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50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

A.A—B段B.D—E段C.C—D段D.B—C段

2.“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这首诗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1924~1937年 B.1937~1945年C.1945~1949年 D.1949~1956年

3.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

“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下列有关宁波帮企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宁波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传统

B.宁波开放较早,与外国联系较多

C.受“一战”期间出现的“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4.20世纪初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写道:

“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①农村手工业者的辛劳和悲苦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④

5.有学者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

A.创办洋务工业B.推行清末新政

C.提倡民主科学D.尝试西方政制

6.漫画反映历史,下图是反映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封建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C.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7.有学者认为:

“1840—1919年的八十年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震动最烈,经济变迁最显著的非常历史时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阶段“经济变迁”的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洋务企业的兴衰

D.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8.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  )

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

9.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

材料表明民国前期(  )

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B.工业结构更加合理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10.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该地区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D.维新派的宣传推动

11.1878年开始筹备,后设厂于杨树浦的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在1893年不慎发生火灾,租界内的外国消防队拒绝前往救火。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有弊端

B.洋务派民用企业危及到列强利益

C.列强与清政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D.外国消防队受制于租界章程规定

12.史料记载:

“(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13.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写道: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

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表明兴设炼铁厂的初衷之一是(  )

A.辅助官办军事工业

B.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C.加快民族工业发展

D.维护民族经济权益

14.同清末中国人开办的和外国人开办的工厂一样,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开办的工厂(和矿场)大都集中在上海、天津,以及江苏、辽宁、河北、广东、山东和湖北的一些地方。

出现该现象的根源在于(  )

A.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经济发达地区盛行“实业救国”

C.国共十年对峙的政治现状的影响

D.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地理优势

15.下面是19世纪后期我国创办的商办企业统计表。

对于此表格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错误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大量资本输出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

16.“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

”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原材料大量出口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7.19世纪70年代珠江口地区,“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百家数十家”。

主要是(  )

A.官办军火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投资企业

D.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18.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

“1905年—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

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9.下列企业与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性质不同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开平煤矿

20.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

这一时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1.下表为1880—1894年商办企业创办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据此不能得出,这批商办企业(  )

A.创办得益于奖励实业政策

B.投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C.规模遥遥领先的是纺织业

D.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2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3.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

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二、综合题

24.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我国史学工作者着力最多、争议最大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还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材料二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中国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

“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从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关于中国儒学阻碍资本主义兴起的观点一直到当代的西方现代化理论,都为这一研究取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摘编自《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一项比较现代化研究》材料三从情感基础来说,这种“资本主义萌芽情节”可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中国人们的民族心态的表现。

……如果我们尊重事实,不把资本主义视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我们自然也就不必到历史中去苦苦地寻找中国资本主义的起源了。

——摘编自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如何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资本主义萌芽情节’可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中国人们的民族心态的表现”这句话的理解。

25.近代以来上海经历了沧桑历程,发生了巨大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李鸿章建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首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当时洋布进口不断增长,(1872年的1224万匹增到1890年的1556万匹)郑观应为此提出:

“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李鸿章指派他筹建织布局,郑提请“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限内另自纺织……后患庶几可免矣”。

结果李鸿章给予了十年专利权。

上海机器织布局历经十余年几次筹资失败,最终在1889年开工,年产24万匹布。

其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华商酝酿建厂,由于织布局十年专利,在上海也仅有少数以织布局分局等形式建立。

1893年织布局毁于火灾,第二年李鸿章下令在原址建立华盛纺织总厂,但不久上海“洋厂林立,华厂独受其挤”,1900年变卖他人。

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从上海机器织布局到华盛纺织总厂的变化历程。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并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商业投机性。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材料一实际上反映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的现象。

这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B段反映出民族工业的兴起,呈现上升趋势,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E段中1927—1937年即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应该呈现上升趋势,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C—D段反映出民族工业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以及一战期间的短暂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C段反映出民族工业19世纪80年代前后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工厂死在接收上”指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利用接收机会中饱私囊,“发行发到天文上”指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故C项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明清时期就有著名的宁波商帮,故A项正确;宁波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宁波就是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商埠,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后兴起,故C项错误;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从材料“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可知①正确;②中“完全解体”与史实不符,故②错误;结合材料中“洋布细”“洋布便宜”可知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 经济决定政治,决定社会其他方面。

洋务派创办洋务工业,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中国社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符合题中学者的观点,故A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西方先进技术与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说明中国引进西方科技巩固封建统治,即洋务运动。

7.【答案】D

【解析】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兴衰都属于1840—1919年间,故A、B、C项不符合题目要求;而官僚资本主义兴起于1927年之后,不属于该时段,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8.【答案】B

【解析】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发动鸦片战争,又从图片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鸦片战争前增加,故A项错误;184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1843—1847年有所降低,说明英国商品输出出现滞销,故B项正确,C项错误;英国商品输出出现滞销主要原因是受到自然经济顽强抵制,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工业布局指工业的空间分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较少,布局不平衡,故A项错误;工业结构指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各自所占的比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结构不合理,故B项错误;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于衣食住行、工资收入、消费支出等数据,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的数据反映了民国前期注册的工商企业数量多,招聘工人规模大,只能表明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故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影响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重要条件有市场、资金、劳动力等。

中国近代沿海城市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较早,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同时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11.【答案】B

【解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洋务派民用企业,该企业的火灾与“中体西用”思想弊端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消防队拒绝救火,原因在于利益的冲突,故B项正确;企业间利益的冲突与政府矛盾激化无关,故C项错误;外国消防队拒绝救火与租界章程规定无关,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首先注意题目的设问关键词: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选项不能选现象。

由材料中“(甲午战争后)……农户,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的信息可知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正在解体,实质上反映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正在解体,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13.【答案】D

【解析】“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

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说明张之洞兴设炼铁厂主要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与辅助官办军事工业、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加快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A、B、C项错误;对外国经济的入侵的抵制,体现了维护民族经济权益,故D项正确。

14.【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工厂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的政策并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思潮并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的政治现状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这主要与该地区的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市场条件、交通等因素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本题正确答案选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

16.【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限制词“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信息“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可知其直接影响应为生丝大量出口,故A项正确;随着生丝大量出口,生丝生产也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这是间接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符,故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D两项错误。

17.【答案】B

【解析】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故A项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此类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且据材料,在“珠江口”一个地区集中“百家数十家”,又是“相继起”,带有典型的民间资本跟风而上投资的特点,故B项正确;外商投资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且在通商口岸,南海与顺德不是通商口岸,故C项错误;官商合办民用企业由于是洋务派所办,主要集中在汉族地方督抚行政管辖地周边,即使有资源需要分布较偏的,也不会如材料中那么集中,故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在近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的时段并不缺乏,但并未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就兴起了“实业救国”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并未取得上述发展速度,故B项错误;“1905年—1908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由于此时清末新政推动,故C项正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在甲午战争后就已经涌现,故D项错误。

19.【答案】A

【解析】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是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开平煤矿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上海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工业,选择A项符合题意。

20.【答案】D

【解析】1927~1936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1.【答案】A

【解析】奖励实业最早提出应该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行业种类“缫丝、棉纺织、火柴、面粉和印刷”可知投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缫丝业办厂数量97家,企业平均资本38392两,棉纺织业办厂数量2家,企业平均资本24000两”可知规模遥遥领先的是纺织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企业分布地区”可知多数企业分布在上海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答案】D

【解析】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

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分离。

在这个基础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3.【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需要大量原料,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原料产地。

24.【答案】

(1)说明:

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掠夺了中国的大量主权和领土,并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打断了中国自身发展的进程。

(2)理解: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成为先进文明的体现。

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在反侵略的潮流下普遍认为若西方不侵略,中国也可以同西方一样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解析】

(1)比较简单,注意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即可。

(2)答案相对开放,须答出中国在近代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不起决定性作用,不一定是中国最终的发展方向。

25.【答案】示例:

洋务运动时期,为与外国商品竞争,李鸿章创办机器纺织厂,并设置十年的垄断权以增强竞争力。

但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了投资办厂的权利,失去垄断地位的纺织厂在外商企业冲击下失败。

纺织厂的历程表明: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建立,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近代化,对民族资本主义棉纺织业的兴起发挥了一定的诱导作用。

但其垄断权又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企业也很难抵御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

【解析】此类题目,不仅要从材料归纳出变化的历程,而且要根据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结合材料和所学,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结合所学可知此类企业实际上是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企业,应从民办企业兴办的背景描述,然后根据材料归纳兴办状况及发展变化,分析最后衰败的原因。

26.【答案】 

(1)资金薄弱,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2)特点: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居于从属地位。

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失调。

(3)原因: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最大因素: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启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解析】 第

(1)问应综合归纳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面临资金薄弱无法与外资抗衡的问题。

(2)问应注意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的比例分析发展的特点。

第(3)问要围绕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进行分析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