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419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系、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5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5

(1)行业主管部门5

(2)监管体制6

①企业资质管理6

②从业人员执业制度7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8

二、行业发展整体情况11

1、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概况11

2、行业市场规模11

3、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12

(1)行业环保标准提升、油品质量升级,驱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市场需求扩大12

(2)新型煤化工产业规模扩张,为化工工程设计行业发展增添动力14

(3)国内石油消费量逐年攀升,新增炼化产能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稳定的市场需求16

(4)能源工业投资总体规模持续扩张,行业市场发展稳定18

4、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市场供给情况19

5、行业发展前景20

(1)油品加价标准保障油品质量升级实质性落实,升级进程加速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

(2)示范项目推动新型煤化工实质性启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在未来将持续受益21

(3)环保投入即将全面启动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新路径23

三、行业竞争状况24

1、行业市场化程度竞争格局24

2、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26

(1)大型综合设计院26

①中国寰球工程公司26

②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26

③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26

④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27

⑤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27

(2)行业甲级设计院27

①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7

②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8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和经营模式28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28

2、行业经营模式30

(1)专项服务经营模式30

(2)面向全过程的工程总承包模式30

①设计-采购-施工(EPC)31

②设计-施工总承包(D-B)31

五、行业发展趋势33

1、业务模式的变化趋势33

(1)工程总承包模式33

(2)专业化、特色化34

2、业务范围的变化趋势34

3、跨区域开展业务的趋势35

4、行业技术发展与创新趋势36

(1)基于技术创新的业务形态和经营模式转变36

(2)工程设计手段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37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38

1、有利因素38

(1)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38

①上游行业政策支持石油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8

②行业政策规范、引导市场发展38

(2)工程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占比尚有较大提升空间40

(3)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稳定增长40

(4)大型石油炼化基地建设和国家石油储备计划实施41

(5)大型煤化工基地和产业园区相继建设41

2、不利因素42

(1)行业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市场秩序尚不规范44

(2)行业技术标准管理亟需加强46

(3)科研创新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不健全47

七、行业上下游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48

1、上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49

2、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50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系、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工程勘察设计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两种业务类型。

按照住建部对工程设计行业业务资质的划分标准(《工程设计行业划分表》),工程设计行业划分为煤炭、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冶金(含冶金、有色、黄金)、军工(含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机械、商物粮(含商业、物资、粮食)、核工业、电子通信广电(含电子、通信、广播电影电视)轻纺(含轻工、纺织)建材、铁道、公路、水运、民航、市政、农林(含农业、林业)、水利、海洋、建筑(含建筑、人防)共计21类。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住建部及地方各级住建管理部门、国家及地方各级发改委。

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建筑业协会石化建设分会。

(1)行业主管部门

住建部及地方各级住建管理部门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主管部门,对勘察设计行业的管理主要为:

拟定行业的国家标准、技术政策、行业资质以及各市场主体行为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对行业准入实施严格管理;拟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产业政策等,并监督市场企业贯彻执行;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规范指导,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建筑节能、城镇减排等责任。

国家及地方各级发改委负责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投资规划,制订工程咨询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工程咨询行业(含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准入资格进行审批。

行业协会为中国建筑业协会石化建设分会,由中国石化勘察设计协会、中国石化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石化监理协会三家协会整合后成立,由全国从事石化工程服务的勘察设计公司、工程施工公司、监理企业以及相关机构,按照自愿、平等原则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协会主要负责:

为石化重点工程建设和海外工程项目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持;为石化建设企业提供信息、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和技术交流的平台,为全面提升石化工程建设板块核心竞争能力服务;培育石化工程建设企业资源市场建设,为石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海外工程项目资源优化配置做好基础性服务;依照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行使行业管理职能,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公司作为该分会会员单位之一,接受其指导与监督。

(2)监管体制

①企业资质管理

根据《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和勘察设计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四个序列:

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

各项资质的具体分类标准及说明如下:

②从业人员执业制度

根据《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国家对勘察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实行执业注册制度。

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注册资格主要有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

上述专业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并在各地主管部门注册,按执业范围开展工作,并接受定期培训,以保持其执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目前,我国工程设计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行业技术认定、行业质量管理等。

其中,从事石化、煤化工及其相关业务的工程设计和总承包必须遵守的重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如下:

目前,行业相关的鼓励与支持政策主要如下:

工程设计作为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生产型技术服务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扶持发展的创新型产业。

我国相继出台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11-2015年发展纲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以引导工程设计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等上游石化和煤化工行业政策的发布,油品质量升级进程深化、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来自油品升级改造适应性技改、新增炼化产能和存量老化装置的更新等方面的需求逐年增加,将驱动石油和化工工程设计行业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另外,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启动环保投入的临界点,节能改造领域将成为工程设计行业的新兴市场,为行业发展打开新路径。

二、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1、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概况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主要为石化和化工工程项目提供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等专业技术服务,是将工程设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推动石化、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带动新材料、新设备及工程施工等行业发展的先导。

作为石化和化工工程项目从投资到最终实现过程中的先导核心环节,工程设计行业伴随着石化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

2、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受益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设计行业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工业工程设计企业2,292家,累计完成合同额3,3216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4453亿元,相比2006年的1,2619亿元增长了1730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22%。

从业务构成来看,2013年工业工程类设计类企业的工程总承包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89%,其次为工程设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9%。

行业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3、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

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从事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主要为石化、化工等化工行业的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服务。

石化、化工行业属于基础原材料行业之一,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原料保障。

石化、化工行业的工程建设需求是化工石化工程设计企业的直接市场需求。

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作用下,石化和化工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油品质量等行业环保标准提升在即,由此引致的适应性改造将促使石化和化工行业企业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持续增长,进而带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行业环保标准提升、油品质量升级,驱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市场需求扩大

目前,石油炼制企业在执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依然是1996年颁布的《大气污染物执行标准》(GB16297-1996),难以满足目前对污染物排放的环保要求。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函[2012]146号),要求石油炼制行业催化裂化装置必须进行更新改造,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2013年2月,环保部颁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2013年第14号),明确要求石化行业、燃煤锅炉项目待相应排放标准修订完善并明确特别排放限值,按照标准规定的现有企业过渡期满后,分别执行挥发性有机物、烟尘特别排放限值,执行时间与新修订排放标准的现有企业同步;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要求对石化等重点行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由于目前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较低,环保部于2010年专门针对石油炼化行业编制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3年,科技部就《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两项标准制定召开工作会议,要求编制单位尽快完善文本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上述标准完成编制后至今尚未能正式发布。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行业标准提升在即。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汽车排放污染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内排放标准对油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已于2010年全面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即国Ⅲ排放标准),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为满足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即国Ⅳ排放标准),已经实施“国Ⅳ”或“京Ⅴ”车用汽油标准。

2013年9月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明确了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要求在2013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

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在2014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在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2014年3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环保部联合发布《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发改能源[2014]506号),对油品质量升级进一步明确上述油品质量升级计划,着手制定出台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国内已有炼厂升级改造,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新项目建设,理顺成品油价格,确保按时供应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

2015年5月,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环保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供应,力争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任务。

一是将2016年1月起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区域,从原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

二是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至2017年1月。

三是增加高标准普通柴油供应,分别从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起,在全国全面供应国四、国五标准普通柴油。

为完成上述任务,炼油企业将增加技改投资约680亿元,可以进一步带动装备等相关行业有效投资和生产。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整治力度的加强、油品质量升级政策的明确,新标准实施要求石油石化企业对已有原油炼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由此引致适应性技术改造需求;同时新增炼化产能项目和存量老化装置的更新必须按照新的排放标准进行建设或改造,上述需求因素将驱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市场需求扩大。

(2)新型煤化工产业规模扩张,为化工工程设计行业发展增添动力

根据国务院2014年6月下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水平。

在此背景下,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煤化工是未来煤化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对于以产能过剩的合成氨、电石、焦炭等为主要产品传统煤化工行业而言,现代新型煤化工是指以煤气化为核心技术,通过优化整合先进化工生产技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新兴产业,并以天然气、烯烃、乙二醇、石油等能源、化工原料为主要终端产品。

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新型煤化工将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补充部分,根据BP《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我国原油探明储量约为181亿桶,仅占全球总探明储量11%;天然气储量约为33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总储量18%;而煤炭储量则达到了1,145亿吨,占全球总量128%,位居第三位。

过去10余年间,我国原油消费量由5,771千桶/天上升至10,756千桶/天,而同期我国原油产量仅由3,406千桶/天增长至4,180千桶/天,至201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710%;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616亿立方米,进口量为27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1696%。

从能源发展战略和安全角度来看,有效利用我国现有丰富煤炭资源,通过新型煤化工产业适当降低其他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有益方向之一。

根据《煤炭与化工》(2013年第7期)相关文献,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在内的现代新型煤化工技术日趋成熟,并有相关项目投入运行。

在煤制烯烃领域,工业技术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0年神华包头煤制聚烯烃、大唐多伦煤制聚丙烯、神华宁煤集团煤制聚丙烯三个示范项目已先后建成试车。

虽然大型工业化后的生产运行数据尚需积累完善,但已具备发展现代新型煤化工的基础。

2012年1月,国家能源局完成《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有序开展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工作。

2012年3月,发改委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有序建设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鼓励支持大企业进行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示范工程项目。

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推进和大型国企、地方政府利益驱动的大背景下,新型煤化工行业的增长动力将长期保持稳定。

新型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仅是原料和工艺技术的不同,终端产品并无本质区别。

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对烯烃、油品、乙二醇和芳香烃的产品特性和工艺技术流程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设计经验,新型煤化工项目在煤气化后续制烯烃、煤油和乙二醇等阶段引致的工程需求将为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发展增添动力。

随着未来各省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陆续投资建设,考虑到业务资质、技术壁垒等因素,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将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3)国内石油消费量逐年攀升,新增炼化产能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稳定的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从2004年的31,7005万吨/年攀升至2012年的47,6505万吨/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23%。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中国的石油耗用量将于2025年达到1,279万桶/天,与2010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为286%。

随着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原油加工能力逐渐增长,炼厂新建的加氢装置也在不断增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石油生产量由2004年的17,5873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20,747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09%。

与稳步提升的石油消费需求相比,近年国内石油生产量约维持在2亿吨左右,为维持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需要从国际市场采购原油。

从1992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随着经济增长,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由2004年的12,272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28,17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67%。

根据德勤《2014年石油与天然气现状盘点》研究报告,中国原油进口来源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中亚地区,其中中东地区占比接近50%。

尽管我国努力使石油供应来源多样化,但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减少对中东的依赖,而中东地区原油多为含硫量较高的重质石油。

随着原油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储量的有限性,原油品质呈现劣质化趋势。

原油中硫等杂质的含量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口高含硫原油量的增加,使得加工处理过程中总硫含量增加,因此大型炼油企业的炼化产能进行技术改造、产能规模升级产生的引致性需求将较为可观。

同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环保政策对石油加工过程的清洁化和产品的清洁化提出明确要求,将带动石油炼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4)能源工业投资总体规模持续扩张,行业市场发展稳定

201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增速略有下降。

2013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月平均投资额在4万亿以上,虽然进入2014年后投资增速有所下滑,但总投资规模仍持续扩张。

2013年,我国能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小幅回升。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5亿元,同比增长月24%,占能源工业投资的18%。

能源工业投资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趋于一致,总体规模持续扩张,带动行业市场稳定发展。

4、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市场供给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工程设计行业中的从业主体相应逐年递增。

但具备自主研发能力,能够为石化和煤化工行业提供项目全过程综合解决方案和完善后续运营维护、升级等技术服务的企业仍然较少。

目前,我国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基本形成了大型综合设计院(为归属于大型石化产业集团的附属设计院)和行业甲级设计院(为原石油能源行业下属企业改制而来的设计院)为主导,具备专项或专业资质(多为石化行业单项甲级或乙级资质以下)的小型设计企业为辅的市场结构。

近年来,国内勘察设计企业情况如下:

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3-2014)》数据,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勘察设计咨询资质的单位共19,231家,其中拥有甲级资质的勘察设计企业3,571家(其中综合甲级172家,行业甲级2,902家,专业甲级495家),行业从业人员2,444,232人。

总体而言,本行业市场供给相对充足,但竞争较为理性。

未来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区域(细分行业)垄断竞争、技术竞争(含方案)、品牌竞争、规模竞争、服务能力与综合能力竞争等多种竞争手段和方式。

5、行业发展前景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左右。

石化和化学工业的稳定增长将有力推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在能源消费保持稳定增长、行业环保标准提升在即、油品质量升级进程加速、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等因素的带动下,我国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在未来仍可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1)油品加价标准保障油品质量升级实质性落实,升级进程加速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油品质量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更新速度和升级成本分摊机制的确定,而国内排放标准的推行受制于油品质量拖累而一再推迟。

油品升级的关键技术加氢脱硫、硫回收等技术已为行业内企业掌握,而油品升级的成本分摊机制如何处理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成为关键。

2013年9月,发改委发布《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为油品升级成本设定了加价标准,其中汽油、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290元/吨和370元/吨。

有效分摊了炼厂提升油品质量而产生的高额成本,保障油品升级实质性落实,油品质量升级已经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政策上的必要性,升级进程加速将带动炼油设备的升级,从而为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示范项目推动新型煤化工实质性启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在未来将持续受益

在国家政策有序放松、能源战略意图多元化、地方经济发展利益以及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新型煤化工行业将继续保持景气运行。

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工业消费体系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度较高,加之大气污染逐年加剧,煤炭清洁利用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已将“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其确定为2006-2020年能源重点领域的优先发展主题之一。

新型煤化工则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性举措。

目前国家关于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政策预期已经明确,相关产业政策即将陆续出台,国家将逐步改善传统煤化工布局分散状况,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向资源地集中,稳妥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煤化工行业有序示范发展的政策导向不会改变。

2006年,发改委工业司编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待经济、技术可行性条件成熟后再行推广。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同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草案已于2012年下发至各地方征求意见。

《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明确,在落实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节能减排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十二五”期间将优选一批示范项目,重点安排在煤炭主产区及煤炭调出省区,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通过升级示范使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推进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促进其向新型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升级。

2014年3月,国家能源局召开煤炭清洁利用专家咨询会,在政策层面明确了新型煤化工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煤炭清洁利用的有效模式,确保已有示范项目的稳定运行,加快已规划示范项目的核准工作。

另外,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经济性是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基础,据《煤化工产业中长期规划(征求意见稿)》测算,当油价比大于8(相当于煤炭价格200元/吨,原油价格高于29美元/桶),煤制烯烃和二甲醚可以与同类石油产品相竞争。

因此,新型煤化工中的煤制烯烃和二甲醚产业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随着目前已有新型煤化工项目运行比较成功,如新疆天业煤制乙二醇项目及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等,示范项目将推动新型煤化工实质性启动。

煤化工项目逐步招标,订单陆续释放,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将在未来持续受益。

(3)环保投入即将全面启动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新路径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领域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