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360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学科

集体备课教案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

准备

多媒体等常用教学设备

教学

过程

 

[新课导入]

(1)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简述在汉代前中国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遭受挫折的经过。

(2)对儒家思想的产生、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人物有哪些?

进一步思考:

(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3)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受到独尊的地位?

(4)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与孔孟儒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

一、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1)汉武帝贤良对策的社会背景。

第一、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因而汉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

政治上的宽松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汉初期得以有机会逐渐复苏。

第二、随着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出现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时期,同时也有隐患:

①南北边境不宁:

主要是北方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河西走廊、河套地区被控制在匈奴手中,匈奴和西汉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其次是南方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如夜郎国妄自尊大等。

②王国威胁中央:

汉初刘邦在基本上消灭了异姓国以后,又分封了九个同姓国,虽然在汉景帝时期通过削藩和平叛收回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实力大大削弱。

但是王国毕竟还是存在,诸侯王一般都大量招致宾客游士,扈从左右,甚至还有轻死重诺的“豪桀之士”,成为政治上的助手和死党。

对中央构成一定的威胁。

③阶级矛盾激化。

西汉前期,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土地兼并的严重现象,早在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论贵粟疏》)就已经指出土地兼并造成有些地方民不聊生的现象,“被水旱之灾,急征暴虐,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必然被逐步激化。

这些都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来解决。

所以,汉武帝的举贤良用人政策,正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

,因而出现汉武帝时期的“举贤良对策”。

西汉前期的皇帝都能注意吸取秦亡教训,比较重视人才,形成一种社会习惯。

汉高祖、汉文帝的下令求贤,没有形成定制。

关于西汉前期皇帝比较重视人才的内容有:

汉初官吏,一是按军功选任如萧何、曹参等,二是从郎官中选任,郎是皇帝的侍从,又在郎署娴习典章制度,预备补授官职。

西汉前期许多较高的官吏出于郎官。

如司马相如侍从汉景帝,武帝时由郎拜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

此外,汉高祖曾下诏由诸侯王、郡守向相国府输送“贤士大夫”,还说“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汉书·高帝纪》)。

以后汉文帝也下诏“举贤良能极言直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汉书·文帝纪》),由文帝亲自考问录用,但是没有形成制度。

(1)举贤良对策。

第一、什么是贤良对策?

它是汉武帝时,皇帝通过举荐和策问的双向结合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是西汉察举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具体方式是什么?

首先令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郡县推荐既贤良又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到朝廷。

从这里可以看出德才并重的选拔要求。

然后一般由皇帝亲自拟定有关时政问题进行考问,是为策问。

被策问者以书面形式回答。

因此全部过程可以概括为“举荐→策问”。

(具体史实是: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孝子)、廉(廉吏)各一人”(《汉书·武帝纪》))。

以后每年都要向上举孝廉,这就是西汉前期的察举制。

(3)举贤良对策的作用。

使得一批知识分子得以通过应对而步入政府官员的行列,如董仲舒、公孙弘、倪宽、田千秋等;封建国家获得了所需要的能臣干吏。

(“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

群士慕向,异人并出。

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是以兴功造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

(4)评价。

(思考汉初依据军功大小用人的方式的弊端。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许多矛盾得到解决。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

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帷外门生,一个对一个口传),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

“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董仲舒连连给汉武帝上了三篇奏章,叫《天人三策》,编造了“天人感应”理论。

这就是他连续三次回答汉武帝提出的问题,因此受到任用,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

晚年辞官,“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著有《春秋繁露》八十二篇,此外有《春秋决狱》《玉杯》《清明》《竹林》等著作,“凡百二十三篇”。

在退隐期间,董仲舒依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

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

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

照董仲舒的看法,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

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

他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

按董仲舒一派的说法,《春秋》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树立了他的道统的统治。

孔子代表了黑统,并创建了黑统的各项制度。

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

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

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

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

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

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

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

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

他说: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

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

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

“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

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他在应对中还说:

“天者群物之祖也。

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

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

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

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兼并之路”,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和废除盐铁官营主张。

这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

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

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

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参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汉武帝说:

“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

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

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两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

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

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

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

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

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

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

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

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

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

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

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

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

看法方面:

是西汉封建政治大一统局面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需要。

影响方面:

弘扬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发展,阻滞了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思路引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社会背景,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统治局面和社会作用。

答案提示:

①看法: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学派纷呈,已经发展到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地步。

非常需要从思想方面统一人们的认识,以适合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这就杜绝了百家之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

其中把百家之说称为“异说”“邪辟之说”是错误的,无非是为罢黜百家提供“合法”的理由。

其结果的负面作用是西汉刚刚复萌的各种学术思想尚未形成的争鸣局面就遭到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的第二次扼杀。

②对后世的影响:

正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

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汉代为什么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

汉代儒学怎样成了正统思想?

解题关键:

西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的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

思路引领:

西汉大一统政治局面对思想文化方面的需要,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的具体措施。

答案提示:

(关于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参见本文[探究性主要问题])汉武帝在推动儒学方面,采取了三点具体措施:

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试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

哪些是积极可取得?

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解题关键:

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指出积极可取部分和扬弃部分,并且加以说明理由。

思路引领: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四个方面内容,积极可取的仁政思想,五常和孝道中的部分主张。

答案提示:

(新儒学的具体内容参见本文[探究性主要问题]所述。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

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

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

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

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册曰:

“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

”臣闻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道者万世之弊,弊者道之失也。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

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

故孔子曰:

“亡为而治者,其舜乎!

”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

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

然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

孔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

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

繇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

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课文注释

秦始皇嬴政

嬴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生于赵国邯郸,亦名赵政。

公元前246年即王位时,年仅13岁,由丞相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

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开始亲政。

同年,镇压了嫪毐(lào’ǎi)发动的叛乱。

第二年,免去吕不韦丞相的职务,从此“独治其民”。

嬴政掌权后,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谋划灭亡六国的策略,任命王翦、桓(yǐ)、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灭赵。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攻打越族,当年就攻取东瓯和闽越,置闽中郡。

在向南越进军途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

公元前214年,取得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的地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公元前213年,秦迁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和越人杂处。

同时,在西南地区开通道路,设置官吏,加强统治。

在统一南方的同时,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

接着又夺取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重设九原郡。

公元前211年,又迁内地3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以北)屯垦。

并在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为了巩固统一,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主要的有: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改“王”为“皇帝”。

秦统一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

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

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军事等。

“三公”以下设“九卿”,掌管具体政务。

地方实行郡县制。

中央官员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加强思想控制。

以上这些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特别是焚书坑儒,毁灭了大批文化典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秦始皇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的悲惨景象。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

他统一六国,统一越族地区,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但他统治残暴,以刑杀为威,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举行盛大宴会。

博士70人上前祝寿,仆射(主管博士的长官)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效法殷周分封子弟功臣,说: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心非,出则巷议”,诽谤朝政,“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

当时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

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

所禁书籍都必须在30天内上交地方官府焚毁。

为此,还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如:

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为师。

严厉坚决地贯彻了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由于六国史记的被焚,战国纪年至今还不能完全搞清楚。

焚书的第二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

秦始皇派御史追查,将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史称“坑儒”。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江苏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祖皇帝。

刘邦出身农家,少时不事生产,当过泗水亭长,为人豁达大度。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的支持下,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

不久,投奔项梁。

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因此,受到人民的拥护。

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在楚汉战争中,他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由此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

称帝以后,他改变了观点。

陆贾说: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

”建立在秦末残破经济基础上的西汉王朝,如不迅速采取措施安抚流民,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尽快医治战争的创伤,那么政权终将不能巩固,有得而复失的危险。

刘邦以政治家的远见,令儒生陆贾总结秦朝失天下以及古代得失成败亡国的历史教训。

陆贾于是作《新语》12篇,建议改变秦朝的政策,实行“宽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