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700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共38分)

一、(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睿ruì智孺rú子愤世嫉jí俗暴虎冯píng河

B.连累lèi佼佼jiāo冠guān冕堂皇酾shī酒临江

C.显赫hè匍pū匐孑jié然一身下车伊yí始

D.泯mǐn灭酝yǔn酿数shù见不鲜因噎yē废食

2、下面汉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编纂振撼落木萧萧心悦成服

B.啁哳飘零名列前茅熠熠发光

C.战栗盘桓杯盘狼藉义无反顾

D.赐予渔樵怙恶不悛直捷了当

3、下面词语中加点词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莫名其妙名副其实不可名状不名一文

B.数见不鲜数典忘祖数以百计在数难逃

C.日薄西山如日方中日不移晷日上三竿

D.正襟危坐危如累卵危言危行危言耸听

4、下面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B.有些人把群众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

C.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D.我阅读唐诗宋词尚且有困难,诗经楚辞就更看不懂了。

5、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对工作一直是任劳任怨,朝不虑夕,废寝忘食。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群众智慧无穷无尽,个人的才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D.自从实施外商法,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不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C.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成倍减少。

D.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啜汝而就也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其无知,悲不几时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少者强者而夭殁

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B.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E.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鉴:

B.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嗣:

继承人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

免官

D.季叔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致:

表达

10、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愿意来,只怕我明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B.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这样,天下没有谁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能够专享它并且给它命名。

C.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取用它们,永远也用不完,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

D.超鸿蒙。

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超脱于宇宙之外,与自然界虚寂玄妙的境界混同,无声无息的世界没有人比我知道得多。

二、(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11—14题。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

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

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可以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了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11、对第一段中的“虚构”的含义解释最为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A.巴尔扎克的逝世是真的,不是他在虚构小说。

B.巴尔扎克真的逝世了,这绝不是他的小说的虚构情节,他不能为人们再创造他虚构的小说世界了。

C.巴尔扎克逝世了,这不是雨果为他虚构的情节,也不是他自己虚构的小说情节。

D.巴尔扎克逝世了,他再也不能为人们创造他虚拟的小说世界了。

12、对第二段中“一种规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规律”是指下文“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

B.作者是在赞扬巴尔扎克是比黎塞留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C.这种规律正好印证了这一段开头,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D.表面上看“一种规律”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实是在赞誉巴尔扎克为人民提供的精神世界将流传后世。

13、对第三段中“至善至美”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指巴尔扎克待人接物心地最善良美好。

B.指巴尔扎克创造了众多典型人物,这些艺术形象的共同特点是心灵善良美好。

C.指巴尔扎克真实地再现了他对当时法国社会的思考和观察,这种率真的个性最善良最美好的。

D.这是对巴尔扎克杰出艺术才华的赞美,才华卓著的人,就是至善至美的人。

14、为什么说巴尔扎克的作品“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选出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因为巴尔扎克的作品本来就是一部历史著作。

B.因为巴尔扎克本人就是顺应历史规律的、属于19世纪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的精神统治者。

C.因为巴尔扎克的作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D.因为巴尔扎克的作品艺术地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并揭示了“现代文明的走向”。

三、(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15—19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

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

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

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

高祖尝谓侍臣曰:

“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

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

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

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

论者称为良相焉。

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

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

未几,起复本官。

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

“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

”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

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

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

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

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

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

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

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

寻薨,年七十。

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注:

1.格物:

要求、衡量别的人。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草隶,善属文属:

B.太宗徇地渭北徇:

曲从、偏私

C.文约理赡赡:

足够

D.潜引入阁计事潜:

偷偷地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将至御座乃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谮之于高祖

作师说以贻之

D.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17.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和君王倚重的一组是()

A.

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朕无西顾之忧矣

B.

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擢拜太子右庶子

C.

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并委令处分发遣

D.

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具佳。

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

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C.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

后又被召回。

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

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深重的厚待。

19.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柳芳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辅佐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的官位上去世。

他任职共三十二年,天下人称他为贤相,这是很公允的。

B.柳芳认为房玄龄的伟大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他的德行可以说是相当高深了。

C.柳芳将房玄龄跟其他文臣武将作比,意在反衬房玄龄的伟大。

D.柳芳赞扬房玄龄把一切善处都归于国君,表现了维护君主至上的观点。

 

第Ⅱ卷(共70分,其中作文40分)

四、(共12分)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

(1分)

译文: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2分)

译文: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有人说,末句写出了“无声之乐,无言之愁”,为什么?

答:

22、默写名句。

(任选3题完成,每题2分,共6分)

①,,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

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④,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⑤,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五、(共1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19—22题。

伏尔泰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存的。

他离开人世时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

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他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

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他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84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

路易十四尚在王位。

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的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能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使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的邪恶混合体。

让我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并与之搏斗。

他武器是什么呢?

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支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让我们一起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

伏尔泰胜利了。

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

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慰抚、播种文明。

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迫害、诽谤,他还遭到了流放。

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切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

微笑,这就是伏尔泰。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

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从伏尔泰开始。

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

文明曾服从于武力,取而代之。

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

自此以往,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个人的良心。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

……让十八世纪来帮助十九世纪吧。

23、简要回答。

(1)第一段中“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中的“二者”分别指的是什么?

(2)联系全文看,倒数第二段说“一个新的纪元从伏尔泰开始”,这个“新的纪元”的特点是什么?

答:

(1)

(2)

24、根据文意,作者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答:

25、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方面的特点?

答:

2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本文对伏尔泰的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对伏尔泰的英灵给予了崇高的敬意。

B.由于伏尔泰的贡献,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

C.伏尔泰除了面对一切敌人外,还要面对没有觉醒、愚昧落后的群盲的“强力”。

D.18世纪的思想要比19世纪进步,因此要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

E.作为一个公民既要行使权利,又要履行义务,在这两方面都取得进步,也是伏尔泰对每个公民提出的要求。

六、(5分)

27、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无论什么事物,总有它的具体内容,以及一定的客观基础。

A.抽象的生活,抽象的情景是不存在的。

例如,提到青春,人们便会想到生气蓬勃、勇往直前;赞扬一种不畏强暴,敢于争先的斗争精神,人们就会想到那种形体俊逸、凌寒而放的梅花等等。

B.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便于我们把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具体化。

C.寓抽象于具体,就是用含义比较具体、色彩比较鲜明的词语代替意思比较抽象的词语。

D.文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似芬芳,似琼浆,似海洋。

这样,不仅能使人有所知,而且能叫人有所感,令人见人生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⑴上段文字ABCD四句中有一句与全段的中心不一致,它是()(1分)

⑵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2分)

28、仿照下列例句,另写一组句子,句式与修辞手法要与例句相同。

(2分)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感悟是心的眼晴,读懂了多少尘封的历史。

七、作文。

(4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就在我们身边,常能发现这样的同学,才学出众,备受关注,却没有骄娇二气,他们懂得理解、体谅别人,表现出一种思想的成熟和个性的魅力。

他们在成材的同时,也“成人“了。

请以“体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怀,也可以发表议论。

不得低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A、A、C、D、C、B、A、A、C、B

二、B、B、C、D

三、B、A、D、C、C

四、20.

(1)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

(2)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

21、本句以长城秋月这一悲壮凄凉的空间背景突出典型的边关景象,令读者进一步想象边关将士的离愁别绪,确是写出了“无声之乐,无言之愁”。

22、①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②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寿者不可知矣

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五、23、

(1)被旧时代诅咒;受同时代的人和后世子孙的祝福。

(2)理性、文明、自由、法制、光明。

24、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25、对黎民百姓,善于仁爱,教化、慰抚、播种文明;对封建和宗教势力,遭受种种迫害而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战而胜之;讽刺、幽默、坚韧的战斗风格。

26、C、D

六、27、

(1)D

(2)寓抽象于具体能收到最形象的艺术效果。

28、略

七、参照高考阅卷有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