉。

筷子却不去动一下那大的,从小养成的习惯,使他根本不会在饭还多时去动那些“镇碗之肉”的。

也因为这个好习惯,他存到了一些钱,家里才翻盖了房子,儿子才能说上对象。

⑩过去在乡下,他碗里的肉或者鸡蛋一直是别人眼中的诱惑,大柳树下吃午饭,他总是会在碗里留下最好的,直到吃完了饭,才会认认真真吃掉那些最好的,让一顿饭有了悠长的香味。

三十年前,在乡下,碗里有肉或者有鸡蛋,会很有面子,他是那时养成了很慢很慢吃饭的习惯的,他享受着自己碗里有宝的感觉——生活就是这么有奔头!

⑪很多工友都吃完了,在抽烟聊天,他却还有好几口面没有吃完,他一根一根面吃着,碎肉已没有了,但他碗底有香,心里有底儿:

镇碗之宝还在,动都没动呢!

他们都是端着铁盆盛饭的,都是一步到位,没有再去打饭的麻烦,那么大个铁盆,足可以吃很饱。

⑫吃完最后一根面条,喝光最后一口汤,盆里只有那个大块头的牛肉了,那深酱色的肉,吸足了调料,那要一口吞下去,能嚼上两分钟才可以咽下去。

⑬他停顿了一下,显得郑重地夹起那块肉,多年养成的习惯,尊重食物,更要慎重对待那些最好的,那些都是生活的精华,是我们热爱生活的理由!

他每次在享受最后一口美味时,都会停顿一下,调整好味觉、视觉,说高级一点应该还调整好了灵魂,准备接受那种痛快舒爽——他夹起那块肉,发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沉,也许是自己用劲过于大了吧,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

⑭那块让他期待了一顿饭,瞟了无数眼,几乎支撑了他全部幸福感的大块牛肉,竟然是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姜!

18.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4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

20.第⑥⑦段插叙了哪三件事情?

有什么作用?

(5分)

21.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表现进城打工者生存的艰辛,也有人认为是倡导一种先苦后甜的生活观。

你认同哪一个观点?

请结合小说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三.作文(60+3=63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少不了别人的关爱和帮助。

进入初中生活半年多的你可曾因为这份关爱和帮助而感动、而改变、而大彻大悟呢?

请以“有一种爱让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先补充题目,再作文;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七年级语文3月份调研试卷

参考答案

1.(2分)A2.(2分)B3.(2分)C

4.(2分)B5.(3分)D

6.(4分)伫;穹;蕴;亘。

(各1分)

7.(7分,每空1分)略;(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

(1)(2分)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

(2)(3分)前:

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后:

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等。

(2分)原因:

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2分)

(3)(2分)祥子急了,把拳头握紧。

孙侦探急忙掏出手枪,说:

“老实点,把钱拿出来!

”祥子直跺脚,几乎要哭出来,只好把钱拿出来了。

(4)(3分)答案示例:

小彤同学,我不赞成你的观点。

我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生存,不仅仅取决于他自己是否努力,也与当时的社会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祥子,他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立志买辆自己的车,做独立的劳动者。

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三次,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后,则又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次挫折后,伴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终于熄灭了!

祥子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造成他命运的悲剧的,显然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腐朽的社会制度。

(答此题,观点要明确,陈述理由时要联系名著的情节、人物的命运以及社会环境,有根有据地进行反驳,文字要少一些。

9.

(1)(3分)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2)(3分)诗中描绘了郊野辽阔的景色,以劝诫钟弱翁淡泊名利、回归自然过身无牵挂、怡然自得的生活。

10.(4分)

(1)原因,缘故。

(2)听说,听。

(3)挖坑埋,坑杀。

(4)粗略地阅读。

(每个1分,提供两个解释的只要答出其中一个即可;若学生回答的词语是这些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

11.(2分)D。

12.(6分)

(1)(2分)(白起或秦军)截断了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为两部分。

(2)(2分)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官吗?

(3)(2分)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3.(4分)①: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②:

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不能纸上谈兵。

参考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

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

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

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

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14.(4分)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还有一种是五云日升楼卖报者的叫卖声。

(每点2分)

15.(4分)听出了愤世嫉俗的激越的讽刺,听出了冷酷的滑稽情味。

(每点2分)

16.

(1)(2分)写出了叫卖声种类多、次数多、时间长。

(2)(2分)比喻,把他瘦削的身体比作瘦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卖报者瘦削脏乱的特点,表现了他们身上冷酷的滑稽情味。

17.(3分)能较完整地表达幽默的事例,即可。

18.(4分)①“他”是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民工:

为了改变生活条件,辛苦劳动,努力挣钱;②“他”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好父亲:

为了儿子娶媳妇,勇担父亲责任,挣钱翻盖房子;③“他”是一个易于满足的劳动者:

一碗红烧牛肉面,对“他”来说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④“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从小养成先苦后甜的习惯,面对平凡的生活,依然积极向上。

(每点2分,答两点即可)

19.(4分)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动作和神态描写也行)。

这些词表明“他”吃牛肉时慎重的态度及对食物的尊重,同时说明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来之不易。

(意对即可)。

(每点2分)

20.(5分)事情概括:

①小时候吃饭时他最后吃炒鸡蛋;②六年级他考了第一名不肯说;③十六岁时他舍不得穿回力鞋。

(3分)

作用:

解释了上文“那块最大的牛肉,他留到最后吃”的疑问;又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珍惜美好事物的优秀品质。

(2分)

21.(4分)示例一:

我认同第一个观点。

小说中写他为了能吃上一碗红烧牛肉面跑着奔向食堂,去年的工资还没领到手,一块牛肉在他的心中分量竟然如此重等,都写出了打工者生活的艰辛。

现实中有的农民工辛苦一年却拿不到工资,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有的农民工吃住条件差,连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生活很艰辛。

示例二:

我认同第二种观点。

小说中的他从小就有把好东西留在最后吃的好习惯,第一双回力鞋舍不得穿,吃牛肉面时把好吃的牛肉放在最后等说明了先苦后甜,生活有奔头。

我们的学习生活虽然又苦又累,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考上理想的学校是令人高兴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22.作文(60+3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